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 二戰德軍黑豹戰車G型 帶透明車殼 - 模型評測

2021-01-09 模型島

本次評測的套件是麥田出品的內構款黑豹G型戰車編號為RM-5016。產品的板件為黃色,全是大版的設計。套件中給出的履帶是銷接可動式。產品為了玩家完成方便展示產品的內構,給出了透明的車殼零件。下面將產品的製作全過程和大家分享.

製作基本是按照說明書的順序進行的,先炮塔後車身,套件中給出了1944年和1945年兩種樣式的製作(還有一些局部的細節有多項選擇,這裡不知道應該叫多少合一的叫法了),這次選擇使用了1945年樣式.

產品包裝

圖1:火炮的根部給出了可以製作成伸縮效果的彈簧和不可動擬真外形的零件供玩家選擇製作。

圖2:完成的火炮。這裡使用了擬真外形的零件,沒有使用彈簧製作。炮管主體零件是一體成型的,制退器是單獨製作後粘接上的。

圖3:這部分應該是火炮的固定架,並列機槍和瞄準用的零件細節都在此圖中。

圖4:火炮下部的這個蝕刻片零件製作完成,按說明上看如果火炮使用彈簧零件這裡不用裝這個零件,使用擬真零件時裝上。

圖5:火炮防盾內側有蝕刻片零件。這個部位由於完成後看不到,新手玩家製作時可以不安裝。

圖6:裝上炮盾後的火炮內構完成效果圖。

圖7:透明件上粘接完黃色塑料件感覺不到透明件的存在。這裡製作時忘了有個定位點是打穿的,不小心手指碰到,留下了帶膠水的指紋。

圖8:在黑臺子上再拍一下,給透明件來個存在感。

圖9:車長出入倉零件組合完成。1945年的車長出入倉有兩種樣式,一種是帶機槍枝架的,另一款是不帶的,這裡選擇使用了不帶機槍枝架的零件。

圖10:炮塔後部裝甲的出入艙蓋的零件完成後可動,這是開啟狀態的效果。

圖11:炮塔頂部零件粘接完成,這裡使用黑色地臺當背景拍完的效果。

圖12:炮塔頂部零件粘接完成後,使用白色背景拍出的效果。

圖13:炮塔下面那個「旋轉圓臺(不知道學名怎麼稱呼,這裡先這麼稱呼了,各位看官莫笑)」上的一個部件完成。

圖14:將這個部件組合到圓臺後效果。

圖15:這裡有個管線的零件需要使用套件中給出銀色金屬線製作。後面的製作中還有一些零件需要使用這個金屬線的地方。因為自己的手練琴起了幾個膙子,製作起來不太方便,後面使用金屬線的地方就省略了。

圖16:這個也是旋轉臺上的零件,看上去有點像電機。

圖17:「旋轉圓臺」上的零件基本製作完成。

圖18:炮塔底部裝甲零件製作完成。

圖19:把「旋轉圓臺和炮塔底部裝甲組合到一起後效果,這裡還有兩個像是鏈條的蝕刻片零件的細節。

圖20-圖21:炮塔完成兩視圖。這裡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炮塔內部零件的樣子。

圖22:駕駛員頂部裝甲內側的小零件和艙蓋製作完成。這是內部狀況,艙蓋可以選擇製作成開啟或者關閉狀態,但不可動。

圖23:通訊員位置的機槍,這裡的細節很豐富。

圖24:車體上部零件內構完成,前部裝甲使用了透明件,塗抹膠水的時候,有幾處滲入變花了。

圖25:透明車殼前部外側完成後效果。

圖26:發動機上部裝甲完成,這次選擇使用製作成帶加熱裝置的零件製作,艙蓋上有個小零件在製作時遺失了。這裡的焊接紋路都很清晰。完成後被遮蓋住的兩個長方形的孔也給出了細節。

圖27:這個散熱裝置可以選擇製作成開啟和完全關閉的狀態,如果製作完全關閉的狀態使用塑料旁邊這個塑料件即可。這裡螺栓下似乎還有個墊子的細節。

圖28:動力部分上部裝甲完成,兩側的格柵可以選擇開啟或者關閉的狀態,每種是四個,這裡為了方便大家觀看選擇每樣使用兩個安裝。以前看到一種說法是這個格柵出廠的時候只裝配了兩個,但沒有確實的官方資料證實,很多廠家在開模的時候都是設計成四個,所以這裡也選擇安裝成四個。

圖29:車體左側翼子板和車載工具安裝完成。透明車殼貌似有種不存在的感覺。

圖30:車體右側的車載工具和翼子板製作完成,這裡有一些零件上配有提升細節的蝕刻片零件。

圖31:完成的牽引鋼纜,纜繩中間的部分給出的是銅質的金屬線。

圖32:車身下部兩側的裝甲完成小零件粘接後效果。

圖33:車神下體外殼組合完成,中間的零件和尾部裝甲不用塗抹膠水,在這裡臨時當一下定位零件。製作時不小心後部的裝甲碰到了膠水,被粘接在了車身上,這給後期的製作帶了一些小麻煩。

圖34:路輪的懸掛內構和底部蝕刻片零件製作完成。

圖35:蓄電池箱製作完成,這裡給出了內部電瓶的細節。

圖36:駕駛員、通訊兵的座椅和幾個立式的炮彈架組合到車體內效果。

圖37-圖38:變速箱完成兩視圖,這裡駕駛員部分有兩層腳踩控制裝置(如果不是弄了這個豹子,我還真沒想過這裡有兩層,看來駕駛員可以坐在上層座椅露出頭駕駛戰車)。

圖39:將變速箱組合到車體內,這一步是我做的時候最緊張的,生怕組合有問題放不進去。沒想到這裡組合相當好,也沒有任何小零件在組合進去的時候被碰掉。

圖40:車體兩側的炮彈儲物架完成。到此,動力艙隔板之前的內構就算是全部完成了。

圖41:動力艙隔板的製作完成後效果,這是朝向駕駛員方向的一面。

圖42:發動機和散熱部分的隔板組合完成。兩側圓柱形的零件嚴絲合縫的卡入了蝕刻片零件給出的圓槽。

圖43-圖44:發動機基本完成的兩視圖,有一些管路是最後裝進去後安裝。

圖45:將發動機放入車內,這個位置的卡槽很合適。

圖46:尾部的兩個管子零件也正對著排氣管的位置。

圖47:散熱器、水箱、郵箱全部裝入後效果。

圖48-圖49:車身內構全部完成兩視圖。

圖50:車載工具中的千斤頂,套件中給出了收起狀態的搖把和工作狀態的搖把兩種零件,支撐的零件如果想做成收起的狀態,需要切掉刻度以下的部分。這裡選擇製作成收起的狀態。

圖51:尾部裝甲完成,這裡遺失了一個透明的小零件。儲物箱套件中給出了三種模式共五個主體零件。排氣管可以做成主流豹G的所有樣式,這裡選擇了其中一款樣式安裝。

圖52:這個裝置的學名我忘了,和主動輪連結的部分。這個部件的內構廠家也沒有偷懶,全部給了出來。這裡還有橡膠零件嵌入,主動輪完成後可動。

圖53:從動輪完成,這次只做選擇了這種樣式。下面是分散的零件。

圖54:這是另外一種從動輪的樣式。

圖55:承重輪中間的這組中間內置膠圈。兩邊的則沒有。

圖56:完成的主動輪,主動輪位置的膠圈嵌入在圖52的零件中了,這裡沒有哦。

圖57:活動履帶完成,這裡安裝時使用模具製作非常容易,只需要在履帶銷根部塗上少量膠水,然後插入即可固定。

圖58:車燈的後部把手給出了蝕刻片零件增加細節。這是完成後效果。因為是頭一次製作這種蝕刻片的另加你不知道是否裝對了。

圖59-圖60:裝上透明殼的車體兩視圖。

圖61-圖70:多角度完成圖。

終於製作完成了,本套模型組合一流,細節基本到位,安裝圖示到位,透明零件的透光度很高,完成後可以清晰的看到內部構造。製作上沒有什麼難度,一是款相當不錯的內構豹子套件。

美中不足的是戰車尾部和動力艙上部沒有給出透明件,要想看到動力部分內構,只能是不粘接這兩處的零件。

圖文作者 裝甲雄風

相關焦點

  • 稀有戰車列傳:德軍四號坦克殲擊車L/70(A)技戰史(上)
    【軍事家二戰專欄】地面猛虎篇-稀有戰車列傳:德軍四號坦克殲擊車L/70稀有戰車列傳:德軍四號坦克殲擊車L/70(A)技戰史(上)一.但「黑豹」工藝過於複雜,產量有限,連每個裝甲師換裝一個營的目標都無法完成。德軍裝甲部隊需要一種比四號坦克威力更強、比「黑豹」製造更為簡單的裝備。重新研發一款坦克在戰局危急之際顯然是不現實的。德軍高層希望為四號換裝70倍徑的超長身管75毫米炮——即「黑豹」的主炮,提高主力戰車的火力。但根據兵工廠的測試,四號底盤無法承載裝載超長75炮的大型炮塔。
  • 二戰時期,德軍裝甲兵的「動物園」中,都有哪些「珍禽異獸」?
    有趣的是,德國人就非常喜歡用動物的名字給自己裝備的裝甲戰車命名,以至於德軍裝甲部隊被後人戲稱為「德國動物園」。那麼這做鋼鐵動物園裡,到底有著那些鋼鐵猛獸呢?談到二戰中的德國裝甲部隊,人們最常想起的一個詞就是「虎豹成群」。
  • 性價比極高的裝甲獵手,德軍38式驅逐戰車
    不過設計人員發現,38T坦克的底盤還有很高利用價值,在此基礎上德軍推出了多種坦克殲擊車、自行火炮繼續在軍隊中服役。我們今天的主角「追獵者」戰車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它也是二戰末期德軍使用最廣泛的坦克殲擊車之一。
  • 二戰時期德國「黑豹」坦克太牛了
    而赫赫有名的「獵豹」殲擊車則有「二戰時期最優秀坦克殲擊車」的美稱,火力堪與「虎2」坦克相比,裝甲防護也超過了「虎1」式,再加上同豹式一樣出色的機動性,成為德軍最有力的反坦克武器。不過「獵豹」產量只有382輛。「黑豹」式中型坦克在二戰德軍坦克中名氣僅次於「虎」式重型坦克,它和蘇聯的T-34中型坦克是二戰中最好的中型坦克。
  • 腳踢蘇聯T-34,拳打美國謝爾曼,二戰德國的黑豹坦克到底有多牛?
    他就是,黑豹坦克,當然,你也可以叫他「豹式」坦克!二戰德軍的豹式坦克和黑豹坦克是沒有區別的,他們同一款坦克,即「Panther」,因為翻譯的不同,造就了其不同的名字,所以可以叫他黑豹,也可以叫他豹式坦克,沒有區別。
  • 二戰德軍神秘四號坦克殲擊車西線諾曼第戰役
    說到二戰時期德國坦克殲擊車,德國和蘇聯殲擊車對比英國和美國的坦克殲擊車存在著很大的差別,蘇聯和德國坦克殲擊車都統一都沒有炮塔,而是直接把主炮安裝在了底盤上面,然後在增加的附加的裝甲提高防護力,起初德國就把三號坦克的底盤改成突擊炮,突擊炮東線戰場早期殲擊車的名稱,包括蘇聯SU系列突擊炮和自行火炮期初設計都是為了掩護步兵進行戰場進攻而設計的
  • 二戰奢侈的武器之五號防空坦克,黑豹坦克雖好,底盤太緊張了
    五號防空坦克在二戰前期,德軍和其他國家軍隊一樣,對野戰防空重視程度不算很高,畢竟那時候都是德軍的斯圖卡俯衝轟炸機追著對手逃。隨著戰事的發展,盟軍的空中力量不斷加強,如1941年出現的伊爾2,就是一款十分有效的對地攻擊機,德軍不得不大量裝備機動防空武器,不管是半履帶車還是輪式車輪,只要有富餘的機動平臺都被用來安裝防空炮。
  • 二戰時期德軍的犀牛88毫米主炮殲擊車一度成為東線戰場死神點名者
    說到二戰時期的德軍坦克88毫米主炮的坦克殲擊車最初第一版本便是著名的犀牛自行火炮,和大黃蜂型88毫米反坦克殲擊車。在此背景下,德軍利用老舊的三號坦克底盤和四號初期型底盤,分別生產出三號F型突擊炮G型突擊炮和著名的犀牛坦克殲擊車等緊急部署到東線戰場上,協助德軍坦克部隊防禦與進攻作戰,犀牛殲擊車當時一共生產200多輛投入戰場,組建獨立坦克殲擊營,作為德軍前線裝甲狙擊手特種戰車使用,德軍最先發明的這一套全新的戰術理念,之後盟軍和蘇軍才開始重視坦克殲擊車研製。
  • 二戰德國獵豹II坦克殲擊車,比獵虎更靠譜的坦克殺手
    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雖然是二戰德國的大殺器,不過它為了提高火力和防護,犧牲了戰車的機動性和可靠性,導致獵虎的戰績與它那門巨炮並不相匹配,不過二戰時的德國其實還有獵豹II的研製計劃,它無論是實用性還是可靠性,整體水平都比獵虎更靠譜。
  • 狡猾獵手,兇悍炮,為了大戰使勁造:憶德軍四號坦克殲擊車L70
    【軍事家二戰專欄】地面猛虎篇-稀有戰車列傳:德軍四號坦克殲擊車L/70 稀有戰車列傳:德軍四號坦克殲擊車L/70(A)技戰史(下) 四.
  • 狡猾獵手,兇悍炮,為了大戰使勁造:憶德軍四號坦克殲擊車L70(A)
    【軍事家二戰專欄】地面猛虎篇-稀有戰車列傳:德軍四號坦克殲擊車L/70稀有戰車列傳:德軍四號坦克殲擊車L/70(A)技戰史(下)四.戰場上被摧毀的四號坦克殲擊車一個裝備L/70(A)坦克殲擊車的裝甲連下屬3個裝甲排,每排5輛戰車。連部另有兩輛戰車,全連總計擁有17輛L/70(A)。因為坦克數量不足,1944年11月德軍搞了一種縮編版的裝甲連:下屬3個排,每排4輛戰車,連部2輛,總計14輛。
  • 二戰匈牙利43M塔斯重型坦克,模仿黑豹中型坦克而生
    1943年的匈牙利情況很糟糕,該國在二戰的泥潭中已經無法自拔,只能硬著頭皮將戰爭進行下去,為了解決裝甲武器落後的問題,匈牙利不得不想辦法自行研製新式裝備,因為盟友德軍並不打算將先進的技術或者成品出售給匈牙利,理由是匈牙利的工業水平無法生產高度複雜的裝甲武器,不管匈牙利背後如何咒罵,但戰爭還在繼續,包括43M塔斯重型坦克在內的研究項目還是緊鑼密鼓的展開了
  • 三號突擊炮的繼承者:二戰德軍Sdkfz 251/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
    二戰初期,無論是四號坦克還是三號突擊炮都安裝的是24倍徑的75毫米短管火炮,主要用於支援步兵作戰,為步兵提供火力掩護。而作戰經驗表明,為德軍步兵提供近距離的直接火力掩護是十分必要的,必須為德軍步兵裝備新的火力支援裝甲車,德軍試圖將替換下來的75mm短管火炮安裝到Sdkfz 251型半履帶裝甲運兵車上,最終研製出了一款新的突擊炮裝甲車:Sdkfz 251/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
  • 二戰哪款中坦堪稱最強?德國黑豹,蘇聯T34,還有黑科技的謝爾曼
    那麼在二戰當中作為主力坦克的最強中型坦克名號該花落誰家呢?德國黑豹,蘇聯T-34,還有黑科技的謝爾曼。五號黑豹中型坦克,是二戰德國於1943年庫爾斯克會戰期間首次投入實戰的新式中型坦克。此款坦克是德國在1941年入侵蘇聯之後受「T-34危機」而衍生的仿製品,五號黑豹中型坦克整體上大量採用了蘇聯T-34中型坦克的設計思路,例如大角度傾斜的車體首上裝甲、半弧形角度的炮塔正面火炮防盾。同時也繼承了一些經典的德式坦克設計,例如德軍裝甲部隊祖傳的汽油發動機和傳動前置設計思路,獨特的交錯負重輪和那門70倍口徑75毫米超長身管主炮。
  • 才讓德軍在二戰時愛不釋手
    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斯柯達生產的LT-38型坦克,粗略觀看外表後的第一感覺,就是這輛車好像沒什麼出彩的地方。細細觀看後,它還是個鉚接的外殼。那到底是什麼,讓德軍對這輛不起眼的小車深感興趣呢?捷克斯洛伐克在二戰前坦克研發與斯柯達兵工廠只要上過歷史課的人都應該清楚,捷克斯洛伐克雖然在二戰時期沒有什麼戲份,但它被德國所吞併,正是歐洲戰事即將爆發的最後一次預警。
  • 二戰德國的E系列戰車計劃,小到牽引車,大到140噸的移動要塞
    二戰初期,在古德裡安的提議之下,德軍首次利用坦克組成了可快速移動的機械化部隊,並在空軍的配合下取得了不錯的戰績。從這之後德國坦克逐漸走向了世界的舞臺,其代表性的有2號和3號坦克,以及在當時性能優越的4號坦克。
  • 別看叫「大象」其實一點都不溫順,二戰德軍坦克殲擊車
    此時德軍的反坦克火力除了牽引式的88炮之外,剩下的都是一些基於輕型底盤再加裝反坦克炮的薄裝甲自行反坦克炮和坦克殲擊車。為了提升這些自行反坦克炮和坦克殲擊車的防禦能力,製造一款全新的重型裝甲自行反坦克炮就成了德軍的重中之重。在底盤的選擇上,施佩爾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即將量產的波爾舍(保時捷)虎式坦克底盤。
  • 詳解蘇軍T34和德軍黑豹中型坦克,誰才是二戰最佳坦克?
    恩斯特.巴克曼曾經說過東線戰場德軍坦克對手是蘇軍坦克而在西線確實盟軍的戰鬥轟炸機,另外這裡說的JS-2應該是JS-2初期型號,而不是JS-2M型。)。 1944年9月美軍的報告稱:「為了擊毀一輛黑豹坦克,一輛安裝3英寸(76.2mm)火炮的坦克殲擊車(M10坦克殲擊車)或者安裝76mm火炮的坦克殲擊車(M18坦克殲擊車)不得不瞄準炮塔的側部或者後部,當不幸正面面對黑豹時只能瞄準其前裝甲上的球形機槍塔或者其主炮護盾的下側。」
  • 德軍這個裝備號稱二戰中最強大的裝甲車,只可惜物極必反,成為德軍...
    二戰期間德軍在各方面確實都是世界領先,至今有些也稱之為經典,對現今科技裝備發展都擁有借鑑意義。但是也不是所有的研製成果都是經典,也有一些成為了敗筆,「獵虎」就是典型的敗筆。
  • 黃鼠狼殲擊車的遠親,一款二戰德軍中罕見的坦克殲擊車
    Pak40型75毫米反坦克炮是二戰德國的一款主力反坦克炮,原型炮於1941年11月進入德軍,並逐步成為德軍主力反坦克炮,其威力不錯的同時,但是卻比較重,為了提高機動能力,德軍改造了許多坦克殲擊車。其中有一個系列非常著名,那就是黃鼠狼(Marder)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