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園堡:從小村莊到大景區

2020-12-15 人民網甘肅頻道

原標題:荔園堡:從小村莊到大景區

荔園堡村,本是隴東黃土高原千溝萬壑中的一個普通小山村,卻因在中國革命歷史上寫下的紅色傳奇而聞名。

80多年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勳等在這裡建立了陝甘邊蘇維埃政府。

11年前,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來到這裡考察調研。

如今,荔園堡村已經成為鑲嵌在紅色南梁和子午嶺林海中的一顆耀眼的明珠。

今年6月中旬,記者再次走進華池縣南梁鎮荔園堡村,實地感受一個紅色村莊的美好與幸福。

一茬接著一茬幹,荔園堡村發展按下「加速鍵」

清晨,陽光灑滿子午嶺。青山環抱中的荔園堡村漸漸甦醒,安靜而美麗。

沿葫蘆河溯流而上進入村鎮。葫蘆河東岸,是南梁紅色景區;葫蘆河西岸,是幾排兩層窯洞式民居,青磚灰瓦白牆,乾淨整潔、錯落有致。荔園堡村村部就隱在民居身後。村部也是窯洞式建築,樓頂正中一面鮮紅的黨旗雕塑,黨旗兩邊各三個紅色大字:「聽黨話」「跟黨走」。

記者在村部見到了三任村支書。說起當年見到習近平同志的情景,老支書範劉德打開了話匣子。雖說時隔十餘年,但回想起當時的情景,範劉德仍記憶猶新:「他問我『範書記你好』;怕我緊張,提醒我『慢慢說,不急』;叮囑我們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

2009年,荔園堡村被確定為市級新農村建設試點村。2010年起,南梁紅色大景區開始建設,作為鎮政府所在地的荔園堡村從此按下了發展「加速鍵」。

2010年,通過公推直選,張振傑從範劉德手中接棒,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一直幹到了2019年底。他說,因為紅色大景區建設,他任職的10年是村裡發展最快的10年。

先是54戶居民、143個農商戶整體搬入葫蘆河邊的居民新區,清一色窯洞式兩層樓,上宅下店,既改善了住房條件,又解決了群眾搬遷後的生計問題;接著金岔溝居民點建成,全村小康農宅率達到90%以上;修建漫水橋3座,村裡的主幹道全部硬化,入戶道路硬化率達到80%;完成農網改造5公裡,全村照明電入戶率和動力電覆蓋率達到100%,實現了廣播電視「戶戶通」和網際網路全覆蓋;大力推進農村「三大革命」,廁改率達到90%以上;2016年,全村實現整村脫貧摘帽;2019年,人均年收入近萬元……

去年底,剛三十出頭的蔣大江通過招考成為荔園堡村黨支部的專職書記。「脫了貧,還要奔小康。」蔣大江說,我們要發揚南梁精神,一茬接著一茬幹,一棒接著一棒跑。今年以來,在進行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同時,村裡又全力推進「3+1」衝刺清零、人居環境整治、農家樂提檔升級等工作,「將來還要把能栽樹的地方都栽上樹,讓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蔣大江說。

傳承紅色基因,孩子們在紅色文化氛圍裡鑄魂成長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雄於世界則國雄於世界……」洪亮鏗鏘的聲音響徹天空。

這是荔園堡村列寧學校的大課間活動,孩子們在朗誦《少年中國說》。每天上午10時開始,有半個小時的時間,孩子們分年級或跑步、跳繩,或打南梁腰鼓、朗誦,朝氣蓬勃、生龍活虎。

列寧學校的前身是列寧小學。這是我們黨於1934年在南梁創辦的第一所紅色學校。

步入校門,正對著的是一座漢白玉人物雕塑,表現的是列寧小學早期教員張景文和孩子們在一起的場景。雕像背後的半山上是列寧小學舊址,青松環抱、古樹掩映。

漫步校園,撲面而來的是紅色文化氣息:景文樓、思齊苑、將軍苑等名字,引人深思回想、飲水思源;英雄少年事跡長廊、愛國主義文化長廊和校園文化牆,教人崇德向善、勤學報國。

從小學到初中,九個年級近千名學生,就在這濃濃的紅色文化氛圍裡讀書學習、鑄魂成長。

2009年6月7日,習近平同志來到學校看望慰問師生,鼓勵孩子們勤奮學習,健康成長,奮發有為;3個月後他給學校回信,希望學校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學校始終牢記囑託,大力實施素質教育,發揮紅色資源優勢,傳承南梁奮鬥精神,打造紅色教育品牌。」列寧學校校長方向陽說,學校近年來創新實施紅色教育工程,以潤物無聲方式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引導學生愛校、愛家鄉、愛祖國,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在各方面的重視和支持下,學校基礎設施不斷改善,教學教育改革深入推進,音體美英等課程都有專職教師,課程體系不斷完善,真正落實了素質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方向陽說:「現在孩子們不出村就能接受到良好教育。」

在列寧學校南邊,新校區正在加緊建設。方向陽告訴記者,新校區建成後可容納1400名學生,教育教學條件將有一個新的提升。

扶貧必扶智。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之策。方向陽說,列寧學校的發展變化是全縣基礎教育的一個縮影,這些年農村變化最大的是學校,各個鄉鎮最好的建築是學校,縣城孩子能享受到的條件設施現在農村孩子基本上都能享受到。

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

漫步荔園堡村,房前屋後綠樹掩映,村巷街道乾淨整潔,花壇裡各色花朵開得熱烈而鮮豔。村文化廣場上,孩子們在健身器材上玩耍嬉戲,老人們在廣場邊的樹蔭下乘涼。

正值雙休日,溫仲琴坐在炕上繡十字繡,一大一小兩個孫子在身邊玩耍。針線活是隴東婦女的看家本領,前兩年村裡又專門組織培訓,溫仲琴的手藝更加精進,閒暇時就繡些鞋墊、枕頭。先是來住宿的遊客見了要買,後來她學會了發視頻,就把做針線的視頻發到網上,吸引了不少粉絲,也引來了很多訂單,光是刺繡品一年也能賣幾千塊錢。

溫仲琴說,她家2013年搬入新房,2015年起利用空房開辦小旅社,從那以後丈夫再不用到外地打工了,「政府發展紅色旅遊,來住宿的人越來越多,一年下來能收入四五萬塊錢。」兒子在景區當保安,女兒出嫁了,孫子們就在村裡上幼兒園。「以前頓頓黃玉米面沒油沒菜,現在天天吃得比過年好,啥都不愁。」溫仲琴說,禮拜天,丈夫開車帶著她和孫子經常到周邊去看看,「現在家家戶戶都有車,路又好,方便得很」。溫仲琴還從手機上學會了廣場舞,吃完晚飯就帶著村民去跳,「既鍛鍊身體,心情也好」。去年,她組隊參加縣裡的廣場舞比賽,還得了獎。說起這些事,溫仲琴笑得很開心。

溫仲琴身後的牆上是一張婚紗照。她說,結婚的時候窮,炕上就一張席,席上還燒了個洞,這些年生活好了,她硬拉著丈夫到縣上的照相館補了張婚紗照,「算是了了多年的一個心願」。

依託南梁紅色大景區,荔園堡村建成了16家特色農家樂、48家特色餐館、11家旅店,有1500多人直接從事旅遊產品的開發、製作和銷售,紅色旅遊文化產業收入已佔到了群眾收入的六成以上。

「習近平總書記講,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華池縣委副書記吳陸平說,荔園堡已經從小山村蝶變成了小城鎮,下一步通過鄉村振興、通過旅遊提質增效,群眾的收入會更高,日子一定會更好。

記者手記

一個美好時代的縮影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安志鵬

11年前,要翻越彎多坡急的老爺嶺,一路顛簸才能從華池縣城來到荔園堡村,當時的荔園堡基礎設施落後,交通極為不便。

如今,落後、偏遠早已不再是荔園堡的「標籤」。新南二級公路貫穿整個村子,全村入戶道路硬化率達到80%,同時華池縣南梁通用機場也在加緊建設中。

一排排青磚灰瓦的民居、一片片飄香的中藥材基地、一戶戶獨具南梁特色的窯洞農家樂,加上森林小鎮建設,讓這裡煥發出無限的生機與活力。隨著硬化、亮化、綠化等工程的推進,這裡的群眾開始大力整治人居環境,創造美麗宜居新生活。

曾經在「土裡刨食」的郭翠玲原本是荔園堡掛了號的貧困戶,2015年,她搶抓紅色旅遊發展機遇,率先在村裡辦起農家樂。隨著遊客的增多,郭翠玲的農家樂越來越火,一家人吃起了「旅遊飯」,每年創收10多萬元。

如今的郭翠玲擔任了村婦聯主任,一家人擺脫貧困,走上了致富路、小康路。面對現在的新生活,她心裡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由衷地感謝黨的好政策,對未來滿懷信心、滿懷憧憬。

郭翠玲是荔園堡人的代表。他們是這個時代的奮鬥者,也是這個時代的受益者,同時還是這個時代的見證者。他們的經歷,也是一個美好時代的縮影。

(責編:陳誠、焦隆)

相關焦點

  • 濰坊市公布68個景區村莊
    12月15日,記者從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日前我市公布了9個3A級景區村莊(含晉級2個)、34個2A級(含晉級9個)景區村莊、25個A級景區村莊。按照《濰坊市A級景區村莊創建工作方案(2018-2020年)》(濰政辦字〔2018〕167號)要求,繼續推進景區村莊培育工作,在各地創建工作基礎上,市文化和旅遊局委託第三方機構組織對2020年度申報的村莊進行資料審核、現場驗收以及綜合評估,公布了我市青州市彌河鎮赤澗村(由2A級晉升)、諸城市枳溝鎮北杏村等9個3A級景區村莊(含晉級2個);青州市邵莊鎮北薛村(由
  • 今年安吉縣169個行政村將全部成為省A級景區村莊
    景區村莊創建,源於省第十次黨代會報告。報告中提出,大力發展「全域旅遊」,推進「萬村景區化」建設。按照這樣的目標,今年安吉縣將對剩餘的71個行政村A級景區村莊開展達標考核驗收,到年底A級景區村莊實現全覆蓋。
  • 河南一個鄉村景區,風景秀麗,但村莊名字電腦打不出來,只好改名
    在嵩山北麓,登封市下屬的唐莊鄉,有一個村莊叫做範家ma(如圖,ma字是「門」字裡面一個「外」字,輸入法打不出來),現在是馳名中原大地的鄉村旅遊度假區。範家ma景區由於各種輸入法都打不出來這個字,在對外宣傳中只好改用「範家門景區」這個名稱,遊客在網絡上搜索到的範家門景區,其實就是範家ma景區,但景區辦公區門口掛的牌子依然是範家ma(門字裡面一個外字)。
  • 寧波一些景區村莊村民直接在河水、溪水裡洗衣服、衝拖把煞風景
    美麗鄉村建設四處開花,我市的景區村莊變得越來越多,但是一些村民長期形成的習慣卻不時大煞風景。元旦小長假期間,有讀者反映,在我市一些景區,有村民直接在河水、溪水裡洗衣服、衝拖把,「眾目睽睽之下不但破壞景致,而且汙染環境」。
  • 福建一村莊爆火,電影《雲水謠》拍攝地,如今成5A級景區
    導語:福建一村莊爆火,電影《雲水謠》拍攝地,如今成5A級景區其實國內的很多村莊風景都非常不錯,只不過因為宣傳不到位,所以不被大眾所熟知。比如在小編的老家就有一個村莊,依山傍水特別是到了夏天的時候非常清涼,但是無奈這個地方就連周邊年輕人都不知道,可想而知這樣的村莊多麼沒有存在感,最重要的是這麼美麗的村子中僅住著幾戶老人。然而除了這樣的村子,還有沉默多年的村子因為拍了一個電影瞬間就走紅了,今天主角就是這樣一個地方。這個村子就是福建的「雲水謠」,可能最近很多人對這裡都比較熟悉,因為這裡最近很火。
  • 從建設村莊到經營村莊 新蒲新區蝦子鎮三臺村的美麗嬗變
    幾年後,這一批到公司務工的村民成了三臺村第一批蛋雞養殖戶。從此,三臺村蛋雞養殖產業正式成型,而這些村民也搖身一變,成了村裡的「新貴」。     隨著蛋雞養殖的規模不斷的擴大,為了避免惡性競爭、防疫不統一等情況出現。
  • 路過威海乳山市的大孤山鎮,俯瞰到一個規模很大的村莊
    前段時間,筆者從威海乳山市的大孤山鎮經過。以前到這裡的時候,走的都是202省道,東西從鎮上穿過,看到的主要是沿街的房屋。而這次我們走了一條小路,就是從北面的林家莊、上夼方向。這條線路是一路下坡,因此視線當中基本都是俯瞰視角。
  • 江西武寧長水村:真實版世外桃源,最美麗生態村莊
    在江西九嶺山武陵巖景區和廬山西海景區兩大景區的結合部,位於九江市武寧縣羅坪鎮,有一個小村莊,它有個吉祥的名字——長水村。長水村,顧名思義,是長長的山溪串聯起數個小村的總稱。安靜地坐在千年紅豆杉大樹下,多麼愜意。
  • 大理石門關旅遊度假區:廁所成為景區新地標
    雲南網訊(融媒體記者 陳大衡 文)在州、縣各級部門的正確領導與大力支持下,大理石門關旅遊度假區緊跟全州旅遊廁所建設工作步伐,積極鞏固「廁所革命」工作成果,嚴格按照國家旅遊局公布實施的《旅遊廁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GB/T18973-2016)標準及國家 AAAA 級旅遊景區建設標準
  • 遊覽武漢城區最幽靜村莊:建在東湖綠道裡,附近藏有被遺忘的公園
    城市高速發展,改變了區域的生活風貌,尤其摩天大樓群的出現標誌著現代城市顏值上升到新臺階。不過,武漢城區並非全是摩天樓,也有很多村莊和原生村莊,像在洪山東湖景區內就有一座非常幽靜的村莊,它與東湖綠道連接,由密集矮舊民房組成,附近還藏了一座神秘公園,這座村莊的名字叫做大廟咀。
  • 南宮旅遊景區,北京的古村落景區,享有「中國第一地熱村」的美譽
    從這個景區的實際管理和文化表現來看,使其發展更具活力。即使有些遊客不熟悉,它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景點,因為它的景點表現表明它的觀賞價值很高。這個景點就是南宮旅遊景區。這個景區的開發是以南宮村為核心建設的。它的地理位置在北京市豐臺區王佐鎮。現在其景區已被評為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之一,這也肯定了景區的景觀和管理的地方。
  • 若爾蓋村莊三門牌樓圖片
    若爾蓋村莊三門牌樓圖片嘉祥金玉石材雕刻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專業設計製作石雕,人物雕塑,動物石雕,動物石刻;牌坊,標誌性牌坊,紀念性牌坊,裝飾性牌樓;龍柱,圖騰柱,文化柱;園林雕刻;浮雕;現代人物雕像,古代人物雕像,孔子像,麒麟,貔貅。
  • 最美村莊規劃丨沙洲村:傳承紅色基因 舊貌換新顏
    在全新村莊規劃指引下的沙洲村,剛剛走上「紅色文旅+綠色產業+古色瑤鄉」的發展模式。2019年,沙洲村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省內外各級黨組織在此開展黨性教育5935餘次,平均每天遊客達到1000人次,春節期間最高達到1萬餘人次,全年共接待遊客60餘萬人。
  • 【鄉村振興】梅州興寧:小小山村「變身」大美景區
    這幾年,他見證了家鄉的大變化。我們積極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整治,結合鄉村旅遊,將全村打包成一個景點,讓村民生活在景區裡」。東升村村委書記溫質彬說,東升村結合月形山森林公園,在「山、水、田、林、路、居」六個方面同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建立了生活垃圾處理機制,基本實現環境衛生無死角。在月形山森林公園上鋪設綠道、建設涼亭,修整村莊內的古民居。還邀請嘉應學院相關專家結合當地特色,將全村納入鄉村遊範圍進行規劃。
  • 山東一「不正經「景區,因名字搞笑備受關注,稱「長在笑點「上!
    山東一「不正經」景區,因名字搞笑備受關注,稱「長在笑點」上!我知道山東省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這個北方沿岸的大省不僅經濟發展良好,旅遊業也日益興旺。山東省每年接待的遊客有數萬人,旅行收入也非常大。在山東省很多城市中,省會城市濟南是著名的泉城,這裡的水景分布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大明湖,趙突泉。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仲宮大街有省級鄉村旅遊改造示範工程。 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現在已經成為濟南市的另一個景點。 這個景區有個很有趣的名字叫「大小前牙景區」。 很多人不習慣這個,對這個名字在笑點的景區很感興趣。 今後一起看吧。
  • 建在森林裡的村莊,猶如世外桃源,安靜悠閒,感受花谷閒農的愜意
    說到天台山,可能很多人會想到無數的天台山,據統計,我國天台山同名的一共有25個,而今天要跟大家說的是浙江台州的天台山,這裡隱藏著一個森林裡的村莊,猶如世外桃源,安靜悠閒,住進花谷閒農,感受愜意的生活。來到天台山的村莊,路邊是喬木、紅葉石楠;山邊有松樹、柏樹;農戶庭院裡還種著各類果樹,這樣的場景,不是只有在森林公園裡才看得到,在赤城山麓梁妃塔下的赤城街道塔後村就是這樣一個「建在森林裡的村莊」,村民們享受著前所未有的「綠色福利」,別提多高興了。
  • 我國「神奇」的三大村莊,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還有一個「鬼村」
    旅行是從一個煩惱的地方到另一個煩惱的地方,美了一雙眼睛,苦了一雙腳,累了一顆心。在原始社會時期,形成了很多的大小部落,有的部落發展成為了村莊,有的變成了獨立的村落。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三個「奇村」,其中就有我們剛剛說到的郭亮村,一些人們也是習慣稱它為「天上的村子」,而且這並不是隨便叫叫,是真的有原因的,熟悉它的朋友都知道,這個村莊就在山崖之上,大約有著近千米之多的高度,要是恐高的去的話,估摸著都不敢走路了。
  • 來張家界挑戰高空蹦極/4村莊規劃入「省優」/《卡普它》獲金獎(更多)
    最新資訊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高空蹦極12月15日對遊人開放筆者從張家界大峽谷景區獲悉,備受各界關注的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高空蹦極體驗項目已完成最後的技術測試張家界大峽谷景區相關負責人向筆者透露,在大峽谷玻璃橋的中部,建有可以同時容納30人的鋼結構蹦極平臺,平臺距大峽穀穀底約300米,設有4個跳點。
  • 萬州太安鎮鳳凰花果山升級為國家3A級景區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記者 向思穎近日,太安鎮鳳凰花果山升級為國家3A級景區,這為太安鎮發展全域旅遊裝上了提速器,將會吸引更多遊客前來遊玩,振興鄉村旅遊,帶動農民增收。根據重慶市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決定,按照《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萬州區太安鎮鳳凰花果山景區達到了國家三A級景區的標準。太安鎮鳳凰花果山景區曾先後被評為全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全國最美休閒鄉村、重慶市最佳觀景特色點、重慶市首批綠色村莊等,景區的主要景點包括千壑茶嶺、花舞人間、恐龍部落、夢境天地、叢林穿越、高空滑索。
  • 她被稱為美顏,從小美到大,令人難忘
    天然的美少女,幾乎都是從小美到大的,齋藤飛鳥也不例外。出生於東京,齋藤飛鳥從小就是一位著名的美女,可愛又甜美。有人說這個小妮子是吃基輔長大,現在,這是真的,但他是適當的。齋藤飛鳥的臉很小,可以用面具遮住,這是一種典型的小臉美。她的眼睛又大又亮,在閃光之間,他們也充滿了青春活力和悅動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