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妖魔鬼怪,日本素來又「妖怪列島」之稱,相傳在日本國內生活著六百多種妖怪,有善有惡,有美有醜。同時,這些妖怪也「佔據」著日本各種文化和影視作品中,堪稱一部鬼怪文化史。
日本鬼怪的特點
與其它國家的鬼怪最大的不同點,就是日本的鬼怪不具備「升級」的能力。在日本,鬼怪永遠是鬼怪,神仙永遠是神仙,從不會有鬼怪修煉多年成為神仙的傳說。
而且日本的鬼怪有著獨特的兩面性,惡鬼和怨靈如果被好好供奉也可以作為信徒的保護神出現。
日本鬼怪產生的原因
日本之所以「盛產」鬼怪,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其一,是因為自然的地理環境。日本是一個島國,人類能夠生存的空間非常狹小。
自洪荒時期,人類就必須面對危機四伏的原野和無邊無際的黑暗。在種種未知之中,孕育了千奇百怪的妖怪傳說;其二,是日本人崇尚自然的心理。
日本人對自然有著與生俱來的崇拜和畏懼,由於這種獨特的心理,人們嘗試著用妖怪來解讀自然的未知之謎,將不可解決得問題合理化。
日本鬼怪的發展史
奈良時代至平安時代初期,日本的鬼怪文化多靠進口,其中有近90%的鬼怪原型來自於中國和印度。
到了江戶時代,商業手工業日趨繁榮,怪談與尋怪活動大量興起,日本走進了鬼怪文化的黃金時期。
此時的鬼怪因為繪卷的流行逐漸圖鑑化、系統化,其中最有名的是《百鬼夜行繪卷》,由日本狩野派畫家鳥山石燕繪製,該卷完成與永安五年,由「前篇陰」、「前篇陽」「前篇風」3部構成,描畫了琵琶等物件由於被人遺棄,憤而化鬼的場景。
到了日本戰後時代,日本的鬼怪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化,一面如貞子、花子等恐怖驚悚,一面如桃太郎、犬夜叉等正義可愛。
日本的鬼怪文化有著非比尋常的「人性化」魅力,人們把虛無的形象轉化成各種鬼怪形象,創造出廣為流傳的鬼怪傳說,映射著自身的心理複雜性和對未解世界的表達。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通知刪除)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公眾號【祭祀文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