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我們要為了如來正法久住世間而肩負使命

2020-12-10 念佛清齋

請看《大經科注》第二百七十七頁,倒數第七行當中看第三,「怖魔」:「如《涅槃》說:魔性姤弊」,這當中有個括號,「據《中華大字典》,姤有八義,今取其一」,八個意思,我們現在在此地,有一個意思與經義相應,那就是惡。姤不是善,是惡的,有姤弊。惡在哪些地方?

下面具體給我們說出來,第一個,「忌他勝己」,別人無論在智慧、在德行、在能力,有超過自己的,嫉妒心就生起來,所以嫉妒別人勝過自己,見到別人勝過自己,「故懷恐怖」。他心裏面不安,總怕別人超過自己,得想盡方法去障礙,這是一種嫉妒障礙產生的恐怖。

「又懼其人多化眾生」,又害怕那個人,如果是我們同門的,都是佛弟子,他教化眾生信眾多、聽眾多,這個對他來說也容易引起嫉妒。真正的魔他還害怕,怕將來這些弟子都跟他去了,自己這邊信徒、信眾少了,這也是引起他恐怖不安之處。這些我們很容易覺察到,心量太小,不能包容別人,以種種方法去障礙阻撓,對那個人有沒有影響?沒有影響。

對自己影響可大了,自己造作罪業。如果對面是個出家人,跟自己一樣的,那你就是破和合僧,破和合僧的業報在無間地獄。不是別人把你送到無間地獄去,自己去造無間地獄罪業。如果真正明白人,看到別人超過自己,歡喜讚嘆。別人講經比我講得更清楚、更明白、更透徹,不但我不障礙不嫉妒,我歡喜!他講經,我就不講了,帶著我的聽眾一起去聽他講,這是什麼?

僧贊僧。僧贊僧佛法興,這個功德絕不在那個講經法師功德之下。你看看就在一念之間,是罪是福清清楚楚擺在面前。一切不要為自己想,為自己想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為正法久住想、為眾生得度想、為如來正法久住世間想就不會。我算什麼?人人比我好,我歡喜;人人不如我,我就會傷心。

中國古時候教育的根扎得好,從小就不許有嫉妒心。母親教得好,母親常常教小孩,要存著有成就別人的心。這是正確的。別人比我好,我要跟他學習,以他為老師,這就對了。做他的影響眾,年齡相差不多的,甚至於他年齡還比我小,講東西講得不錯,講得很好,我要常常聽他講經。為什麼?叫捧場,就是影響眾,讓一些新學佛的人看到,某某你看大德、老居士、老法師都在聽,一定講得不錯,給大家增長信心。

一切為正法,不是為個人,這是正確的。我們在年輕時候講經,老和尚來聽,老居士來聽,那是影響眾,他們的智慧、學問、道德、修持,我都不如他,他為什麼來聽經?為佛法興,為把我們帶起來,這所謂捧場,把我們捧出來,就是成就佛法。我們見到了。

到我們自己有一點成就了,年輕法師講經我要不要去聽?要,這樣才能把年輕人捧起來。這是古老的規矩,應該這樣做法,佛法的人才才能夠興得起來。如果嫉妒障礙,佛法就滅了。佛法之興衰事大,個人事太小了。所以嫉妒障礙壞事,嫉妒障礙造的罪業非常嚴重,不能不知道。

下面舉個例子,這是魔天子,「若人出家受戒,羯磨成就」,這個羯磨就是依照規矩受戒,依規矩,依照制度,這個法事做圓滿了,成就就是圓滿。這個時候「地行夜叉」讚嘆,「空行夜叉」聽到也歡喜讚嘆,上面有「天行夜叉」,「輾轉讚嘆,聲傳欲界六天」,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天王)就是波旬,我們也稱他為魔王,第六天的天頂,你就曉得他的福德多大,生生世世修福報,感應到做了他化自在天王。

他的心量不大,唯恐他所統轄的欲界天,我們人道也屬於欲界,都是他統治的。這人要出家做比丘了,他心裏面不高興,為什麼?這個出家人將來要入般涅槃,脫離六道輪迴。這是他最不願意聽到的事情,不願意見到的事情,所以你發心要出家,他就會來障礙。

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裡頭有降魔,那個魔就是第六天。用種種方法來擾亂,實際上是來誘惑,如果你心地不夠堅固,你就會上當。威脅利誘樣樣都來,你一動心,你就完了,你就變成魔王的俘虜,你這一生修行不能成就,依舊還搞六道輪迴,這是魔王戰勝了你。

所以比丘第三個意思叫怖魔,比丘真成就超越六道輪迴,魔王頭痛,又走了一個。這是怖魔的意思。比丘是乞士,乞食、乞法;破惡,破見思煩惱,超出三界,引起魔王的恐怖。

相關焦點

  • 淨空法師:【正法久住,靠代代依照經典學習】
    後學,第三代以後都是依照經典學習,聽上一代的人指導,代代往下流傳,正法久住世間,佛法興旺靠這個,不是靠建佛像,建寺廟,與那個不相干。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一個道場都沒有,連個小茅蓬也沒聽說,這個一定要搞清楚,我們學佛才能學到真的東西。
  • 著書造論誹謗淨空老法師,誹謗會集本,結果得大病幾死,苦不堪言!必須懺悔呀!(圓龍法師)
    我聽到老法師的開示後,就誦《無量壽經》、念佛號,依老法師的方法修行,兩、三個月就得到了殊勝的感應和覺受,從此對佛法深信不疑。雖然由於前生因緣我發心出家併到了藏地,一住十幾年,可是淨空老法師的引導之恩,永懷終生!有些人詆毀老法師,多出於嫉妒心理,老法師弘法事業大嘛!真正非法的人和事,他們不說;搞名聞利養的,他們不說,教人走正路的,卻要造謠誹謗。
  • 學能令正法久住,行能令正法久住,證也能夠令正法久住
    想要得到佛法的利益,一定要從恭敬中求。《華嚴經》中說:「善男子!汝應於自身生病苦想,於善知識生醫王想,於所說法生良藥想,於所修行生除病想。」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聽法時應該把自己作病人想。當一個人身體生病的時候需要找醫生,而心理的病就要用佛法來療治。我們每一個人,誰都不能否認有貪嗔痴的病。就像世界上有災難發生,為什麼會發大水?因為眾生的共業所感,貪心太大了。為什麼會遇到風災呢?眾生的共業,愚痴心太大了。那起大火呢?嗔恨心太大了。
  • 淨空法師:無量劫來遇到一次,你要珍惜,太可貴了!
    1.淨空法師:無量劫來遇到一次,你要珍惜,太可貴了!我們要知道,遇到這個機會,這個機會諸佛讚嘆,甚至於告訴我們,「百千萬劫難遭遇」。前清彭際清居士在《無量壽經起信論》裡頭告訴我們,遇到這個法門是無量劫來稀有難逢。你遇到了,無量劫,不止五千劫。
  • 淨空法師:念佛要有這樣的決心、毅力,才能成功
    【淨空法師:念佛要有這樣的決心、毅力,才能成功】『一心念我,晝夜不斷』,這兩句話是持名念佛。念佛要緊的是一心念,一心稱念阿彌陀佛,一心就是心無二念,這個心裡頭還有個雜念,就不叫一心。一心是專志,心不緣餘事,這才叫做一心,就心裡頭絕對不攀緣其他的事,只緣這一句佛號,只緣西方世界依正莊嚴。
  • 因愛法、敬法、尊重法故,才能得法,讓般舟三昧久住世間
    令是妙法久住世間。不毀不滅。斯有是處。何以故。以能愛敬尊重法故。是故此經久住世間。】這是愛敬尊重法故,敬法、愛法就得法。護法,你們護法的時候,念念成就大眾,念念成就般舟海會,得不得法呀?不得也不可能,這是「愛敬尊重法故」。【賢護。以是因緣。吾今語汝。】以這種因緣,我告訴你啊。【是人於是說法師所。生愛樂心。生敬重心。生尊貴心。起善知識想。
  • 淨空法師:我們念佛就有佛光注照,我們自己沒有感覺,鬼神有感覺
    1.淨空法師:我們念佛就有佛光注照,我們自己沒有感覺,鬼神有感覺「惡趣眾生,在極苦處,蒙佛光照,其苦休止,而得安息」。這是佛光,佛光實在講是遍照,諺語有所謂「佛度有緣人」,有緣他見到佛光,沒有緣他見不到。三途眾生見佛光就更難了,要有殊勝的緣。
  • 淨空法師:怎樣才叫真念佛?
    1.淨空法師:怎樣才叫真念佛?但是念佛,諸位一定要記住,不是口念,口念沒有用處,是心上真正有。所以「念」這一個字,上面是個「今」,下面是個「心」,你現在這個心裡頭確確實實有佛。佛教給我們做的,我們努力去做;佛教給我們不能做的,絕不違犯,這才叫做「依真諦門,植眾德本」。大乘無量壽經  (第九十九集)  2000/9/23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0992.淨空法師:怎麼做到「至心信樂」?
  • 淨空法師:我們要老實念佛,一心嚮往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海賢老和尚也給我們表這個法,他老人家說:「阿彌陀佛是我老和尚的根!」這就靠定了,這個我們要學。我們的根本是什麼?根本就是阿彌陀佛。這世間有幾個人有依靠,那個依靠能靠得住嗎?阿彌陀佛靠得住,一點都不假。阿彌陀佛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法身如來,我們起心動念他知道,我們言語造作他知道。常常想著,我們的警覺心就提升起來,決定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
  • 佛教:淨土宗的修行心法,只要記住淨空法師給的這十個字就夠了
    所以能夠正修正行的師兄的比例很低。今天我就來介紹一下淨土宗在當代的一位高僧——淨空法師,他的老師是李炳南居士,而李居士的老師就是淨宗十三祖,民國四大高僧之一的印光老和尚,而印祖早已經故去多年,所以修淨土的師兄,真的不妨多看看淨空法師的文集或者視頻。
  • 淨空法師:佛菩薩跟我們到底差別在哪裡?
    1.淨空法師:佛菩薩跟我們到底差別在哪裡?事實的真相就擺在我們面前,佛能看到,為什麼我們看不到?這就是底下這一句了。佛的心平等,我們凡夫心不平等。平等的是真心,不平等的是妄心。說實在話,佛菩薩跟我們到底有什麼差別?差別在哪裡?用心不一樣。
  • 濟公乃如來佛座下降龍羅漢,他肩負何等使命降世臨凡?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濟公出世的故事。 濟公本名李修元,出家後法名道濟。他的父親名叫李茂春,相傳本是京營節度使,正所謂「慈不掌兵」,李茂春為人寬厚,太過仁慈,以致於馭下不嚴,被言官彈劾罷官回鄉。 對於丟官一事,李茂春並不計較,不過對於另一件事,他卻耿耿於懷。
  • 淨天法師往生,天空現極樂世界景像!圓寂前告誡弟子絕不能誹謗淨空法師
    他老在圓寂前對弟子特別交代:絕不能誹謗淨空法師!他是了不起的大德!在十二號移動師父要下山的時候,正六點,大雄寶殿前方天空大放光明,一朵白蓮了了分明的在天空,看到師父打坐在蓮花裡面,閃著藍色的光。一道柱穿天徹地,光柱兩邊一個像飛碟一樣的青光飛來飛去,大約持續了半小時。護法張居士錄下了整個過程。另外靈車在高速路上時,同一時間正六點。
  • 淨空法師:極樂世界的人,心中只要有感,羅網當中它就有應
    1.淨空法師:極樂世界的人,心中只要有感,羅網當中它就有應【金珠鈴鐸。周匝條間。】『條』是樹條,樹的枝條系『金珠』,寶珠。系鈴,『鈴鐸』,「鐸」也是大的鈴鐺。不但美觀,而且風吹的時候,音聲非常之美妙。無量壽經  (第三十四集)  1992/6  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  檔名:02-012-00344.淨空法師:我們到極樂世界是享阿彌陀佛的福,這才體會到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恩德有多大【佛告阿難。如是佛剎。華果樹木。與諸眾生。
  • 佛教正法:「金剛經發微」,佛教高端思想,你真未必讀得懂!
    又解「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說「如來說莊嚴者謂無相之莊嚴;即非莊嚴者,非有相之莊嚴;是名莊嚴者,是真實莊嚴也」(卷下)。這種解釋,亦犯了上述同樣的過失。這都是看出世間、世間法為截然不同的兩回事,有乖《金剛經》經義。
  • 淨空老法師的忍辱波羅蜜
    淨空老法師的忍辱波羅蜜轉載自|千手隨筆的博客 作者簡介  徐足之,生於1963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新聞傳播系,結業於清華大學「傳播學研究生班」。《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是淨空老法師忍辱波羅蜜的高度概括,僅就我個人的了解,老法師首先自己完全做到了,然後用禪語的形式,貢獻出來與有緣人共享。
  • 淨空法師:「如來所說,通過自己學習實證,叫決定說」
    定說如來常樂我淨,度諸聲聞。定說大悲,以度緣覺。定說如來無礙大智,以度菩薩。清涼大師批註注得好,具體說出來了。先度自己的煩惱習氣,自己要是不能度,你就沒有法子度人。佛在大乘經教講很多,自己未度而能度人,無有是處。無有是處就是沒有這個道理,要想度別人,自己一定先得度。
  • 淨空法師:念阿彌陀佛善中之善,沒有比這更善的
    1.淨空法師:念阿彌陀佛善中之善,沒有比這更善的「如《法華經壽量品》云:若有眾生,來至我所。我以佛眼,觀其信等」,這個等,等於還有願、還有行。所以這個要記住,這句很重要。佛眼看我們看得很清楚,我們看不到他,他看到我們。為什麼?
  • 般舟三昧經典裡面反覆強調視師如佛,依教奉行,才能令法久住
    【於法師所。起慈父心。善知識心。乃至生於諸如來想。】這個非常讚嘆。我們沒有宣說這部分內容,但是很多人生慈父想,生善知識想,生諸如來想。生這個想的人他容易成就,因為他就有慈父的受用,有善知識的受用,有諸如來的受用。這是般舟經裡要求你,「於法師所。起慈父心。善知識心。
  • 地藏經解釋:淨空法師主講地藏經
    查一查,如果是有的話,我們就用這個本子;沒有,我們就用聖一法師的講記。我過去講過幾次,都是依科注這個本子講。諸位同學,我在往年每一個新的道場建立,第一部經一定是講《地藏菩薩本願經》。為什麼要講這一部經?佛法的建立不能離開硬體的設施,我們現在的話來說,一定要有土地、要有房舍、要有建築。有了硬體設施之後,我們修道才有一個場所。可是修道要依據什麼?我們必須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