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描中對於玻璃質感的物體,一般都有很多的細節需要處理,而這些細節可以包含為兩個點,一個是形,一個是顏色。
要如何把形概括好,玻璃質感的形看似很簡單,其實很複雜,顏色關係的處理會直接體現出質感,如何處理出玻璃透明的感覺。
現在,小編帶大家一步步畫一畫上圖的燈泡,讓大家更直觀的理解玻璃質感應該如何去表現。
第一步,準備中炭或4B,用長直線把燈泡做一個初步的描繪,注意兩邊的對稱性;再把投影跟出來,注意好投影大致的寬窄變化;最後把裡邊的小物件做一個簡單的安排,大形就定好了。
第二步,開始把形進行細畫,細畫的重點在燈泡的螺旋基座,而不是燈泡上面的玻璃部分,同時,根據螺旋基座的形再去細畫投影的形,其它地方的形其實不難。不要一上來就畫得很細,要邊畫邊調整。
第三步,把玻璃裡面中間的區域刻畫一下,注意不要盯著它細看,不然會感覺很亂,畫一個大致的感覺就好,再慢慢往上走。燈泡裡的那個位置的投影稍微修改一下,還要多出去一些。
第四步,把整個的投影再去鋪一遍,第一遍是比較概括的鋪。投影的紋路大致差不多就可以了,不要太刻意。換中炭先調整外輪廓的顏色深淺變化,再把亮面輕輕排一遍。
第五步,拿木炭條把顏色再整體鋪一遍,木炭條會讓畫面顏色顯得更加透氣。然後開始擦拭畫面,注意螺旋紋千萬不要擦亂了,在素描金屬物體時很多地方都需要擦,這樣畫面才能更加細緻。
第六步,準備一支尖一點的硬炭和橡皮,開始做細節。把一些重色稍稍卡一下,用橡皮配合筆把螺旋基座上的字母刻畫出來。再慢慢用橡皮把玻璃的高光和投影的亮的紋路提出來,不斷調整顏色層次。
第六步,把燈泡裡面的鎢絲跟出來,再慢慢把亮色擦拭一下,不要讓它那麼白,投影的邊緣再擦乾淨一些,並再去拍一遍線,讓畫面清爽一些,不斷的去調虛實。
這次短期的玻璃器皿質感的塑造就到這裡了,大家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