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神話:悟空》燃爆整個國內外遊戲圈的時候,一些鍵盤俠也早已按耐不住停留在鍵盤上的手指,各種吐槽與抹黑鋪天蓋地的衝向《黑神話:悟空》。對於一款新遊戲來說,最為有效的攻擊當屬指責其「抄襲」,在遊戲領域中玩家對自己所喜愛的遊戲,有著極強的版權意識,對於抄襲一詞十分敏感。但這一次鍵盤俠們卻好像踢到了鐵板。
其實在《黑神話:悟空》那段十三分鐘的實機演示剛剛發布後,就已經有不少聲音叫喊著《黑神話:悟空》抄襲了《只狼》的畫風、動作和設定等等。這無疑就像是將《黑神話:悟空》扔進了「煉丹爐」備受灼烤,不過上一個被扔進去的煉出了火眼金睛,而這一次則是將《黑神話:悟空》練得通體透徹。玩家們並沒有出現以往一邊倒或者雙方對峙的局面,面對《黑神話:悟空》是否抄襲的問題,這一次玩家表現的更加冷靜和成熟。
因為這一次《黑神話:悟空》所展現出來的內容與之前一些涉嫌抄襲的遊戲大不相同,例如備受爭議的《原神》,讓玩家吐槽不斷的《山海鏡花》,以及風向一邊倒的《迷你世界》。這三款遊戲都被玩家視作抄襲,原因就在於不論從畫風還是玩法,甚至於遊戲細節設計,這些遊戲都沒有自己的創新,抄襲還是借鑑自然一目了然。
而《黑神話:悟空》與《只狼》是有淵源的,這個淵源來自於文化。有人指責《黑神話:悟空》的美術風格與《只狼》相仿,這一點或許是事實,但是這樣的表述是有問題的。眾所周知,不論是《黑神話:悟空》還是《只狼》,其遊戲內容和素材都來自於歷史文化,而日本傳統文化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這一點從日本畫的歷史就可以看出來。
《只狼》的背景決定了其美術風格一定來自於日本古代美術風格,而對於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日本畫來說,中國是古代日本最主要的老師。在飛鳥時代(592年-710年),中日之間就已經有了繪畫交流,並且中國畫工還給日本帶去了先進的中國繪畫技法。而到了奈良時代(710年-794年),日本更是全面學習唐朝文化,在繪畫方面產生了「唐繪」。在之後的平安中期出現了真正的日本畫「大和繪」,這也是日本畫的第一階段。
不過這時的大和繪依舊採用的是唐繪的材料,不過在畫法和風格內容上逐漸向日本風土人情轉變。大和繪之後,在鎌倉至室町時代( 1185年-1573年)由於南宋水墨的傳入,日本發展出了民族化的漢畫,在安土桃山時代(1573年-1603年)日本著名的宗族畫派狩野派將大和繪和漢化進行了融合,發展出了「障屏畫」,這時日本畫的第二階段。其實一直到明清時期,中國水墨也依舊影響著日本畫的發展。
由此可以看出《黑神話:悟空》的「抄襲」根本是無稽之談,同宗同源的一家人,難道只因為一家人先富起來,便要把祖宗的族譜重新編寫嗎?日本的動漫和遊戲產業對民族文化的加工傳播是值得我們借鑑學習的,而學習與抄襲則有著天壤之別,誠然《黑神話:悟空》在某些遊戲設定上於其他遊戲有所相似,但是《黑神話:悟空》展現給玩家們更多的是自身的文化魅力。
而不是像《山海鏡花》一樣,打著傳統文化《山海經》的噱頭,卻用著日式和風來表現,再說自己沒有抄襲《陰陽師》也沒有多少人會信。而《黑神話:悟空》在美術風格上與《只狼》相仿,那是因為兩者選用的題材背後的歷史文化,本就有著很深的聯繫。所以當一個玩家分別去體驗《黑神話:悟空》和《只狼》的時候,他不會覺得兩者誰在抄襲誰,因為兩款遊戲都脫胎於歷史文化,而歷史是客觀存在不容否定的。
至於有人指責《黑神話:悟空》在動作設計和遊戲機制上抄襲其他遊戲,這中吐槽簡直就是貽笑大方。其實在遊戲領域中,判斷遊戲是否存在抄襲一直是很困難的,因為相同的遊戲類型必然會出現相同的玩法設計和遊戲機制。不然FPS遊戲只要開槍那就是抄襲《德軍總部3D》,因為它是第一款FPS射擊遊戲。所以對於玩家來說,動作遊戲會有彈反機制、翻滾機制,和FPS遊戲能瞄準和開槍一樣,都是基本的遊戲元素。
你能在考試之後,因為別人的作文中有跟你一樣字詞,就指責別人抄襲嗎?《黑神話:悟空》就是組合運用了幾款優秀動作遊戲,所使用的動作遊戲的基本元素。同時用這些元素來表現自己獨特的魅力,其中就包括法術系統和動作設計。
在《黑神話:悟空》所發布的實際演示中,當主角面對持弓箭的小妖時,用手中的金箍棒舞出了棍花,當真是風颳不進水潑不透。還有之後大戰靈虛子時,也出現了許多中國武術中的棍法動作,這就是《黑神話:悟空》令玩家熱血沸騰的原因。
結果過卻有一群人指責《黑神話:悟空》中的翻滾動作抄襲了其他遊戲,有一說一《黑魂》、《怪獵》、《戰神》等很多遊戲中的一些基本元素,如果你想那麼都可以在《黑神話:悟空》中找到類似的設計。同樣的隨便拿來一款動作遊戲,也可以從中剖析出不少與其他遊戲相似的地方。結果對《黑神話:悟空》的創新和文化傳承元素閉口不提,上來就是挑刺,關鍵還是很低級的挑刺,用意何在不言而明。
幸好而今的國內玩家再也不是曾經跟風吐槽的玩家了,就像是當今的輿論也再也不會被所謂的公知,三言兩語的就引領了方向。因為眾多遊戲平臺進入國內,玩家們體驗到了不少優秀的動作遊戲,所以當我們看到《黑神話:悟空》時,以往的遊戲經驗就告訴我們,這款遊戲是值得期待的。其實當我第一次聽到《黑神話:悟空》抄襲的消息時,我是心頭一緊的,但是看過了那些所謂抄襲的分析後,我放心了。
如果強行說《黑神話:悟空》抄襲了其他遊戲,那麼一定不是一款,而是對很多款遊戲中的優秀元素進行的提取和整合。這些是動作遊戲所必需的構成基礎,但是從劇情到人物設定,從動作細節到遊戲機制,《黑神話:悟空》有著更多的創新。其實每一名玩家對此都有著自己的看法,至少從目前來看,《黑神話:悟空》在玩家心中更多的是借鑑和創新,而不是抄襲和模仿,有些人一聽到國產遊戲,下意識就會想到抄襲。這像極了多年前國產等同於山寨的言論,這種固化的觀點需要改變,而《黑神話:悟空》或許就是改變的開端。
在《黑神話:悟空》燃爆整個國內外遊戲圈的時候,一些鍵盤俠也早已按耐不住停留在鍵盤上的手指,各種吐槽與抹黑鋪天蓋地的衝向《黑神話:悟空》。對於一款新遊戲來說,最為有效的攻擊當屬指責其「抄襲」,在遊戲領域中玩家對自己所喜愛的遊戲,有著極強的版權意識,對於抄襲一詞十分敏感。但這一次鍵盤俠們卻好像踢到了鐵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