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深思的一組漫畫:孩子如鏡,孩子的毛病背後是家庭的毛病

2020-12-24 CK成長upupup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人生成長的搖籃。

孩子就像是一面鏡子,他的一言一行會真實地反映家庭中的情況,其實反映的都是父母教育的結晶。所謂「有其子必有其父,有其女必有其母。」,說的就是這麼一個道理。所以,如果在成長過程中,如果孩子出現了不好的毛病,在你抱怨孩子身上的毛病的時候,父母除了要及時地糾正孩子之外,也應該反思在生活中自己是不是也有類似的問題。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帶給孩子對世界認知啟蒙的一定是父母,看看這組漫畫,值得每位父母深思,孩子成長中出現的問題幾乎都是家長自身不良教育產生的結果。

值得深思的一組漫畫:孩子如鏡,孩子的毛病背後是家庭的毛病

1、如果孩子總是故意打擾你,可能是因為你和他的身體親密度不夠,他渴望與你接觸。

大部分時候,其實孩子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玩得不亦樂乎。但是孩子也是很敏感的一個群體,一旦他們覺得父母的注意力很少在自己身上的時候,他們會下意識的採取一些行動來引起注意。這個時候,父母不該過於苛責孩子,而是應該反省下自己最近是不是忙過頭而冷落了孩子。

請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用言傳身教地告訴他們:爸爸媽媽很愛你。

2、如果你的孩子在撒謊,那是因為你曾對他們的錯誤過度反應。

孩子對父母的反應是真的很敏感的,因為他們很愛你,很在意你的情緒。孩子撒謊,無非是一是想躲過父母的懲罰,二也是不想父母不開心。小孩子,總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有時候確實需要一定的批評教育,但是作為父母,不要一犯錯就反應過度。要用平和的方式和孩子交流,了解背後的原因,以平和的語氣教育給予正確的引導。

3、如果你的孩子自信心不足,那是因為你給他們的建議多過鼓勵。

一個自信的孩子必然是一個主見的孩子。為什麼當你的建議多過鼓勵的時候,孩子會沒有信心呢。因為當父母給予孩子太多的建議的時候,是讓他們失去自主思考的能力,不知不覺中養成了凡是依賴父母的壞習慣。

其實孩子天生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探知欲,當他們在認真地做一件事或者玩玩具的時候,作為父母,如果看到他們沒做好,不要輕易地幹擾他們,而是鼓勵他們主動去探索,不僅增加了他們自主思考能力和自信心,還能培養他們自己的動手能力。

父母要學會適當放手。

4、如果你的孩子不會堅持自我,那可能是以內你總在公共場合教育訓斥他們。

不要總是以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

可是你知道嗎?孩子的自尊心是從有意識開始就有的,從孩子出生之後的每一個時期都有,只不過大小、表現不一樣。

嬰兒剛降生就有自我意識,他的表達方式就是哭鬧,當他會說話了以後,對待表揚和批評及大人對他說話的語氣,就能影響到他的情緒,以上這些都是孩子自尊心的潛在意識。

一個孩子真正的有無自尊心很關鍵的是,家庭及幼兒時期生活環境對他的培養,以及他對世界觀的形成。所以,不要總在公共場合訓斥他們,你要面子,孩子也是要面子的!孩子犯錯了,實在想要教育他們,可以把他們帶離公共場合,再進行教育。

5、如果明明覺得孩子什麼都不缺,他還是去拿不屬於他的東西,那是因為你沒有給他選擇的權利。

如果你給孩子買的,沒有事先經過他的選擇,在你眼裡再好的東西,孩子不喜歡,那麼在他眼裡這些東西就是可有可無。不要總把孩子當寵物似的,你給的什麼,他就必須接受什麼。每個孩子都是有尊嚴的個體,特別是越成長,他們會越有自我意識,他們會想要自己選擇,不要剝奪了孩子選擇的權利。

請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可能在你眼裡的「垃圾」,確實孩子眼裡的「珍寶」。父母試著回想自己小時候是不是也收藏過很多很「垃圾」的珍寶玩具呢?

6、如果你的孩子比較懦弱,那是因為你總是太快伸出援手,不要為你孩子清掃成長路上的每一個障礙。

每個寶貝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很多時候,我們總想替寶寶做好一切。但是,這往往阻礙了孩子的成長。失敗是成功之母,沒有經歷過失敗的孩子,也難以體會成功。懂得如何面對失敗的孩子,會更勇敢自信地面對挫折困難,父母學會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世界,體驗多姿多彩的人生,將來才能更好地融入社會。

不要太快地向孩子伸出援手,讓他們習慣了過度依賴。當孩子遇到一些難題的時候,父母可以適當先引導和鼓勵孩子自己去嘗試,這會是更有力的一種幫助。

結語

你的今天,就是孩子的明天。

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一場修行。孩子的純真無私,天真無邪洗滌了成人的浮躁功利,自大的心。好的教育,應該是父母通過孩子這面鏡子,不斷地發現自我,修正自我,挖掘自我,跟孩子一起成長。

本文由【Evan成長筆記】原創首發,歡迎可愛可親的你轉發分享,加關注,讓我們一起在科學教育路上慢慢成長,成為孩子更好的家長。

相關焦點

  • 孩子拖拉,應從這些方面入手,父母正確引導,讓孩子改掉拖拉毛病
    小高每天都要為了孩子拖拉的毛病而大發脾氣,孩子每天寫作從來沒有主動過,在小高不斷的催促下才慢吞吞的去寫作業。並且,在寫作業的時候,還一會說喝水,一會去廁所,一會又說餓了。小高為了不讓孩子上學遲到,每天都要起的很早,做好早餐,一遍又一遍的叫孩子起床,催著孩子洗臉,催著孩子趕緊吃飯。可孩子依然改不掉拖拉的毛病,每天都踩點到學校,還時不時的遲到。孩子拖拉的毛病,讓小高很是煩惱和無奈。
  • 「愛說謊」就是壞毛病?想要改變孩子,家長試試3個方法
    很多父母發現自家孩子有"愛撒謊"的毛病,真不知道他們是什麼時候解鎖這個新技能的?沒有一位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變成滿口謊話的"撒謊精",所以發覺孩子在撒謊時,一般都會大發雷霆。 然而,家長漸漸反應過來,我們越是生氣,孩子撒謊的次數就越多。
  • 5歲孩子心裡「長草」,不想上幼兒園,背後的原因值得家長們深思
    5歲孩子心裡「長草」,坐不穩板凳,不想上幼兒園,背後的原因值得家長們深思! 曉曉5歲了,媽媽送她去幼兒園。可是,老師發覺,曉曉一點都坐不穩,總是嚷著要回家。跟其他小孩子不一樣的是,曉曉想回家的理由是,她想看電視!
  • 孩子睡前摸手臂揪耳朵,看似「怪毛病」,實際在表達「另類飢餓」
    雖然她也用了很多方法想要改掉女兒的這個"壞毛病",但是沒有任何的效果,反而女兒變本加厲,不揪她的耳朵就不睡覺。其實類似的經歷很多父母都有同感,只是孩子未必是揪耳朵,有時也會做出其他的一些舉動。比如喜歡摸著父母的胳膊,或者摳他們的鎖骨,甚至有的還要摸著媽媽的X部才能入睡,著實讓人難以接受。
  • 故事的魔力,人類毛病大學的暗黑漫畫事業之路
    今天分享的是《日本「黑暗漫畫」人類毛病大學的YouTube賺錢套路》。操作門檻名稱:ヒューマンバグ大學_闇の漫畫(人類毛病大學_黑暗漫畫)收入:433.89萬元/年(保守估計)適用人群:漫畫愛好者我將用10000篇文章或視頻來給大家分享YouTube裡各種頻道背後的故事或賺錢套路。YouTube平臺較公平的內容推薦算法,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成為「網紅」。今天分享的就是其中一個漫畫頻道:人類毛病大學。
  • 6歲前孩子有這些「壞毛病」,說明孩子大腦發育很好,不用管!
    其實孩子的好多「壞毛病」都不用管,這是他們正常發育,健康、聰明的表現,如果家長過度限制孩子的行為,可能會適得其反。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孩子的哪些行為家長不用過度幹涉。1、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的爬行環境2、在爬行過程中設計簡單的遊戲摸私處不用管,TA只是感覺好奇孩子「自摸」發生的平均年齡在2.8歲,最小年齡是3個月,多數會在孩子6-7歲時自行消失,他們只是想要了解自己,並且不會對孩子的身心發育造成影響
  • 資深幼師:玩具多的孩子,進入幼兒園會出現以下「毛病」,很明顯
    就像我身邊一個朋友,自從有孩子後,網購最多的就是孩子的東西,逛著逛著就想給娃買玩具。有次去她家,朋友專門給孩子留有一個玩具屋,有二十多平方,全部都是孩子的玩具。要知道,她家孩子才5歲,玩具就如此之多。我問她,這麼多的玩具,孩子玩得過來嗎?朋友說:「不能,就看他想玩哪個就玩哪個,有的玩一兩次就擱置了,有的買過來就沒玩過。」
  • 父母要注意孩子4歲前有這3個毛病,未來道路上會被人嫌棄
    父母要注意孩子4歲前有這3個毛病,未來道路上會被人嫌棄0-4歲的時候是孩子的黃金期,這段時間內孩子的各項體能都會進行很大的開發,在當下的以愛,講道理為主導的教育下,家長對自己的「熊孩子」進行適當的「棍棒教育
  • 初中生基本有的6個毛病,一個都沒有的是學霸,你家孩子有幾個?
    可有的孩子明明很聰明,就是學習成績上不了,家長可能忽視了孩子在課堂上的一些小毛病。初中生基本有的6個毛病,一個都沒有的是學霸,你家孩子有幾個?看課外書:覺得老師講的內容很無聊,就把小說或漫畫拿出來,偷偷地在課堂上看。偷著玩手機:現在連小學生都有手機,初中生很難抵制手機的誘惑。上課時也忍不住拿出來玩一會。
  • 毛病造句和解釋_毛病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6、將相和)毛病參考例句:1、人若愛找茬兒,天堂也能被他挑出毛病。2、小毛病不治,容易犯大錯誤。3、寫文章最忌諱平鋪直敘,應該避免此類毛病。4、他好出風頭的毛病讓他毫無隱私可言。5、你什麼毛病也沒有,就算投胎轉世也沒得救。6、她似乎總是對什麼事情都愛挑毛病。7、同學因患腸胃消化不良的毛病,竟瘦得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
  • 送給閨蜜孩子的「二手」童裝,隔日在垃圾桶中發現,網友:沒毛病
    現在很多家長感慨養育孩子的成本太高,確實孩子的吃喝拉撒沒有一樣不花錢,衣食住行通通和金錢有關,特別是孩子的教育問題更是讓人感到壓力山大。所以從孩子出生時,有的家長就會奉行該省就省的原則,當然省也是分地方的,不是盲目的節省。
  • 「老來卒婚受歡迎,孩子比丈夫重要」,日本媽媽的痛苦值得深思
    「要和很喜歡的人一起度過餘生」,日本媽媽的痛苦值得深思 傅首爾曾在節目中提到:「要和很喜歡的人結婚,因為婚後要互相成為服務員,只有很喜歡的人
  • 三歲前沒改這3個毛病,孩子長大後會吃虧
    但家長注意啦,如果寶寶有這個3個毛病,就很難交到好朋友了。這不僅會讓寶寶感到孤單,還有可能影響到寶寶的性格,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寶寶很容易吃虧的。【毛病一:愛打人】有的寶寶在情緒穩定時表現得很友好,但如果和其他小朋友產生了矛盾,比如發生了口角或是沒搶到想要玩具,就會性情大變,在爭執的過程中會突然打對方一下。
  • 寧願被罰748萬,也不願更改孩子國籍,張藝謀說出的原因值得深思
    國家是一個人以及一個家庭的支柱,只有強大的祖國才能給我們安穩的家。然而一些人總想要考上外國的學校出國留學,最後拿到綠卡在國外紮根生活。然而此次疫情卻讓世界無數人羨慕中國,羨慕身在中國的中國人。02張藝謀堅持不更改孩子國籍的原因很現實,也值得大家去深思。
  • 王蒙《寫給年輕人的中國智慧》,幹大事的人,要改掉兩個毛病!
    王蒙《寫給年輕人的中國智慧》,好久沒讀過這樣「豁然開朗」的書了,我讀了三遍,悟出一個道理,幹大事的人,要改掉兩個毛病!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做出一番大的事業,這個夢想在越年輕的時候越強烈,但隨著年齡的增大,很多人被生活磨平了稜角,自己的夢想也慢慢變淡了,但另一些人則不同,他們在生活面前勇往直前,不實現自己的夢想誓不罷休,這樣的人值得我們敬佩,因為他們有一顆不服輸的心!
  • 從教10年幼師直言:我不會讓孩子3歲上幼兒園,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當孩子3歲左右時,很多家長已經開始準備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了,幾乎所有孩子都是在這個年紀入學,這已經形成了一種常態。家長們也覺得很正常,但是最近有一位教齡已經10年的幼師卻表示:我是不會讓我的孩子3歲上幼兒園的,背後原因非常現實。
  • 孩子「揪著」寶媽的耳朵才能入睡?不是壞毛病,而是皮膚「餓了」
    這個回答看似很「親密」,但你是否有想過,孩子也會出現同樣的情景,當然這個「怪癖」不僅體現在揪耳朵,還有摟著寶媽的胳膊或是摸肚子等。有一位寶媽說,女兒不揪自己的耳朵是不會睡覺的,她本來是很討厭別人碰她耳朵的,結果還是敗給了自己的孩子。其實這些現象並不是什麼「壞毛病」,而是孩子在告訴父母,自己的皮膚「餓了」,需要及時補充能量。「皮膚也會飢餓?」
  • 一組漫畫告訴你,孩子喜歡哪樣的爸爸媽媽
    值得為人父母的朋友們思考。看了英子崩潰後跳海的片段,覺得她媽的愛太沉重了,我明白父母都想要把自己最好的一切都給孩子,也知道父母想讓孩子不要走彎路,所以總是說「這是為你好」去讓孩子聽話,但我們自己心裡想要什麼想做什麼,卻一次又一次妥協沒有實現,那種無力感失落感都在崩潰邊緣,緊繃著的神經就差一點就要斷了,但也如片段最後所說,我們明白父母的愛,我們同樣也愛著他們,但崩潰的小瞬間也存在著,無法忽視,說說:父母讓你崩潰的瞬間吧[抱抱]。
  • 小學生試卷「奇葩答案」,乍一看也沒什麼毛病,判卷老師哭笑
    隨著社會對基礎教育的重視,家長和老師都更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往往忽略了素質教育,沒有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導致學生在學習上也缺少常識,經常語出驚人死不休,鬧了很多笑話。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年小學生試卷上出現的「奇葩答案」,真的是一個比一個搞笑。
  • 孩子有壞毛病拿什麼扔什麼,手裡總是愛扔東西怎麼辦?家長看一看
    我有一個朋友,最近她家裡的孩子迷上了扔玩具,不管把什麼東西放到孩子手裡,孩子都會扔,甚至一些貴重的東西放到孩子手裡,孩子也會扔,這可嚇壞了她,於是她問我應該怎麼辦。所以我們可以給孩子一些比較好玩的玩具,如果孩子扔掉的話,我們可以把孩子放在地上,讓孩子自己撿起來,就因為我們不只是抱著孩子的時候孩子喜歡扔,當我們讓孩子趴在地上的時候,孩子也喜歡扔,所以孩子扔掉玩具,如果他還想再扔的話,我們家長就不用去給孩子撿玩具,我們應該讓孩子自己去撿玩具,然後自己扔,反覆幾次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