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鄭慶東:為促進我國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共同努力

2021-01-16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

本報記者 包興安

12月11日,經濟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鄭慶東在證券日報社舉辦的第四屆新時代資本論壇上表示,我們將迎來新中國資本市場創立30周年紀念日。回首這三十年,資本市場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最活躍的要素市場,承擔著支持我國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滿足人民財富管理需求的重要職責,風雨兼程,迅猛發展。三十而立正當年,收拾行裝再出發。中國資本市場要完善制度、創新機制、優化生態,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同時,努力實現自身的高質量發展。

鄭慶東表示,展望「十四五」,放眼全世界,面對不確定性日益增強的國際形勢,前路充滿風險挑戰,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改革任務艱巨繁重。在這個新發展階段,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個歷史大背景下,要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種種困難和問題,關鍵還在於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實現「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必須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促進消費,拓展投資空間」;必須高度聚焦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而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進程,既要與我國的經濟總量、結構優化和人均收入水平相適應,更要與現代化經濟體系、更開放的市場機制相匹配。

第一,資本市場支持實體經濟和服務居民理財的功能亟需進一步提升。據預測,「十四五」期間中國經濟年潛在增長率有望保持在4%到5%左右,2024年底我國人均國民收入可達到14000美元,到2025年我國中等收入群體規模能夠超過5.6億人。應當看到,經濟總量擴張意味著各類企業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在顯著增加。資本市場作為融資效率高、包容性強、定價機制優的平臺,可以為各類企業融資、併購提供更加市場化的服務。為滿足居民財富管理需要,資本市場應當在服務更加便捷、更加多元、更加豐富方面取得新的重要進展。與此同時,也要切實採取措施,加強對投資者的教育和保護。

第二,資本市場在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優化升級進程中面臨更多機遇。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就要求資本市場在制度創新、增強適應性方面必須有新的突破。要以註冊制改革為統領,優化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功能,把支持科技創新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建成優質創新資本中心,更好發揮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支持創新的功能作用。從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角度看,上市公司在參與區域協調、開拓國際市場、暢通國際產業鏈供應鏈方面,是可以積極作為的。越是在逆全球化思維和單邊主義抬頭的當下,大型上市公司越是可以在國際化發展方面尋找機會,力求突破。證券期貨等專業服務機構為實體企業服務,也將在創新驅動中得到錘鍊,不斷創新業務,延伸創造利潤的鏈條。

第三,資本市場要儘快建成更加成熟的制度體系,擔當起高標準市場體系的樞紐作用。「十四五」時期,從國家全局來講,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而資本市場制度也應當更趨成熟和定型,以更好地發揮其作為金融市場、要素市場的樞紐作用。現在看來,還應當進一步健全市場主體特別是上市公司提高質量的長效機制,完善促進證券基金期貨經營機構做優做強的制度安排,大幅度提升中長期資金入市制度水平,從而建立起科學的、有溫度的、高效的監管體系。

鄭慶東指出,2021年正在大步向我們走來,中國的資本市場一定會繼續奏響「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時代主旋律。經濟日報是黨中央、國務院指導全國經濟工作的重要輿論陣地,作為中央黨報經濟大報,我們與資本市場和上市公司關係十分密切。經濟日報社旗下的證券日報,就是伴隨著我國的資本市場發展壯大的。我們願同上市公司及企業界交朋友,為中國的資本市場和眾多的上市公司搖旗吶喊,助力加油!

(編輯 上官夢露)

相關焦點

  • 經濟日報社社長鄭慶東:十四五時期 資本市場制度應更具定性
    鄭慶東經濟日報社社長鄭慶東出席並致辭,他表示,資本市場要儘快建成更加成熟的制度體系,擔當起高標準市場體系的樞紐作用。「十四五」時期從國家全局來講,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而資本市場制度也應當更具成熟和定性,以更好的發揮其作為金融市場、要素市場的樞紐作用。
  • 經濟日報社副社長趙子忠:物管企業如何突破邊界創造更多增值服務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經濟日報》社副社長趙子忠各位來賓,各位朋友:下午好!很高興參加證券日報社主辦的「第三屆房地產資本峰會暨乘風求變2020物業管理資本論壇」,我謹代表經濟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鄭慶東及經濟日報社編委會預祝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 肖鋼:我國進入工業化中後期要促進經濟轉型就必須加快資本市場發展
    但同時也應該看到,這麼多年來的發展,靠銀行的間接融資,債務的風險持續積累也導致了產業結構的不合理,發展質量不高,資本產出效率下降。所以在進入到工業化的中後期以後,資本市場的優勢就凸顯出來。靠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體系,在工業化的中後期是有利於促進資本要素向創新的經濟集聚,有利於促進我們國家的經濟轉型,實現高質量的發展。
  • 經濟日報社副社長趙子忠:中國教育站上了行業新起點
    本報記者 謝若琳12月18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2020中國教育資本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行,論壇主題為「破浪·融合」。教育企業代表、投資人、相關領域分析師共同探討新環境下教育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就「教育行業如何打造核心競爭力」「線上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
  • 經濟日報社副社長趙子忠:物業管理行業被重新定義
    本報記者 謝若琳12月25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第三屆中國房地產資本峰會——乘風·求變2020物業管理資本論壇」在京成功召開。物管企業代表、投資人、相關領域分析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環境下物管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就「『服務為王』時代來臨了嗎?」
  • 【2020美好生活新消費高峰論壇】消費日報社社長李振中:「雙循環...
    【2020美好生活新消費高峰論壇】消費日報社社長李振中:「雙循環」新格局,如何為創造美好生活更好地發力?         消費日報社社長,總編輯,國家一級導演李震中博士     目前,新的業態,新的模式,新的產業,甚至新理念都已出現,如何在「雙循環」新格局下為創造美好生活更好地發力?
  • 睡眠銀行榮獲經濟論壇三大殊榮~開創國內睡眠健康...
    本屆活動由經濟日報社(集團)《經濟》雜誌社、國務院國資委主管/中國企業家協會主辦《市場觀察》雜誌社、《發現品牌》欄目組、人民日報社旗下《市場報網絡版》品牌強國•自主品牌優選示範工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國際品牌戰略研究中心等單位共同舉辦。
  • 「精準扶貧看湘西」全國報業百名社長總編輯湘西行採風活動在吉首...
    人民日報社山東分社社長、山東省記協副主席徐錦庚,人民日報社中國城市報社社長、總編輯杜英姿,四川省報業協會理事長餘長久,中國新聞社湖南分社社長白祖偕,山東省濟南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伊沛揚,濟南日報報業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濟南日報社社長馬利,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副總經理程軍,以及來自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的97家媒體近200名社長、總編輯和記者出席啟動儀式。張建星講話。
  • 證券日報社社長陳劍夫:資本市場將激發創新要素活力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吳曉璐「我和大家一樣深信,在『雙循環』格局下,資本市場通過積極有效的產業引導和前瞻性布局,會激發創新要素活力,更好地肩負起服務實體經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使命,也同時給市場和投資者更多的方向感和確定感。」
  • 諾德股份董事王為鋼榮獲2020中國智慧經濟十大領軍人物獎
    11月28日,2020智慧經濟發展高峰論壇暨年度經濟人物頒獎盛典在淄博舉行,本次活動由經濟日報社(集團)《經濟》雜誌社發起和主辦,師董會承辦,旨在表彰為經濟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家、傳播企業家智慧,展現企業家風採。
  • 中國地市報研究會會長高峰論壇暨全國優秀社長總編看廊坊活動在我市舉行
    8月27日上午,中國地市報研究會會長高峰論壇暨全國優秀社長總編看廊坊活動在我市舉行。大會由中國地市報研究會主辦,廊坊日報社承辦,來自全國13家報業精英齊聚一堂,共商中國地市報業發展大計。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楊啟榮到會祝賀並致辭,中國地市報研究會會長、蘇州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劉文洪出席會議並致辭,廊坊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張寶富致辭。
  • 2020品牌強國經濟論壇暨(第四屆)創新成果發布活動在京召開
    本屆活動由經濟日報社(集團)《經濟》雜誌社、國務院國資委主管/中國企業家協會主辦《市場觀察》雜誌社、《發現品牌》欄目組、人民日報社旗下《市場報網絡版》品牌強國自主品牌優選示範工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國際品牌戰略研究中心等單位共同舉辦。
  • 中國經濟的新引擎是什麼?
    如果說之前中國的改革是引入市場機制、參與全球競爭,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財富積累、勞動力轉移,使中國完成了從經濟弱國到大國的目標,那麼接下來,中國需要的經濟轉型是如何能夠將我們的經濟大國地位轉變成經濟強國。中國經濟需要轉型,需要由生產大國向消費大國的轉變。毫無疑問,我們正走向發展關鍵期和改革攻堅期,轉型是重要戰略機遇,也是中國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的突破時點。
  •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
    面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必須順勢而為調整經濟發展路徑,在努力打通國際循環的同時,進一步暢通國內大循環,提升經濟發展的自主性、可持續性,增強韌性,保持我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第三,這是發揮我國超大規模經濟體優勢的內在要求。大國經濟的重要特徵,就是必須實現內部可循環,並且提供巨大國內市場和供給能力,支撐並帶動外循環。
  • 當16家社長、總編輯相聚一堂 「出版川軍」高層在談些什麼?
    社長唐海濤提出今後的工作方向:「以「出版+藝術+網際網路」為手段,多業態融合發展,搭建藝術服務平臺,打通美術出版產業鏈。」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過很多文藝類重磅好書。總編輯張慶寧說,他們將繼續「引名家,出精品,建立作家作品矩陣。在未來的發展中,文藝社將在當代文藝品牌上下功夫,關注更加年輕的作家作品,關注書寫當下社會生活的作品。堅守文化沃土,打造四川文藝精品。」
  • 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投資正向這些產業轉化!經濟...
    3、 要推動綠色發展,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和綠色環保產業,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4、 要高度重視結構調整,防止重複建設,合理提高市場集中度,增強市場主體核心競爭力,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上海證券報陳國軍:聚焦證券研究價值發現 助力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上海證券報》作為新華社旗下的主流財經媒體,就是為投資者傳遞信息、信心、信念,發現引領價值,助力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致辭全文  尊敬的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  值此資本市場改革潮湧之際,由上海證券報社主辦的「中國證券業2021投研峰會暨上證報分析師評選頒獎盛典」今天在這裡舉行。
  • 闊步邁向高質量發展 鋼鐵行業將繼續成為我國經濟的「壓艙石」
    此外,全聯冶金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連忠、副會長賈銀松,中國煉焦行業協會會長崔丕江、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名譽會長王鎮武、常務副會長李樹斌,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馮超,中國冶金報社黨委委員、副社長熊餘平,上海期貨交易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輝,上海鋼聯董事長朱軍紅、總裁高波以及行業上下遊相關企業和機構的領導也出席了本次會議。
  • 2020品牌強國經濟論壇暨 (第四屆)創新成果發布活動在京召開
    圖為品牌強國·自主品牌優選示範工程榮譽本屆活動由經濟日報社(集團)《經濟》雜誌社、國務院國資委主管/中國企業家協會主辦《市場觀察》雜誌社、《發現品牌》欄目組、人民日報社旗下《市場報網絡版》品牌強國•自主品牌優選示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