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那篇(傳送門)《中國的老妖精,掐不過日本的百鬼夜行(上篇)》聊了中日妖精大PK,很多日本的妖魔鬼怪原先都是混中國的。
今兒這篇我們就嘮嘮,為什麼中國的老妖精掐不過日本的百鬼夜行,這事兒可以從三個角度展開:
一、組團出道
日本妖怪一般喜歡按照傳說發源地劃分,如北海道妖怪、京都妖怪、四國妖怪、東京妖怪。
不知道這算不算早期的利益集團,畢竟中國的鬼怪還是習慣單獨作案,要不然就是鬆散的、佔山頭式的、像土匪一樣的管理架構,也就是一大妖數中妖妖,底下配上一群戰鬥力和普通人差不多的小妖,即便今天的網文兒也都是這個模式。
然而,日本卻有「百鬼夜行」的說法,實際上遠不止100個鬼怪,很多人說「百鬼夜行」也是來源於中國,其實不是,據知乎答友的說法,中國最早相關的說法是明朝時的「九鬼夜遊」,而「百鬼夜行」在日本的追溯可以到13世紀前葉,也就是中國的元朝前後,再者說「百鬼夜行」這說法聽起來就挺不中式用語的。
百鬼夜行就宛如一個T臺秀,給了日本的妖怪們很好的展示舞臺,這個舞臺從搭建好,到今天都還是穩固無比的。
反觀中國的妖怪們,就缺這麼個舞臺,要說武力值,中國的妖隨便過去一個都能興起點兒風浪,但你單打獨鬥,葉問也只敢打十個啊……
所以「百鬼夜行」真的為日本的志怪文化輸出提供了一套大利器,比一個一個鬼、一款一款怪的介紹要有市場的多,不喜歡這個鬼可以換那個怪,總有一款「適合」你!
二、學會起名
在中國,鬼怪可以詳細分為:瑞、兇、精、鬼、妖、魔、陰、靈、巫、異、煞、物、屍……
地大物博的壞處就是為「SKU」增添了負擔,《中國妖怪故事》裡給它們做了些精簡,統一為首領、妖、精、鬼、怪五大類,基本上到這裡你就已經能說出中國大部分妖精的名稱了。
因為類似《西遊記》等的著作裡,給「雜魚」妖怪們起名其實是挺不走心的,它們的稱謂大多都是XX精、XX怪、XX妖、XX大王的組合,例如蜘蛛精、白骨精、黃獅精、黃風怪、金角大王……
這些名字聽起來就如正在田野裡撒歡兒的二狗、二娃、狗剩、大壯給人的感覺一樣。
他們長大後要想成名,至少還得給自己起個藝名。
所以為什麼「奔波兒灞」和「霸波爾奔」會讓你聽起來如此過耳難忘,因為它們是極少的擁有自己名字的、想要好好出道的那一類妖!
你再看看日本的妖怪呢,酒吞童子、玉藻前、大嶽丸、青坊主……好多名字講出來都讓你感覺你可以有新的ID了,這就是行走在時尚前沿的妖怪。
這些名字,和我第一次聽到「易烊千璽」、「蔡徐坤」、「吳亦凡」沒什麼差別,這大概就是明星相了。
大妖一般結局就三種,要麼為禍人間之後被滅了,要麼為禍人間之後被收服了,再要麼它就是個不作惡且有背景的那種。
其實中國也不是沒有出名的大妖,但它們大多歸到正統座下了,例如孫悟空、紅孩兒這波,再比如位列仙班的白素貞,亦或者白澤這種本就祥瑞的靈獸們……
這些妖精都有響噹噹的名字,但奈何當「位列仙班」或者「得道成佛」之後,在人們的心目當中,它和妖就沒有任何聯繫了,例如《西遊記》裡二十八星宿之一的昴日星官,你叫它一聲「雞精」試試,看它把不把你燉了~
所以真能給人的感官是妖,且還能在人間有點兒名號,這種真的是不多。
再者說,中國妖怪的名字也太極端,一種如前面所說,土!還有一種,太複雜,複雜到你連名字都讀不出來,不信?你可以試試以下這些妖名,不百度你會讀幾個——
夔、髡頓、蠋龍、蚋蚨、鮭蠪、羵羊、㚟、鸚䳇、耆童、鰧魚、䳅鵌、蝡蛇。
看到這裡是不是頭一回意識到,你的學問其實可能遠不如金角大王銀角大王?
他們最厲害的本事未必是把人吸進葫蘆裡,而是有學問、認字多!這個內容也可以記錄下來,和著《上篇》妲己留學的故事一起,講給不愛讀書的熊孩子們~
話說回來,一個妖精,名字起得這麼複雜,再牛逼也記不住啊!
類似夔,這種一條腿長的像牛的怪物,明明在東海上稱王稱霸的,雖說後來被黃帝扒皮做成了戰鼓,但也是個開掛的戰鼓啊,黃帝靠著這鼓才戰勝的蚩尤。
但就是因為名字不好讀,多少人對《山海經》裡這個故事的印象,就只剩一個「牛皮鼓」了,可見名字不好讀,連形象都會掉價……
三、信仰斷層
在日本如今的習俗中,為了驅邪納福,還是會在每年立春的前一天將棄置的物品丟到屋外,用火燒掉它們,以免有妖怪作祟。
另外,不論寺廟還是在家庭,都會舉行一種叫做「撒豆驅鬼」的活動。每個家庭裡往往由父親戴上鬼面具當「鬼」的角色,孩子們向「鬼」撒豆子,還需大聲的喊「鬼出去,福進來」!
這種大掃除或者說「除舊布新」的習慣雖然如今的我們也有,然而我們的舉措更偏向於一種儀式感,而不是那種傳承於宗教上的必要性,畢竟馬列唯物的教育之下,無神論根植在我們心裡。
換句話說,只要不是大家都在做的、都相信的,關於敬奉鬼神,我們都是能省則省,因而就沒了妖怪們賴以生存的精神土壤。
這是一種信仰斷層,如今中國的很多家庭,逐漸連團圓時留碗筷以迎接「老人」的習慣都「省略」了;原先事無巨細忙裡忙外的中元節,現今也正在把流程和事項越縮越短。無神論的深植,鬼怪觀就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根本不會有什麼結果。
從古至今,中國的妖怪文化一直穩居世界金字塔的頂端,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是如此。
然而現在妖怪文化在中國出現了非常嚴重的斷層,這是阻止它們流行的根本原因。
或許在我們的妖怪被全面打壓,日本的百鬼們無限盛行之後,被《鬼太郎》也好,亦或《GHOSTHUNTER》、《地獄少女》、《夏目友人帳》……再或者宮崎駿老爺子《千與千尋》、《龍貓》等等這一系列作品的影響之下的這批二次元孩子們,也還能再給中國的妖怪們做個心肺復甦,幫它們死灰復燃呢?(後浪們又在推卸責任了……)
幹寶在《搜神記》說「妖怪者,蓋精氣之依物者也。」從這個角度上理解,恰如《尋夢環遊記》裡所講的,我們別忘了它們,它們就「死不了」!
一直想做些神話相關的文創產品,幾個月前我們設計了兩款《山海經》系列的餐具,一套嚴肅,一套國潮,跟朋友們聊過後,嚴肅那款反響更好,於是我們就陷入反反覆覆的陶瓷打樣環節,先後經歷潮州瓷、唐山骨瓷、景德鎮白瓷,每個地方都與10家以上陶瓷企業有過溝通,小批量的釉中彩滿花工藝執行起來永遠都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煩,但是為了使用上的安全,我們還是堅持下來了,預期9月內可以上線銷售,希望喜歡!
手繪《山海經》地圖盤
《山海經》神話文字盤(諸神的關係)
【景德鎮制】印花樣式
有興趣了解更多爆造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