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五屆「中國好教育」山東齊魯聯盟「同課異構」教學比武大賽(歷史學科)在陽穀一中落下帷幕。經過緊張激烈的競爭角逐,我校魏靖靖老師榮獲該學科省冠軍,並將代表山東隊參加全國總決賽。
本次大賽,歷史學科分為A和B兩組、遵照「同課異構——說課決賽——專家點評」三個流程有序展開。來自山東濟南、青島、濱州、濰坊、煙臺、濟寧、泰安、菏澤、聊城等不同市縣區高中學校的18名參賽選手同臺競技、互相學習,不僅是參賽選手個人教學魅力的展示,更是各校集體智慧的集中體現。
魏靖靖是我校年輕的歷史教師。自11月12日接到課題通知到22日參加比賽,她在學校歷史教研團隊的幫助下,利用10天時間,精心準備《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五單元第17課國家出路的探索與列強侵略的加劇。
首先精讀教材,研讀新課標,掌握本節課的知識結構,明確重點和難點,圈定講解範圍。其次是構思課堂設計、製作ppt。學校副校長張加富帶領歷史教研室老師們,集體討論、反覆論證定出模式,確立了「路」為主線的課堂設計。魯迅先生在《生命的路》中寫道「什麼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闢出來的。」
以此引出本課線索:鴉片戰爭後,中國民族危機加深,中國的仁人志士上下求索中國復興之路。「好課」需要不斷「打磨」,魏老師先後試講了3次,反覆研磨,修改教學設計、ppt。在這個過程中,歷史教研室老師們,全程聽課,集體研討。從整體節奏的把握,到每一個問題的設置、每一個知識點的處理方式,甚至每一句話怎麼說都會推敲好久,提出了很多專業、建設性的建議。
賽課期間,魏老師沉著應戰、自然大方,課堂互動高效、學習氣氛融洽,讓觀摩者眼前為之一亮。
此次成績的取得是歷史教研室老師們集體智慧流淌的水到渠成,更是學校大力培養青年教師的成果。下階段,學校將繼續堅持把青年教師培養當成是一項核心任務來抓,致力於為其搭建經驗分享、觀點交融、智慧碰撞的平臺,全方位提高青年教師的核心素養。
個人簡介:中共黨員,縣優秀教師。畢業後一直從事高中歷史教學工作,經過實踐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贏得了家長的信任,學生們的喜愛。多篇論文在省、市獲獎;多篇教學案例獲市級獎項;曾獲山東省「一師一優課 一課一名師」省級優秀課例、市優質課一等獎、校青年教師優質課一等獎。
文稿:馬月兒編輯:席欣雨審核:何召凱
來自五蓮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