第一百六十三屆芥川獎候選作品日前公布,文豪太宰治的外孫女石原燃(左圖)憑藉小說處女作《踢赤砂》入圍最終的決選。由於太宰治平生夙願就是獲得一次芥川獎,可惜三次評選皆未圓夢,因而此番石原燃能否如願榮膺該獎,頗為引人注目。
出生於1972年的石原燃是太宰治次女、著名作家津島佑子的女兒,曾以津島香為名發表劇作,並主持戲劇演出團體「燈座」。身為劇作家的她雖然寫過與戲曲史有關的文章,寫小說卻還是頭一遭,沒想到竟然一炮走紅。
2016年去世的津島佑子在長達近半個世紀的創作生涯中,始終將「女性」作為主題。在她出生的第二年,太宰治即自殺身亡。所以在她的諸多作品中出現的家庭,都不同程度地缺少男當家的——或是沒有父親,或是沒有丈夫。而獨特的女性意識則成為津島文學的最大特色,她極力讚美女性的「生育性」,倡導自然賜予的生理機能體現了女性的生命價值和存在意義。
似乎與母親一脈相承,石原燃的處女作《踢赤砂》也是一部女性家庭小說。女主人公千夏的母親恭子早年離婚,之後雖然也有交往過的男性,但他並沒有成為千夏正式的父親。恭子兩年前被診斷為晚期癌症,不久離開人世。臨終前,恭子對女兒說:「因為我沒有父親,所以太不了解這個國家的男人了。」後來,千夏去巴西聖保羅拜訪母親的好友芽衣子,得知她雖然和日本人結了婚,但卻被婆婆冷落,丈夫則因患上酒精依賴症而毀了身體。芽衣子再也無法忍受被男人折磨的人生,最終與千夏一同踏上了回國之路。
書評家杉江松戀表示,在《津島佑子:土地的記憶、生命之海》一書中,石原燃曾以津島香為名,描繪了女兒眼裡津島佑子的形象。作為太宰家族文學血脈的傳承人,石原燃的《踢赤砂》可以視為在母親文學思想延伸線上的作品,與津島佑子的處女作《安魂曲》有異曲同工之妙。
說到太宰治與芥川獎的「恩怨情仇」,早在1935年該獎創設之初的第一屆時,文學新人太宰治便以小說《逆行》入圍,但最終花落石川達三之手。第二屆因「二·二六」事件,評選活動中止。第三屆太宰治卻連入圍的機會都沒有了,因為芥川獎當時新增加了一條「前兩屆入圍第三屆不可再入圍」的規則。太宰治甚至寫過信給身為評委的川端康成,祈求他把芥川獎頒給自己。
連續三屆無緣芥川獎,令太宰治備受打擊,也為他日後陷入頹唐埋下了伏筆。7月15日晚,石原燃能否一舉將大獎攬入懷中,無疑成了本屆芥川獎的最大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