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勞工部6月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5月失業率為13.3%,好於外界此前預期。但美國媒體指出失業率統計其實存在問題,美國的實際失業率比這一數字高出3個百分點。
當地時間5月8日,美國紐約,一名戴口罩的行人從紐約州勞工部大樓前走過。 新華社 資料圖
根據美國《華盛頓郵報》6日報導,美國勞工部下屬機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當地時間5日發布的官方就業報告顯示,美國5月的失業率為13.3%,低於4月的失業率14.7%。但報告同時註明,由於存在「分類錯誤」(misclassification error),目前公布的失業率低於實際情況。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5日報導,該報告稱其數據收集員連續三個月將某些「暫時失業」(unemployed on temporary layoff)者錯誤地歸入「受僱但缺席工作」(employed not at work)的類別,而後者通常適用於員工休假、請病假等脫產情況。《華盛頓郵報》稱,如果修正這一錯誤分類,美國5月實際失業率約為16.3%,而4月的實際失業率則高達19.7%。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有不少人士質疑美國總統川普及其團隊操縱失業率數據,但接受採訪的經濟學家和勞工統計局前官員均否定了這種可能性。勞工統計局稱,正在調查這一分類錯誤為何持續發生,並將採取措施解決該問題。
在6月5日的失業率數據公布後,美國總統川普在推特上發文慶祝,稱這一數字「令人驚嘆(stupendous)」。同時,美國股市也應聲上漲。
美國5月的失業率數字低於許多經濟學家的預測。據CNN報導,金融信息機構路孚特(Refinitiv)此前調查的經濟學家分析認為,美國5月的失業率將逼近20%。經濟分析公司萬神殿宏觀經濟(Pantheon Macroeconomics)的首席經濟學家伊恩·謝潑德森(Ian Shepherdson)稱失業率下降「可能源自一波隱性的回聘潮」。
許多經濟學家稱,雖然美國5月的失業情況相比4月有所緩和,但目前仍有2100萬美國人失業,美國經濟形勢依然嚴峻。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