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義大利神父「疫情下的服侍」看牧者的教會觀和服侍觀

2020-12-19 基督教資訊平臺

配圖來源:梵蒂岡新聞網微博

一、幾乎要淪陷的義大利

在中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開始好轉的同時,在海外歐美地區疫情卻嚴重地蔓延起來。目前疫情最為嚴重的國家非歐洲的義大利莫屬,在義大利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惡化,甚至到了難以控制的地步。

根據義大利公布的最新疫情消息,截至當地時間3月29日18時,義大利24小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217例,累計確診97689例,死亡已經破萬,達到了10779例。現有73880例確診病例中,重症3906例,居家隔離42588例。

擁有六千萬人口的義大利雖然也屬於西方發達國家序列,但和其它發達國家不在一個檔次。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讓整個義大利措手不及,幾乎要徹底淪陷了,現有醫療資源幾近枯竭。

從以上數據可以算出,日前義大利平均有617人就有1人確診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義大利目前新冠病死率已經升至11.03%,是感染率死亡率最高的國家。從義大利傳來的有關視頻顯示,教堂裡堆滿了棺材,因為火化的地方已經無法承擔這麼多死去的人。

二、選擇逆行的神父們

整個義大利動員起來抗擊疫情,醫護人員自然首當其衝要進入戰場,但在義大利還有一個選擇「逆行」的特殊群體,這就是義大利教會的牧者們。由於義大利是一個傳統的天主教大國,這些牧者們有一個正式的稱呼:「神父」。

據CNA等外媒報導,目前在義大利已有60多位神父死於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這一數字超過了犧牲醫生的數量。近日義大利主教團所管轄的報紙Avvenire公布了51名在感染COVID-19(新冠病毒的正式名稱)後去世的教區神父名單,並指出義大利的修會團體也報告了9例與新冠狀病毒相關的死亡,合計共有61位。

在這些去世的神父裡,大多數年齡都超過了70歲,而最年輕的一位神父是保羅·卡米納蒂神父(PaoloCamminati),已於3月21日在醫院去世,享年53歲。這些神父大多數是在去醫院探訪生病的教友或為彌留之際的教友做臨終關懷時不幸感染新冠病毒的,可以說他們也是以身殉職的。

義大利爆發疫情以來短短一段時間有多達五六十位神父去世,也引起媒體的廣泛報導。在國內自媒體平臺上,有關義大利疫情蔓延神父入院安慰病人感染離世的消息也引起很多討論,比如有些網友討論此舉「是悲哀還是榮耀」?從目前的信息看,雖然有個別網友認為那是「送死」,但多數網友對這些捨生忘死的神父們的善舉以及表現出來的自我犧牲精神是表示敬意的。

尤其是義大利有一位72歲老神父的生死抉擇更是令人感動至深!此事有BBC等國際大媒體做了報導,國內的一些媒體也紛紛做了轉載。據環球網引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24日報導,來自義大利北部的神父、72歲的貝拉德利(Berardelli)在感染新冠病毒後,卻將教區居民為其準備的呼吸機讓給了一位更年輕的患者,最終不幸病逝。

在老神父離世後,備受感動的當地民眾雖受隔離規定限制無法為其舉行葬禮,但選擇用另一種方式——在自家陽臺上鼓掌為老神父送行。(不過,後來有天主教的中文自媒體指出報導有不準確的地方,但這位老神父的奉獻和犧牲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三、神父們的善舉該不該被讚揚

由於神父屬於天主教體系,在國內教會,由於受到基要派的影響,有些基督徒對神父的義舉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甚至認為神父的舍己和和尚沒啥兩樣,能不能上天堂還是個問題。

有些新教基督徒對天主教的認知還停留在宗教改革時代,壓根就沒有聽過梵二會議(此會議推動了天主教的轉型)。其實,嚴謹的神學家是不會輕易給天主教貼上「異端」標籤的。雖然天主教裡某些教義有問題,但畢竟在宏觀層面是認信使徒信經和古代大公教會所通過的四大信經的,新教和天主教是有共同認信基礎的。

所以,對於義大利天主教神父在疫情期間的所作所為以及展現出來的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我們應該給予公允的看待,並且從中有所思考屬靈功課。

義大利是傳統的天主教大國,多數國民信奉天主教,從教會觀點看他們又是教友。當義大利突然爆發大規模疫情,很多教友被感染而住院隔離治療,無論從肉體到精神上都承受了常人難以想像到的巨大的傷痛。

3月22日,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教宗方濟各就對此指出過,許多新冠肺炎患者孤獨離世,無法與他們的摯愛道別,而與此同時,許多家屬也無法陪伴摯愛走人生最後一程。

義大利一名主教詹尼·安布羅休也說道:「這是一個艱難的嘗試,我們感到沮喪,我們非常痛苦。」「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黑暗,希望上帝永不會拋棄我們,我們將克服所有苦難來戰勝病魔。」

在這種情況下,身為教會牧者的神父們出動了,冒著巨大的生命危險前往醫院探訪和關懷信徒。

他們不是醫護人員,沒有誰強制他們衝到最前線。但他們有一個身份,他們是教會的牧者,受託照管神的羊群,乃是他們的天職。所以,他們要深入到最前線,繼續做他們的牧養工作。他們並沒有把服侍的禾場局限在教會裡,哪裡有主的羊群,那裡就是他們應該服侍的禾場!

他們當然知道那裡很危險,隨時很可能面臨死亡,但依然坦然無懼,選擇逆行。於是,我們看到,這些神父們像往常一樣,甘心樂意地起身前往布滿死亡恐懼的醫院,探望生病的教友,扶持軟弱的,安慰痛苦的,給彌留的送去臨終關懷。

在使命和生命之間,他們選擇使命至上,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當然,從信仰的角度看,在他們心裡還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他們擁有永生的確據,肉體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而是與主永遠同在了。並且,死亡的權勢已被死裡復活的主廢掉了,在主裡睡了的人還有復活的盼望!

所以,在染上病患的信徒最需要的時候,神父們去表達關懷,給痛苦中的人們帶去安慰、祝福和盼望,或陪伴他們走完在地上的最後一程,正是牧者的職責所在。

且不說這裡也有天主教七大聖事之一的終傅禮的因素【這是專為生病的或臨終的信徒所舉辦的一項聖禮,天主教教理指出:「神父為病人祈禱和傅油時,是整個教會將病人託付給曾受苦,並受享光榮的主基督,求祂撫慰、救助病人。而且他更勸導病人藉著甘願參與基督的苦難和死亡,也獻出一分力量,為使天主子民受益。」聖經根據來自雅5:14-15:「你們中間有病了的呢,他就該請教會的長老來,他們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為他禱告。出於信心的祈禱,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來,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

單單從人道主義的教導來看,這些捨生忘死的神父們所做的也是很有價值的,使處於痛苦中的臨終病人獲得精神上的慰藉,痛苦也得以釋懷,能有尊嚴地告別這個世界。從信仰的角度說,堅定他們的信心,使他們能以盼望和喜樂的心態走完人生最後的旅程,最終得以安詳地安息在上主懷裡。

神父們所做的不僅是牧靈的工作,也有份於「救死扶傷」的工作,一個生病的感染者獲得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勵,也有助於康復治療。所以,我們要說,這些神父們是在效法耶穌的腳蹤踐行耶穌的教導,也活出了美好的見證,令人感動,在天上也有公義的冠冕為他們存留!

四、教會牧者應該有關懷社會的視野和負擔

在古代羅馬教會時期,瘟疫經常爆發,牧者和基督徒捨生忘死地積極參與救援工作,以這種令人驚訝的美好的見證贏得了更多了靈魂歸信基督教。

比如,古代史學家猶斯比就記錄了狄尼修對主後二百六十三年亞歷山大瘟疫期間一段感人的描述:

「一場瘟疫隨戰爭而來……我們大多數的弟兄表現了極度的仁愛。他們互相鼓勵,勇敢無懼地探望病者,照顧、服侍他們。他們甘心染上鄰舍的疫病,受他們所受的痛苦。不少弟兄在照顧病者時得病死去……反過來,外邦人便很不同,他們撇下那些初現病症的人,就是至親,他們也棄而不顧。」(摘自《基督教發展史新釋》)。

基督徒如此仁愛的表現,對於未信的人的確有很大的感染力,所以每一次瘟疫之後基督教信仰人數大為增加。

在主後十四世紀中葉的時候,一場空前的「黑死病」降臨整個歐洲大陸,從1347至1353年這幾年時間裡,這一瘟疫席捲歐洲,奪走了2500萬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在黑死病肆虐期間,許多敬虔愛主的牧者們(主教、神父、修士、修女)積極參與賑災救援工作,他們有很多都是在救治、照顧病患中不幸染病而去世的。

教宗方濟各在近日的一次清晨彌撒分享中也指出:「百姓開始挨餓,教會應援助受苦者」。因為教宗聽到有人說:「這些健康的司鐸(神父)和修女怎麼會去送食物給窮人,他們會感染新冠病毒吧!這得叫院長禁止修女出門,叫主教禁止神父出門!他們是為聖事服務!送餐這種事歸政府管!」

天主教神學對社會關懷事工是高度肯定的,以服務社會而服侍上主。教宗在分享中稱讚道:「今天仍有許多男女在服事天主方面表現稱職:這些優秀的人前去服務子民;許多司鐸(神父)沒有遠離子民。」

所以,從義大利神父們在疫情期間的行動我們可以再次思考和檢討我們的教會觀和服侍觀。

在基要派的思維裡,一個衡量好信徒的標準是有沒有讀經禱告和聚會,衡量一個好牧者的標準是能不能講好道。其實,這是非常狹隘片面的。

我們看福音書裡有關耶穌的記載,耶穌不僅僅是動動嘴皮子講講道或教訓人,而是服侍和關心各種人。他也就是每個安息日進一進猶太會堂,但其他時間則「泡」在社會裡,他在加利利海邊呼召漁夫,他在漁夫的船上教導人,他坐船度過加利利海去格拉森趕鬼,他的腳步走遍了猶太和加利利地的各個地方。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是他的禾場!

「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 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  (馬太福音 9:35-36 和合本)

教會不是僅僅呈現在做主日敬拜的固定教堂裡,信仰也不是僅僅呈現在各種教會裡的聚會裡,而牧者們的服侍也不是僅僅呈現在樹立起圍牆的堂會裡。牧者們應該效法耶穌基督,突破宗教的壁壘,具有關懷社會的寬廣視野和心懷,並且能付諸行動,把耶穌基督有關愛鄰舍的教導踐行出來!

相關焦點

  • 當義大利神父遇到方方日記,中國教會該如何發聲?
    疫情爆發以來,幾乎每天都會出現許多與此相關的熱點話題。在網絡媒體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日益便捷,而魚龍混雜的信息也往往令人無從分辨。作為基督徒,如何回應這些熱點話題?如何透過這些話題,和人們分享福音?本文是作者的一些思考,作為拋磚引玉;也歡迎透過底部「寫留言」,表達你的觀點。
  • 疫情下歐美教堂的復活節,嶄新的創意聚會與更深的信仰反思
    芝加哥神父Matt O』Donnell在復活節前一天星期六,特別打電話給會友,尤其是老年人。Matt神父說:「我所在的社區中,許多人很孤單,特別在疫情中感受到沉重的痛苦……教堂仍在這裡,我們還有許多使命要去做。」據《紐約時報》報導,在華盛頓州國家廣場上,一些人聚集在林肯紀念堂(Lincoln Memorial)的臺階上,唱詩歌敬拜迎接日出。
  • 受難周第三日牧者分享講章「一件美事」
    有牧者專門在博客發表上了受難周第三天講章。這位牧者在講章中以馬利亞打碎玉瓶向主獻上珍貴的真哪噠香膏為主,分享了5個經典場面透露的屬靈意義。1、西門的感恩  聖經告訴我們,耶穌是在伯大尼的西門家裡赴筵。聖經特別強調,這位西門是長大麻瘋的,顯然他已經得到主的醫治。他不僅僅肉體的疾病得到痊癒,更得蒙主的拯救,成為神的兒女。
  • 「漲知識」你知道天主教為啥要禁止神父結婚嗎?
    「天主教會禁止神父結婚」是本末倒置的說法。更為準確的說法是,天主教會,根據她千百年的經驗,決定只從那批天主親自為教會預備,本身已經自願為天國,保持獨身的男子中,選拔和祝聖她的主教及神父。說教會禁止任何男子結婚是誤導的。
  • JOJO:白皙的天氣預報被種族歧視,為何黝黑的神父卻沒事?
    不過此時的天氣正在和神父的妹妹陷入熱戀,眼看劇情就要向緣之空的方向發展,神父決定僱傭一批人,用恐嚇的方式,將兩人強行拆散。然而神父僱傭的人卻隸屬於3K黨,該組織以種族歧視著稱。他們認定天氣是N哥(黑種人),並對他實施毆打,最後釀成了天氣重傷,神父妹妹殉情的慘劇。
  • 疫情下的2020年復活節:「兩千年歷史上首次全世界教會無法聚集慶祝」
    這是對各地基督教會最重大的節日,但因為新冠疫情,不少教會無法實地聚會。因為疫情,以色列耶路撒冷的聖墓教堂、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和廣場等許多基督宗教的重要場所都關閉了。據悉,耶路撒冷的聖墓教堂上一次關閉要追溯到1349年的黑死病時期了,距今已經過去了671年之久。因此,今年的棕枝主日和復活節我們沒有看到在耶路撒冷,伯利恆、羅馬等各地往常那些非常熟悉的紀念活動。
  • 武漢牧者們緊急發出代禱呼求:讓我們同心合意一起為武漢守望,為...
    2月1日,武漢下上堂教會發出武漢牧者們的代禱呼求,呼籲各地教會牧者及弟兄姐妹們代禱,如同舊約以斯帖記中記錄的猶大族在面對危難時,王后以斯帖呼籲猶大民族三晝三夜和她一同禁食禱告一樣,同樣當下的疫情三天禁食禱告,武漢守望,為中國守望,為世界守望。
  • 眾多措施齊下,卻難控蔓延趨勢,義大利疫情有何特點?
    在全社會的一致奮戰下,宜人的春風終於吹散了疫情的陰霾,灰暗的天空也逐漸開始放晴。然而放眼望向國外,疫情蔓延的步伐卻絲毫沒有減慢。義大利這個傳統大國,在短短十幾天中便一躍成為世界上疫情最嚴重的國家,其死亡率更是高達9%。為何眾多措施齊下的義大利,卻依舊難控這蔓延之勢?
  • 義大利疫情危機,在它的包圍下,800人口的梵蒂岡會被影響?
    隨著新冠疫情在海外擴散開來,義大利已經成為了感染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如今義大利的疫情依然得不到有效地控制,義大利已經陷入「至暗時刻」。公元14世紀文藝復興從義大利興起,一股叫「人文主義」的思潮迅速擴散,蔓延到整個歐洲大陸。一個有著深厚歷史文化的國度,古典浪漫主義氣息就會隨之而來。受到疫情的影響,義大利居民被隔離在家,各家各戶在窗邊大展才藝,骨子裡都充滿了浪漫文藝氣息。在這樣的文化薰陶下,義大利小夥都是多才多藝啊。
  • 義大利告急 中國留學生疫情親歷報告
    義大利已然成為海外疫情最嚴重的國家,受影響的有在意的29萬華僑,和2.6萬多留學生。今天的推文是《我在》為觀眾帶來的義大利疫情特別報導,由義大利留學生陳般若撰稿自述。一月下旬開始般若一直幫國內親友搜羅口罩,甚至在去南歐旅行的途中也不例外。疫情日漸嚴重,戴口罩的本地人仍然不多,伴隨著物資緊張和對亞洲人的歧視。天價機票和全境封鎖接踵而來,般若仍然決定留在義大利等待疫情過去。以下是她的親歷。
  • 義大利「彈性封城」民眾生活怎麼樣了?
    這是3月8日在義大利倫巴第大區曼託瓦市拍攝的因疫情關閉的一所公園。「新法令給了我們更多自由」義大利牧師安東尼奧神父居住在科多尼奧(Codogno),該鎮位於疫情「紅區」倫巴第大區中央,自2月23日——義大利發現首例確診病例後3天起——就處於隔離狀態。 「對於我們而言,新法令賦予了我們更多自由。」神父說。
  • 【資訊】7月新番《梵蒂岡奇蹟調查官》諏少小信獻聲兩位美男神父
    在 Anime Japan 2017 上角川正式公開了 2017 年 7 月新番《梵蒂岡奇蹟調查官》的聲優陣容與動畫先導 PV,岡本信彥與諏訪部順一兩位富有魅力的男性聲優將分別為日裔神父平賀與義大利神父尼古拉斯配音
  • 梵蒂岡教皇要求神父鼓起勇氣,當面為新冠肺炎患者祈禱
    通常是用特製的許多小圓薄無酵餅為聖體,一人分領一個,另有葡萄酒為聖血,象徵著基督的身體和血。全國封城當然,方濟各希望通過神父,把聖餐送給病患和醫護,本意是好的。根據義大利政府的要求,該國教會已經暫停了所有的公共彌撒、婚禮、葬禮,至少持續到4月3日。但是,政府並沒有禁止神父們對民眾進行私人拜訪。
  • 疫情下的義大利物流解決方案!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已經在義大利爆發,迅速向歐洲其他國家擴散,從3月8日開始,義大利開始「封國」,疫情發展牽動著全球人民的心。對於跨境電商行業的賣家們來說,在為義大利疫情揪心的同時,義大利市場的現狀,尤其是物流方面的積壓與延遲,成為商戶亟待解決的困難。 繼加拿大路向、澳大利亞路向之後,Wish將於2020年3月27日早2時(UTC時間)正式上線A+物流計劃義大利路向服務!
  • 義大利疫情何時結束?
    【歐洲時報義大利版 塵碩 俞一 編譯】截至3月31日18時,義大利確診總數105792人,死亡12428人,治癒15729人,較前一日新增4053例確診病例、837例死亡病例。從這兩天的數字來看,義大利疫情出現趨穩跡象,雖然目前疫情曲線實際上應是至少兩周前狀況。
  • 新冠疫情下的義大利眾生相:為什麼戴口罩依然是一個問題?
    隋毅說,當時超市裡的雞蛋和大米也快沒有了,只剩下了一些意面醬。肉類、水果、蔬菜所在的貨架都空蕩蕩的,結帳處人們大排長龍。  就在第二天,義大利民眾搶購物資的新聞相繼登上媒體頭條。但義大利總理孔特對此表示,義大利物資充裕,疫情可控,民眾無需緊張。
  • 在疫情衝擊下的義大利,藝術機構如何向公眾傳播藝術?
    自2月20日義大利疫情爆發以來,義大利各地的美術館、博物館、畫廊、歌劇院等文化場所逐步宣布關閉,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了。通過政府頒布的《反冠狀病毒法》規定,市民只能呆在家中,只有在必要情況下才能出門。除了藥店、超市、郵局、銀行等能夠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場所,其他營業場所必須關門。
  • 《月圓之夜》神父怎麼打 神父打法教學攻略
    導 讀 月圓之夜現版本怎麼解鎖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