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迎灶神,五路財臨門

2020-12-14 澎湃新聞

農曆正月初四是女蝸創世神話的「羊日」。在晉人董勳《問禮俗》有記載:「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在老皇曆中佔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徵,這一天也是我們民間「迎財神,接灶神」的日子。

正月初四的習俗

1、迎灶神

灶王爺要點查戶口,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裡,準備豐富的果品,焚香點燭並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年初四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

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

2、佔羊日

正月初四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裡,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

晉人董勳《問禮俗》載曰:「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正旦畫雞於門,七日貼人於帳。」

「三羊(陽)開泰」本應吉祥,但有一個「紅羊劫」的說法,讓大家不要出門。另外一個傳說,初四灶王爺要查戶口,因此也不宜離家。

這符合人們連續過節中需要有一天在家調整一下的要求,老北京有初四忌門的習俗,但是侄子可以去看姑姑,「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不分彼此一家人。」姑奶奶在家很有地位。

3 、接五路

就是接五路行神,後來演變成接五路財神。初四日下午三點,接五路儀式的準備工作就開始了,直到晚上九、十點鐘結束。先是擺案桌,一般用兩張八仙桌拼起來即可。

頭桌是果品如廣橘、甘蔗,寓意財路廣闊,生活甜蜜;二桌是糕點,寓意高升、常青;三桌為正席,供全豬、全雞、全魚,並元寶湯等。半桌是飯、面、菜,一碗路頭飯中插一根大蔥,蔥管內插一株千年紅,寓意興衝衝、年年紅。

第三桌上的酒菜須等接上五路財神後方可奉上。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

接五路須主人帶上香燭分別到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的財神堂去請接,每接來一路財神,就在門前燃放一串百子炮。

全部接完後,主人和夥計依次向財神禮拜,拜後將原供桌上的馬幛火化,表示恭送財神。儀式才算是結束了。

4、搶路頭

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餘」諧音,討個吉利。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菸花,向財神表示歡迎。

5、路頭酒

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民國時,各商店於年初四午夜至初五凌晨敞開店門,燈燭輝煌,盛設供壇,接「財神」,並去財神廟「換元寶」。

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請大小夥計,分發紅包。過去北京有句老話:「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初四晚上掌柜的說官話。」宴會有酒有菜,酒後慣例是吃包子。

掌柜這時舉杯祝賀,向大家道「辛苦」,這就叫「官話」。官話講完後包子端上來,掌柜的親自夾包子,包子放誰碗中,誰就被暗示已被解僱,被辭退之人飯後自動收拾行李告辭,所以這頓便宴俗名叫「吃滾蛋包子」。

6、吃折羅

大年初四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羅,所謂折羅,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

室內撣塵,屋內掃地,垃圾堆到院中準備「扔窮」。牛羊肉鋪在這一天要到馬神廟燒香,因為羊王、牛王、馬王均在馬神廟內供奉,老北京以南郊馬神廟的羊王像最有名。

7、綁火神

在北方,大年初四這一天,有些農村家家戶戶會綁火神。用玉米梗或麥梗綁在棍子上,點燃後從自己家送到河裡去,代表一年家裡無火災。

8、做大歲

在莆田,除夕大年三十,叫做歲,而初四叫做大歲。這是有著歷史原因。相傳明朝年間,倭寇不時騷擾我國東南部沿海地區,一次,莆田人在高高興興過年三十時候,倭寇殺過來,燒殺搶掠,倖存的人們跑進了山裡。後來倭寇被打退了,人們也從山裡回家了,但是年沒過成,而且很多家庭也失去了親人。所以在莆田,初二是嚴忌去別人家裡拜年串門,因為在古代莆田,這個日子,人家在治喪。等過了初三,大夥都覺得,因為年三十沒過好年,應該再過一次,因此就定初四再過一次年,而且辦的更隆重。於是,這個習俗就被莆田人代代傳了下來,直到現在。

正月初四的禁忌

忌出遠門

忌出遠門,這一天是民間習俗接神日,迎接眾神明、灶王爺與家神回來保護家人,灶王爺會點名,所以不宜外出。灶王爺要點查戶口,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裡,準備豐富的果品,焚香點燭並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老北京有初四忌門的習俗,但是侄子可以去看姑姑,「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不分相互一家人。」姑奶奶在家有地位,是中國民俗特色。

正月不剃頭

剃頭匠從三十早起就幹活,無論剃頭打辮子,還是洗、剪男頭,一直幹一夜,直到月朔早晨。那時剃頭師傅多是寶坻人,天一亮就卷包兒回老家了,再剃頭,找不到師傅了。這是督促人們,在新年前做好一切清潔衛生工作。

忌摔壞東西

平時打碎器物就犯忌,新年裡打碎器物就更是不好的兆頭。舊時民俗認為正月打碎器物,新的一年內會有不好的運勢。所以打碎器物時要趕緊說一聲「歲(碎)歲(碎)平安」或者「越打越發」,「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等等,以作禳解。

喪家忌賀年

家有喪事,三年服喪期間,過年的一切行事都要取消。最忌諱的就是到別家去賀年,別人也儘量在正月裡不到喪家去,不得已要來往時,不進屋內,而是站在門外說話。

忌吵架罵人

正月裡忌吵架、罵人。舊時民俗以為正月裡吵架會敗興一年,罵人會帶來兇禍。

隨著時代的變遷發展,很多古時候傳下來的禁忌都逐漸被人們淡忘了,如果過年沒有這些禁忌,可能還真缺少了過年的氣氛。禁忌種種,叫人擔著點心,神經有那麼一點緊張,卻又能給人一絲希望,盼望著新的一年裡有一個新變化,年味兒反而更濃。

來源:記憶中的往事

本期編輯:王晗

原標題:《初四迎灶神,五路財臨門》

相關焦點

  • 正月初四迎的灶神,是神仙系統最基礎的神,天庭的監察使者
    今天是正月初四,我們來聊一下五祀。相傳最初的五祀分別是灶神、門神、井神、廁神和中溜神這五路神。需要注意的是這五路神是家庭不同部位的鎮宅神仙,不同於五路財神。特別需要註明的是中溜神,中溜其實就是房間的中央,古云:於是使力士舉巨囊,而至於中溜。
  • 正月初四|據說今年吃的好不好,就看今天過得巧不巧~
    正月初四春節迎神不間斷迎完這個接那個神仙迎接得多一些今年運勢會更旺哦今天可是非常重要的迎灶神哦迎灶神 接五路老話說正月初四是各路神仙從天界光顧人間的時候。接五路,就是指接五路財神。以前商家春節休假後,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請五路財神,初五開市,以圖吉利。春節期間,在微信後臺回覆:春節快樂即可領取春節福利小禮包哦!
  • 正月初四,迎神接福!
    正月初四,迎神接福! 轉眼已經正月初四了, 正月裡有很多年俗, 傳統大年初四便是迎神的日子,
  • 年初五,迎財神 五路財神你打算迎哪一路呢?
    原標題:初五,五路財神迎春來  在傳統年俗中,借物喻理和借物指事用到了極致。年初一到初三禁忌中不能傾倒的垃圾是喻作財富,從初三「貼赤口」開始,垃圾由財富變成代表「窮與晦」的穢物,倒垃圾賦予了送窮的年俗願景。  新春長假的禮俗,概括起來就兩件大事:拜年和迎財神。拜年是人脈的建立和維繫;迎財神是資源的整合與落實。
  • 宋朝和明朝為什麼都在正月初四建立?正月初四有什麼習俗?
    我們先來看看初四這一天有什麼習俗? 迎神接神: 所以準備東西是在白天進行的,要準備好祭牲、糕點、水果等等,然後等到正月初四子夜,人們開始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迎各方神仙,其中人們祭拜最多的是灶王爺和財神,財神是因為初五是財神的誕辰,很多人為了搶一個好彩頭,都會在初四就提前「接財神」,以便來年有一個好財運。
  • 中國古代春節期間祭拜的三大神:財神、門神、灶神
    人生在世既平安又有財,自然十分完美,這種真切的祈望成為人們的普遍心理。求財納福的心理與追求,充分反映在春節敬祀財神的一系列民俗活動中。人人滿懷發財的希望,祈願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引了一首蔡雲的竹枝詞,描繪了蘇州人初五迎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
  • 關於正月初四的那些事,你了解嗎?
    正月初四,作為新正月的第四天,你知道有哪些習俗嗎?正月初四,迎灶神在正月初四這一天,是農曆中的「羊」日,也是迎接灶神重回人間的日子。那麼很多人可能就會好奇了,為什麼說正月初四為「羊」日呢?這就不得不提到女媧造世的神話傳說了,在晉朝董勳的《問禮俗》中就提到了女媧造六畜的傳說。
  • 朱大可:灶神,天帝派駐你家廚房的道德協警
    據一本叫做《酉陽雜俎》的唐代筆記小說記載,灶神原名叫張單,身穿黃色衣服,披著長長的頭髮,長得很像是一位美女,估計是那種潘安和西門慶之類的人物。他風流成性,在外面經商發了財之後,居然移情別戀一個名叫海棠的青樓女人,還休掉了原配妻子丁香。再說這位新歡太太海棠,生性好吃懶做,後來又失火燒光了全部家產,丟下張單,自己改嫁走了。
  • 年初五|迎財神朋友圈溫馨文案 超好看的分割線 九宮格排版圖
    正月初五財神日,攜一家親人,獻二盤貢品,焚三柱高香,迎四路財神,召五福臨門,求六方大順,願七星高照,聚八面財源,保九族興旺,過十分好年!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祝你:官大、權大、肚子大,口袋更大;手長、舌長、裙帶長,好景更長!
  • 春節民俗文化丨正月初四,迎灶神
    知年俗 · 品年味◎正月初四,是女媧創世神話的「羊日」,故常說的「三羊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徵,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迎灶神傳統的正月初四是迎神的日子,而年前臘月二十四是送神的日子。俗諺說:「送神早,接神遲」,所以,按習俗,送神要在大清早,接神卻要在16時左右。過去家家戶戶備牲禮果菜,並焚香、燒金紙、放鞭炮以示恭迎。
  • 這天「扔窮,迎財神,吃折籮」,一個都不能少
    到了新年的第四天,也就是初四,人們便準備"扔窮,迎財神,吃折籮",這幾個講究一個都不能少。首先我們來說說這個扔窮是個什麼意思,這裡所說的"窮"其實是指的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垃圾灰塵,所以"扔窮"就是大掃除的意思。
  • 梁和生:價值連城的「五福臨門」是什麼?
    如果在大街上隨便問起幾個大學生:「五福臨門」是什麼?絕大多數會回答不出來!小數的會說到四個字,是「福祿壽喜……」,第五個字沒把握!第五個字是「德」吧?是「寧」吧?是「財」吧?……於是,好幾個版本出來了:「福祿壽喜德」、「福祿壽喜寧」、「福祿壽喜財」……當然,如果是問起北師大的學生可能會回答不一樣:五福臨門第一是富貴、第二是長壽、第三是康寧、第四是好德、第五是善終!其實都答得好!都正確!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字就好!但如果是這樣,那「五福臨門」就好多版本了!無論是「福祿壽喜寧」、還是「福祿壽喜德」、或是「福祿壽喜財」……最後一個字只要是好字,都是福!
  • 十月財神偏愛,4生肖好運來得一塌糊塗,大福大財臨門,事事大吉
    十月財神偏愛,4生肖好運來得一塌糊塗,大福大財臨門,事事大吉生肖兔屬兔人性格活潑,頭腦非常聰明,非常容易得到朋友的賞識。因為自身實力夠雄厚,所以做起事來一帆風順,是少有可以在短時間內大富大貴的人物。10月財神偏愛,貴人相助,生肖兔富得流油。
  • 「新春故事匯」春節民俗故事之五:羊日「迎神」的傳說
    春節民俗故事之五:羊日「迎神」的傳說大年初四就是農曆正月初四,又稱為羊日。是中國民間迎神的日子。在老皇曆中佔羊,所以常說的「三羊(陽)開泰」就是吉祥的徵兆,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大年初四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羅」,所謂「折羅」,就是把過年這幾天吃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清掃室內,把垃圾收集堆到一處,這也是中國民俗中的「扔窮」。羊日「迎神」的傳說傳說正月初四是女媧創造「羊」的日子,也就是所謂的「羊日」,因此在這一天是絕對不能殺羊的。
  • 送罷灶神迎新年 《神都夜行錄》崑崙秘寶驚喜再啟
    網易新概念妖靈大作《神都夜行錄》今日迎來版本更新,洛陽城中喜慶氛圍日益濃厚,家家戶戶在期盼團聚之際,也紛紛祭拜灶神,希望她能賜福送祥,護佑平安。而崑崙神山之中,秘寶再度開啟,等候有緣人擷取。還有兩千萬登錄福利限時返場,海量妖靈任你召喚!
  • 道教:灶神、門神
    灶神「民以食為天」,有人家的地方就有爐灶,過去的灶神信仰極為普遍灶神,又稱灶君,或東廚司命。灶神的起源很早,據神話傳說,與火有關的不大神炎帝、祝融皆為總神,因此其信仰可能與原始社會的氏族社火有關。另一說,祭灶是報以先炊之德,而祭老婦人,可能是母系氏族社會母祖分食的遺蹟。
  • 道教五大小眾神仙:灶神傳遞民意,門神驅邪擋煞,廁神卻不守廁所
    道教五大小眾神仙,灶神、門神、床神、廁神、井神,你知道他們是怎麼來的嗎?道教道教五大小眾神仙:1、灶神灶神,全銜是「九天東廚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灶神是漢族民間最富代表性,最有廣泛群眾基礎的流行神,寄託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闢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灶神作用:傳遞民意、上傳下達來源:玉皇大帝親封廚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