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瘋狂!美國曾設計科幻潛艇,可同時發射36枚魚雷,無死角打擊

2021-01-09 騰訊網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說到潛艇,大家想到的都是在水下靜默潛航的恐怖殺手,而對於潛艇的造型,經過百年的發展基本已經固化,那就是在圓柱形艇體上有一個小指揮塔,魚雷和飛彈從艇前的發射管中發射,而彈道飛彈一般在艇體背部的垂直發射管中發射。

但是,在潛艇剛發明的上世紀初,對於未來潛艇到底是什麼樣子,大家還是爭論不休的,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中的超級潛艇就是當年的夢想!不過,美國還真的曾經設計過一種超級潛艇,其外形與現代潛艇截然不同,更像一條大蝌蚪,擁有36個魚雷發射管,可以向四周進行無死角發射!

太逆天了!

1913年,天才的英國工程師愛德華·拉西烏斯·皮考克(Edward Lasius Peacock)向美國專利局申請了一個奇特的潛艇設計方案專利,他將這艘水下戰艦稱為潛水魚雷艦。

這是那個時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潛艇設計之一。

皮考克是一名英國工程師,在美國康乃狄克州布裡奇波特的魚雷艇公司工作。他設計的這種蝌蚪形潛艇的設計帶有指向各個方向的魚雷發射管,看起來很瘋狂。

但皮考克並不是一個瘋狂的民科發明家,他是當時世界上最有經驗的魚雷艇工程師之一。而且,這個設計在當時也許並不像我們現在看起來那麼瘋狂。

按照皮考克的設計,這艘潛艇特別適於海岸和港口防禦。

它的主要特徵是一個特殊的球形船體結構,以便更多的「魚雷發射管」可以方便布置在球形船體前部。

這些裝置被全方位地布置,這樣魚雷就可以從各個方向發射,而不需要船隻進行轉向操縱。這艘船將停泊在港口作為點防禦支撐。

美國專利局的檔案中顯示了兩種設計。

第一艘有一個球形的前部船體,安裝了不少於36個魚雷發射管,而當時美軍潛艇往往只有四個魚雷發射管和四個再裝填的備份魚雷。

這個型號的潛艇由兩臺柴油發動機驅動兩個軸。

在球體的正中央有一個圓形的指揮艙,一個蘑菇錨直接從球體底部脫落,在錨定的時候,靠近尾部的一個水平推進器用來確定它的方向。而更加有趣的是,為了能夠讓潛艇在淺水海床上移動,甚至為其安裝了伸縮型的輪胎起落架,感覺上像是一艘太空船。

當你仔細觀察時,你會發現它正在應用那些具有現實經驗的發明家所熟知的技術,這並不是一個過度自信的瘋狂發明家提出的概念,因為從工程學範疇來看,它是能夠實現的,而且正在試圖解決1913年的現實問題。

全方位魚雷發射管的安排是獨一無二的。

今天我們認為魚雷發射管都是面向前方的,潛艇用船頭對準目標射擊。但早在1912年,人們就嘗試了幾種不同的方法來讓魚雷發射管指向目標。當時的魚雷艇就普遍裝備有旋轉發射管,而到上世紀50年代前,潛艇在尾部布置魚雷發射管也是很常見的事情。

皮考克的第二個設計其實就是上述創新思維的產物。

除了艇體排水量更大,擁有四臺柴油發動機驅動外。與第一套方案更大的區別是,圓形艇體上部是一個獨立的部分,可以像炮塔一樣旋轉。它有兩個像槍管一樣突出的魚雷發射管,在球體艇身中還布置了16個全方位射界的魚雷發射管。

雖然這個設計比第一個設計魚雷發射管總量要少,但是至少有8個具有再裝填裝置,所以總魚雷數至少26枚。

1913年,距離制導魚雷的發明還有很長一段歷史時期,當時的魚雷別說自動追蹤目標,就算是直航攻擊的可靠性也非常差。

而更多的魚雷發射管和更加便捷的射界對於一艘潛艇來說非常重要。皮考克的潛艇能夠很好地滿足這些要求。作為一艘布置在海岸或基地港口附近的防禦潛艇,並不要求有多高的航行能力,而潛伏在港口中作為水下魚雷發射臺,可以讓那些窺視軍港的敵軍戰艦望而生畏,同時配合海岸炮臺進行防禦作戰。

這其實是符合當時海戰規律的,畢竟甲午海戰時的北洋水師、日俄戰爭中的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膠東半島的德國艦隊,都是被困死在軍港中被摧毀的。軍港保衛戰對於當年的海軍來說,非常重要!

相關焦點

  • 俄羅斯測試3萬噸巨型潛艇,可搭載6枚核魚雷
    (改裝完成的"別爾哥羅德"號核潛艇,其雙槳雙舵的設計清晰可見)俄羅斯衛星通訊社8月1日引述俄羅斯國防部的消息稱,俄海軍已經開始測試全新改裝的"別爾哥羅德"號核潛艇,而這艘潛艇將會成為首艘裝備"波塞冬"無人核動力潛航器(核魚雷)的搭載艦。正因為該潛艇特殊的身份,所以它的一舉一動都牽引著西方脆弱的神經。
  • 完蛋,買完美軍廢品魚雷,臺灣文物潛艇要「自爆」了
    然而就在當天,美國國務院高調宣布批准對臺軍售,以1.8億美元的高價向臺灣出售18枚Mk 48重型魚雷。我滴乖乖,1.8億才18枚,合著1枚魚雷就要1千萬美元?我沒看錯吧?如果小兵兵沒記錯的話,2017年臺灣曾向美國求購過一批MK 48,當時花2.5億美元買了46枚,也就是說單價只有543萬美元,比這次「貴」了一倍。
  • 俄羅斯海上核殺器——「波塞冬」魚雷,裝它還得專門設計潛艇
    2018年3月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首次公開表示,正在研究數款戰略核武器,以保持俄羅斯對美國的戰略核威懾能力。其中就包括名為「波塞冬」的核動力魚雷。未來,俄軍計劃未來裝備超過32枚「波塞冬」核動力魚雷。
  • 過量火力打擊!英美海軍「畫個圈圈」滅殺大法,敵軍潛艇無路可逃
    迫擊炮想必大家都知道,是一種使用殺傷爆破彈,用於殲滅、壓制敵有生力量的武器,一般通過拋物線對目標發動近垂直打擊。但是你見過用迫擊炮炸潛艇的嗎?事實上這的確是存在的,二戰期間英美海軍就多次使用"迫擊炮"類武器來打擊日本和德國潛艇。
  • 9000米高空的潛艇殺手!美軍投放測試新型反潛魚雷,瞄準水下幽靈
    據悉,這種「滑翔魚雷」的原型,即MK-54型是美國海軍在本世紀初研製出來的一種深海作戰魚雷。它在MK-45魚雷基礎上進行了擴容和改進,讓這種魚雷真正變成了一種全方位、無死角、多功能定位的作戰軍備,它還能被陸上反潛平臺、護衛艦船、海上巡邏機甚至戰鬥機發射。
  • 重型魚雷是艦艇的噩夢,為什麼發射後還拖著一根繩子?
    即使是所謂的"反潛飛彈",其彈頭也絕大多數為自導魚雷。現代魚雷在1866年由英國工程師羅伯特·懷特黑德(Robert Whitehead)發明,因此在當時魚雷也被稱為"白頭"魚雷。1887年的俄土戰爭中,當時的俄國海軍在大約60米距離上向土耳其海軍"英且巴哈"號裝甲艦發射了數枚"白頭"魚雷,並將其一舉擊沉。
  • 俄潛艇向港口發射魚雷,岸邊遊客落荒而逃,印軍看後心有餘悸
    12與17日,網上流傳了一段俄羅斯基洛級潛艇向港口發射"魚雷"的視頻。在港口岸邊有四名遊客,兩名遊客在觀摩潛艇,兩名遊客在一邊閒聊。突然,潛艇對遊客發射了一枚空氣魚雷,瞬間引起了巨大的水花,四名遊客被澆成了落湯雞。
  • 德國這艘潛艇立大功 用3枚魚雷擊沉一艘參加日德蘭海戰的戰列艦
    不過英國皇家海軍有一艘戰列艦,從日德蘭海戰的硝煙中生存下來了,但是最終還是折在了德國的打擊之下,跟日德蘭海戰中的巨艦大炮之間的對轟不同,這艘戰列艦是被德國海軍潛艇擊沉的。這艘戰列艦就是英國皇家海軍巴勒姆號。巴勒姆號戰列艦是英國皇家海軍伊莉莎白女王級的三號艦,該艦1913年開工建造,兩年多之後建成下水,並加入因果皇家海軍服役。
  • ——在一戰刺激下迅速崛起的美國潛艇
    水上航速14節,水下航速10.5節,續航力4300公裡,可容納25名軍官和士兵。武器是4具18英寸魚雷發射管,8枚魚雷。各方面性能與F級潛艇差不多,稍稍增強一些。水上航速14節,水下航速10.5節,續航力8300公裡,可容納28名軍官和士兵。武器都是4具18英寸魚雷發射管,8枚魚雷;還增加了1門3英寸可伸縮甲板炮。平時藏在上層建築裡,可垂直上升展開,前面有一個圓形護盾。
  • 臺軍花70多億新臺幣升級潛艇系統,重型魚雷年底抵臺
    臺軍方現正進行「劍龍級潛艇戰鬥系統提升案」,美國也已在今年5月30日通過知會國會程序,臺軍「中科院」在8月4日已交付海軍相關輸出許可核准證明文件,根據臺軍方規劃,海龍號及海虎號潛艇的系統提升,分別會在2022及2024年完成,至於攸關潛艇打擊戰力的MK-48 Mod6 AT長程重型魚雷採購案
  • 潛艇水下失事怎麼辦?解放軍用魚雷發射管逃生,場面驚險堪比大片
    文/梧桐潛艇水下失事怎麼辦?不用慌,解放軍用魚雷發射管逃生,操作場面堪比大片。央視頻道近日報導,解放軍某潛艇基地的官兵組織了一場失事潛艇模擬逃生的訓練,解釋了如何在深水下潛艇失事後如何進行自救。眾所周知,潛艇一般工作的水深都在200-600m,其水壓可想而知。一旦潛艇出事,其逃生的可能性將會比水上的艦艇小的多,而且難度上也會大得多。所以對於解放軍的潛艇兵訓練來說,逃生就是一門必修課。此次官兵的訓練就是針對魚雷發射管逃生的訓練,當然這也是緊急且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使用。
  • 為什麼臺軍不惜代價購買MK48魚雷?盤點臺軍三種現役魚雷
    MK46魚雷是美國霍尼韋爾公司研製一種輕型魚雷,重量只有258公斤,最大速度45節,最大射程7.3公裡。 魚雷從60年代開始服役,主要用於軍艦、反潛機和直升機。 目前,臺軍所有可以發射魚雷的水面軍艦,都使用MK46魚雷。
  • 魚雷打不到敵人就算了,還會命中後不炸?二戰的美國魚雷有多差?
    所謂MKK-14魚雷,本質上是美國海軍在1920年代後期為了替換老舊的MK-7魚雷、MK-9魚雷和MK-10魚雷而設計的。這些魚雷的生產年份不同,直徑也完全不一樣,使用的也都是撞擊引信。因為如今已經有了防魚雷網這種東西,所以傳統的撞擊引信基本上會失去作用。考慮到這個情況,美國海軍著手研發了新型魚雷,以便於應對新時代的海戰。
  • 7枚炸彈8枚魚雷聯合強颱風才將其摧毀
    此外熊野號還配備了4具迴旋範圍105度(電動驅動時僅需5.3秒即可完成迴轉)的三聯裝魚雷發射管,配備了24枚可怕的93式氧氣魚雷,當時這種魚雷在射程和威力方面可謂首屈一指。然而與其強大對海作戰能力形成對比的是,其防空能力卻十分薄弱,該艦即使在改裝後也只有8門127毫米大型高炮和一些早已無法滿足要求的25毫米機關炮,根本難以應對美軍大機群,這也埋下了其後來覆滅的隱患。
  • 伊朗突破美國封鎖,自力更生造潛艇,100%國產,竟帶巡航飛彈
    近日,伊朗海軍再次公布新型的國產「法塔赫」級(意為「徵服者」)常規潛艇的部分照片,並稱這是一種突破美國封鎖後,自力更生研製建造的潛艇,可以攜帶並發射重型魚雷、高速超空泡魚雷和巡航飛彈。從潛艇的近照看,伊朗這種潛艇的工藝已經大幅提升,在近海作戰對美軍艦艇有較大的威脅。
  • 彈藥不好買,歲數有點大——臺灣海軍的潛艇部隊
    單鰭鱈號1974年4月,2艘潛艇全部抵達左營軍港,島內一片沸騰,不過美國方面賣給臺灣的重要條件就是潛艇只能用來訓練而無水下攻擊能力。為此,美國直接封閉了魚雷發射管並剪斷線路,幾年後臺灣才修好了發射能力,卻又買不到合適的魚雷。1975年,臺灣當局駐美武官邱華谷曾試圖繞開美國官方購買30枚魚雷,不幸被聯邦調查局發現,還被要求限期離境。
  • 巴鐵打造百噸級微型潛艇,二戰時表現優異,曾擊沉萬噸級戰列艦
    比如巴基斯坦國防生產部2015至2016年鑑中曾記錄:2017~2018年將啟動一項研製新一代微型潛艇的項目。同時還要求巴基斯坦軍工必須在不藉助任何外力的情況下,通過自主設計和建造的方式來打造新一代微型潛艇。美媒指出,根據美國最新發布的衛星圖像來看,巴軍工部門可能已按照國防部的要求自主研製出了新一代微型潛艇。
  • 納粹瘋狂的「蝠鱝」潛艇:領先半世紀裝了AIP系統,速度高達50節
    從1943年5月以後,德國潛艇的戰績一落千丈,損失數量卻大幅攀升,潛艇損失數字甚至超過了擊沉商船數。在這種絕望背景下,納粹德國在潛艇設計方向上也越加瘋狂和極端。 受到義大利「人操魚雷」和英國X艇的輝煌戰績刺激,納粹德國在1942年後開始在袖珍潛艇上大力投入,建造了多款微小型潛艇。這些袖珍潛艇基本只搭載1-2人,目標針對的是盟軍登陸艦隊。
  • 新「北風之神級」潛艇出山,直接發射4枚潛射飛彈,劍指美國
    在這種邊境岌岌可危的情況下,伊朗雖然要低調但不能坐以待斃,必須要儘快求助於自己最大的盟友-俄羅斯才行,俄羅斯在自家重要的盟友面前也沒有掉鏈子,讓「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向遠東地區發射了4枚布拉瓦潛射洲際飛彈。
  • 印軍接收國產重型魚雷,別管技術多先進,解不了潛艇無雷可用尷尬
    印軍已列裝國產重型魚雷:Varunastra/瓦魯納斯特拉,第一枚印度設計和開發的重型魚雷已經由製造商巴拉特動力有限公司(BEL)移交給印度海軍。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成就,全球能夠製造重型魚雷的國家不多,所以印度的成就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