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大經科注》第二百七十七頁,倒數第七行當中看第三,「怖魔」:「如《涅槃》說:魔性姤弊」,這當中有個括號,「據《中華大字典》,姤有八義,今取其一」,八個意思,我們現在在此地,有一個意思與經義相應,那就是惡。姤不是善,是惡的,有姤弊。惡在哪些地方?
下面具體給我們說出來,第一個,「忌他勝己」,別人無論在智慧、在德行、在能力,有超過自己的,嫉妒心就生起來,所以嫉妒別人勝過自己,見到別人勝過自己,「故懷恐怖」。他心裏面不安,總怕別人超過自己,得想盡方法去障礙,這是一種嫉妒障礙產生的恐怖。
「又懼其人多化眾生」,又害怕那個人,如果是我們同門的,都是佛弟子,他教化眾生信眾多、聽眾多,這個對他來說也容易引起嫉妒。真正的魔他還害怕,怕將來這些弟子都跟他去了,自己這邊信徒、信眾少了,這也是引起他恐怖不安之處。這些我們很容易覺察到,心量太小,不能包容別人,以種種方法去障礙阻撓,對那個人有沒有影響?沒有影響。
對自己影響可大了,自己造作罪業。如果對面是個出家人,跟自己一樣的,那你就是破和合僧,破和合僧的業報在無間地獄。不是別人把你送到無間地獄去,自己去造無間地獄罪業。如果真正明白人,看到別人超過自己,歡喜讚嘆。別人講經比我講得更清楚、更明白、更透徹,不但我不障礙不嫉妒,我歡喜!他講經,我就不講了,帶著我的聽眾一起去聽他講,這是什麼?
僧贊僧。僧贊僧佛法興,這個功德絕不在那個講經法師功德之下。你看看就在一念之間,是罪是福清清楚楚擺在面前。一切不要為自己想,為自己想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為正法久住想、為眾生得度想、為如來正法久住世間想就不會。我算什麼?人人比我好,我歡喜;人人不如我,我就會傷心。
中國古時候教育的根扎得好,從小就不許有嫉妒心。母親教得好,母親常常教小孩,要存著有成就別人的心。這是正確的。別人比我好,我要跟他學習,以他為老師,這就對了。做他的影響眾,年齡相差不多的,甚至於他年齡還比我小,講東西講得不錯,講得很好,我要常常聽他講經。為什麼?叫捧場,就是影響眾,讓一些新學佛的人看到,某某你看大德、老居士、老法師都在聽,一定講得不錯,給大家增長信心。
一切為正法,不是為個人,這是正確的。我們在年輕時候講經,老和尚來聽,老居士來聽,那是影響眾,他們的智慧、學問、道德、修持,我都不如他,他為什麼來聽經?為佛法興,為把我們帶起來,這所謂捧場,把我們捧出來,就是成就佛法。我們見到了。
到我們自己有一點成就了,年輕法師講經我要不要去聽?要,這樣才能把年輕人捧起來。這是古老的規矩,應該這樣做法,佛法的人才才能夠興得起來。如果嫉妒障礙,佛法就滅了。佛法之興衰事大,個人事太小了。所以嫉妒障礙壞事,嫉妒障礙造的罪業非常嚴重,不能不知道。
下面舉個例子,這是魔天子,「若人出家受戒,羯磨成就」,這個羯磨就是依照規矩受戒,依規矩,依照制度,這個法事做圓滿了,成就就是圓滿。這個時候「地行夜叉」讚嘆,「空行夜叉」聽到也歡喜讚嘆,上面有「天行夜叉」,「輾轉讚嘆,聲傳欲界六天」,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天王)就是波旬,我們也稱他為魔王,第六天的天頂,你就曉得他的福德多大,生生世世修福報,感應到做了他化自在天王。
他的心量不大,唯恐他所統轄的欲界天,我們人道也屬於欲界,都是他統治的。這人要出家做比丘了,他心裏面不高興,為什麼?這個出家人將來要入般涅槃,脫離六道輪迴。這是他最不願意聽到的事情,不願意見到的事情,所以你發心要出家,他就會來障礙。
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裡頭有降魔,那個魔就是第六天。用種種方法來擾亂,實際上是來誘惑,如果你心地不夠堅固,你就會上當。威脅利誘樣樣都來,你一動心,你就完了,你就變成魔王的俘虜,你這一生修行不能成就,依舊還搞六道輪迴,這是魔王戰勝了你。
所以比丘第三個意思叫怖魔,比丘真成就超越六道輪迴,魔王頭痛,又走了一個。這是怖魔的意思。比丘是乞士,乞食、乞法;破惡,破見思煩惱,超出三界,引起魔王的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