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046年,武王姬髮帶著眾家諸侯在牧野打敗了商軍,並一口氣滅了殷商,紂王帝辛最後自盡,商滅亡,周得以建立。本著有功者賞的原則,周武王分封了幾百諸侯,其中功勞大者的領地也多一些,功勞少者則國家小些。後來由於周天子沒了存在感,所以就出現了大國吞小國的現象,到了戰國時代也就只有七雄了。據《史記》所載,在七雄裡僅有齊、燕2國最早為武王所封,其他的國就是後來才出現的。那麼戰國七雄的始祖都分別是誰呢?
燕國的始祖叫姬奭。這個姬奭是武王姬發的親兄弟,人稱召公。由於他是周武王的親兄弟,所以燕國可說是周的姬姓宗室國家。公元前1046年,燕被封在了遼東。本來燕十分忠於周天子,可他們的領土被封在偏遠的北方,距周王的都城太遠了,所以後來周王被欺負時,燕很難去救援。同時燕自身也不太強大,好多問題連自保都困難,因此很難捍衛周王室的尊嚴。
齊國的始祖叫姜尚。看過《封神演義》的人都知道,姜子牙算是裡面的男主了,其實他就是歷史上的齊國開國君主姜尚。公元前1046年,姜太公輔佐周武王伐紂居功至偉,所以姬發特地把他封到了土地最好的齊國。但後來突然冒出了「媯姓田氏代齊」的事件,結果這個國家就更換了君主,直到國家滅亡之際都是田姓君主。
秦國的始祖叫秦襄公。這秦本是西戎之國,而且很晚才得到了封賜。公元前897年—公元前886年,秦非子住在犬丘,而他的身份也不高:就是個養馬的頭兒。這個秦非子負責給老大周孝王養馬,結果後來他討得了周王的歡心,被封到了秦地。不過這個時期的秦還不算獨立國家,直到東周時,秦襄公才被周平王封為了諸侯。這個時候秦國才正式成立。因此襄公才是秦國的真正始祖。
楚的始祖叫熊繹。公元前1040年,周成王把熊繹封在了楚國。不過那會兒楚地只有方圓50裡的地盤而已。但經過數代人打拼後,楚迅速膨脹崛起,到了戰國時國土面積曾過了100萬平方千米。
韓、趙、魏這3家出自於晉國。起初,韓、趙、魏3家的君主不過是晉國的3名大臣,但後來他們卻獨立建國了,而且他們還都是拿地名當姓。韓的始祖叫韓虔,趙的始祖叫趙籍,魏的開國君主叫魏斯。
可看出來,除了齊、燕外,其他5個國家的君主都是後來得到分封的。其中齊國姜太公與燕國召公很有名,韓、趙、魏這三國君主以地名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