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梅州興寧:小小山村「變身」大美景區

2020-12-18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村裡有沒有回村建設家鄉的青年?」

&nbsp&nbsp&nbsp&nbsp「有啊,我就是」,被曬得皮膚黝黑的潘國強笑著對記者說。 2015年,他從深圳辭職回到家鄉梅州興寧市徑南鎮東升村,成了村裡的一名信息技術員。這幾年,他見證了家鄉的大變化。

&nbsp&nbsp&nbsp&nbsp環境美 口袋鼓 幸福升

&nbsp&nbsp&nbsp&nbsp東升村位於興寧徑南鎮中部,交通四通八達,與興城相距26公裡,與梅城相距26公裡,東有徑河公路,北有205國道,南離梅河高速徑南互通口僅500米。走進東升村,只見四面青山環繞,古色古香的涼亭在蒼翠的叢林中若隱若現。一幢幢嶄新的樓房拔地而起,農家小院林立,村道兩旁綠化樹紅綠相間,太陽能路燈有序排列。東升村民們三五成群在陰涼處吹著夏日的涼風,閒坐、聊天、喝茶,怡然自得。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東升村坐落在群山環繞間。(攝影:高訊)

&nbsp&nbsp&nbsp&nbsp「美麗鄉村的首要任務是農村環境變美。我們積極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整治,結合鄉村旅遊,將全村打包成一個景點,讓村民生活在景區裡」。東升村村委書記溫質彬說,東升村結合月形山森林公園,在「山、水、田、林、路、居」六個方面同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建立了生活垃圾處理機制,基本實現環境衛生無死角。在月形山森林公園上鋪設綠道、建設涼亭,修整村莊內的古民居。還邀請嘉應學院相關專家結合當地特色,將全村納入鄉村遊範圍進行規劃。

&nbsp&nbsp&nbsp&nbsp「村裡還給村民提供了唱K的地方」,聽到我們對「村裡的KTV」感興趣,潘國強特地帶我們去參觀了月形山新文化俱樂部。可惜的是,因為受到疫情影響,俱樂部從過年期間就一直閉門到現在,「只要開放了,就有很多村民會來這裡唱歌,有時候還需要提前訂房」。溫質彬介紹,「村裡不僅建設有月形山旅遊遊客中心、月形山飯莊等旅遊配套設施。還有文化俱樂部、文體中心、幼兒活動中心等村民活動場所,在新農村環境建設上,既注重外表的美化,也注重質量的提升。」

&nbsp&nbsp&nbsp&nbsp近幾年來,東升村相繼獲評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全國第一批綠色村莊、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國家森林鄉村、廣東省名村、廣東省衛生村、全省民主法治示範村等稱號。2018年1月,梅州市月形山鄉村旅遊區更是成功創建了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東升村從一個荒蕪落後的小山村轉變成了秀美迷人的大景區。

&nbsp&nbsp&nbsp&nbsp生活環境愈來愈美,口袋愈來愈鼓,精神生活愈來愈充實,幸福感自然油然而生。溫質彬告訴記者,這裡生態環境好,人也長壽,村子有1812人,80歲以上的長壽老人就有60多人,每年村裡都為長壽老人發高齡補貼。據統計,東升村年集體經濟收入從2016年的2.1萬元增加到2019年的16萬元,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8000元,其中鄉村旅遊帶來的直接收益佔了很大比例。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傍晚時分,在村委會旁的群眾小廣場休閒運動的村民。(攝影:羅瑋)

&nbsp&nbsp&nbsp&nbsp燈光美 山水秀 建設興

&nbsp&nbsp&nbsp&nbsp「每到夜晚,月形山旅遊區明月湖邊100多個代表百家姓氏的燈籠、景點人文風情燈箱便會亮起絢麗多彩的燈光,很好看」。回鄉5年多的潘國強對村裡的一草一木很是熟悉,給記者當起了導遊。

&nbsp&nbsp&nbsp&nbsp「這裡正在建設遊泳池,在遊泳池邊正在建設的房子以後將會用作民宿」。潘國強指著明月湖另一邊正在施工的地方告訴記者,遊泳池預計下個月就能建好,屆時將會打造成遊泳訓練場所對外開放。據了解,明月湖佔地兩萬多平方米,還配置了幾條遊艇,可供遊客乘坐暢遊,飽覽藍天碧水、山水相連的迷人風景。湖畔還建有遊客接待中心、旅遊飯莊和東升村文化活動中心大樓。

&nbsp&nbsp&nbsp&nbsp明月湖中央有一幅明朝古寺——東升寺實景拍攝的80平方米超大照片「航母啟航」,酷似航空母艦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由於畫面採用立體航拍,利用人們的視覺誤差,當人們從明月湖東邊往西邊漫步回望時,你會發現「航母」船頭始終跟著你前行,由東到西「船頭」轉動接近180°,因此被稱為「會移動的航母」。這一奇特景象,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觀賞,也引起了遊客無限遐想。

&nbsp&nbsp&nbsp&nbsp據了解,東升村一共有五個湖,分別為明月湖、蓮花湖、杏花湖、望月湖和月影湖。在杏花湖內,還設了一個月形山釣魚場。「我們今年6月18日才正式對外開放營業,短短幾天時間,已經吸引了不少梅城、五華等地的釣魚愛好者前來」。月形山釣魚場負責人張國清告訴記者,目前釣魚場的收費是5個小時150元,只要是釣上來的魚,都可以免費帶走或者轉賣給釣場。「每個湖都有各自的規劃建設,比如說蓮花湖上我們規劃建設了『紅船』景點」,潘國強補充道,「每個湖都有進行水產品養殖,接下來還打算把一些荒田利用起來,再挖五個湖」。

&nbsp&nbsp&nbsp&nbsp鄉村美 旅遊旺 村民樂

&nbsp&nbsp&nbsp&nbsp在明月湖旁,有一間小小的茶室。「走,帶你們去喝茶」,潘國強帶著記者走進村民曾育宏的家裡。原來,曾育宏將自家房屋的雜物間改造成了茶室,供遊客休閒賞景。「只要來了就有茶喝」,曾育宏笑呵呵地說,「東升村這幾年變化很大,把自家的雜物間貢獻出來,改造成茶室,大家喝得開心了,我也就開心。」

&nbsp&nbsp&nbsp&nbsp像曾育宏這樣的村民,在東升村還有不少。他們有的在家門口做生意,有的做農家樂,有的在鄉賢的幫助下改造老房子做民宿,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就可以就業。

&nbsp&nbsp&nbsp&nbsp目前,東升村黨支部正著力以鄉村旅遊發展為重點,在原有基礎上引進外資,提升、改造景區景點,流轉改造村內丟荒棄耕土地,全面消滅危舊房屋、綜合治理雜亂場所。「村裡一共有18個旅遊景點,目前受到疫情的影響,今年還沒對外開放,就趁著這段時間進行升級改造」。在東升村村委會旁的土地上,工人們正忙碌地平整土地。溫志彬告訴記者,「這裡將用來打造一個開心農場,做田園綜合體,豐富遊客的採摘體驗。原來都是丟荒的水田,村裡招商引資,向村民租賃土地推進村集體及村民增收。」

&nbsp&nbsp&nbsp&nbsp徑南鎮自古有種李傳統,在東升的十裡李花坡,每逢立春,李花知時節,爭春爛漫開,成為人們春日賞花好去處。而到每年5月,李樹結果,又是一番熱鬧景象。據悉,每年李果採摘,遊客可進入指定李園內免費賞果、採摘及品嘗。「依託秀美山水和豐富生態資源,我們連續5年舉辦了李花節、茶文化旅遊節、李果節,打造了立春賞李花、清明品茗茶、立夏摘李果、重陽去登高的特色森林公園,吸引了大量遊客,有力地促進了當地農特產品銷售和餐飲業發展」。溫志彬說,接下來將對月形山旅遊景區內24座山全部水泥硬底化道路進行完善,拓寬道路面積;致力於打造成集登山、健身、觀光、休閒於一體的文化旅遊和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留得住根的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nbsp&nbsp&nbsp&nbsp(作者單位:梅州日報社)

&nbsp&nbsp&nbsp&nbsp來源:學習強國廣東學習平臺

&nbsp&nbsp&nbsp&nbsp

相關焦點

  • 廣東梅州梅江:美了鄉村 旺了產業 富了農民
    11月19日-24日,中央媒體在廣東梅州開展「走基層、強四力」主題採訪活動。20日,採訪團來到位於梅州中部的梅江區,調研梅江區鄉村振興情況。近年來,梅江區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建成一批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 牛角山村的鄉村振興為何「牛氣沖天」?
    今天地道農旅地道君帶你走進牛角山村,看她的鄉村振興為何如此「牛氣沖天」?持續推動如何持續推動鄉村振興?牛角山村一是措施硬,大興產業,抓發展;二是形式好,盤活各種資源,建立命運共同體,大家共享成果;三是抓重點,突出重點產業,對重點貧困戶重點幫。擴展業態如今的牛角山,不僅有產業,而且產業還不止一個。
  • 《梅州日報》一典型報導成為全國範例!興寧陂蓬村案例入選全國網絡...
    《梅州日報》一典型報導成為全國範例!興寧陂蓬村案例入選全國網絡扶貧典型案例梅州日報  作者:王玉婷  2020-10-16 由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指導、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主辦的2020網絡扶貧案例徵集活動日前公示評審結果,廣東有
  • 「平安興寧」有力有效,社會治安環境持續向好 - 梅州網 - 梅州新聞...
    為了進一步提高興寧市平安創建知曉率,提升群眾安全感、政法工作滿意度,築牢平安創建基礎,近日,興寧市委政法委召開平安建設工作推進會,興寧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朱志勇參加會議並作工作部署。
  • 留住鄉愁振興鄉村
    的確,有停車場、有入口牌坊還有百年古樹站立村口迎接著四方來客……這分明就是個景區呀。然而走進黃窩村就被這裡的田園鄉村生活所吸引,茂林修竹之中,高低錯落的古民居躲在其中,古民居的紅瓦石牆,與周邊自然環境完美地融合起來。而大竹園這番變化更大。
  • 徐州市荊山村:特色種養挑起富民「大梁」 奏響鄉村振興「進行曲」
    如何讓鄉村振興戰略在基層落地生根?大黃山街道荊山村兩委積極探索「黨建+產業」融合,抓住產業振興的「牛鼻子」,因地制宜,帶領村民發展特色養殖、種植,發展優勢產業,讓廣大農民通過產業興旺致富,收穫鄉村振興的發展紅利。荊山村黨總支書記張忠華與農戶交流種植知識。黨員幹部帶頭幹 特色養殖助力鄉村振興「作為一名基層黨員,發揮帶頭作用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 黔江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 建設「一強、二美、三新」大...
    中元村坐落在武陵仙山腳下,地處羽人山景區,這裡,是黔江區鄉村旅遊振興示範村、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和全國文明村。近年來,中元村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依託羽人山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在青山綠水間以好生態為底色,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唱好「林中曲」,實施鄉村振興,建設美麗鄉村,優化產業結構,做亮特色產業,壯大集體經濟,讓昔日「貧困村」蝶變為「大美幸福鄉村」,一幅生態美、產業旺、農民富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無獨有偶。
  • 「書記團」千裡取「真經」——河南省鄉村振興示範縣黨委主要領導...
    申樂民深以為然,她表示:「回去以後,我們也要借鑑兩地經驗,通過黨建引領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推進鄉村的社會治理,讓社會資本下鄉,讓青年回鄉,讓鄉賢回鄉。」  規劃有術——村莊的建設之美  鄉村振興,規劃先行。  在「兩山」理念誕生地安吉縣餘村,青山綠水環繞,竹林輕輕搖曳,遊客絡繹不絕。
  • 把紅色資源轉化為振興發展新動能 - 梅州網 - 梅州新聞|梅州民生|...
    (見《梅州日報》1月12日3版)  故事裡的事,是那昨天的事。陳益明講述的,是蘇區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在史稱「摧不垮打不掉的地下航線」的大埔青溪紅色交通線上與敵人鬥智鬥勇、驚險較量,以及梅州蘇區人民冒著生命危險護送我黨高級幹部進入中央蘇區瑞金的故事。故事裡的事,說是就是。
  • 梅州十大避暑勝地,清涼無限!
    梅州十大避暑勝地,清涼無限!梅州歷史悠久,這裡山清水秀,民風獨特,由於受亞熱帶季風影響,冬暖夏熱、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為21℃左右。小編為大家盤點了梅州夏天最美最涼快的旅遊景點,為你夏季旅遊出行提供參考。
  • 改革破浪前行 鄉村全面振興 嘉善大雲吹響人才振興「雲號角」
    初冬的嘉善縣大雲鎮,一個個美麗鄉村展開「美在生態 富在產業」的甜蜜畫卷。  村書記,是鄉村發展的「領頭雁」,他們的到來,既使得繆家村成為展示當地鄉村振興路徑的窗口,也把大量的「經驗之談」帶到了大雲。
  • 發展高質量鄉村旅遊 鄉村振興的華僑城特色方案
    海南三亞中廖村鄉村旅遊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重要作用,是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的關鍵抓手。汽車營地的餐飲服務員曲吉尼瑪從小在多布村長大,「我在汽車營地接受了專業的技能培訓,現在也是一名『旅遊人』了。華僑城滿懷真誠援藏建藏,給村裡帶來了新變化,讓我們的生活好起來。」
  • 牛叫山村農村振興為什麼是「牛氣沖天」?
    今天地道農旅地道君帶你走進牛角山村,看她的鄉村振興為何如此「牛氣沖天」?持續推動如何持續推動鄉村振興?牛角山村一是措施硬,大興產業,抓發展;二是形式好,盤活各種資源,建立命運共同體,大家共享成果;三是抓重點,突出重點產業,對重點貧困戶重點幫。擴展業態如今的牛角山,不僅有產業,而且產業還不止一個。
  • 浙報整版丨美麗經濟一路生長 安吉鄉村振興繪就新圖景
    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10多年來,安吉沿著綠色發展的道路,不斷探索鄉村振興的方式和路徑。今年以來,安吉鄉村振興加速深化,獲評省數字鄉村試點示範縣、省級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示範縣,推動美麗環境從外形美向內涵美、產業美提升。
  • 南昌縣:鄉村振興春色美 世外桃源醉遊人
    往年,周邊居民驅車前來賞花,常被堵在景區路上,遊客如織成為景區常態。儘管近幾個月受疫情影響,遊客有所減少,但有著「春歌、夏曲、秋韻、冬語」的美景勝境的鳳凰溝依然吸引了不少熱情的遊客慕名而來。「鳳凰溝離南昌市中心只有35公裡,南昌遊客前來景區非常方便。
  • 杭州鄉村振興正當時 揚帆逐夢新天地
    工作人員說,除了菜園,拆違騰出來的空間還被用作建設景區級公共廁所、口袋公園等基礎配套設施,為村民提升了生活品質。  這千姿百態的美,始於2003年。那一年,浙江開展「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杭州也啟動實施「百村示範、千村整治」工程。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不斷升級進階。8年間,杭州完成了鄉村環境綜合整治,基本實現了村莊「乾淨有序」。
  • 黔江:建設「一強、二美、三新」大美鄉村
    中元村坐落在武陵仙山腳下,地處羽人山景區,這裡,是黔江區鄉村旅遊振興示範村、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和全國文明村。近年來,中元村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依託羽人山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在青山綠水間以好生態為底色,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唱好「林中曲」,實施鄉村振興,建設美麗鄉村,優化產業結構,做亮特色產業,壯大集體經濟,讓昔日「貧困村」蝶變為「大美幸福鄉村」,一幅生態美、產業旺、農民富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無獨有偶。
  • 梅州客天下旅遊產業園項目案例
    客天下旅遊產業園是我國首個旅遊產業園,經梅州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園區由原生態的自然山巒和東升工業園、坢坑、小密三大水庫組成,集「吃、住、行、遊、購、娛」和教育、科研、文化為一體,是市委、市政府的重點建設工程,是梅州市「解放思想、綠色崛起」的先鋒,是世界客都的一張「新名片」。客天下旅遊產業園主要由「十大文化工程」和「五大景區」組成。
  • 養豬倌變身合伙人,民宿+推動鄉村振興,錫福村實現美麗蝶變!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引領下,錫福村著力整合旅遊資源,養豬倌變身合伙人,創新發展「民宿+產業」模式,成為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實現綜合旅遊收入近5000萬元。今天地道農旅地道君帶你走進錫福村,看民宿+如何推動鄉村振興,長沙錫福村如何實現美麗蝶變!
  • 配好鄉村振興「金鑰匙」
    杭州與恩施繼續瞄準鄉村振興目標,紮實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產業振興、人才振興、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旅遊……一張張擘畫的新藍圖,正在逐步變為現實。恩施州借鑑杭州打造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的經驗,不斷完善鄉村振興體制機制,配好解鎖鄉村振興的「金鑰匙」,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蹄疾步穩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