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作為曾經整個攝影市場的壟斷商,柯達在幾經沉浮,一度陷入破產陰霾之後,重新成為全球資本市場最關注的焦點。
美東時間28日,美國政府宣布依照《美國國防生產法》給予柯達公司7.65億美元的貸款,專門用於生產非專利藥品的原料,旨在重修美國本土藥品供應鏈,並應對新冠肺炎大流行。這是此類法案中的第一筆貸款,川普稱其為「美國製藥業歷史上最重要的交易之一」。
柯達表示,公司計劃用這筆貸款成立一個製藥部門,並將按照美國食藥監局的要求,生產被認定為必要但已在美國陷入長期短缺的藥品成分。柯達還補充稱,上述貸款將至少創造360個就業機會,公司在成立新的柯達製藥部門後,將擴大其在紐約州羅切斯特和明尼蘇達州聖保羅的現有設備設施。
消息一出,柯達公司的股票當天暴漲逾200%,周三更加瘋狂,再度大幅高開,隨後盤中更是加速上漲,最高漲幅一度達655%,股價最高報59.98美元。更在兩小時內,觸發20次熔斷,至收盤時,柯達報33.2美元/股,漲幅318%。
在本周一開盤時,柯達的股價僅為2.13美元。然而之後連續3個交易日股價累計上漲1480%,市值暴增13.6億美元。這種暴漲速度和勢頭是柯達公司2013年擺脫破產後重返紐約證券交易所以來從未出現過的。
這次協議可能會為柯達帶來轉機,但這並不是柯達第一次轉向製藥產業——早在1988年,柯達便成立了「伊士曼製藥」事業部,並在同年收購了斯特林製藥公司。20世紀90年代,柯達還參與了阿司匹林等非處方藥的生產。
柯達轉型成為醫藥公司的決心相當堅定,柯達CEO吉姆·科倫扎說:「我們真的不生產相機,我們做的是膠捲。我們一直是一家化學製品公司。我們在化學和先進材料方面擁有很長的歷史,遠超100年。」這一聲明凸顯出公司在化學領域的地位,而非攝影領域。科倫扎29日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還表示,製藥最終可能佔到柯達業務的30%~40%。
編輯:賈璇 實習生:李秋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