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人生成長的搖籃。
孩子就像是一面鏡子,他的一言一行會真實地反映家庭中的情況,其實反映的都是父母教育的結晶。所謂「有其子必有其父,有其女必有其母。」,說的就是這麼一個道理。所以,如果在成長過程中,如果孩子出現了不好的毛病,在你抱怨孩子身上的毛病的時候,父母除了要及時地糾正孩子之外,也應該反思在生活中自己是不是也有類似的問題。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帶給孩子對世界認知啟蒙的一定是父母,看看這組漫畫,值得每位父母深思,孩子成長中出現的問題幾乎都是家長自身不良教育產生的結果。
值得深思的一組漫畫:孩子如鏡,孩子的毛病背後是家庭的毛病
1、如果孩子總是故意打擾你,可能是因為你和他的身體親密度不夠,他渴望與你接觸。
大部分時候,其實孩子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玩得不亦樂乎。但是孩子也是很敏感的一個群體,一旦他們覺得父母的注意力很少在自己身上的時候,他們會下意識的採取一些行動來引起注意。這個時候,父母不該過於苛責孩子,而是應該反省下自己最近是不是忙過頭而冷落了孩子。
請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用言傳身教地告訴他們:爸爸媽媽很愛你。
2、如果你的孩子在撒謊,那是因為你曾對他們的錯誤過度反應。
孩子對父母的反應是真的很敏感的,因為他們很愛你,很在意你的情緒。孩子撒謊,無非是一是想躲過父母的懲罰,二也是不想父母不開心。小孩子,總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有時候確實需要一定的批評教育,但是作為父母,不要一犯錯就反應過度。要用平和的方式和孩子交流,了解背後的原因,以平和的語氣教育給予正確的引導。
3、如果你的孩子自信心不足,那是因為你給他們的建議多過鼓勵。
一個自信的孩子必然是一個主見的孩子。為什麼當你的建議多過鼓勵的時候,孩子會沒有信心呢。因為當父母給予孩子太多的建議的時候,是讓他們失去自主思考的能力,不知不覺中養成了凡是依賴父母的壞習慣。
其實孩子天生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探知欲,當他們在認真地做一件事或者玩玩具的時候,作為父母,如果看到他們沒做好,不要輕易地幹擾他們,而是鼓勵他們主動去探索,不僅增加了他們自主思考能力和自信心,還能培養他們自己的動手能力。
父母要學會適當放手。
4、如果你的孩子不會堅持自我,那可能是以內你總在公共場合教育訓斥他們。
不要總是以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
可是你知道嗎?孩子的自尊心是從有意識開始就有的,從孩子出生之後的每一個時期都有,只不過大小、表現不一樣。
嬰兒剛降生就有自我意識,他的表達方式就是哭鬧,當他會說話了以後,對待表揚和批評及大人對他說話的語氣,就能影響到他的情緒,以上這些都是孩子自尊心的潛在意識。
一個孩子真正的有無自尊心很關鍵的是,家庭及幼兒時期生活環境對他的培養,以及他對世界觀的形成。所以,不要總在公共場合訓斥他們,你要面子,孩子也是要面子的!孩子犯錯了,實在想要教育他們,可以把他們帶離公共場合,再進行教育。
5、如果明明覺得孩子什麼都不缺,他還是去拿不屬於他的東西,那是因為你沒有給他選擇的權利。
如果你給孩子買的,沒有事先經過他的選擇,在你眼裡再好的東西,孩子不喜歡,那麼在他眼裡這些東西就是可有可無。不要總把孩子當寵物似的,你給的什麼,他就必須接受什麼。每個孩子都是有尊嚴的個體,特別是越成長,他們會越有自我意識,他們會想要自己選擇,不要剝奪了孩子選擇的權利。
請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可能在你眼裡的「垃圾」,確實孩子眼裡的「珍寶」。父母試著回想自己小時候是不是也收藏過很多很「垃圾」的珍寶玩具呢?
6、如果你的孩子比較懦弱,那是因為你總是太快伸出援手,不要為你孩子清掃成長路上的每一個障礙。
每個寶貝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很多時候,我們總想替寶寶做好一切。但是,這往往阻礙了孩子的成長。失敗是成功之母,沒有經歷過失敗的孩子,也難以體會成功。懂得如何面對失敗的孩子,會更勇敢自信地面對挫折困難,父母學會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世界,體驗多姿多彩的人生,將來才能更好地融入社會。
不要太快地向孩子伸出援手,讓他們習慣了過度依賴。當孩子遇到一些難題的時候,父母可以適當先引導和鼓勵孩子自己去嘗試,這會是更有力的一種幫助。
結語
你的今天,就是孩子的明天。
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一場修行。孩子的純真無私,天真無邪洗滌了成人的浮躁功利,自大的心。好的教育,應該是父母通過孩子這面鏡子,不斷地發現自我,修正自我,挖掘自我,跟孩子一起成長。
本文由【Evan成長筆記】原創首發,歡迎可愛可親的你轉發分享,加關注,讓我們一起在科學教育路上慢慢成長,成為孩子更好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