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逐夢幸福河湖」主題採訪活動北京站正式啟動。昨天,記者跟隨密雲區石城鎮的鎮級和村級河長,走進密雲水庫上遊白河流域,探訪當地在各級河長、保水員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讓清水下山、淨水入庫。
剛剛送走一撥城裡來的客人,譚鳳衛就陪著當保水員的愛人一起去巡河了。
譚鳳衛是密雲區石城鎮捧河巖村的民俗戶,在村裡經營一家依山傍水的精品民宿。深秋時節,河水潺潺清澈見底,兩岸山間彩葉繽紛。
「您出門走上幾十米就看到水景了,但是您千萬別下去,只能站在棧橋上看。」每次,客人出門前,譚鳳衛都要再三叮囑。
為何譚鳳衛對門前這段河這麼緊張?因為它的來頭不一般。它是密雲水庫上遊的河流白河,家門口的這一段是白河進入密雲水庫前的最後一段,作為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譚鳳衛和所有村民都深知責任重大。
自2017年村裡成立保水隊之後,譚鳳衛的愛人當上了村級保水員,每天在她的管片兒撿拾垃圾、巡視河道。民宿生意不忙的時候,譚鳳衛也會來幫忙,看著水環境越來越好,他心裡透著高興。
幾年前,包括捧河巖村在內的白河沿線村莊是城裡人前來漂流戲水、燒烤、搭帳篷宿營的首選地,但燒烤造成的垃圾汙染無時無刻不在威脅著白河的水質安全。2017年,密雲區堅決取締白河各類漂流、燒烤項目。
「短期看,咱們的收入的確是低了,可你往以後想,水質越來越差,白河變成了『黑』河,遊客還會來嗎?」是捧河巖村書記郭義軍的這句話,讓譚鳳衛琢磨過味兒來了。雖然取消了漂流、燒烤,但後來他憑藉自己的好廚藝和好服務,照樣顧客盈門。
那段時間,剛剛當上村級河長的郭義軍天天上門,苦口婆心地勸說村裡的民俗戶。經過他和村幹部的努力,全村民俗戶一致響應保水號召,他還組建了一支33名村民組成的保水隊,很多民俗戶都報名參加了。
白河在捧河巖村村域內共有9.8公裡長。作為村級河長,郭義軍是門前這條河的第一責任人。62歲的他每天6點多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兒,就是去巡河。每天把這9.8公裡看一遍,他心裡才踏實。捧河巖村相當於白河入庫前的「水龍頭」。在河長帶動下,村民每天把河邊收拾得乾乾淨淨,確保淨水入庫。
從2017年起,北京已經全面建立四級河(湖)長制,全市共有近6000名河長,與基層護河員、民間志願者共同巡河護河,持續改善河湖面貌和水生態環境,力爭讓每條河湖都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如今,在石城鎮,河通湖闊、水清岸綠,河道旁建起觀景棧道、騎行步道,既保護了水源,又為促進民宿旅遊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來源:北京晚報
本報記者 葉曉彥 文並攝
流程編輯:邰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