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麵,記憶中的味道

2020-12-24 阿婆美食尋味之旅

小學上語文課時,老師曾講到我們靜寧方言裡有個很文明的詞語叫炒麵(炒,發四聲音)。這裡的炒麵絕非普通話意義上的炒麵,靜寧方言裡把普通話意義上的炒麵叫「草面」。而我們的「炒麵」則是饑饉年代老家人用來度饑荒的一種食物,其成分比較複雜,以麥子和莜麥為料者為最佳,可與今天的黑芝麻糊媲美,其次則是五穀雜糧的,最次者為上個世界60年代,以幹榆樹皮和麥糠充之。其做法就是將這些不同成分的食材炒熟,搭在石磨上磨成麵粉,這就是炒麵了,裝在布袋裡儲藏,存放一年半載不會變質,食用時可幹吃,也可拌成糊狀。

老爸說最難下咽者為榆樹皮和麥糠磨的炒麵,這種食材往往和水成黏稠的一團,粗糲難耐,食之最為痛苦。這種炒麵我沒有吃過,想來有點可怕。小時候曾吃過幾次那種玉面米和各種雜糧面做的炒麵,有點甜,直接用舌頭舔著幹吃,和著唾液在牙齒上攪拌,咽下。的確不是什麼愉快的享受。也許是吃炒麵吃怕了,老家人對吃炒麵基本沒什麼好的情感。自從能吃飽肚子之後,就再也不做炒麵了。但是在糧食缺乏的年代,炒麵不失為一種理想的飯食。曾有一次和我媽聊天,說到了60年的情況,我媽說能吃上炒麵的日子已經是很好了。

小時候聽姥爺講過這樣一個故事,說滿場家(滿清時期)夏天裡麥子黃了,一個地主家請了幾個賣客子給他家割麥子。按照老家的風俗,請人幫工是要管飯的,而且一定要準備豐盛的吃喝,以示對下苦人勞動的尊敬。可是這個地主卻是相當的夠跟(吝嗇),到中午飯了,就提了一瓦罐涼白開和一碗炒麵去地頭給麥客子送飯了,藉口說媳婦子轉娘家去了,屋裡的女人懶得不做飯,就這些炒麵喝開水哥幾個就湊合著吃上些。當時麥客子們就火了,六月天的大太陽像火燒一般,讓人添幹炒麵割麥子,這不糟蹋人麼!於是麥客子們等著地主回家了就把一地的麥子照麥穗一鐮刀,麥稈兒一鐮刀,整個摔花(糟蹋)到地裡就走了。姥爺最後總結說,再窮也不能忽視下苦人的吃喝。足見炒麵和涼薄的人性都是上不了臺面的。

那時還聽過一個故事,說一個叫花子到一家門口要飯,這家的掌柜的不但沒有給他吃的,反倒羞辱了叫花子一通,叫花子走的時候詛咒掌柜的說:「你就叫堐花子(涯面上坍塌的土塊)給打死了!」這家主人很生氣,說:「我不往堐底下走過,看堐花子咋把我打死呢!」叫花子說走著瞧!

後來這個掌柜的一次幹活回來餓了,就端了碗炒麵蹲在牆根下拿勺子挖著吃,先拿勺子把幹炒麵壓瓷實了,就用勺子從碗的一邊開始從上而下一勺一勺的掏著吃,吃到一半見碗底了,一半還齊層層的像一彡整齊的 堐面子,可能就在掌柜的邊吃邊欣賞自己碗裡的縱切面藝術的時候,不小心碗裡的炒麵鑄就的堐面子塌了,不巧幹燥的炒麵就撲嗆了掌柜的一鼻子,加之嘴裡還吃著一口,三咳兩嗆瞬間就斷氣了。這也應了叫花子的詛咒。想來也是奇事一樁。

炒麵現在都很少見了,一次在超市買了包燕麥片充粥喝,婆婆說這和炒麵差不多,說度饑荒的時候有炒麵就不會餓死那麼多人,公社化運動那會,家裡的什麼東西都得交公,她們村上有些人家就趕在歸公之前連夜把糧食在鍋裡炒熟了,在石磨上推成炒麵,裝袋背到山洞裡藏了,以備急需。可見當時的老百姓還是有遠見的,早就了到了公社化的糧食問題。說著婆婆就講到了一個關於炒麵引發的悲劇。

說當年紅軍到會寧會師,途經定西清涼山下的西鞏驛駐紮休息,有一位年輕帥氣的排長就吃了當地一個寡婦送的半碗炒麵,這個寡婦就看上了排長,乘著夜深人靜就去駐地找排長,排長當然拒絕了她,誰知這個女人惱羞成怒,第二天就向部隊領導誣告排長調戲她,當時部隊的紀律很是嚴明,接到所謂老鄉的告狀就不問青紅皂白把排長給綁了起來,押到西鞏驛的東門口就槍斃了。好好的一個年輕人就被這個無良的女人給冤死了。後來部隊撤走了。據說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都能聽到年輕排長的冤魂在曠野裡嚎哭,這讓當地的老百姓更加良心不安,後來不知是誰在一天夜裡把那個寡婦給殺了,這才漸漸聽不見排長的哭聲了。但是年輕排長的冤屈當地老百姓都一直記在心裡,掛在嘴上。

對於炒麵的情感,就像面對又愛又恨的故鄉,給了我們最純樸的慰藉和溫暖,也給了我們最心酸的歷練和回憶,對於它的愛恨情怨,就和炒麵本身一樣,有著不同的成分和感觸,有時就是黑芝麻糊,給你最熨貼充實的溫暖飽腹,有時就是粗糲的糟糠,噎得你滿面通紅滿眼淚水,但是在極端的年代,還是這些東西維繫了人們的生命。時至今日,老年人還會時時提起。而在舌尖上的美味極度豐富多樣的當下,炒麵早就被封存在歷史口袋的最深處了,同時也把我們那種歲寒知鄉愁的心境,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酸澀和羞赧被網絡文化的夢魘打回了心靈的最底層。但是藏得深沉絕不意味著就是忘卻。

相關焦點

  • 郭文華炒麵,老味道,吃了還想吃!!!
    郭文華炒麵創始人郭師傅親自傳授技藝之--煮麵郭文華炒麵創始人郭師傅親自傳授技藝之--炒麵 炒麵,因其用鍋炒而故名。新疆炒麵在西北乃至全國享有良好的聲譽。   從科學飲食觀上講,此小吃是飯菜合一的經典組合,以拉條子為主,肉、菜為輔的,非常符合北方人的飲食習慣,選料以及製做都有標準化的步驟和嚴格的要求。     郭文華炒麵在呼市已有30多年的歷史。經過穆斯林 郭文華先生的多年努力,本著精益求精的經營原則,郭文華炒麵連鎖店已初具規模,目前已有十餘家分店。
  • 自製「三絲炒麵」:味道更豐富的炒麵,絕對好吃
    自製「三絲炒麵」:味道更豐富的炒麵,絕對好吃麵條煮著吃是最基本的常識,這也是一種麵條最常用的吃法。但煮著吃並不是麵條唯一的一種吃法,蒸著吃或者是炒著吃都是可以讓麵條的味道更好。三絲炒麵是一種用多種食材來製作的麵條,這種麵條的吃法就是炒著吃。
  • 孜然炒麵,家常的味道,溫馨的味道!操作簡單,推薦朋友們試試!
    今天我將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道主食菜品——「孜然炒麵」,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下面準備食材:麵條輔料:杏鮑菇、洋蔥【不吃五辛的朋友,可以換成香芹或其它食材。】以上就是我製作的「孜然炒麵」。雖然顏值不高,但味道非常不錯。推薦朋友們嘗試製作。記得菜成後,我在廚房給面裝盤時,我媳婦在外面問我,「怎麼有股「幹煸魷魚須」的味道?」我笑了笑,端出了這盤「孜然炒麵」。她看了看,說她又要胖了!
  • 日本美食家初體驗中國夜市,竟被一份炒麵「打敗」:幸福的味道!
    這位日本美食家杏彩的選擇也是非常明智的,想要體驗中國的美食,尋找最幸福的味道,第一站放在夜市毫無疑問。杏彩一路從夜市走來,看到了各種各樣的烤串,味道鮮美的甜湯,很多很多她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東西,都成了夜市裡的食物。她好奇著不停探索了許久,突然發現這都不是她想要的味道。眼看著天色已晚,杏彩還是沒有找到想要的食物,直到她路過一個小攤位,她看到了一份炒麵,瞬間被老闆熟練的炒麵技術所吸引。
  • 豆芽聖女果炒麵,酸甜可口,味道超級好吃!
    豆芽聖女果炒麵By 逝去的愛情一道家常炒麵,酸甜可口,味道超級好吃!原料:麵條、聖女果、豆芽、白菜、玉米油、鹽、白糖。第10步、盛入盤中,成品圖來一張!來自 美食天下 逝去的愛情 的作品。大家喜歡這個菜譜嗎?歡迎點讚、評論、轉發。歡迎關注美食天下,學好菜,跟我來!
  • 炒麵正宗做法,用料簡單味道足,勁道又好吃,真過癮
    今天來分享炒麵。炒麵我最愛吃,它特別省時又經濟實惠,面都是買的,配菜都是隨意搭配的,愛吃啥就買啥。下面就來看看製作流程吧!先來準備一些青菜,因為炒麵裡面有青菜才好吃,把青菜一片一片掰開,因為青菜的根部好藏有泥巴。掰開很容易清洗。
  • 炒麵也風情,費啟鳴牌蛋炒泡麵你值得擁有
    炒麵,對於我來說,一直以來都是很不感冒的且極富平凡。連帶著炒粉、炒米絲都拒之門外。印象中油油膩膩的樣子,就像南方盛夏燥熱的天氣,汗溼溼粘粘,渾身難受的感覺。即使酷愛麵食,炒麵依舊是心裡的一道坎。生活總是那麼的神奇,曾經棄如敝履,如今視若珍寶。
  • 炒麵的做法怎麼做好吃,家常炒麵香味四溢配菜豐富
    沒有胃口懶得做飯的時候,吃一份炒麵是最簡單方便的方法。炒麵香味四溢,在裡面可以放各種配菜,一碗當飯也能當菜。炒麵怎麼做才能恰到好處?讓麵條有嚼勁不會太軟爛。炒麵的家常做法大全,趕緊來學習一下吧!
  • 做炒麵,直接炒就外行了!外婆:多做1步,味道更香,放1年不會壞
    做炒麵,直接炒就外行了!外婆:多做1步,味道更香,放1年不會壞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 麵粉別蒸饅頭了!外婆教我做法,好吃又營養,開水一衝就能吃,香 !』說到炒麵,很多人肯定認為,不就是麵條嗎?誰沒吃過啊。
  • 致我們記憶中的香港味道
    但在這樣一種期待、激動的情緒中,又免不了會被結束的某些事物勾起往日記憶而感慨萬分。2019年的最後一天,香港一家營業超過50年的「中國冰室」由於無人接手而選擇結業。在香港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沒有一比一建造的影視基地,也沒有多少鬼斧神工的自然風光,更多的是街頭巷尾中,大大小小充滿煙火氣的飲食空間。在過去那個港產片輝煌的年代,導演們用鏡頭記錄下那些地方的人生百態,塑造了一代人的光影記憶。
  • 幹掛麵怎麼做炒麵?
    小的時候總喜歡吃媽媽做的手擀麵,而現在也不是天天可以吃到了,而現在由於工作業務,晚上回家吃得最多的就是掛麵了,掛麵雖然比鮮麵條和手擀麵味道差,但是它的優點就是耐儲存,隨吃隨用,所以它的存在還是非常受歡迎的。
  • 炒麵正確做法,材料簡單味道足,講解詳細,比飯店的還好吃
    炒麵正確做法,材料簡單味道足,講解詳細,比飯店的還好吃北方人熱愛麵食,南方喜歡吃米,歷史慢慢演變過來的,面的種類有很多,做法也是。其中最大眾也最受人們喜愛的要數炒麵了。炒麵用到的麵條沒什麼講究意面、幹黃面、溼面、手擀麵這些都可以,哈哈,反正最後都是要吃的對於我這個吃貨來說,都是素的炒麵真滿足不了我,平時都是無肉不歡,怎麼被呢,又想吃肉又不想胖還。今天小昕告訴你,雞胸肉就是一種很好的選擇雞胸肉,是雞身上最大的兩塊肉,也是雞身上最嫩的肉。肉質細嫩,滋味鮮美,營養豐富,能滋補養生。
  • 家傳山東彈牙炒麵,生麵條直接上鍋炒,很多人只在記憶中吃過
    家傳山東彈牙炒麵,生麵條直接上鍋炒,很多人只在記憶中吃過誰的心底都有一碗麵,讓你暗自揣摩它的滋味。魯迅在《朝花夕拾.小引》中寫道:我有一時,曾經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的蠱惑。關於食物的回味,常常是唯獨在記憶上的,仿佛已經很久很久了,依然還有舊時的意味存留,這才是美味的。
  • 想吃炒麵不用去麵館,在家做羊肉炒麵,味道特香,看著就流口水
    我通常吃火鍋的時候,比較喜歡多買一些麵條,這樣剩下的蔬菜和肉類可以搭配在一起做炒麵吃,物盡其用不浪費,今天我們用剩下的麵條和羊肉做一道炒麵,炒麵勁道不粘鍋,有肉有面還有菜,好吃解饞。【羊肉炒麵】材料:麵條、羊肉卷、洋蔥、青椒、紅椒輔料:生薑、大蔥調料:白糖、生抽、老抽、食鹽、孜然粉、五香粉做法:1.首先準備一些麵條和羊肉卷。
  • 炒粉炒麵炒花飯炒豆絲炒年糕
    畢業10多年了,即使去過好多次學校,卻再也沒有吃到過學校周邊記憶中的味道。炒麵食材:熱乾麵,雞蛋,火腿腸,胡蘿蔔,白菜。這個面一定要用做熱乾麵的面。炒豆絲食材:豆絲,臘肉。
  • 家常炒麵時,意面過冷水就錯了,多數人不懂,難怪炒麵粘鍋不順滑
    導讀:家常炒麵時,意面過冷水就錯了,多數人不懂,難怪炒麵粘鍋不順滑剛來國外那幾年,外食頻率非常高,一是老公想帶我完全體驗當地飲食,二是覺得新鮮什麼都想嘗試。吃遍東南西北,記憶深刻的餐廳不是沒有,但最鮮明的印象卻是"肉好多"。
  • 炒麵這樣做,才是真的好吃,簡單易上手,家常版美味炒麵攻略
    最近學了一道簡單適合在家自己做的炒麵,自己做了下,味道棒極了。炒麵其實不分地域,全中國基本都有,稱得上是中國快餐屆的「肯德基」,因為它做法簡單,食材不受限制,因地制宜,出餐速度快,很多打工聚集區都能看到這種炒麵,炒河粉的小攤。而且很多地方的炒麵還做出了名堂,味道堪稱一絕。
  • 口水直流:好吃到流淚的快手炒麵,這個炒麵大家一定要學會,在家幾...
    【好吃到流淚的快手炒麵】我覺得這個炒麵做法大家一定要學會,自己在家幾分鐘搞定,真的好吃到秒殺外面路邊攤咯! 麵條在炒之前經過小小一個步驟味道就提升超級多,這樣調味的炒麵和食材搭配簡直放大了快手炒麵的美味!
  • 志願軍戰士一把炒麵一把雪,這炒麵究竟是啥樣?看到實物我心酸了
    製作炒麵據記載,當時為了呼籲儘快完成炒麵任務,就連周恩來總理,也在工作不忙的時候,親自加入到了炒麵大軍裡。前線戰士們聽說了總理親自製作炒麵的消息後,鬥志更加昂揚,更加堅定了為國而戰的決心。1950年11月底,第一批2000噸的炒麵,終於製作完成,並順利送到了前線,這大大緩解了當時部隊裡的吃飯難的局面。不過,有一點需要說明一下,這裡的炒麵跟我們現在常吃的炒麵,完全不是一個意思。
  • 你吃過超大份的速食炒麵嗎?日本網紅「超大盛炒麵」讓你吃到撐!
    你吃過超大份的速食炒麵嗎?日本網紅「超大盛炒麵」讓你吃到撐在外面能夠吃到的麵條種類非常多,比如蘭州拉麵就是很多人所喜愛的,小巫也很喜歡,但小巫喜歡的麵條還不僅僅只是這樣,除了自己國家的麵條以外,小巫還喜歡吃國外的麵條,比如日本的拉麵就非常不錯。而且麵條的做法也有很多種,煮的是大家常吃的,小巫還喜歡吃炒和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