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阿麗亞娜5「號火箭從庫魯發射場的發射推遲一天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8月1日消息 法國阿麗亞娜空間公司表示,「阿麗亞娜5」號運載火箭攜帶兩顆通信衛星從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場的發射推遲一天。
-
俄媒:俄羅斯成功發射運載火箭 「一箭36星」入軌
參考消息網12月20日報導據塔斯社莫斯科12月18日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總裁德米特裡·羅戈津12月18日在社交媒體上宣布,英國一網公司的36顆衛星搭乘「聯盟-2.1b」運載火箭,從東方發射場發射升空,在「軍艦鳥」助推器的幫助下全部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
美國一天推遲仨發射,毅力號火星任務也沒能倖免
6月11日傳來三條發射推遲消息,有點小落差。 電子火箭臨陣推遲了。SpaceX發射第8批星鏈推遲了。ULA發射毅力號火星任務推遲了。
-
國際空間站俄新艙的發射可能推遲到2021年7月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根據衛星通訊社掌握的由「能源」火箭航天集團(屬於俄航天集團)制訂的國際空間站初步飛行計劃,俄羅斯「科學」號多用途實驗艙向國際空間站的發射可能從2021年4月份推遲到7月份。 CC BY-SA 2.5 / KAMOV / PPTS根據這份尚待批准的計劃,「科學」號實驗艙定於7月15日使用「質子-M」號運載火箭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7月23日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
20161201 俄羅斯進步MS-04貨運飛船發射失敗|航天發射
聯盟U火箭點火發射國際標準時間12月1日14:51,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確認,當天發射的「進步MS—04」號貨運飛船在升空383秒後與地面失去聯繫,並最終墜毀於俄圖瓦共和國境內。俄羅斯進步MS-04飛船據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新聞處發布的消息,12月1日莫斯科時間17時52分,俄羅斯在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通過「聯盟—U」型火箭向太空發射了「進步MS—04」號貨運飛船
-
文昌航天發射場:明年承擔我國空間站建設階段發射任務
伴隨著一次次新火箭騰飛,文昌航天發射場的綜合測試發射能力得到不斷檢驗和提升。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6年6月,文昌航天發射場正式成為繼酒泉、太原、西昌之後的我國新一代航天發射場,截至目前,該發射場已建成了國內最大最先進的航天低溫加注系統,培養了一支經驗豐富的指揮操作團隊,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使用和管理經驗,形成了多型號火箭和太空飛行器並行測試發射能力。
-
「宇宙神-5」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發布消息稱,「宇宙神-5」(Atlas V)運載火箭搭載美國國家偵察局衛星成功發射升空。美國東部時間17時32分(北京時間6時32分)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場進行了發射工作。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的「宇宙神-5」火箭配備有RD-180俄產發動機。
-
文昌發射場交出「超級2020」成績單
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遙一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這是長徵八號火箭首次飛行任務,也是文昌發射場2020年成功發射的第4枚運載火箭。
-
影響火箭發射的高空風是什麼?
長徵八號火箭原定於12月20日發射,但高空風異常致使發射時間推遲了2天。何為高空風?火箭發射如何應對高空風?記者採訪航天專家,一探究竟。 北京時間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萬珂 攝 (一)何為高空風?
-
北鬥三號工程完美收官:發射推遲的這些天,發生了什麼?
6月15日傍晚,長三乙火箭已按流程完成常規推進劑加注,開始進行射前功能檢查。一切都在按部就班進行。發射測試大廳內,火箭、衛星「兩總」和試驗隊員坐在各自工位觀看技術數據,大廳內只有01號指揮員嘹亮的口令聲不時響起。
-
NASA毅力號火星任務二度推遲發射
美東時間6月24日,NASA公布消息:由於地面支持設備遇到汙染問題,2020火星車毅力號探測任務發射將推遲到7月22日。 NASA發射任務主管聲稱,這是最樂觀的推遲時間表。並不排除有可能延長到8月15日的發射計劃。
-
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部副部長王光義: 「天問一號」點火任務發令人...
「『天問一號』是我國首次衝出地球、飛向火星的太空飛行器,也是首次『真正』意義上的多彈道宇航發射。」 作為「天問一號」發射任務的01指揮員,王光義戲稱自己是發射場裡的一名「導演」,負責本次任務測試發射的技術總體、組織指揮和計劃協調工作,同事們喜歡叫他「王洞腰(音,「零」和「壹」的另外讀法)」。蘇聯科學家有一句名言:「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可能永遠被束縛在搖籃裡。」
-
「煙臺造」火箭發射成功
「把火箭的總裝放到港區來,最大的優勢就是實現了火箭的生產、製造、發射一體化。」長徵11號固體運載火箭副總指揮金鑫告訴記者。據了解,今年9月中旬,「遙九」在東方航天港25天完成了火箭總裝,經過10天性能測試,11月22日出廠執行發射任務。「『遙九』的總裝成功,證明技術上是可行的,流程上也打通了。從全國的基地來看,既可生產製造火箭,又具備發射條件的只有海陽的東方航天港。」
-
重慶兩江之星9月再發射 民營火箭將首亮相國家發射場
:史建磊 2018年09月02日 04:18 來源:重慶晨報 民營火箭將首次亮相國家發射場重慶日報供圖 昨日,重慶晨報記者從零壹空間獲悉,其自主研發的第二枚商用亞軌道火箭——OS-X1火箭暨「重慶兩江之星」將於9月初發射。目前火箭試驗隊已進入發射場,零壹團隊正在緊張進行火箭發射前最後的總裝和測試工作。據了解,此次發射任務將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這也是民營火箭在國家發射場的首秀。
-
SpaceX計劃三天內發射兩次獵鷹火箭 並進行星際飛船原型試飛
圖1: SpaceX將在三天內發射兩艘獵鷹9號火箭,同時進行星際飛船原型短程低空試飛 騰訊科技訊 8月29日,在美國當地時間8月28日到31日三天時間內,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
「天問一號」發射背後的湖北航天人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新華社發)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婧 通訊員 何玲 實習生 陳迪7月23日,長徵五號拔地而起,託舉著「天問一號」,直奔寰宇。
-
「海陽出廠」火箭發射成功 長徵十一號遙九火箭昨日一飛沖天
「把火箭的總裝放到港區來,最大的優勢就是實現了火箭的生產、製造、發射一體化。」長徵11號固體運載火箭副總指揮金鑫告訴記者。據了解,今年9月中旬,「遙九」在東方航天港25天完成了火箭總裝,經過10天性能測試,11月22日出廠執行發射任務。「『遙九』的總裝成功,證明技術上是可行的,流程上也打通了。從全國的基地來看,既可生產製造火箭,又具備發射條件的只有海陽的東方航天港。」
-
美44中39俄17,2020年全球114枚火箭升空,卻讓人不安
雖然從新年伊始全世界就陷入了新冠肺炎病毒流行的大災難,但2020年全球航天活動仍然逐步加速,全年全球8個國家和地區共進行了114次火箭軌道發射,其中美國44次,中國39次,俄羅斯17次,加起來剛好100次,佔總發射次數的88%,然而失敗率也創了新高卻令人不安。
-
中國航天發射場前世今生之駛向星海
2004年嫦娥工程立項,2007年嫦娥一號發射升空;同樣是2004年,在俄羅斯火星探測任務向國際開放合作時,中國搭上了這趟「順風車」——2011年中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搭乘俄羅斯火箭升空,可惜由於發射失敗,未能成行。
-
載人龍飛船推遲發射,聯盟號高速發射在即,美國還要向俄羅斯低頭
美蘇的「太空爭霸」競賽促進了航天探索的進步,時至今日美國和繼承蘇聯衣缽的俄羅斯還在享受當時競爭的紅利。美國曾經很長時間把載人航天運輸工具放在了太空梭上,以至於放棄了宇宙飛船的研製和裝備。蘇聯曾經進行過太空梭的研製,但是始終堅持了宇宙飛船的研製和使用,這個造就了俄羅斯在載人航天技術上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