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道糖尿病易爛腳,聽說過糖尿病也會爛手嗎?

2020-12-19 王建華小站

雖然很多糖尿病患者對糖尿病併發症有了一定的了解,卻只知糖尿病易「爛腳」,渾然不知也會「爛手」。

1

「手」與「腳」都會缺血,易導致乾性壞死。

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就是血管病變,血管易狹窄甚至閉塞。

這就好比河道淤積,血流速度延緩,甚至阻滯,影響組織的營養及藥物等供應,毒素及代謝廢物也很難被順利排出體外。

血液的順利運輸,也依靠心臟的泵出壓力。四肢遠端距離心臟最遠,泵出壓力最小,加之血管管腔變小,血管病變較重,缺血症狀就會較重。

缺血是導致糖尿病壞疽的主要原因,手與腳都會存在缺血症狀,因此既可能爛腳也可能爛手。

2

外傷感染,手與腳都有可能!

高血糖使得白細胞的殺菌能力減弱,這導致了糖尿病患者的傷口易感染。

體內的抗菌物質(如抗體等)減少,再加上血管病變,高血糖環境,更有利於傷口感染。

不管是腳還是手,只要有傷口,外傷、手術刀口、燙傷等等,就會有感染的風險。

因此,病人不但會爛腳,也會爛手。

3

為什麼「爛腳」比「爛手」常見?

同樣是末端,相比於足部,糖尿病患者手部的傷口等異常容易被發現。早發現,早治療,就不容易潰爛。

足部距離心臟最遠,血運較差;手相對來說距離較近,影響相對較小。因此,通常情況下手上的傷口惡化的機率較小。

個人衛生方面,有的患者長達個把月不洗腳,大量汙垢附著,滋生病菌的機率更高。

生活習慣方面,病人休息時經常下垂雙腿,會加重遠端足部缺血,都會增加壞疽的機率。

還有雞眼、腳癬、修剪腳趾甲等等,足部的問題較多,處理不好都會增加爛腳風險。

手部破潰之後,可以很容易把手抬起來,有利於改善供血。但是腳就不行了,要走路,壓力大。

因此,有許許多多的原因共同導致了糖尿病足要比糖尿病手常見!

4

爛腳與爛手,孰輕孰重?

糖尿病爛腳爛手,並沒有誰輕誰重之分,長時間治不好,都有可能要命!

在治療的難度上,不管是糖尿病足還是糖尿病手,相對來說乾性壞疽的難度要大一些,因為涉及到血管重建和血液循環的改善。

在治療的方法上,中西醫結合開放式治療均適用。經過清創、控制感染、改善循環、營養創面以及祛腐生肌等環節,實現保守治療的目的。

5

既要預防糖尿病足,又要預防糖尿病手!

目前,根據我們糖足中心的案例看,糖尿病爛手患者數量開始逐漸增加。

這需要引起廣大糖友的注意,既要預防「糖尿病足」,又要預防「糖尿病手」。

同時,糖尿病患者任何部位都不是一定「安全」的,只要有傷口,就有感染潰爛的可能。

因此,也會有「糖尿病腿」、「糖尿病後背」、「糖尿病臉」、「糖尿病胸」等一系列的傷口感染。

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做好預防,身體任何部位一旦出現傷口等異常,都要引起足夠重視,避免其發展為嚴重的糖尿病感染性傷口潰瘍,給患者的身心造成嚴重傷害!(轉自袁敏琴主任主頁,已獲得授權)

相關焦點

  • 糖尿病足是常見的併發症之一,你還聽說過糖尿病手嗎?
    許多人並不覺得糖尿病有多麼可怕,但患者往往因為糖尿病併發症而丟失寶貴生命。 糖尿病的併發症波及範圍廣,「從頭到腳」,無一倖免,不僅會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的情況甚至危及生命。
  • 導致糖尿病患者出現爛腳的原因會有哪些?
    糖尿病爛腳是糖尿病其中的一種併發症之一,它的出現不僅僅會給患者帶去心理與生活上的負擔,還會給患者的經濟帶來一定的負擔,它的危害還是蠻大的。 造成糖尿病患者出現爛腳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和以下三種因素有關:
  • 糖尿病爛腳前,要重視2個報警信號!教你按摩這些穴位,可提前預防
    糖尿病爛腳前有徵兆嗎?糖尿病患者在爛腳之前,首先會出現相關神經的異常以及血管的異常,例如糖尿病足的初期改變,就是在患者出現皮膚的破損之前,先伴有相關的神經及血管異常。其中完善肌電圖的檢查,以及血管的超聲檢查可以明確診斷。
  • 糖尿病泡腳註意一個小細節,可防糖尿病足
    如果方法不正確,不但不利於足部的保養,反而會有害,所以,泡腳看似小動作,一定要注意防糖尿病足的發生,怎麼防糖尿病足,除了泡腳還要注意什麼?泡腳時間不宜過長,控制在15~20分鐘為宜。2、 洗腳後剪指甲要注意,一定不要剪破腳,這樣易引發感染,引起糖尿病足,指甲太長不僅不方便日常生活勞動,藏汙納垢,還會容易劃傷我們自己的皮膚,所以糖友應勤剪指甲。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一旦皮膚損傷,很容易發生感染。所以剪指甲的時候要留出1毫米左右長度,否則甲床被破壞了,不僅沒有起到保護作用,還容易損傷指甲周圍組織,引起感染。
  • 闢謠丨糖尿病是遺傳病?大家都被騙了
    糖尿病是現在家喻戶曉的慢性疾病了,也經常聽說父輩得了糖尿病,子輩也跑不了的傳聞。不過嚴格地來說,糖尿病其實並不是真正的遺傳病,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今天五號醫生就邀請到吉林省人民醫院 老年醫學科副主任 李可心副主任醫師來跟大家聊聊,糖尿病到底遺傳的是什麼。
  • 小心是隱藏的糖尿病足!四個自查方法,遠離截肢...
    糖尿病足徐主任告訴我們,有一種特殊類型的糖尿病足,會面臨截肢的風險!即便是雙腳保護的很好,沒有外傷,也會有這種特殊的糖尿病足。那麼究竟這種特殊的糖足是什麼呢?主任又帶來哪四種自測方法?在我國,糖尿病足潰瘍的年發病率為8.1%,年復發率為31.6%,年死亡率為14.4%。
  • 糖尿病人的腳爛了怎麼才能治好?
    糖尿病人的腳一旦出現潰爛不癒合,這已經形成了併發症糖尿病爛腳了。對於這個併發症的用藥及治療,我還要跟大家多講一講。 造成糖尿病爛腳不癒合因素是多種的,它不僅僅是與爛腳創面感染有關係,它還與患者的下肢血管循環有關係,病人的下肢血管會隨著病情的發展而出現病變,造成下肢血管循環不好,局部一旦得不到及時的血液供應
  • 近千名糖尿病患者在診斷糖尿病前有過這11個症狀,看看你有嗎?
    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外周血管病變,影響傷口周圍組織的血供導致傷口癒合困難。 2.牙痛不容忽視,可能是血糖高 長期高血糖會導致唾液和齦溝液中的葡萄糖濃度升高,給齒齦下的細菌提供豐富的營養。
  • 糖尿病引起的爛腳應該怎麼治療?
    其實,這個老人的情況是屬於乾性壞疽的,就是通常合併下肢動脈血管病變的類型,也是目前糖尿病足診療比較困難的方法之一。再一個,就是清創,如果只是淺表壞死只需要把壞死的皮膚或肌肉清理就行;如果腳趾骨壞死且無法恢復,那麼也需要清理。記住,一定不能把健康的組織清理了,否則會有更多組織感染的。還有就是千萬不要過早清創,一定要等下肢循環有所改善了再進行。
  • 糖尿病的飲食方法是什麼 這些偏方治療糖尿病
    糖尿病是常見的疾病,有許多人都會得糖尿病,糖尿病主要是因為人體排出多餘血糖的功能變弱或喪失,所以血糖只能通過尿液排出去,那麼請問糖尿病的飲食方法是什麼?治療糖尿病的偏方是什麼?糖尿病能吃什麼水果?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糖尿病的飲食方法是什麼少食多餐,一日不低於三餐,有條件上下午安排間食和睡前進食,既保證吸收又減輕胰島素負擔。
  • 水君易五年降糖總結~糖尿病可以不用打針吃藥!
    (吃得多、喝得多、尿的多)後確診為糖尿病,當您體檢出糖尿病,醫生大多會對你說:「帽子蓋上了」(終生服藥或注射胰島素!)7.青椒中的曬元素能促進細胞對糖的吸收,令餐後血糖不致上升過快,可調節血糖。8.洋蔥所含的S-甲基半胱氨酸亞碸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洋蔥中還含有磺脲丁酸,它可以通過促進細胞對糖的利用而起到降糖的作用。9.馬齒莧,藥用價值明顯,對腸胃病效果顯著、降糖效果也好。10.,中醫用蒲公英治療糖尿病,效果也很好,無副作用。其實,所有苦、澀、寒的鹼性食物,都是糖尿病的剋星。
  • 南陽醫專一附院糖尿病患者心理指導——陽光心態每一天
    患病之初的「懷疑」「我身體一向很好,怎麼可能得糖尿病呢?」「我真的得糖尿病了嗎?肯定是化驗有問題。」第二點需要您記住的是:氣憤、埋怨只會加重病情您是不是還有過這樣錯誤的認識:「為什麼偏偏是我得糖尿病?老天對我太不公平了!」「自己太不小心了,竟然得上這病,悔恨無比呀!」
  • 2型糖尿病會變成1型嗎?為啥肥胖人群容易患糖尿病?醫生告訴您
    1型糖尿病嗎?因為在大多數人的觀念裡,1型糖尿病是一種比2型糖尿病較為嚴重的疾病,需要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而2型糖尿病可以不用胰島素,甚至不用吃藥也可能控制好血糖,只有轉變成了1型糖尿病,才會使用胰島素。那麼,這樣的說法正確嗎?
  • 糖尿病足潰爛前都有哪些徵兆?老年人糖尿病足出現潰爛怎麼辦?
    糖尿病最怕糖尿病足,腳氣會引起糖尿病足嗎?腳氣是否會引起糖尿病足呢?在臨床中很多患者的主訴就是有糖尿病,但是因為腳氣沒控制好就出現了潰爛,其實這個腳氣只是一個誘發因素。糖尿病足潰爛前都有哪些徵兆?糖尿病足潰爛,首先會出現皮膚顏色的改變,皮膚呈暗紅,發紫的顏色,溫度明顯降低,伴有水腫,趾甲異常,甚至皮膚比較乾燥,足趾間皮膚糜爛。有的時候伴有神經病變的症狀,比如麻木,刺痛,夜間疼痛明顯,足背動脈搏動明顯的減弱,這些都是糖尿病足潰瘍的徵兆。
  • 原始人為什麼不得糖尿病?糖尿病又是怎麼來的?
    糖尿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這種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目前已經成為威脅現代人類健康的重要障礙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已逾一億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給患者和其背後的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糖尿病究竟是怎麼來的?這就要從260萬年前說起……繼承自原始人的基因根據美國及英國的研究發現現代人類之所以會患癌症和糖尿病或許和遺傳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有關尼安德特人於距今三萬年前滅絕但尼安德特人存在期間與智人共存長達數千年之久基因的交換也在兩個人種之間發生著2013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指出
  • 糖尿病女子點個雞眼差點截肢?「罪魁禍首」竟是這個病
    一次小小的點雞眼手術,最後差點要截肢,經過兩個多月精心治療才好不容易保住了腳,這是近期發生在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的一個真實案例。這位差點截肢的患者是一位糖尿病患者。寧大附院內分泌科主任毛玉山說,像李女士這麼高的血糖,別說點雞眼,哪怕是穿鞋磨破了腳也會很麻煩。在多學科的共同努力下,經過整整兩個半月的精心治療,李女士的左腳總算保住了,外觀和功能都與先前無異,擔心了好幾個月的李女士鬆了一口氣。
  • 糖尿病患者足部潰爛不要拖!
    55歲的糖尿病足患者楊先生(化名)躺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糖尿病足病中心病房,他的右腳足背、踝關節已經爛空,失去功能,用手輕輕捏下右小腿,膿水就會順流下來,並散發出陣陣膿臭味。明天,他就要接受右小腿截肢手術。
  • 糖尿病患者足部潰爛不要拖
    55歲的糖尿病足患者楊先生(化名)躺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糖尿病足病中心病房,他的右腳足背、踝關節已經爛空,失去功能,用手輕輕捏下右小腿,膿水就會順流下來,並散發出陣陣膿臭味。明天,他就要接受右小腿截肢手術。
  • 人類為什麼會得糖尿病?若是沒糖尿病,1萬年前人類可能就滅絕了
    好與壞的對立跟聯繫我們經常會感慨於生活中所遇到的點點滴滴,而關於生活中的這些事情,我們也總是儘可能的去一一解決。有時候,在面臨生活中的困境時,我們難免會感到非常的沮喪,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去解決遇到的這些麻煩。而有時,在面臨生活帶給我們的快樂時,我們也同樣會感到興奮無比,總是希望這份快樂可以持續的更長久一些。
  • 23歲電競運動員因糖尿病退役,小於40歲的早發糖尿病更危險!
    6月3日,23歲的電競運動員Uzi(簡自豪)宣布退役,正處於職業巔峰期的他選擇退役令網友非常驚訝,退役原因是手臂舊傷加上去年體檢檢出患有2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關鍵詞隨後以45萬的搜索量登上微博熱搜。什麼是2型糖尿病?23歲的年紀也會得糖尿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