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丑離開了《黑暗騎士》,他自由了

2021-01-17 8分電影

希斯·萊傑為「小丑」帶來了無限的榮光,也給後來的電影人出了一道難度無限高的難題。如果要再次塑造小丑,那又該怎麼改編才好呢?

《蝙蝠俠:黑暗騎士》被公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好的超級英雄電影,小丑被認為是影史上的最佳反派角色。這是華納和DC的榮耀,卻同時讓他們犯了難。

在漫威影業依靠MCU風生水起的時候,華納DC召喚老牌英雄重出江湖。蝙蝠俠和小丑兩位角色先後登場,可惜結果未如人意。

痛定思痛的華納決定兵分兩路,放緩DCEU計劃,騰出空間打造全新的「DC Black」計劃。新計劃雖然成本較小,但創作空間不設限制,什麼市場票房的,不重要了。

既然下決心要做好品質,之前沒敢拍單人電影的角色也可以拿出來了,蝙蝠俠和小丑最先列入了立項計劃。

蝙蝠俠那邊出了點狀況,小丑便率先亮相。這一次,他離開了《黑暗騎士》,離開了DC宇宙,甚至還脫離了漫畫原著,大銀幕上首次「單槍匹馬」上陣,獨挑大梁。


華納一開始的理想男主角是「小李」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小李沒有來,傳說中的馬丁·斯科塞斯也沒有出現在製片人的名單之中。

最開始敲定的導演託德·菲利普斯堅守到了最後,他憑藉《宿醉》系列成名,上一部作品是3年前的《軍火販》,豆瓣和IMDb都給出了7分水準,足見他是一個不缺才華的電影人。

與他多次合作的布萊德利·庫珀成為了《小丑》的製片人之一。庫珀是MCU裡的「火箭浣熊」配音,導演處女作《一個明星的誕生》獲得2019年奧斯卡的8項提名。

託德·菲利普斯在寫劇本的時候看到了傑昆·菲尼克斯的照片,於是便確定了小丑的演員人選。

傑昆·菲尼克斯自帶憂鬱氣質,2000年的《角鬥士》他飾演陰險狠毒的羅馬王子,獲提奧斯卡最佳男配角。之後他把重心放在文藝片領域,磨礪並證明著自己的實力派演技。

可以說,他和先前的傑瑞德·萊託一樣,絕對有資格飾演小丑這個被神化的角色,「挑戰」希斯·萊傑的神聖地位。

比前兩任小丑更幸運的是,傑昆·菲尼克斯得到了奧斯卡老牌影帝羅伯特·德尼羅的輔助。

此番德尼羅飾演的是脫口秀節目主持人Murray Franklin,據聞這個角色是導致小丑黑化的「引路人」,是電影最主要的配角之一。

《死侍2》中的「好運姐」莎姬·貝茲飾演單身母親Sophie Dumond,有傳她會和傑昆·菲尼克斯有感情戲,感情上的受挫也可能是小丑走上犯罪之路的根源之一。

正如導演託德·菲利普斯所說,他的《小丑》與漫畫完全無關。傑昆·菲尼克斯版的小丑有了一個陌生的姓名,Arthur Fleck。

原創劇本,原創角色,小丑徹底擺脫束縛。

當然漫畫元素還是有的,比如預告中就展示了阿卡姆瘋人院的場景。

故事地點依然是大家熟悉的哥譚市,只不過時代背景是1980年前後。

一如華納一開始計劃的那樣,《小丑》將是一部純正的「起源電影」,小丑的宿敵蝙蝠俠不會登場。不過布萊特·卡倫扮演的Thomas Wayne是哥譚市市長,他的「暴政」也是促使小丑要報復社會的關鍵。漫畫中,他是蝙蝠俠Bruce Wayne的父親。

託德·菲利普斯在接受《帝國》雜誌採訪時透露,電影講述的是,像小丑這樣的人可能來自哪裡。這不是在拍小丑如何犯罪,而是關於小丑如何成為窮兇極惡的罪犯,是關於一個男人的故事。

首款預告的最後一句臺詞顯露端倪。

「我曾經認為我的生活是一齣悲劇,但現在我意識到,它是喜劇。

Arthur Fleck的生活大概是一團糟,他執行著母親告訴他的哲學,只不過世界的瘋狂和冷漠給了他沉重的打擊。講好他如何從一個loser變成罪犯,也許是《小丑》能否成功的一個關鍵。

在陸續入圍多倫多電影節主展映單元,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等影展後,DC粉絲懸著的心可以暫時放下了。畢竟《小丑》還沒上映就開創了歷史,這是首部入圍三大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超級英雄題材電影。

已經看過全片的威尼斯電影節總監評價說:「《小丑》《蝙蝠俠:黑暗騎士》更黑暗,這是傑昆·菲尼克斯職業生涯的巔峰演技。」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則將授予傑昆·菲尼克斯一個榮譽獎,組委會稱,十分期待參加電影節的觀眾們看到他在《小丑》中的顛覆性表演。

這更加讓人期待,《小丑》會如何詮釋一個已經被神化的角色。

人們肯定會拿回《蝙蝠俠:黑暗騎士》來做比較,《自殺小隊》裡的小丑並不差,只是輸在了部分人的主觀印象。

有的人就是認定希斯·萊傑無法超越,「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無論你怎麼拍,找再大牌的人來演,都是沒用的。

《自殺小隊》備受非議之後,華納應該是不希望有人再拿《黑暗騎士》出來說事了,所以他們把小丑的單人電影定為起源故事。

這是《黑暗騎士》沒有講述過的部分,諾蘭雖然有想過給他的小丑加一個身份,但最後還是決定讓小丑保持神秘感,一個沒有名字,沒有指紋,沒有DNA紀錄,來路不明的犯罪分子。

《小丑》的重點不是釋放小丑的癲狂,而是解釋他的癲狂從何而來。

這樣,再拿《黑暗騎士》來比較,就有些不大合適了。

一個更加「奔放」的做法是,乾脆直接擺脫掉「超級英雄」的標籤,完全按照犯罪片的思路來進行創作。

超級英雄的帽子會讓小丑無所適從,他雖然出身於超級英雄漫畫,但其角色深度已經遠不只是個人英雄主義和人類英勇精神的體現。小丑是一個可以反映社會黑暗,挖掘人性本質的角色。

他的故事充滿著悲劇色彩,要是能從他的悲劇之中,獲得一些深刻的反思,那麼《小丑》大概率是不會差的。

《小丑》將於9月初威尼斯電影節首映,屆時首輪口碑將會出爐。北美檔期為10月4日,分級必須是R級。考慮到題材激進之餘還不設限制,講真,內地引進的希望並不大。


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欲望變成屈服,屈服變成力量。

——《自殺小隊》




相關焦點

  • 當希斯·萊傑的小丑離開了《黑暗騎士》,他獲得了自由(上)
    希斯·萊傑給小丑帶來了無限的光榮,也給後來的電影人帶來了無限的難題。怎樣才能重新製作小丑呢?《蝙蝠俠:黑暗騎士》被認為是史上最偉大的超級英雄電影,而joker則被認為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反派角色。蝙蝠俠出場後,小丑率先登場。這次,他離開了《黑暗騎士》,離開了DC環球,也離開了漫畫原作,在大銀幕上首次宣布了「獨立」。華納的最初的理想的主人公是「小李」的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理想是很豐富,現實卻很骨感覺,小李沒來,傳說的馬丁·斯科塞斯也沒有進入製作人名單。
  • 《蝙蝠俠:黑暗騎士》原來真正的黑暗騎士是小丑?
    在蝙蝠俠暗夜騎士這部電影中,如果說只是只是從主幹上來說內容,那麼這句話就是蝙蝠俠又一次拯救了自己所在的城市,他是當之無愧的黑暗騎士,可是如果從其中多個人物的角度去談談,那麼我們也就知道了,這個黑暗騎士指的是什麼了。
  • 最成功的反派 ——《黑暗騎士》小丑
    本片是所有蝙蝠俠電影中第一次沒有在片名使用「蝙蝠俠」的,是比前作更為黑暗與成熟的作品,以現實主義警匪片的手法包裝了一個極度寫實的超級英雄故事,成功地挖掘出角色的深層性格和故事蘊含的人性哲理,將漫畫電影提升到一個嶄新的層次,成為了影史上第一部跨入「10億美元俱樂部」的超級英雄電影。 為什麼說小丑是最成功的反派?他在《黑暗騎士》裡的特別之處是什麼?
  • 黑暗騎士:遇到小丑前,我曾所向無敵
    一位超級英雄,白天是花天酒地的無腦富二代,晚上是法律之外的維護正義、剷除邪惡的蝙蝠騎士,有多少人愛他就有多少人恨他。不局限於正邪兩種勢力的對抗,總有一種被扭曲了的力量夾在中間,第一部和第三部都是披著「維護正義」的外衣試圖毀滅哥譚市,將作惡之人與無辜群眾平等待之的影武者聯盟,第二部則是唯恐天下不混亂、一心只願曝露人性弱點的經典形象小丑。
  • 豆瓣9.2《蝙蝠俠·黑暗騎士》對「小丑」人性中「七宗罪」的分
    小丑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因為加盟使影片的內涵再次升級,面對人性與混亂、正義與秩序脆弱不堪,影片展現了人性的黑暗與混亂的從容,並成功將黑人蝙蝠俠變成了深淵,然後阿左開始復活黑暗騎士並分析「小丑」的黑暗人性。
  • 想看透《小丑》,得先深入《黑暗騎士》希斯萊傑版小丑
    諾蘭的《黑暗騎士》故事概念,正是基於《漫長的萬聖節》中小丑的兩段故事。《黑暗騎士》蝙蝠俠和小丑之間,兩者相互成就和毀滅,正義與邪惡兩極互相摻雜,讓觀眾看到兩人糾纏在一起更深的精神世界。從第二部《黑暗騎士》開始,還有第三部《黑暗騎士崛起》,兩部作品的開場,都給到了反派,這也讓觀眾對反派的印象非常深刻。為了讓大家加深對《黑暗騎士》小丑的深入理解,我們先來回顧和解析《黑暗騎士》的劇情。
  • 影評:《蝙蝠俠·黑暗騎士》看小丑的瘋狂
    帶著好奇,我又上豆瓣搜了下,發現自己2012年就看過後作《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現在大概只記得安妮海瑟薇飾演的貓女,其他都沒有任何印象了,可見即使不預習功課,這類電影還是能看的。正義蝙蝠俠《黑暗騎士》裡的蝙蝠俠真人很帥,也是一個裝備黨,家有金山,可以隨意發揮想像力創造新裝備。蝙蝠俠和漫威宇宙裡的鋼鐵俠有的一拼,都是不屬於靠超能力的凡人英雄。
  • 蝙蝠俠:黑暗騎士 這是人性的兩面,小丑的絕唱!
    蝙蝠俠:黑暗騎士 這是人性的兩面,小丑的絕唱!這只是影片一條表面的脈絡,而影片核心的脈絡是,小丑不斷刺激哈維·鄧特和蝙蝠俠這兩個「正義的化身」,甚至希望哈維·鄧特將自己擊斃,蝙蝠俠將自己殺死。因為這樣一來,他們就和他一樣了,他們所信奉的正義不過是一個表面上的表演而已,而真正掌握這個世界的,還是小丑的邏輯——「沒有迫不得已的時候,誰不想正義凜然?
  • 豆瓣9.2《蝙蝠俠·黑暗騎士》淺析「小丑」們人性中的「七宗罪」
    《蝙蝠俠·黑暗騎士》因為小丑的加盟令影片內涵再度升級,在人性和混亂面前,正義和秩序脆弱不堪,影片通過小丑的「七宗罪」,展現了出了人性之暗,混亂之易,也順利地將蝙蝠俠黑進深淵,那麼下面阿左開始復盤黑暗騎士,淺析「小丑」的人性黑暗。
  • 《蝙蝠俠:黑暗騎士》大家只記住了小丑的臉
    《蝙蝠俠:黑暗騎士》由DC漫畫公司的經典超級英雄漫畫《蝙蝠俠》改編而來,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克裡斯蒂安·貝爾主演,於2008年全球公映。影片是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黑暗騎士由希斯·萊傑所飾演的「小丑」是這部影片最大的亮點,你也許記不清主角蝙蝠俠在此片中都做了些什麼,但是小丑的那張臉,以及他豐富的面部表情和動作表達讓人記憶猶新。
  • 這個「小丑」足以抗衡漫威的黑暗騎士三部曲
    他短暫的人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演小丑前和演小丑後。因為小丑,他被譽為天才演員;也因為小丑,奧斯卡第一次把獎頒給了一個漫畫角色。 讓希斯·萊傑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將在今年的北影節上進行展映,同時展映的還有該系列的另外兩部《蝙蝠俠:俠影之謎》和《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
  • 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不是沒有道理的,深度解讀《黑暗騎士》
    從第二部《黑暗騎士》開始,還有第三部《黑暗騎士崛起》,兩部作品的開場,都給到了反派,這也讓觀眾對反派的印象非常深刻。為了讓大家加深對《黑暗騎士》小丑的深入理解,我們先來回顧和解析《黑暗騎士》的劇情。影片由一場小丑精心策劃的銀行搶劫拉開序幕,小丑的首次登場,是背對著觀眾,手拿小丑面具。
  • DC中的「小丑」,除了《黑暗騎士》,你還知道他的哪部電影
    DC中的「小丑」,除了《黑暗騎士》,你還知道他的哪部電影文/號外娛樂之阿韋 圖/網絡小丑(The Joker)是美國DC漫畫旗下的超級反派。他的真實姓名和身世至今仍是一個謎,初期被設定成一個綠色頭髮,白色皮膚,咧著嘴塗著紅色口紅,穿著紫色衣服的怪人。
  • 《蝙蝠俠:黑暗騎士》蝙蝠俠為什麼不殺小丑?
    《蝙蝠俠:黑暗騎士》這部電影我早有耳聞,但一直沒有看。懷著很高的期待看的,但還是被驚豔了,我沒想到超級英雄電影能拍到這種程度。說說自己對電影的一些感受。01說說電影的名字《蝙蝠俠:黑暗騎士》有意思的一點在於,電影中哈維·鄧特(雙面人)被稱為「光明騎士」,但是最後卻黑化了。
  • 為何說《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小丑,其實是一個有計劃的反派?
    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蝙蝠俠:黑暗騎士》是一部非常經典的電影,在這部電影中希斯·萊傑扮演了一個令觀眾印象深刻的小丑。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小丑聲稱他是一個沒有計劃的人,但是在這部電影中,我們看到小丑其實是一個非常有計劃的反派,這也是為何他和蝙蝠俠之間的較量如此的精彩。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蝙蝠俠》三部曲和許多超級英雄電影不同,在這部電影中我們除了看到了一個黑暗的哥譚市之外,我們還見到了許多和蝙蝠俠對抗的反派,其中就包括了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
  • 小丑果真贏了嗎?評《蝙蝠俠·黑暗騎士》
    《蝙蝠俠·黑暗騎士》是DC公司比前作更為黑暗與成熟的作品,以現實主義警匪片的手法包裝了一個極度寫實的超級英雄故事,成功地挖掘出角色的深層性格和故事蘊含的人性哲理,將漫畫電影提升到一個嶄新的層次。哥譚市一次性逮捕和判刑了549名犯罪分子,似乎是這個城市的正義得到伸張,似乎明天會更好,恰恰相反的是,這正是小丑計劃的一部分。
  • DC《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的首選不是希斯·萊傑,那麼誰才是?
    《蝙蝠俠:黑暗騎士》能夠成為最出色的超級英雄電影,裡頭很大的功勞,要歸功於扮演小丑的男演員希斯·萊傑。不過,當時DC在選擇小丑男演員的時候,考慮的可不僅僅只有希斯·萊傑。在眾多版本的小丑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無疑是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
  • 《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正義與邪惡,英雄與小丑!
    大家好,這裡是強哥說劇,我是強哥,今天跟大家講的電影是《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改編自DC漫畫公司的經典超級英雄漫畫《蝙蝠俠》,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克裡斯蒂安·貝爾主演,於2008年全球公映。
  • 希斯·萊傑去世後他的心情是怎麼樣的?——《蝙蝠俠:黑暗騎士》
    可以說,希斯·萊傑的離開,至今都令許多人感到痛心。對於觀眾來說,得知希斯·萊傑的離開,顯然令人難以接受,但是對於那些了解他並且和他一起工作的人來說,失去他的痛苦要大得多。DC《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剪輯師表示,當他得知希斯·萊傑去世後,他感到尤其的難過。
  • 《蝙蝠俠:黑暗騎士》因為「小丑」讓蝙蝠俠的角色變得完美
    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一直是超級英雄電影史的一部分,三部影片從小到大,從對個人的剖析到對社會的一步步揭露,其中,最喜歡的是第二部《蝙蝠俠:黑暗騎士》,塑造了經典反派"小丑",也因為"小丑"讓蝙蝠俠的角色變得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