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蝙蝠俠·黑暗騎士》看小丑的瘋狂

2020-12-06 影視聞一聞

#蝙蝠俠#

上周看完了諾蘭的《信條》後,對諾蘭早前的作品又有了好奇,發現了這部2008年上映的《蝙蝠俠·黑暗騎士》,豆瓣9.2分,作為一部DC漫畫改編的電影,分數高得有點不可思議。

帶著好奇,我又上豆瓣搜了下,發現自己2012年就看過後作《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現在大概只記得安妮海瑟薇飾演的貓女,其他都沒有任何印象了,可見即使不預習功課,這類電影還是能看的。

正義蝙蝠俠

黑暗騎士》裡的蝙蝠俠真人很帥,也是一個裝備黨,家有金山,可以隨意發揮想像力創造新裝備。蝙蝠俠和漫威宇宙裡的鋼鐵俠有的一拼,都是不屬於靠超能力的凡人英雄。

不過蝙蝠俠有種正派英雄的使命感,拯救哥譚市是他不可逃脫的命運。而鋼鐵俠更有著一股吊兒郎當的味道,個性更為開朗,女人緣也更好。

這部裡的蝙蝠俠並沒有太多談情說愛,他眼睜睜看著心愛的姑娘走向另一個人,還得保持祝福的心態,可惜最後沒有好結局,姑娘死了,姑娘的愛人變成了惡魔,最後也死了。

反派小丑

黑暗騎士》裡的大反派是希斯萊傑飾演的小丑,其兇殘程度讓人瑟瑟發抖,我數次都被他的恐怖之舉嚇到想關掉屏幕,真的是夠變態。

他的兇殘不在於本人的行為,而在於他擾亂人心,讓周圍的人惶惶不可終日,即便是蝙蝠俠也不知道他下一步究竟想怎樣,也因為這樣,一次次的,都有人犧牲。

他既不把警察放在眼裡,也不把黑幫放在眼裡,橫空出世般的摧垮社會秩序,爆炸槍擊在小丑眼裡就是個渣渣,他只想搞大事情。為何小丑如此殘虐,電影並沒有交代的很清楚,小丑想贏,通過贏了蝙蝠俠,他就能成為控制整座城市的人。

小丑一步步地接近他的目標,讓蝙蝠俠在愛情和正義之間做出選擇,又讓正義的化身哈維變成惡魔,即便小丑死了,他還是後繼有人。消滅一個敵人並沒有用,還有後繼者,蝙蝠俠無法永遠勝利。

金牌配角們

電影中很多演員都很眼熟,有摩根弗裡曼、麥可凱恩、加裡奧德曼、內斯特卡博內爾,他們的演技給整部電影增色不少。尤其是飾演過小天狼星的加裡奧德曼,要不是去找了圖片,還真認不出來。

感人的一幕出現在片尾,小丑在兩艘船中設置了炸彈,他把遙控裝置留在了船上,船上的人可以按動裝置,讓另一艘船爆炸。這是考驗人性的時刻,一艘船是平民百姓,一艘船是服刑的罪犯。

誰應該做犧牲者呢?小丑以為他會像以前一樣成功,不論如何,總有一艘船會爆炸,甚至是兩艘船一起爆炸。

但是人性的光輝終於出現了。罪犯中的老大哥果斷地從獄警手中拿過了遙控裝置,出人意料地把它扔到了水中,讓這個對誰都艱難的抉擇變得不那麼難了。

另一艘船上,即便大家進行了投票同意按下按鈕,最終,還是沒有人下得了那個決心,保留了最後的一絲理智。

就此,小丑的詭計終於沒有得逞,他失敗了。

中國元素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電影裡的那點中國元素了。一個劉姓華人富豪,給黑社會洗錢,想逃到香港躲避美國警方追蹤,結果被蝙蝠俠活捉回了哥譚市,接著又被小丑給抓住,被小丑的一把大火給燒了。

他實在是個不怎麼高明的反派,和小丑相比,顯得既無勇又無謀,還帶著點天真,最終也只是小丑作惡路上的一個工具人而已。

在這部電影裡,華人形象顯得刻板而模糊,電影中的劉姓富豪是如此,中間一閃而過的陳冠希也是帥的模糊,真就一閃而過的打了個醬油,連句像樣的臺詞都沒有。

想想那是2008年,大概也能說得通了。

2020年,在迪士尼宇宙中,終於有了正面形象的主人公電影,雖然演的不咋地,但是起碼不再電影中跑龍套了。

圖片來源:豆瓣《蝙蝠俠·黑暗騎士》、《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相冊

相關焦點

  • 《蝙蝠俠:黑暗騎士》影評:小丑存在每個人的內心
    導語:《蝙蝠俠:黑暗騎士》影評:小丑存在每個人的內心11年前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偉大的超級英雄電影。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看完這部電影的感受,不評判電影。電影承接第一部《俠影之謎》,回到哥譚鎮成為蝙蝠俠的布魯斯韋恩,白天是億萬富豪花花公子,夜間化身蝙蝠俠拯救墮落到連政府都不願意理睬的哥譚鎮。打擊罪犯的代價就是被罪犯報復,蝙蝠俠這次遇上了他的宿敵——小丑。沒有超能力,卻擅長放大人心黑暗面,玩弄所有人於鼓掌之間。
  • 《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5大特質!影評
    提到DC電影,最容易讓你想到的影片莫過於《蝙蝠俠黑暗騎士》,而在這部影片中,最讓你難忘卻是由希斯·萊傑飾演的配角,小丑,這部劇中作為反派的小丑,不僅顛覆了以往影視界對反派的定義,還為反派角色設下了難以超越的障礙
  • 《蝙蝠俠:黑暗騎士》原來真正的黑暗騎士是小丑?
    在蝙蝠俠暗夜騎士這部電影中,如果說只是只是從主幹上來說內容,那麼這句話就是蝙蝠俠又一次拯救了自己所在的城市,他是當之無愧的黑暗騎士,可是如果從其中多個人物的角度去談談,那麼我們也就知道了,這個黑暗騎士指的是什麼了。
  • 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影評,小丑全解析
    看過《蝙蝠俠黑暗騎士》的網友也許對小丑這個角色有些捉摸不透,今天我們就小丑這個角色進行解析,當然,我們並不是推崇影片中小丑的犯罪手段,只不過小丑身上散發的這種魅力,深受觀眾的喜歡。影片中,反派角色小丑的終極目標是要證明,沒有人是不會崩壞的,而放眼整個高譚市,「正義的象徵」蝙蝠俠,是小丑唯一的障礙,因此,對付蝙蝠俠就成了小丑的唯一任務,為了完成這個目的,他制定了一系列縝密的計劃。
  • 蝙蝠俠:黑暗騎士 這是人性的兩面,小丑的絕唱!
    大片中很有內涵的一部,不管是人們心中暗自湧動的對小丑瘋狂滅世主義的不安的共鳴,還是對蝙蝠俠孤獨暗夜行走的英雄惜英雄般同情,其實都是人們對這個世界失望的一種情緒釋放。其實小丑說的很對,他和蝙蝠俠很像,都是異類,只不過蝙蝠俠把痛苦留給自己,頑固地去堅守一絲信仰,而小丑把痛苦還給世界。
  • 《蝙蝠俠:黑暗騎士》蝙蝠俠為什麼不殺小丑?
    《蝙蝠俠:黑暗騎士》這部電影我早有耳聞,但一直沒有看。懷著很高的期待看的,但還是被驚豔了,我沒想到超級英雄電影能拍到這種程度。說說自己對電影的一些感受。01說說電影的名字《蝙蝠俠:黑暗騎士》有意思的一點在於,電影中哈維·鄧特(雙面人)被稱為「光明騎士」,但是最後卻黑化了。
  • 《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最後的瘋狂
    從親眼目睹父母被人殺害陰影中走出來的「蝙蝠俠」,經歷了成長。他所在的高譚市,犯罪率以一種驚人的速度持續下降。平靜沒有持續太久,所有罪惡的源頭「小丑」出現了,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罪案。很多人喜歡小丑,沒錯,第一眼見到希斯萊傑小丑我也喜歡,為什麼?我仔細想了一下,因為小丑在電影中也是受過折磨與苦難的人,山野他做出了常人不敢想的事情,與哥譚為敵,與蝙蝠俠為敵,與全社會正義為敵,電影中他表現出的無畏,瘋狂吸引了心裡有個小惡魔的觀眾。但並不是狂熱死忠,只是被吸引,喜歡這種風格。
  • 《蝙蝠俠:黑暗騎士》不管夜晚多黑暗,黎明總是會到來!
    《黑暗騎士》改編自DC漫畫公司的經典超級英雄漫畫《蝙蝠俠》,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克裡斯蒂安·貝爾主演,於2008年全球公映。影片是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前作為2005年上映的《蝙蝠俠:開戰時刻》影片最讓我佩服的是,在保證動作場面宏大和情節快速推進的同時,卻又能真正深入進去探討人性,而不會像通常的美國大片那樣要麼完全商業化,要麼流於膚淺。這部戲,可以說是一部基本上沒有間奏的全高潮樂章,仔細想來,那個背景音樂幾乎都沒有變過,因為節奏一直都非常快。
  • 影評《蝙蝠俠黑暗騎士》,改編漫畫的影片,也有陰暗和複雜的劇情
    (文章中的內容有小編自己的觀點,意在傳播娛樂中的正能量,如果有侵權的話請聯繫小編進行刪除)影評《蝙蝠俠黑暗騎士》,改編漫畫的影片,也有陰暗和複雜的劇情!在看過一部備受期待的電影,特別是續集後,我常常離開劇院,對我所看到的事情感到非常興奮,我會宣稱這部電影是最好的一部電影。
  • 《蝙蝠俠:黑暗騎士》:為什麼蝙蝠俠堅持不能讓小丑贏?
    由於蝙蝠俠的存在,高譚市的罪犯們幾乎沒有了生存的空間。 為此,小丑找到了鎮上的罪犯,要聯合他們一起打敗蝙蝠俠。 顯然小丑的計劃不被罪犯們贊同,還使他自己登上了罪犯們的黑名單。
  • 小丑的敵人從來都不是蝙蝠俠,而是正義《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
    今天東籬要為大家講的是一部豆瓣評分9.0的科幻動作電影:《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改編自DC漫畫公司的經典超級英雄漫畫《蝙蝠俠》,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克裡斯蒂安·貝爾主演,於2008年全球公映。
  • 《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正義與邪惡,英雄與小丑!
    大家好,這裡是強哥說劇,我是強哥,今天跟大家講的電影是《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改編自DC漫畫公司的經典超級英雄漫畫《蝙蝠俠》,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克裡斯蒂安·貝爾主演,於2008年全球公映。
  • 《蝙蝠俠 黑暗騎士》中蝙蝠俠強還是小丑強,最後到底誰贏了?
    不過,也正因為這種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設定,更容易拉近與觀眾的距離,讓大家更容易理解他面對罪惡的狀態 (2)再來看看《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的蝙蝠俠和對手 影片中,他與小丑的戰鬥好像一直處於下風,處處受制於小丑
  • 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中希斯·萊傑的小丑幾乎有一個起源故事
    當華納兄弟在找《黑暗騎士》的編劇們改寫角色時,希思·萊傑的小丑計劃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起源故事。華納兄弟最初想給希斯萊傑的小丑一個基於《黑暗騎士》改編的故事。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蝙蝠俠三部曲的第二部《黑暗騎士》是2008年票房最高的影片,但是也受到了大眾廣泛的批評,尤其是希斯·萊傑對小丑的黑暗刻畫。
  • 小丑果真贏了嗎?評《蝙蝠俠·黑暗騎士》
    《蝙蝠俠·黑暗騎士》是DC公司比前作更為黑暗與成熟的作品,以現實主義警匪片的手法包裝了一個極度寫實的超級英雄故事,成功地挖掘出角色的深層性格和故事蘊含的人性哲理,將漫畫電影提升到一個嶄新的層次。哥譚市一次性逮捕和判刑了549名犯罪分子,似乎是這個城市的正義得到伸張,似乎明天會更好,恰恰相反的是,這正是小丑計劃的一部分。
  • 《蝙蝠俠:黑暗騎士》因為「小丑」讓蝙蝠俠的角色變得完美
    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一直是超級英雄電影史的一部分,三部影片從小到大,從對個人的剖析到對社會的一步步揭露,其中,最喜歡的是第二部《蝙蝠俠:黑暗騎士》,塑造了經典反派"小丑",也因為"小丑"讓蝙蝠俠的角色變得完美。
  • 《蝙蝠俠:黑暗騎士》光明騎士與黑暗騎士
    《蝙蝠俠:黑暗騎士》是諾蘭執導的蝙蝠俠系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在這部影片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不是布魯斯韋恩的蝙蝠俠,也不是瘋狂的小丑,而是在他們中間的雙面人哈維。
  • 《蝙蝠俠-黑暗騎士》:人性,小丑為了犯罪而犯罪,為了動蕩而動蕩
    只是為了犯罪而犯罪,為了動蕩而動蕩,小丑就是這樣一個瘋狂且病態的角色。影片自始至終,都無不充斥著小丑對於人性本「惡」的思想宣洩。在影片中期進入觀眾視角的哈維是一個極富正義感的檢察官,他對於蝙蝠俠蒙面英的存在持有不同的態度,但總體還是持支持態度。
  • 蝙蝠俠:小丑洗白化身蒼白騎士,蝙蝠俠被囚禁!
    事實證明,小丑也有擊敗蝙蝠俠的一天。話不多說,讓我們進入今天的正題,講述一下哥譚蒼白騎士的故事吧!哥譚市一如往日,蝙蝠俠正在追逐著開展遊戲的小丑,當蝙蝠俠終於追到小丑的時候,小丑一如既往的挑釁著蝙蝠俠。他堅稱自己是蝙蝠俠最好的拍檔,並認為如果不是他的存在,哥譚不可能接受一個緊身衣變態。
  • 《黑暗騎士崛起》北美上映 蝙蝠俠命運引人關注
    看點一:宏大磅礴的視覺美學從2005年的《俠影之謎》到2008年的《黑暗騎士》,再到如今的《黑暗騎士崛起》,諾蘭的「蝙蝠俠前傳」系列無疑給觀眾帶來了多方面的震撼體驗,而其中最直觀的還是視覺上的衝擊。《俠影之謎》中把厚鋼版裝甲車糅合到林寶堅尼跑車上,造就拉風且威力十足的蝙蝠車;《黑暗騎士》中誕生了蝙蝠摩託車 BatPod;到《黑暗騎士崛起》,蝙蝠俠當然也有新玩意,那便是火力強大、能穿越高樓大廈之間飛翔的蝙蝠飛機 Batwing,特效監督克裡斯·柯柏德甚至稱其是「應該是這部電影裡最最不得了的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