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喜愛他的詩甚於李白,點評了他91首詩,魯迅也激賞他的小品文

2021-01-15 趣侃文史8

唐詩是我國詩歌的高峰,詩人群星燦爛,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李賀、李商隱……實在是太多了,如夜空中璀璨的星星,各自閃耀著光芒。

在人們數著唐朝這些巨星時,可能數了好久,也沒數到他的名字。他才氣沖天,詩作也不少,但星光甚弱。這並非是他的詩文水平不高,而是另有原因。

但是,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只是遲早的問題。 這不,到了近代,他被兩位偉人挖掘出來了。這兩位偉人,一位是文章聖手詩詞大家毛澤東,一個是大文豪大思想家魯迅。

這位詩人,就是晚唐詩人羅隱,不過原來不叫這名字,叫羅橫,羅隱這名字是他自己後改的,原因就是他屢次科舉不中,對當時的社會感到深深地失望,改名明志,表示自己要歸隱。

主席特別喜愛中國傳統文學,讀了大量唐詩,曾經評點過400多首唐詩,其中李白80首,李賀82首,杜甫69首,而羅隱的詩,達到91首,比李白的還多。

主席本來就是詩詞大家,造成了近體詩詞的奇蹟,讓近體詩詞在瀕臨拋棄時,卻迎來了一個巔峰。主席的詩,充滿著浪漫主義色彩,這也是他點評李白、李賀詩數量很多的原因。

而大文豪魯迅,那是當代雜文的開山鼻祖,他跟主席一樣欣賞羅隱的作品,但他更看重羅隱的小品文,雜文,也是可列入小品文之列的。

兩位偉人對於羅隱都這麼看重,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羅隱若是有知,定然不想再「隱」了。

其實,羅隱的名句,有的在民間流傳甚廣,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引用他的詩句,即使是沒上過學的人都會說。也許有人不信,沒上過學的文盲還引用什麼啊?非也,這是因為羅隱的詩詞名句已經變成了老百姓的口語,在用他的名句時,並不知道是他的詩句。

舉例來說,一個不識字的人也會說,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這話沒幾個人不會說吧?但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這兩句話,原創是屬於羅隱的。

主席喜歡羅隱的詩,主要還是因為這些詩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而且這種反映裡,有著詩人鮮明的態度,對於他的敢於諷刺封建帝王,是頗為欣賞的。同時,對這些詩裡的一些哲理,規律,不少也是認可的。

比如羅隱的這首《華清宮》:

樓殿層層佳氣多,開元時節好笙歌。也知道德勝堯舜,爭奈楊妃解笑何!

羅隱是唐朝人,寫這樣的詩,敢於直接諷刺唐朝的皇帝,這首需要勇氣的。古人寫詩,也有諷刺封建帝王的,但都會借古諷今,拿前朝的皇帝說事,直接說本朝的,是犯了大忌的。這也是主席喜歡羅隱詩的原因之一。

再看一首《西施》: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這首詩對於自古以來一直把王國責任推給女人的做法,進行了詰問,說明帶來亡國結果的,並不是西施這樣的美女,並非什麼紅顏禍水,就是皇帝自己!

還有我們上面提到的他那兩句名句,是出自這樣一首詩: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羅隱《自遣》

這首詩最受舊知識分子歡迎,往往跟他們產生強烈的共鳴。詩中表現了懷才不遇就及時行樂的頹廢情緒。不過這首詩在藝術上表現上頗有獨到之處,重疊之中富於變化,形成了絕妙的詠嘆。主席對於內容,是以批判的眼光來看的,而對於藝術形式上,是予以肯定的。

至於魯迅激賞羅隱的小品文,我們只要讀一讀他的小品文集《讒書》就懂了。羅隱的小品文,代表著晚唐小品文的最高成就,是晚唐諷刺文學的一座高峰,魯迅怎麼可能不看重?

對於羅隱這位晚唐詩人,朋友們有何看法呢?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他僅有六首詩流傳於世,其中一首卻成千古絕唱,人人皆知!
    眾所周知,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史上的黃金年代,出現了「詩仙」 李白、「詩聖」杜甫 、「詩王」白居易等著名詩人。唐代詩歌的數量也很驚人,僅清朝康熙年間彭定求等人所編的《全唐詩》就收錄了唐詩多達四萬八千九百多首。
  • 1961年,郭沫若因何翻譯魯迅的這首詩?與毛澤東的指示有關
    這首詩,辭彙驅遣、意象選擇以及內涵的表達,都較為繁複,理解起來有相當難度,何況又是贈送給有語言隔膜的外國人。毛澤東估計到了這一點,便對日本友人說:這首詩不大好懂,不妨找郭沫若翻譯一下。郭沫若與日本,有極深的淵源。年輕時到日本求學,他後來自稱這是其一生中「最勤勉的一段時期」;1928年,又再赴日本,開始了流亡十年的日本生涯。
  • 李白人生最後一首詩,非常經典的墓志銘,他的大鵬精神了解嗎?
    李白在青年的時候,拜訪過李邕,那時候,李邕非常的有名,而李白又不拘俗禮,被李邕不喜,因此李白走的時候寫了一首《上李邕》的詩,是的內容如下:這首詩,李白更是把自己比作大鵬,直抒自己有遠大的抱負,同時諷刺李邕,說你李邕雖然有名氣,但是也不可以輕慢年輕人,我李白即使沒有你的幫助,也可以同大鵬一樣,翱翔九天。
  • 小夥把魯迅的詩寫成歌詞,走紅後他表示:希望魯迅的文字早點過時
    不過,近期卻有一位更加有膽識的北大90後小夥,硬是把魯迅的16篇詩作改寫成了歌詞。這位小夥子姓吳,平日裡愛好說唱。他選取了魯迅《野草》一書中的16篇散文詩,其中包括《秋夜》、《我的失戀》等名篇。改好後,吳同學用說唱的方式將它演繹了出來。歌發出來後,受到了不少網友的追捧,很多人甚至稱這是一首可單曲循環的歌,這位吳同學也因此走紅了。
  • 李白的絕筆詩,既是人生的壓軸之作,又是他為自己撰寫的墓志銘
    李白臨終前,作了他人生最後一首詩《臨路歌》。有人把這首詩比作李白為自己撰寫的墓志銘,也有人說這是李白人生的壓軸之作。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首詩仙的絕筆詩。《臨路歌》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這首無限蒼涼而又感慨激昂的絕筆詩,藝術地概括了李白一生的奮鬥經歷。結合詩人的實際遭遇去理解,這首詩就顯得既有形象和氣魄,又不空泛的意味。
  • 詩仙李白的一首「爛詩」,前兩句大失水準,後兩句卻把這首詩救活了
    詩仙李白的一首"爛詩",前兩句大失水準,後兩句卻把這首詩救活了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在大家心目當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在我心裡,他是一個張狂的人,別的不說,走遍大江南北,高興了就在牆上寫詩。
  • 被稱為「謫仙人」的李白,也曾寫過他一生最孤獨的詩
    李白既是詩仙也是酒仙,賀知章稱他是「謫仙人」他的人生字典裡好像沒有「悲」字。話說李白因為性格孤傲,調戲楊國忠與高力士等權臣宦官遭到構陷,被認為是「非廟堂之器」,最後被「賜金放還」。但即使政治上遭到嚴重挫敗,他還是沒有氣餒,洋洋灑灑、大氣磅礴地寫下了《將進酒》這樣豪情與悲壯的詩篇。
  • 白居易夢到元稹後給他寫首詩,元稹回詩一首,最後7字扎心了老鐵
    就像李白和杜甫,作為好友他們之間就時常有詩信往來,杜甫想念李白了就為他寫下「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而李白想念起杜甫也是不逞多讓寫下「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徵」。兩人在攜手同遊的時候更是曾大被同眠,這在杜甫的詩中就有記載「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這樣的友誼可謂是讓人羨慕不已。
  • 他是李白最崇敬的詩人,卻因一首詩觸犯龍顏,斷送了前程
    他是唐代第一個大量創作山水田園詩歌的詩人,李白在詩歌中稱讚他「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然而,其實孟浩然也不是心甘情願地歸隱田園。 都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樣在古代,很少有讀書人不想走科舉之路。
  • 李白最具殺氣的三首詩,每一首詩都讓人熱血沸騰
    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李白的詩雄奇飄逸,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統一。今天一起來欣賞李白最具殺氣的四首詩,每一首都讓人感到熱血沸騰。從軍行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 日做詩2000首的女孩,鬥酒詩百篇的李白怕了,七步成詩的曹植哭了
    最近網絡驚現一位神童少女,日作詩2000首,我們偉大的祖國被稱為詩的國度,泱泱中華文明五千年,縱觀古今詩人的歷史,與這樣一位神童少女詩人相比,我們不僅慨嘆:鬥酒詩百篇的李白怕了,七步成詩的曹植哭了,網友笑了!
  • 在春日的詩中,遇見詩仙李白又在獨酌又在醉,帶著他的那隻貓
    描寫故宮內的場景最多的無疑是乾隆了,他在這紫禁城中住了將近一個世紀,這裡的一草一木估計沒人比他更熟悉,只可惜他的詩大部分過於賣弄文辭,生澀凝滯,讀來幾無意境。甚是失望。本是欣欣之際,突然就被掃了興致。正當我沮喪之時,突然就遇到李白在這春日裡獨酌,只見仙霧飄飄,謫仙獨坐山前,對酒當歌,也是別有一番物境。
  • 孟浩然讓人意外的一首詩,不相信是他寫的!
    這首詩寫得既雄且壯,有俯視一切的氣概,甚至與杜甫的《登嶽陽樓》並列為描寫嶽陽樓的千古絕唱。如果我不是先在課本上學到這首詩,我簡直要懷疑這是另外一個人的作品了,無論是王維、杜甫、李白,或者是其他人,就是不敢相信是孟浩然寫的。因為孟浩然的整體詩詞風格,和這首的風格太不一樣。
  • 李白這首詩,世人只看到殺氣騰騰,卻難讀懂滿滿的窩囊氣
    今天筆者要為大家介紹的詩正是李白所有詩篇中殺氣最為沖天的一首!《俠客行》-(唐-李白)【節選】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相信李白的這首《俠客行》大家都不陌生,當然,很多人最早聽聞《俠客行》是可能因為金庸老先生的同名小說,其實有傳聞金庸先生著《俠客行》的靈感正是來源於李白的此詩。
  • 這是我見過的李白最諂媚的詩,未曾想桀驁不馴的他也會向權貴低頭
    李白在我們詩詞藝術領域的地位舉足輕重,他一直以來的豪放灑脫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當我讀完這首詩之後卻發現,原來我以為頗具風骨的李白也曾對當權者卑躬屈膝,極盡討好啊。了解了這首詩的創作背景之後,更是令我大跌眼鏡。
  • 李白最富殺氣的一首詩,金庸將其用作書名,絕世武功就在詩中
    李白的詩,或豪氣可幹雲,或飄逸如塵散,總有一首能夠打動你的內心,他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是詩歌界中最富傳奇色彩的精神領袖,他的詩被後世詩人當作唐詩的楷模,他的背景被眾多史學家們爭相研究、發掘。
  • 李白最著名的寫月詩之一,前四句我們都背過,但其實這是首諷喻詩
    這首詩,我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便學過,但似乎當時只有前四句,因為老師要求背誦,所以到現在記憶猶新,後來長大後,看到了全詩,也看到了一些關於此詩的評論,仔細品味之下,卻發現這並非一首單純的寫月之詩。這首詩寫於唐玄宗安史之亂前夕,很多人都指出,這是一首諷刺、隱喻之詩。
  • 今天為大家推薦李白詩酒生涯殺氣最重,最霸氣的一首詩!
    李白是盛唐時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五言詩《靜夜思》是很多人啟蒙之作,被後人廣為傳誦。余光中曾經稱讚李白「酒放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李白一生嗜酒,酒性大發便作詩,有李白鬥酒詩百篇的美譽,但除了飲酒之外,李白還喜歡佩劍,喜歡行俠仗義,其實這與盛唐時期的社會風氣有關大唐王朝以武力統一了南北方,形成了開放包容,互通有無的盛唐氣象,因此許多的文人雅士,達官貴族都喜佩劍。據說李白的劍術也十分高明,他「十五好劍術」,「劍術自通達」,造詣非同一般。
  • 李白寫了首「譏諷」杜甫的搞笑詩,初讀令人捧腹,再讀讓人落淚!
    這首詩的標題「戲劇禮物」非常有趣和幽默。李白作品中的杜甫形象單薄、樸實,與著名詩人的身份不太相稱。正因為如此,有人把這首詩解讀為李白對杜甫的嘲諷。杜甫在他的傳記中說:「天寶之末的詩人和李白一樣有名,而白卻以他的文風為榮,譏笑他骯髒,譏笑他是個山民。」事實上,這是當時人們對李白的誤讀。這首詩不僅是一種幽默的語言,而且有著深刻的含義。
  • 他只留下六首詩,字字珠璣!其中兩首流傳千古,小學生都會背!
    李白、杜甫,白居易、陸遊……   NO!!!   他是大清CEO乾隆皇帝。   乾隆一生寫下四萬三千多首詩,要知道,《全唐詩》總共只收錄了四萬八千多首詩。   他一個人寫的詩的數量,差點趕上《全唐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