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日報訊 (通訊員謝何林)「長期在長江捕魚,生命沒有保障,還容易生病,現在國家的政策好,特地為我們退捕漁民舉辦招聘會,我報了月嫂這個崗位,蠻適合我在家門戶口就業。」8月10日,團風縣漁民張桂梅對自己的新崗位很期待。
為幫助退捕漁民找門路、轉產就業,團風縣農業農村局向安商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推薦退捕漁民就業,幫助搭建就業平臺。縣人社局積極與縣內企業溝通協調,舉辦了「就有崗位 職等你來」2020年退捕漁民暨民營企業招聘會。
團風縣轄長江主江段23公裡,支江22公裡,有長江持證合法退捕捕撈漁船52艘、漁民52戶103人。他們臨水而居、以捕魚為生、整體年齡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如何幫助漁民順利轉產轉業,確保退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考慮到漁民既有保護江河的積極性,又熟悉地形和捕魚套路,團風縣決定從退捕漁民中吸納符合條件的人員組建護漁隊,按照「六個一」標準(即一套衣服、一個喇叭、一個執法記錄儀、一輛交通工具、一份意外保險、一份待遇)進行配備。部分漁民實現了由打魚者向護魚人的轉變。
陳長喜正是從漁民退捕轉產,成為護魚隊的一員,「洗腳上岸」後,他過著領工資的生活,雖然比打魚的收入少,但陳長喜卻很理解:「保護生態環境,是有利於子孫後輩的大好事。況且,常年風吹日曬過打魚的生活也不是長久的事!」
因勢利導真幫扶,激發內生動力。團風對所有漁民實行建檔立卡管理,及時知曉貧困人員的需求,想方設法為他們排憂解難。截至目前,團風52戶103名漁民中有98人參加了社保;有90人通過招聘務工、參加護魚隊、自主創業等形式就業,13人暫無就業意願。退捕漁民陳長庚在縣農業農村局的鼓勵下,創業成立了團風縣實發打撈公司,公司現有員工20人,其中5人是退捕漁民。
(編輯:白楚雲)
【來源:黃岡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