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我們大家都很熟悉,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西遊記》中角色,我們有時候還會親切地叫他大師兄。在很多動漫影視作品中,都能看到他的英姿。甚至在日本的某些動漫中也能看到具有悟空形象特徵的元素,他也是被改編次數最多的公共IP之一。為什麼孫悟空會被改編成那麼多的版本?
孫悟空自帶高流量
孫悟空故事的普及程度將相當於九年義務教育。不管你看沒看過《西遊記》,對於孫悟空的故事總能說出個一二來。這麼高的知名度,只要稍加運作就能帶來巨大的流量。而且對於很多小朋友來說。孫悟空是他們眼中的英雄,對於一些成年人而言,孫悟空更是童年和情懷。所以對孫悟空的改編很容易吸引人們的關注。
當然你如果改得好,就會成為新的經典。如果改得不好,很容易事與願違。就像「鋼鐵孫悟空」。而且最近兩年中國動漫對傳統IP的改變日益深入。也誕生了很多不錯的影視作品,比如去年大火的《哪吒》,告訴我們,只要你IP「改的對」就能創造奇蹟。
孫悟空是一個矛盾體
人物矛盾的塑造,是一部影視作品的重中之重。孫悟空生性善良,正直,嫉惡如仇,斬妖除魔。又叛逆、調皮、大鬧天宮。作為一名強者,他擁有七十二般變化,火眼金睛。卻被壓在了五指山.,被戴上了緊箍咒,被迫西行。作為一個妖怪,孕育他的確是補天靈石。作為一個靈猴,卻成了天眾眼中的妖孽。他有弼馬溫的屈辱,也有齊天大聖的驕傲。
總之,他身上有很多被挖掘的空間。我們看到恩多動漫作品,或者影視作品都為孫悟空加了感情戲。這同樣也是對其矛盾性的一個挖掘。
容易與當代人的內心產生共鳴
當代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都能在孫悟空的身上找到很多的共鳴。比如,明明感覺自己神通廣大,卻只能躋身於別人的屋簷下。他們也想像悟空一樣,拿起金箍棒,攪他個天翻地覆。但是迫於現實,只能繼續過著自己討厭的生活。也正是這種敢於與天鬥,與地鬥的勇氣。與現在很多人想努力改變現狀,掙脫生活「緊箍咒」的野心相似,這可能也是為什麼《哪吒》大火的原因吧。
據說今年同樣會上映兩部大師兄主演的動漫電影,不管是《再世妖王》還是《大聖歸來2》都希望他們能再創奇蹟,給我們展現出一個不一樣的齊天大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