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文館球幕立體宇宙劇場探秘

2021-01-11 科普頻道

到天文館去「遨遊宇宙」

——北京天文館球幕立體宇宙劇場探秘

穿梭於浩瀚壯麗的太空,和各種宇宙天體擦身而過,忽然一顆隕石襲來,很多人下意識地向旁邊閃躲,還有好奇的人伸手去摸。

這不是在遨遊宇宙的太空船內看到的景象,而是在經過一年時間完成改造升級的北京天文館球幕立體宇宙劇場內,觀眾在1月23日的首映式上看到的畫面。

「改造升級後的球幕立體劇場在世界上也稱得上是最一流的,4K加3D的超凡體驗帶來的是視覺和感官上的新突破。」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說。

歷時一年改造完成內地首家球幕立體宇宙劇場

從北京天文館B館的二層向右拐,就是這個能容納200席座位的球幕立體宇宙劇場了。這裡除了座椅所在的地面是平的,劇場內四面八方都是球形的。

「之前這也是個球幕劇場,但不是立體的。」朱進告訴記者,「那是2004年12月新館建成後引進的,當時這裡也是全世界第一個利用雷射投影技術的球幕影院。」

「而隨著技術的進步,天文館也在不斷創新和改進。」副館長張學奎說,「數字立體投影技術為擁有悠久文化歷史的天文館注入了新的活力,這一技術突破傳統聲、光、電局限,將美輪美奐的畫面帶到觀眾面前,給人一種虛擬與現實並存的雙重視覺感受。」

據朱進介紹,本次球幕影院改造項目是北京天文館的重點項目,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裡,天文館架構了新型的前端投影設備,建立了後端高性能伺服器,同時將劇場周邊輔助配備進行了換代升級。

「你可以看到,改造後的座位比從前更加寬敞,因為球幕直徑18米,傾角15度,幾乎布滿觀眾的全部視野,大家需要更加廣闊的空間和視野,這回就算仰頭看自己的頭頂也舒服了。」張學奎說。

朱進告訴記者:「我們還採用索尼最先進的數字放映機,它能提供業界領先的4K像素物理分別率,並可達到21000流明的超高亮度。「正是這些世界一流的技術帶給觀眾的絕妙體驗,讓大家有如在宇宙中身臨其境。」

「這是我國內地第一家引進球幕立體技術的劇院,此前我國只有香港、澳門地區有。」朱進說。

最真實的星空環境讓小夥伴們都驚呆了

「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地球此時此刻在太空中的樣子了。」在朱進的「領航」下,參加球幕立體劇場首映式的觀眾現場感受了一下3D加4K技術到底有多神奇。

浩瀚無邊的宇宙天體近乎布滿觀眾的全部視角,不一會兒大家便穿梭到了銀河系以外,廣袤的星空逼真又震撼,讓現場的大人小孩都不停地發出「哇!哇!」的驚嘆聲。

來自北外附校的初二學生樊德龍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從前我也看過3D的太空影片,但是像這麼大的屏幕,每個角落都有星星在我身邊的還是頭一次見到。就像是坐在太空船裡一樣,太奇妙了。」

在劇場後面操作室內「駕駛」「太空船」的KenPang是香港太空館內的技術人員,他和另外兩名同事特意從香港趕來北京,參加內地首家球幕立體宇宙劇場的盛大開幕。KenPang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像這樣的球幕立體宇宙劇場,在他所在的香港太空館裡也有一個。「來看的人都覺得既逼真、又神奇,這就是球幕立體劇場的魅力。」

「高大上」的數字放映技術成就球幕立體宇宙劇場震撼效果

在浩瀚無際的太平洋中心,一座高大的火山在日暮時被陽光罩上金色的光環,夜幕漸漸降臨,隱藏在銀河系中的那些繁星慢慢呈現在人們的眼前——在當天的首映式上,天文館為大家呈現了《追逐天空的奧秘》這部影片,在場的觀眾無不被球幕立體劇場的震撼效果所感染,不時發出嘖嘖讚嘆。

到底是什麼樣的技術讓現場效果如此逼真,朱進給了記者答案:「是4K影像技術。」

索尼(中國)專業系統集團總裁井手司治當天也來到了現場,他為大家科普了一下這神奇的4K影像技術到底是何方神聖:「是高達4096×2160的像素解析度,它是2K投影機和高畫質電視解析度的4倍,屬於超高清解析度。在這樣的解析度下,無論在影院的哪個位置,都可以清楚地看到畫面的每一個細節。」

「除了超高清4K影像,想要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還少不了立體成像技術。」朱進說,「不過比起平面的3D立體成像,在球幕上的立體效果還要更加複雜。」

「和傳統的利用偏振技術實現3D立體效果很不同。」朱進說,「像這樣大且還是球形的屏幕,在360°×180°各個視角都有漫反射,而偏振技術只能實現一個角度的立體效果。拿到球幕上應用這顯然是行不通的。我們採用了光譜分離的技術,實現左右眼立體影像的高度分離,這樣的立體效果目前在世界上也是頂級的。」

「正是這些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先進技術,使球幕立體影院內的宇宙世界真實而又震撼。」朱進說。

「就連每副眼鏡的造價之前都能達到一萬元人民幣,現在技術進步使得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二。這個眼鏡可不像天文館內另外兩個立體影院的能直接送給你們,看完我們可是要收回的,大家小心點使用啊。」聽了朱進的話,在場的觀眾都樂了。(科技日報北京1月25日電)

相關焦點

  • 博物館地圖:遊北京天文館
    北京天文館,坐落於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138號,是中國也是亞洲大陸第一座大型天文館。它分為兩部分:北京天文館(簡稱西館)和北京古觀象臺(簡稱東館)。這裡只介紹西館,看!就是那個頂部為半球狀的建築。西館又由A館和B館組成。
  • 全球最大的天文館上海天文館地址:耗資6億(組圖)
    上海天文館建設指揮部展示部部長林清介紹,該館展示主題是「連接人和宇宙」,主展區分為「家園」「宇宙」「徵程」3個展區:「家園」展區圍繞我們熟悉的星空、太陽、地球、月球徐徐展開,帶領觀眾「漫步」太陽系、「穿越」銀河系;「宇宙」展區從時空、光、引力、元素和生命5個角度全景呈現宇宙奇妙現象,揭示天體演化及運行的機理;「徵程」展區呈現人類探索宇宙的偉大曆程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啟發觀眾的思考和感悟。
  • 天文館 收藏日月星辰的地方
    「世界上可曾有這樣宏偉的劇場,它能把日月星辰包羅收藏?人間哪有這麼巨大的銀幕,它能輝映出宇宙的景象?」我國天文館事業的開創者、北京天文館的創始人之一李元先生曾經用詩一樣的語言讚美過天文館。這種20世紀初誕生於德國的科普場館,憑藉獨特魅力在全世界遍地開花。
  • 北京A級旅遊景點,這幾個博物館,適合小孩子周末遊,學習知識
    北京動物園北京動物園始建於1906年,在西直門外樂善園、繼園和廣善寺、惠安寺「兩園、兩寺」舊址上的清「農事試驗場」內,由商部奉旨籌建。園內由動物園、植物園、農事試驗三部分組成。北京汽車博物館北京汽車博物館位於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26號。該項目選址豐臺區花鄉四合莊村,西臨萬壽路南延,北臨南四環西路,總用地面積58公頃,地上建築面積50餘萬平方米,總投資40億元人民幣。
  • 北京天文館1日起調整每日參觀限額至7200人
    中國網9月28日訊 據北京天文館消息,北京天文館將提升每日預約參觀人數並逐步恢復開展科普活動。自10月1日起調整每日參觀限額至7200人(上下午各3600人)額滿為止。2020年中秋、國慶節假期開放時間為9時至17時30分(16時30分停止入館)。
  • 上海天文館造型夢幻 背後是工程師的鬼斧神工
    授權轉載上海天文館的布置中有哪些深意?上海天文館的設計靈感來自「三體」,不過這個「三體」並不是劉慈欣小說中的三個太陽,而是我們身邊的太陽、地球和月亮。建築師先設置了3個圓形和球體,隨後假想一顆衛星的運動軌跡,在球體外勾勒一條條運行軌道,形成天文館的建築造型。
  • 北京天文館專家告訴你
    9月12日至13日,北京天文館開展「宇宙小衛士」垃圾分類主題活動,幫助小朋友們提升垃圾分類意識。互動遊戲模擬垃圾分類場景正在上三年級的奔奔拿到了一枚綠色別針,這是他剛剛參加遊戲活動的獎勵。奔奔媽媽告訴南都記者,之前家裡的垃圾大都由奶奶處理,奔奔對垃圾分類沒什麼概念。
  • 宇宙生活指南教你打卡宇宙奇觀,北京天文館館長親授技巧
    從地球可以看到哪些宇宙奇觀?是太陽系最高的山峰,是有三個地球那麼大的龍捲風,還是木衛甲烷的海洋...在人類探索太空的60餘年裡,我們的探測器都到訪了哪些星球?發現了哪些宇宙奇觀,在地球上我們怎樣探望這些地方?
  • 在德令哈天文館「聽課」,熟天文明地理,探索宇宙
    接近天文館沒想到高原小城市德令哈會來上有意義的天文課,這對自己來說是意外的驚喜,也有很大的紀念意義。它位於德令哈市長江路,總建築面積為3974平方米,是目前國內第二大天文主題科普館。宇宙星系在一樓的科普廳,用手觸摸多媒體畫面,立體地展示了從微觀世界到宏觀世界、從最小的物質夸克到各種星系的宇宙空間多樣性。精心製作的各種行星模型在燈光的映射下發出不同的光,充分展示了各種行星所代表的各種屬性,帥氣專業的解說員逐漸帶領大家開始探索宇宙世界。
  • 北京地鐵4號線,沿線有皇家園林,有動物園,有天文館,都是不能錯過的...
    地址:北京市中關村南大街35號門票:免費動物園站北京動物園作為北京最早的動物園,北京動物園不僅在老北京人的童年佔有一席之地,>也是現在的新北京人的最愛,哪一個在北京長大的孩子,小時候沒有去過幾次北京動物園呢?
  • 七夕月夜,在北京天文館看星星賞月亮
    8月24日七夕節當晚,北京天文館開門迎客,邀請大小觀眾「仰望星空」,「細品」七夕月夜。今晚,天文館天象廳裡,副館長齊銳使用目前全世界最先進的天象儀,講述著夜空中曾經「發生」的故事,向大家娓娓道來。「現在您看見的,就是這個七夕的夜空。您頭頂最亮的就是織女星,它距離我們25光年。也就是說,它在25年前發出的光,如今才到達您的眼中。而您看到的,是它25年前的樣子。」
  • 上海天文館初具規模,建成將是全球最大天文館
    日前,上海天文館主體建築大懸挑支撐結構卸載,這意味著全球最大的天文館已初具規模,預計將在2020年建成開放。上海天文館選址位於浦東新區臨港新城臨港大道與環湖北三路口,距離軌道交通16號線滴水湖站約700米,總用地面積58602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8164平方米,包括一幢主體建築,魔力太陽塔、青少年觀測基地、大眾天文臺、餐廳等附屬建築,土建投資約5.28億元人民幣。上海天文館建築方案由美國意艾德建築事務所和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院組成的聯合體設計。
  • 滴水湖畔觀星 上海開建全球最大天文館2020年將開放
    圖片說明:上海天文博物館地理位置圖   今天上午,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在臨港新城正式開工。上海天文館將成為全球建築面積最大的天文館。   而全新開建的上海天文館則將是一座綜合性的科普場館,定位為國際頂級。全館將通過採用高科技手段來反映整個宇宙科學的全貌,以及全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帶領民眾一起了解宇宙,建立完整的宇宙觀。長年生活在城市裡的上海人在光汙染的環境下很難有機會看到星星,更別提銀河的全貌。未來在這裡,民眾將能夠通過儀器設備和模擬體驗真正看清星空真實的樣子。
  • 北京汽車博物館、北京天文館今起閉館,購票觀眾可申請退款
    根據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控工作需要,為避免人員聚集引發交叉感染,北京汽車博物館自2020年1月24日(除夕)起臨時閉館,恢復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汽博提醒各位觀眾調整行程,暫緩參觀。已經網上購票的觀眾,可通過購票平臺申請退款。請留意北京汽車博物館官網、微信及微博平臺的信息更新。
  • 遛娃攻略:六家必去的北京博物場館推薦
    要說全國各地哪個城市的博物館最多,恐怕非北京莫屬了。陪孩子逛博物館不僅可以增長孩子的見聞,而且也是讓孩子學習知識的大好機會。隨著北京疫情的逐漸結束,各行各業恢復正常秩序。各個博物館也開始逐漸開放參觀了。今天就給大家推薦十家必去的北京博物館。
  • 北京天文館月球-隕石展區裡0.5克月巖成為「打卡點」
    北京天文館月球-隕石展區裡0.5克月巖成為「打卡點」 源 / 新財網 文 / 新財網 2020年12月14日 13時41分
  • 天文學和宇宙學上的進展如何影響天文館?
    作為上海天文館的設計方,Ennead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合伙人託馬斯·黃表示:「在國際獎項中屢獲殊榮的上海天文館設計象徵了時空一體的思維和創造力:現代化、前瞻性的建築設計和歷史文脈相接,在中國從古至今天文研究的豐厚積澱中,映射出中國對未來宇宙探索的雄心壯志。
  • 中秋前夜 上海天文館亮燈了!
    最近,如果在晚上路過建設中的上海天文館,你一定會被未來感籠罩。中秋前夜,上海天文館將首次被「點亮」,其主體建築及景觀揭開神秘面紗,在夜幕中熠熠生輝。上海天文館建築燈光聯動調試,標誌著建安工程基本竣工,轉入展示工程全面建設階段,預計2021年擇期開放。當天,上海天文館還發布了官方標誌圖案。上海天文館獨特的建築設計,源自設計師對於軌道運動的形式化抽象,不僅展現了天文學概念,更與軌道周期緊密相連,使整個建築成為一件天文儀器,能夠跟蹤地球、月亮和太陽在天空的運動路徑。
  • 上海天文館建設取得最新進展
    日前,於2016年11月8日開工的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經過兩年多的施工建設,已完成了主建築及附屬建築的結構驗收、鋼結構大懸挑卸載等重要關鍵節點,正在全面推進外幕牆工程和內部精裝修工程,預計2019年下半年建安工程竣工,2020年底展示工程基本完成
  • 天文館:這裡不僅投射星空 更投射人類對未來的探求
    隨著光影的移動,講解員的聲音緩緩響起,廣袤的宇宙在我們頭頂加速流轉,爆米花和冰激凌還在口中留下一絲甜味……很多人都能隱約回想起童年的天文館之旅,然而,天文館究竟從何而來?它是怎樣模擬太陽系和宇宙,又是怎樣隨著天文學的發展而變化,在不同國家和文化環境下又擦出了哪些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