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怪」一詞在各個國家都不陌生,我們常常能從一些作品中窺見不同國家的人們對於鬼怪的時代印象,在這當中日本的鬼怪文化傳播尤為突出,許多遊戲喜歡藉助它作為故事背景進行,《仁王2》和《陰陽師》便是如此,遊戲完美勾勒出那個了人鬼共生、陰陽顛倒的時代,從而贏得了各國玩家的青睞。今天就從這兩款遊戲的角度,為大家揭開穿插在日本幾個世紀的鬼怪文化。
日本鬼怪文化的由來
在日本「鬼怪」這一詞的產生可以追溯到奈良時代,人出自對自然、動物的敬畏之心。人們把自己看不見、摸不著、無法控制的力量統稱為鬼怪。而他們的相貌則是根據想像,通過畫作逐漸形成。
(鬼怪存在於民眾的思想中,圖片來源於網絡)
當時的「鬼怪」僅僅是一種低層次的神靈,直到唐朝文化的引入及佛教的傳播,中國和印度的鬼來到日本,日本人「鬼怪」的隊伍才得以壯大起來。
到了平安時代,日本已經將鬼、靈、妖、怪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及其獨特的鬼怪文化(妖怪文化),平安時代也就成為日本鬼怪文化發展的鼎盛時期,妖魔鬼怪們自此從傳說變為了真實存在的信仰。
(日本的鬼的形象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由於當時日本國內社會動蕩、人心不安,統治階層沒有解決的辦法,於是順水推舟將問題都歸結於神鬼。因此,人們在生活中不免小心翼翼,唯恐觸犯某種禁忌招致鬼神報復。這樣的行為也導致了原本混跡在底層的陰陽師在此時達到頂峰。
陰陽師的理念最早來自中國,後來傳入日本,獨特的法術「陰陽道」,成為日本神道的一部分。對於人們看不見的力量,例如命運、 靈魂 、鬼怪,也都深知其原委,並具有支配這些事物的能力陰陽師開始逐漸流行於日本。
(陰陽師安倍晴明,左右:《陰陽師》、畫作,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陰陽師手遊》中,玩家便是控制的角色便是一名叫安倍晴明的陰陽師,行走在陰陽兩界中,尋找記憶,遇到的生物也都是魑魅魍魎,亦正亦邪。而在歷史記載中的安倍晴明是活躍於平安時代中期的陰陽師,他以擁有卓越的「天文道」和「陰陽道」能力而自豪,在江戶時代更是流傳著流傳著一句名言「不知源義經,但識晴明公。"
陰陽師以獨特的法術「陰陽道」佔卜鬼怪,為民眾提供庇護。殊不知當時佔卜的鬼怪中有70%來自己的老東家中國。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於鬼怪的印象人人恐懼、唾棄已經逐漸開始接受並且認識鬼怪,在日本已經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為現代設計者提供創作源泉。
(仁王2,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遊戲《仁王2》中,玩家控制「東瀛傑洛特」行走在群雄割據的日本戰國時代,與九尾貓妖、牛頭馬面、猿鬼、蛇精以及其他各種各樣形態的鬼怪作戰進行緊張刺激的BOSS戰,遊戲中對每個角色的立體呈現,都讓人對日本的鬼怪文化有了更深的印象。
還有一些「鬼怪」則被賦予了新的概念,許多著名的惡鬼被動漫、遊戲設計者「美化」,在這一影響下原本面目猙獰的鬼怪變得易於接受起來,甚至擁有了大量的「粉絲」。
大天狗就是其中之一。日本民間流傳的大天狗身材高大,面色為赤色,有著長長的鼻子,因能力強大被列為大妖。坐落於京都鞍馬寺的天狗雕塑,才是日本大天狗的「真實面目」。
你看過的大天狗
日本民眾眼裡的大天狗
《太平記》中記載大天狗的前身實際上是日本的崇德天皇,崇德天皇在保元之戰中敗北,流亡到贊歧後開始修養身心,寫佛經進獻給皇室請求原諒,遭到拒絕後從此不眠不食,憤懣而死,死狀如夜叉,因為怨氣太重變成天狗,持續在人間作亂。
(犬神,圖片來源於網絡)
犬神也是其中之一。日本民間的犬神形象和遊戲中的角色大相逕庭, 它最初來自中國《山海經》,傳到日本後,漸漸和佛教中的天魔、神教中的山神等結合起來,逐漸變成了圖片中的樣子。
關於犬神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傳播最廣的是,在狗欲望最強烈時砍下它的頭,祭祀一番,就會成為犬神。犬神不僅可以殺人,還可以帶來財富。在高知縣傳說中,有一個園丁,非常憎恨一個對手,為了報仇雪恨,他將自家的愛狗砍頭化作犬神,繼而派犬神去殺死對手,完成任務回來後又被犬神當做神靈供奉,以獲取財運。
日本鬼怪的分類
日本的鬼怪通常按照自然屬性劃分,常見的自然屬性主要有河流(如河童,橋姬,川姬等),海(如海坊主,海人,海女,人魚等),山(如山姥,山靈,山姬等),植物有(如木娘,柳女等),以及自然現象(如風伯,雨女,雷神,鬼火等,其中很多原型來自中國道教)。
(河流屬性:河童,圖片來源於網絡)
河童在仁王中屬於不起眼的角色,是每一屆玩家的刷錢工具人,但是可別小看它。將河童放在日本鬼怪文化裡,直接上了一個檔次,傳說它是水中的精靈,是水神降下的霜幻化而成,但身高卻不足3尺(1米),外形酷似小孩,身上還散發著臭味還有粘液。它喜歡躲藏在河流底部,以將人淹死為樂。
(大海屬性:海坊主,圖片來源於網絡)
海坊主從名字上來看實際上也是日本的和尚、法師。相傳一次在出海過程中死亡,成為海裡的怪物,身軀龐大,大概有五、六尺左右,當海面上出現暴風雨時,海坊主便會前來攻擊人們漁船,因此,日本民間常會把一些迷霧重重的海難事件,歸結為海坊主所為,漁民們為了免遭海坊主的攻擊,也會對大海進行祭拜。
(自然屬性:雨女,圖片來源於網絡)
雨女,原型實際上是中國古代的巫山神女,關於她的來歷有不同的傳說,除了陰陽師遊戲中對雨女的角色介紹以外,還有人說雨女原本是一個普通的母親,因在雨中走失了孩子,因此永遠在雨中尋找小孩。而在鳥山石燕的《畫圖百鬼夜行》中,有人推斷作者是借雨女來諷刺江戶時代吉原的娼婦。
鬼怪文化在人民生活中的映射
正如根據鬼怪文化為背景而創作的陰陽師和仁王2來說,這是一個將歷史逐步呈現在大眾視野的過程,是現代創作的魅力。放在從前我們想都不敢想能夠親身經歷到體會到這種離我們如此遙遠的鬼怪文化。不過除了通過遊戲,我們還可以在生活中的很多角落找到它們的影子。
(鳥山石燕的畫作)圖片來源於網絡
畫妖怪是日本變現意識形態的重要方式,日本有因此而出名的畫家,鳥山石燕是江戶時代著名的妖怪繪師,本名佐野豊房,承襲與土佐光信同時期的大和繪畫師狩野正信、元信父子創立的「狩野派」畫風,上方這個風狸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闢邪繪神蟲)
闢邪繪神蟲是闢邪繪五張代表作之一,由次郎兵衛所畫,神蟲為蠶的美稱,作為一種善神其靈驗很早就為人所知,雖然外形上看去略顯恐怖,但是在當時卻是許多家庭的信仰神靈。
(祭鬼儀式,圖片來源於網絡)
日本各地都有祭鬼的儀式,很多都成為當地大力發展的旅遊項目,吸引著各地日本人以及外國遊客。關於祭鬼的儀式,在日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國家保護。這些儀式有的是全國性的,如每年換季時的驅鬼儀式,日本人以此祈求消除災禍。
相傳日本有名的妖怪之一清姬發現心上人安珍躲避自己,一路追趕發現安珍藏身於道成寺之鐘(清姬追趕安珍的路線,與現實中日本著名的旅遊路線熊野古道重合),便朝鐘內噴火,燒死了自己與安珍,玉石俱焚。
(清姬火燒道成寺之鐘)圖片來源於網絡
至此,京都每年都會超渡清姬怨靈,故事中的「道成寺之鐘」收藏於京都的妙滿寺,每年住持們仍會對著鍾念法華經超渡,以消解怨念。
結語
日本的鬼怪形象大量借鑑了中國,如今形成了自己的鬼怪文化,即使已經到了Z時代,鬼怪依然映射在人們的生活中。我相信不同時代的人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追求,人們高歌詩詠,企盼「興遇太平盛世,萬民安居樂業」,殊不知「大雨中百鬼夜行,有人混在其中,比鬼還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