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月夜,在北京天文館看星星賞月亮

2020-12-24 北京日報客戶端

8月24日七夕節當晚,北京天文館開門迎客,邀請大小觀眾「仰望星空」,「細品」七夕月夜。

天象廳裡「遨遊」今晚夜空

「60年前,天文館的李元先生也是像今天一樣,用天象儀給觀眾們講述星空的故事。從天文學上看,織女星和牛郎星之間的距離是16光年,即使用人類最快的宇宙飛船,他們相聚一次也需要3萬年,哪怕是互相打一個電話,發一句問候,也需要32年。」

今晚,天文館天象廳裡,副館長齊銳使用目前全世界最先進的天象儀,講述著夜空中曾經「發生」的故事,向大家娓娓道來。

「現在您看見的,就是這個七夕的夜空。您頭頂最亮的就是織女星,它距離我們25光年。也就是說,它在25年前發出的光,如今才到達您的眼中。而您看到的,是它25年前的樣子。」

短短20分鐘, 「氣沖斗牛」「星海浮槎」「七月流火」……一個個美妙的古老故事在頭頂的「星空」上演,帶領觀眾們星空「遨遊」。

望遠鏡「細品」七夕之月

天文館的北廣場架設起4臺專業天文望遠鏡,觀眾們可以透過它們,「細品」七夕清朗的夜空。

「這是我第一次透過天文望遠鏡看月亮,它真是太美了。」大三女生小林在七夕夜晚獨自來到天文館賞月。暗處是月海,亮處是高地和環形山,小林第一次親眼看清了「月亮的臉」。

工作人員調整好「追蹤儀」,小林將手機鏡頭對準望遠鏡,給七夕夜空裡明亮皎潔的上弦月留影紀念。「雖然這是一個沒人陪伴的七夕節,一個人也過得很有趣」,小林感嘆道。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再晚些,「大個子」木星和「指環王」土星也會出現在大家的視野裡,「今年這兩顆星的觀測條件都不錯,而且一直到年底它們都會越靠越近。值得大家關注。」

科普展項解讀「身邊科學」

「小朋友,你看這個是牛的角,因為中間有個大空洞,所以又叫『洞角』。這個是鹿角,裡面是實心兒的,所以又叫『實角』。」天文館的戶外廣場上,多家科普單位帶來了豐富的展示項目,讓觀眾在輕鬆的氛圍裡了解「身邊的科學」。

「乾隆皇帝撰寫了一部《麋鹿解說》!」「麋鹿媽媽一次懷孕要懷9個月!」來自東城區的10歲小姑娘奇奇掃碼參加了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的一「鹿」走來問答闖關遊戲,了解了不少她之前聞所未聞的麋鹿知識,還「榮獲」了「可甜可鹽智慧麋」的稱號,別提多開心了。

「你知道,這個是什麼行星嗎?」天文館展位上,掛起了一串兒表情各異的太陽系「行星」,答對問題的小觀眾,就能獲得一個美麗的小燈籠。「這是金星嗎?因為它是黃色的。」一個小男孩撓著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你再想想呢。你看它圍著一圈美麗的『指環』,它是誰呢?」工作人員循循善誘地引導男孩。「噢!我知道了,它是『指環王』土星!」這次,小觀眾答對了,終於如願拿到了禮物小燈籠。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樂琪 白繼開

編輯:王海萍

流程編輯 吳越

相關焦點

  • 上海首個天文館籌備多年終獲批:2018年可去臨港看星星
    原標題: 2018年可去臨港看星星  東方網9月10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城市燈光越來越亮,卻讓夜空越來越暗,在上海市區已經無緣看到綴滿星星的夜空。而上海的「追星迷」除了去佘山天文臺和天文博物館,還能去哪兒觀星呢?
  • 夜遊圓明園賞荷、玉淵潭賞燈 七夕之夜玩轉浪漫
    拜織女會、祭月祈福、「臥看牛郎織女星」,是古人在七夕晚上會做的事。現代的七夕節,除了吃飯、唱k、看電影之外,你還可以這樣過。七夕的白天需要工作,但下班後的時間一定要留給「浪漫」。
  • 博物館地圖:遊北京天文館
    北京天文館,坐落於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138號,是中國也是亞洲大陸第一座大型天文館。它分為兩部分:北京天文館(簡稱西館)和北京古觀象臺(簡稱東館)。這裡只介紹西館,看!就是那個頂部為半球狀的建築。西館又由A館和B館組成。
  • 北京天文館球幕立體宇宙劇場探秘
    到天文館去「遨遊宇宙」——北京天文館球幕立體宇宙劇場探秘穿梭於浩瀚壯麗的太空,和各種宇宙天體擦身而過,忽然一顆隕石襲來,很多人下意識地向旁邊閃躲,還有好奇的人伸手去摸。這不是在遨遊宇宙的太空船內看到的景象,而是在經過一年時間完成改造升級的北京天文館球幕立體宇宙劇場內,觀眾在1月23日的首映式上看到的畫面。「改造升級後的球幕立體劇場在世界上也稱得上是最一流的,4K加3D的超凡體驗帶來的是視覺和感官上的新突破。」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說。
  • 全球最大的天文館上海天文館地址:耗資6億(組圖)
    唯一的一座綜合性大型天文館在北京。現在,上海的愛好天文的朋友有福了,可以一睹銀河的全貌。  因為,全球最大的天文館要落戶上海了。  網上的圖片一曝光,就引起熱議——有的網友說這個天文館的造型像指甲刀、牛油果甚至是摩託羅拉翻蓋手機。
  • 北京汽車博物館、北京天文館今起閉館,購票觀眾可申請退款
    根據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控工作需要,為避免人員聚集引發交叉感染,北京汽車博物館自2020年1月24日(除夕)起臨時閉館,恢復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汽博提醒各位觀眾調整行程,暫緩參觀。已經網上購票的觀眾,可通過購票平臺申請退款。請留意北京汽車博物館官網、微信及微博平臺的信息更新。
  • 北京天文館1日起調整每日參觀限額至7200人
    中國網9月28日訊 據北京天文館消息,北京天文館將提升每日預約參觀人數並逐步恢復開展科普活動。自10月1日起調整每日參觀限額至7200人(上下午各3600人)額滿為止。2020年中秋、國慶節假期開放時間為9時至17時30分(16時30分停止入館)。
  • 天文館 收藏日月星辰的地方
    我國天文館事業的開創者、北京天文館的創始人之一李元先生曾經用詩一樣的語言讚美過天文館。這種20世紀初誕生於德國的科普場館,憑藉獨特魅力在全世界遍地開花。而北京天文館的開創者們認為,在新中國當時的條件下,新創辦的這個場館既應該有演示天象的功能,同時還應該有天文科普展覽與研究的功能。在陳遵媯先生的大力倡導下,這個場館最終採用了「天文館」這個名稱。  選址曾經頗費周折  北京天文館的選址也頗費了一番周折。
  • 北京天文館月球-隕石展區裡0.5克月巖成為「打卡點」
    北京天文館月球-隕石展區裡0.5克月巖成為「打卡點」 源 / 新財網 文 / 新財網 2020年12月14日 13時41分
  • 中秋前夜 上海天文館亮燈了!
    最近,如果在晚上路過建設中的上海天文館,你一定會被未來感籠罩。中秋前夜,上海天文館將首次被「點亮」,其主體建築及景觀揭開神秘面紗,在夜幕中熠熠生輝。此次燈光聯動調試標誌著上海天文館建安工程基本竣工。主館內部同樣以銀白色作為燈光的主基調。直徑27米的球幕影院完全「懸浮」在室內空間中,剛好與臨港滴水湖構成地球與太陽的大小比例。而沿著螺旋步道拾級而上,來到室外空間,直徑42米的「倒置穹頂」,將周圍一切建築遮擋起來,你所見到的一切只有茫茫夜空,是夜晚觀星的絕佳場地。
  • 北京天文館專家告訴你
    9月12日至13日,北京天文館開展「宇宙小衛士」垃圾分類主題活動,幫助小朋友們提升垃圾分類意識。互動遊戲模擬垃圾分類場景正在上三年級的奔奔拿到了一枚綠色別針,這是他剛剛參加遊戲活動的獎勵。奔奔媽媽告訴南都記者,之前家裡的垃圾大都由奶奶處理,奔奔對垃圾分類沒什麼概念。
  • 七夕特輯|月亮花禮來襲,月亮才能代表我的心!
    本期特別推薦關鍵詞:月亮花束,月亮才能代表我的心。——那夏今年七夕突然火起來的月亮滿天星花束還是突然讓人眼前一亮,大概是因為月亮獨特的造型。今天的這篇文章,文字部分由那夏原創,圖片來自網絡,具體創作者請參考圖片水印哦~那夏也一直在猜想,月亮花束的背後的文化寓意。我猜測,大概是因為月亮代表我的心,所以,月亮花束也是表達愛的一種。不管不管,好看就行,有新意就行。
  • 嗨8│雙節同慶人月團圓,這些賞月勝地為「夜北京」增韻添彩
    圖/頤和園官網截圖 ◆「清輝雅韻」古臺賞月 民間素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的說法,在農曆八月十六晚上19時至21時,一場「清輝雅韻」古臺賞月活動將在建國門外的北京古觀象臺舉辦。
  • 6.21日環食北京能看到嗎?北京日偏食時間幾點出現?
    北京天文館專家介紹,這次日環食,包括北京在內的全國大多數地方都可見到大食分日偏食。「如果錯過了這次機會,在中國境內想看到同樣的日食就要再等十年了。」北京地區14時33分至16時59分可見偏食,食甚發生在15時50分,食分為0.59。  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朱進介紹,本次的日環食有許多特別之處,在我國有些地方觀測太陽和月亮的視直徑相差僅千分之三,幾乎一樣大。因此日環食發生時,沒有被月亮擋住的太陽邊緣會非常窄。「這種日環食我以前還沒遇到過。到時候會是什麼觀測效果?
  • 北京地鐵4號線,沿線有皇家園林,有動物園,有天文館,都是不能錯過的...
    ;還可以到紫竹院賞竹,到陶然亭觀亭。地址:北京市中關村南大街35號門票:免費動物園站北京動物園作為北京最早的動物園,北京動物園不僅在老北京人的童年佔有一席之地,>也是現在的新北京人的最愛,哪一個在北京長大的孩子,小時候沒有去過幾次北京動物園呢?
  • 在德令哈天文館「聽課」,熟天文明地理,探索宇宙
    接近天文館沒想到高原小城市德令哈會來上有意義的天文課,這對自己來說是意外的驚喜,也有很大的紀念意義。它位於德令哈市長江路,總建築面積為3974平方米,是目前國內第二大天文主題科普館。小時候喜歡看星星,很容易識別北鬥七星的位置。巨蟹座這樣的星座後來摸索起來,覺得宇宙有那麼大,總是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當時自己喜歡天上的星星名字,總覺得和自己息息相關。多年後才知道年輕時的無知和天真。
  • 「最新」上海天文館通過竣工綜合驗收!來看現場圖→
    一起來看看建成後的天文館將帶來哪些震撼體驗,詳↓上海天文館項目工程造型複雜,施工難度大。為營造最佳宇宙沉浸感,整個天文館幾乎所有混凝土和鋼結構都採用不規則形狀,建設過程中攻克多項空間結構技術難題,如實現國內首例長36米、跨度61米的鋼結構大懸挑,「懸浮」於混凝土殼體上方直徑29米的球幕影院,僅少量點支撐的200多米長旋轉步道以及直徑40米的倒轉穹頂等。
  • 上海天文館造型夢幻 背後是工程師的鬼斧神工
    授權轉載上海天文館的布置中有哪些深意?上海天文館的設計靈感來自「三體」,不過這個「三體」並不是劉慈欣小說中的三個太陽,而是我們身邊的太陽、地球和月亮。建築師先設置了3個圓形和球體,隨後假想一顆衛星的運動軌跡,在球體外勾勒一條條運行軌道,形成天文館的建築造型。
  • 北京:博物館裡的七夕夜
    「七夕」情滿四合院民俗展中浪漫談活動在首都博物館舉行。新華社記者 羅鑫 攝新華社北京8月26日電(記者強力靜 羅鑫)初秋夜晚,微風習習。在北京中華世紀壇日晷下,精美的月球燈前,身著漢服的「牛郎」「織女」從「鵲橋」兩端緩緩走向對方、最終相會,攝影師為他們定格下濃情蜜意的瞬間。「今天是我和男朋友度過的第一個『七夕』,這樣過『七夕』特別有儀式感。」38歲的汪婕說。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節日七夕。
  • 《天文館》海報公布 波特曼變身「通靈少女」
    《天文館》海報公布 波特曼變身「通靈少女」 時間:2016.08.1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