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三觀賣血記》堅強面對生命中的每一個苦難

2021-01-14 讀書有感
許三觀賣血記-餘華

許三觀第一次賣血,跟著阿方、根龍到城裡醫裡找李血頭,賣了四百毫升血,三個人去勝利飯店吃炒豬肝喝二兩紅酒。「一盤炒豬肝,二兩黃酒,黃酒溫一溫。」用賣血的錢娶了城鎮裡的油條西施徐玉蘭。

許三觀第二次賣血,兒子一樂砸破了方鐵匠的兒子的腦袋,為了醫藥費方鐵匠拉了兩板車帶著七個人,把許三觀家裡除了床全部的家具都搬走了。這回許三觀自己去找醫院的李血頭賣了血,把錢還了我方鐵匠醫藥費,賣血後也到勝利飯店老規矩,「一盤炒豬肝,二兩黃酒,黃酒溫一溫。」

作家-餘華

許三觀第三次賣血,許三觀從林芬芳家裡出來遇到了去醫院賣血的阿方、根龍,一起到了醫院賣了血,把賣血的錢買了「十斤肉骨頭、五斤黃豆、兩斤綠豆」給了好了一次的林芬芳。妻子生許三觀的氣把賣血剩下的錢給自己和一樂、二樂、三樂買了新衣服。

許三觀第四次賣血,大躍進期間一家人喝了五十七天的玉米粥,為了讓家裡的人吃上一頓好飯菜,他又賣了一次血。「他說往後還要去賣血,要不這苦日子就過不去了。這苦日子什麼時候才能完?」

許三觀第五次賣血,「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一樂、二樂下農村接受再教育。幾年後一樂從鄉下回到了城裡骨瘦如柴,臉色灰黃憔悴的模樣很是讓許三觀心疼。送一樂回鄉時去了醫院賣了血,把錢給了一樂,讓一樂不想吃東西的時候買寫好吃的。

許三觀第六次賣血,一樂走了不到一個月,二樂鄉下隊長到家,許三多與十多年不見的根龍一起賣血,得知以前一起賣血的阿方已經去世了,和根龍賣完血後去勝利飯店吃炒肝時根龍腦淤血去世了,留了許三觀一個人很是悽涼。去賣血買魚買肉,買煙買酒招到隊長,希望二樂早日回城。」他一直坐在那裡,心裡想著根龍,還有阿方,想到他們兩個人第一次帶著他去賣血,他們教他賣血前要喝水,賣血後吃一盤炒豬肝,喝二兩黃酒……想最後,許三觀在那裡哭了起來。「

許三觀第七次賣血,一樂在鄉下得了肝炎,當二樂把一樂送進醫院時已經很嚴重,需要去上海去醫治,家裡的錢不夠,到處借錢後還是缺口很大,許玉蘭送一樂先去了上海的醫院醫治,快五十歲的許三觀計劃坐船去上海,一路上經過的縣城都賣血差點喪了命,最後到了上海醫院與許玉蘭一樂匯合,一樂的肝炎也好了很多。

已過六十歲的許三觀家庭幸福,兒孫滿堂,他頭髮已經花白,牙齒也掉了七顆,經過勝利飯店時想起了以前賣血後吃炒肝,他就去賣血,醫院的李血頭已經去世,現在是年輕的沈血頭拒絕了年紀大的許三觀賣血,他很是傷心和擔憂。」四十年來,每次家裡遇上災禍時,他都是靠賣血度過去的,以後他的血沒人要了,家裡再有災禍怎麼辦?「

餘華通過許三觀七次賣血,描述一個小人物的坎坷命運,通過賣血度過一個一個的生活的苦難,但故事裡也從滿了溫情,許三觀為了一家人賣血賣命,也體現了那個時代生活的艱辛,也體現了一個家庭男人的擔當,如果不通過賣血度過生活的難關,那麼這個家庭就散了,有些人走著走著就不在了,有時看著書中的文字充滿詼諧,有時看過一段文字又想痛哭一場。許三觀在面對家庭裡的坎坷義無反顧的衝鋒在前,前七次賣血都是為了別人,最後一次去賣血是為了自己,但是還沒有賣出去,許三觀很是傷心。展現了一個面對生活的苦難永不退縮的剛毅,也體現了許三觀溫情的一面。我們的一生中也會像許三觀一樣會面對一些生活的苦難,也要堅強地面對,更要充滿溫情的生活。

相關焦點

  • 《許三觀賣血記》苦難中的平凡人的一生
    第一次讀餘華的小說,《許三觀賣血記》看這本書是對名字有著別樣的好奇。通篇,沒有那種華麗的細膩的筆調去寫生活的大場面,他的溫情苦難是緩緩而來的。以一種悲憫的天性去試探苦難中活著的人該如何生存,如何活下去,平凡的人如何一步步活成不平凡的人生。
  • 《許三觀賣血記》之許玉蘭,很多女性一生的縮影,柔弱中透著堅強
    《許三觀賣血記》之許玉蘭,很多女性一生的縮影,柔弱中透著堅強《許三觀賣血記》在餘華的作品《許三觀賣血記》之中,許三觀的的妻子徐玉蘭就是這樣一個女性形象。她原本是一個豆腐西施,每天在攤上幫助家裡賣豆腐。也是吸引了很多男生的追求,過的可謂是眾星捧月般的日子。
  • 《許三觀賣血記》:生命的苦難永遠在不斷更新,但曙光也一直都在
    剛讀完《許三觀賣血記》的時候,我總是在想,以後自己要是去獻完血了,也要去餐館,喊一聲「一盤炒豬肝,二兩黃酒,黃酒溫一溫。」故事推進是圍繞許三觀賣血開展的,塑造了一位敢於與苦難作鬥爭、頑強堅韌的父親形象。許三觀十一次賣血都是為了別人,最後一次想為自己賣一次血,卻因為年紀大而失敗了。許三觀初次賣血是為了證明自己身體好。
  • 《許三觀賣血記》:苦難以賣血的方式重複出現,看到許三觀的柔情
    《許三觀賣血記》是繼《活著》之後我看餘華的第二部作品,如果說《活著》讓我思考了我們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那麼《許三觀賣血記》似乎讓我在一瞬之間找到了一個答案,一切都只是為了活著。關於活著是為了什麼這個問題,或許我們永遠都找不到一個比較正確的答案,就像餘華所說的,未來的事自己也不知道。
  • 《許三觀賣血記》讀書分享
    《許三觀賣血記》以博大的溫情描繪了磨難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達了人在面對厄運時求生的欲望。小說的人物性格設置也很簡單,簡單到有時候感覺有那麼幾分的幼稚,但是卻因為這樣的幼稚,給我們呈現了最簡單、最真實的農民形象,沒有那麼多的陰謀詭計、爾虞我詐,一切的初衷就是一個看起來簡單不過的想法。
  • 好書推薦:《許三觀賣血記》,面對厄運時求生的欲望
    《許三觀賣血記》的作者餘華,曾寫出《活著》這本經典。被譽為「現代中國的查爾斯·狄更斯。」 更是中國當代先鋒派小說的代表人物。他早期的小說中的生活是非常態、非理性的,小說裡的人物與情節都置於非常態、非理性的現實生活之中。但是在《許三觀賣血記》中餘華用最真實手法從一個小市民許三觀的視角中描寫當時的社會現狀,以及一系列社會變遷對當時人們的影響。
  • 《許三觀賣血記》:出軌的許三觀,卻賣血11次,養活了一個家
    《許三觀賣血記》是作家餘華於1995年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餘華用17萬字敘述了主人公許三觀40年的動蕩生活,11次賣血養活了家中5口人。平凡的他背叛了自己的身體,出賣了自己的血肉,只為了能夠在動蕩時代艱難地活下去。一個小人物卻有著不平凡,甚至是偉大的一生。
  • 好書推薦|平凡小人物的一生《許三觀賣血記》
    今天來推薦餘華的《許三觀賣血記》,該書主要講述了在貧窮的舊時代,主人公許三觀一生多次賣血,幫助他度過人生中的每一個重要時刻。第三次因為初戀情人摔斷了右腿,許三觀趁機強姦了她,他為了初戀情人買補品踏進醫院賣血。第四次賣血是因為自然災害過後吃不飽飯,飢餓難耐,為了一家人吃飽是去賣血。第五次賣血是因為兒子一樂生病了,為一樂生活質量著想與早日歸鄉賣血。第六次因為兒子二樂的生產隊長到家裡,要招待隊長所以賣血。
  • 許三觀賣血記:十二次的人生悲歡
    我們碌碌無為地在城市的脈絡中來來往往,我們被生活摧殘得一塌糊塗,但我們卻一直熱愛著生活。我們咒罵著生活的狗血無情,轉過頭來又繼續對它抱有微笑。這就是我在讀完餘華《許三觀賣血記》後的感想。合上書籍,我內心久久無法平靜,我體會到了書中的感同身受,像被人戳穿了外表最堅強的一層薄膜,剩下的是體無完膚的自己。生活,不就是這般的無奈嗎?
  • 《<許三觀賣血記>讀書報告》(原創)
    講述了絲廠工人許三觀的賣血經歷。他賣血是為了娶親,是為了救治重病的兒子,是為了鄭重款待貴客,是為了不被餓死,是為了生存。但是最i終,還是為了愛和可笑的尊嚴。《許三觀賣血記》是中國人生活的 生動寫照,餘華用詼諧幽默的方式闡釋了整個社會的荒謬。
  • 《許三觀賣血記》|許三觀骨子裡的善良,所帶給他活著的希望
    除了第一次賣血出於好奇和最後一次賣血出於習慣,許三觀的人生中每次賣血都是生活所迫,從表面上來看,他賣血是生活苦難帶給他的個人犧牲,其實許三觀是出於骨子裡的善良。許三觀賣的不是他血管中流淌著的鮮血,而是他的善良和對生活的希望。這是餘華的作品《許三觀賣血記》帶給我的感受。
  • 餘華《許三觀賣血記》:我們無法決定出身,但能決定怎樣活著
    生命加載的沉重,並不能因為走得快一點就能卸下,反而會因為奔波更加勞累。《許三觀賣血記》是餘華的第三部作品,主人公許三觀是一個「光是活著就已經耗盡所有力氣」的小人物。他貧苦、卑微、無所作為,罵罵咧咧、世俗小氣卻又嘴硬心軟、愛憎分明,他是一個敢於與苦難作鬥爭、頑強堅韌的父親,也是一個肩負著家庭重擔的男人。
  • 《許三觀賣血記》|善良是人性的底色,多少苦難都無法將其掩蓋
    餘華和《許三觀賣血記》《許三觀賣血記》是餘華的第三部長篇小說,故事發生在共和國成立之初。故事的最後,餘華給了我們一個戲謔中又不乏溫情的結局,他告訴我們:你可以一時犯糊塗,但是在緊要關頭,你一定要懂得分辨是非,只有行善、溫和、理智才能把你的人生導向正確的方向。無論歲月給了你多少苦難,它對善良的人終究是慈悲的。
  • 《許三觀賣血記》——小人物的一生
    一、《許三觀賣血記》是我讀的第一本餘華的小說,不得不說,有時候真的不能只看網上那些快餐小說,多讀優秀的文學作品真的能讓人有思想上的蛻變。記得剛讀完的時候,我總是在想,以後自己要是去獻完血了,也要去餐館,喊一聲『一盤炒豬肝,二兩黃酒,黃酒溫一溫。』而對吃貨來講,那段口頭炒菜更是直擊靈魂。
  • 產自中國,卻被韓國人先拍了的小說,《許三觀賣血記》有多催淚?
    而其中,《許三觀賣血記》這部作品,更是讓人看清了社會與人性。當翻開這本書閱讀時,你會發現淚點許多,因為讀著讀著就感到人生的心酸,但同時你又會被書中許多細微溫情而感動。《許三觀賣血記》,一部被評為人生必讀的100本書之一的作品,且這部作品已經被搬上銀幕。
  • 《許三觀賣血記》/小人物的一生
    餘華在《許三觀賣血記》的自序寫過兩個故事。一位父親靠賣血供兒子上學,直到工大上大學時,兒子卻不知去向,也給父親一個永遠打不通的電話。後來知道父親不斷尋找他,窮困的處境使他無顏面對為自己賣血一輩子的父親。賣血在很多地方成為窮人們的生存方式。於是有了一個又一個的賣血村,賣血村又成了一個個愛滋病村。餘華先生講了賣血農民,李孝清的故事。
  • 超長寒假好書推薦之《許三觀賣血記》
    餘華作品2015年,韓國上映了一部電影《許三觀賣血記》。而這部電影正是改編自中國現代著名作家餘華的同名小說《許三觀賣血記》。許三觀是一個普通的工人,卻娶到了村花「油條西施」許玉蘭。他依然給一樂父愛,甚至多次賣血就是因為一樂。而一樂雖然在不是親生兒子的陰影下長大,卻又是最孝順的兒子。許玉蘭也是刻畫得非常好的一位女性形象。她美麗精緻,精打細算,偶爾坐在門檻上嚎啕大哭,極具一位南方女人的獨特氣質,回想起來總讓人忍俊不禁。在為兒子們還債、為兒子們治病、為家庭度過糧荒等等危機時刻,許三觀一次次擼起袖子加油幹,哦,不不,擼起袖子賣血。
  • 許三觀賣血記:殘酷的年代,溫情的歲月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書是《許三觀賣血記》。餘華的書我一共讀過兩本,第一本是《活著》,這是第二本。可能是因為讀《活著》留下的「陰影」,看這本書的時候心總是繃得緊緊的,總擔心許三觀的妻子和三個兒子會相繼死去,直到看到最後一刻才鬆了一口氣。縱使生活苦難,還好他們都活著。
  • 《許三觀賣血記》之許三觀,自私也很善良,典型的社會底層人物
    《許三觀賣血記》之許三觀,自私也很善良,典型的社會底層人物《許三觀賣血記》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看過餘華老師的作品《許三觀賣血記》吧,相信很多人都對許三觀這個人物印象很深刻。書中的許三觀很自私,是一個心胸狹隘,沒有自己思想的小人物。
  • 《許三觀賣血記》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許三觀
    十年前讀許三觀賣血記,覺得這只是時代大背景下的產物,五年前讀許三觀發現了在這殘酷的背景下還是有一些溫情存在的,現在讀許三觀,感覺自己就是許三觀。或許我們在看的這個故事就是寫的我們每一個人,或許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許三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