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鬼怪」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鬼」一詞在日本的概念非常寬泛,從最初人人恐懼、唾棄的災厄、晦氣、疾病的象徵到如今已經發展為一種藝術形式,「鬼」在日本已經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
奈良時代之前的「鬼」僅僅是一種低層次的神靈,直到奈良之後,隨著唐朝文化的引入及佛教的傳播,中國和印度的鬼「來到」日本,日本人「鬼」的隊伍才得以壯大起來。
至平安時代,日本已經將鬼、靈、妖、怪混為一談,形成了及其獨特的鬼怪文化(妖怪文化),平安時代也就成為日本鬼怪文化發展的鼎盛時期,妖魔鬼怪們自此從傳說變為了確確實實的信仰。此時因為鬼怪太多,就需要專門的巫師——陰陽師。
在平安時代時陰陽師這個職業達到高峰,當時的陰陽師權力極大,甚至連天皇和將軍的日常生活都要遭到他們的幹涉,於是就形成了許多禁忌,有些保留至現代,形成了日本文化的一部分。那個時候日本國內社會動蕩、人心不安,統治階層沒有解決的辦法,於是把種種問題歸結於神鬼,因此,人們在生活中不免小心翼翼,唯恐觸犯某種禁忌招致鬼神報復。
其中日本最有名的陰陽師便是安倍晴明了,傳說他的母親就是一隻白狐妖怪,名叫葛葉,為了報恩變成美女嫁給了安倍晴明的父親,現在看來這也稱得上是一段佳話。
百鬼夜行
民間關於」百鬼夜行」的傳說也是家喻戶曉。百鬼夜行一說起源於中國,在中國,中元節一般是指地府會在這天開門,放鬼魂回家享受香火。簡單點來說,就是一種在家祭祀祖先的習俗,這便是中國的百鬼夜行。中國古代捉鬼的術士圈裡面有句話,夜走千萬鬼,鬼煞走第一。夜走鬼出現有個特徵,在同一個地方出現連續一百天,每天都會多增加一個,按著順序,今天是鬼煞,那麼明天會再出現一個邏陀,傳到日本之後,日本人給它起了個新的名字,叫做百鬼夜行。
到了室町的時代,一位幕府的御用畫師土佐光信將這一切畫了下來,這幅畫便是有名的《百鬼夜行繪卷》,他的畫上面的鬼長相非常獨特,仔細看的話你會發現這些遊行中的鬼怪們其實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比如木魚、琵琶、瓷碗、茶鍋、傘等等,據說是因為這些物品被人拋棄,一怒之下化為妖怪夜裡出來遊行,此畫也被稱為日本妖怪畫的鼻祖。
民間流傳的鬼怪多了,就會誕生出名鬼。家喻戶曉的幾位可以提一下名字,比如大天狗、酒吞童子、玉藻前等。
大天狗
傳說大天狗是由崇德天皇化身而成,天狗有高高的紅鼻子,手持團扇,身材高大並長有翅膀,穿著昔時武將的盔甲,腰際有武士刀,穿著日式傳統高腳木屐,隨身帶著蓑衣以便隨時把自己隱藏起來。
酒吞童子
酒吞童子在平安時代是統領眾妖的萬妖之王,由於生性嗜酒,被稱為酒吞童子,盜竊財寶,殘害婦孺,造就了酒吞童子的赫赫兇名。而他最擅長的便是變身為有著英俊面容的少年來到人間勾引殘害年輕女子,會割掉她們的乳房當下酒菜,而有些相貌出眾的少女會被其囚禁,作為奴隸圈養,這也使其有了一個「處女殺手」的惡名。
玉藻前
玉藻前本體九尾妖狐,有傳說她是妲己逃亡日本後的化身。九尾狐生九尾,代表九個靈魂和不同的能力,一尾一條命,除非斷其九尾,否則能不斷再生,化身美女現身民間。玉藻前深得鳥羽天皇的寵愛與信任,使得鳥羽天皇罹患怪病,後被陰陽師安倍晴明重傷,死後化為「殺生石」。
日本的鬼怪文化深入人心,如今已變成藝術家們的創造源泉,被賦予了新的概念,許多著名的大鬼甚至被日本的動漫工作者「萌化」。變成了惹人喜愛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