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清水下山、淨水入庫,這個村的村民都很「緊張」

2021-01-13 北京日報客戶端

水利部「逐夢幸福河湖」主題採訪活動北京站正式啟動。昨天,記者跟隨密雲區石城鎮的鎮級和村級河長,走進密雲水庫上遊白河流域,探訪當地在各級河長、保水員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讓清水下山、淨水入庫。

剛剛送走一撥城裡來的客人,譚鳳衛就陪著當保水員的愛人一起去巡河了。

譚鳳衛是密雲區石城鎮捧河巖村的民俗戶,在村裡經營一家依山傍水的精品民宿。深秋時節,河水潺潺清澈見底,兩岸山間彩葉繽紛。

「您出門走上幾十米就看到水景了,但是您千萬別下去,只能站在棧橋上看。」每次,客人出門前,譚鳳衛都要再三叮囑。

為何譚鳳衛對門前這段河這麼緊張?因為它的來頭不一般。它是密雲水庫上遊的河流白河,家門口的這一段是白河進入密雲水庫前的最後一段,作為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譚鳳衛和所有村民都深知責任重大。

自2017年村裡成立保水隊之後,譚鳳衛的愛人當上了村級保水員,每天在她的管片兒撿拾垃圾、巡視河道。民宿生意不忙的時候,譚鳳衛也會來幫忙,看著水環境越來越好,他心裡透著高興。

幾年前,包括捧河巖村在內的白河沿線村莊是城裡人前來漂流戲水、燒烤、搭帳篷宿營的首選地,但燒烤造成的垃圾汙染無時無刻不在威脅著白河的水質安全。2017年,密雲區堅決取締白河各類漂流、燒烤項目。

「短期看,咱們的收入的確是低了,可你往以後想,水質越來越差,白河變成了『黑』河,遊客還會來嗎?」是捧河巖村書記郭義軍的這句話,讓譚鳳衛琢磨過味兒來了。雖然取消了漂流、燒烤,但後來他憑藉自己的好廚藝和好服務,照樣顧客盈門。

那段時間,剛剛當上村級河長的郭義軍天天上門,苦口婆心地勸說村裡的民俗戶。經過他和村幹部的努力,全村民俗戶一致響應保水號召,他還組建了一支33名村民組成的保水隊,很多民俗戶都報名參加了。

白河在捧河巖村村域內共有9.8公裡長。作為村級河長,郭義軍是門前這條河的第一責任人。62歲的他每天6點多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兒,就是去巡河。每天把這9.8公裡看一遍,他心裡才踏實。捧河巖村相當於白河入庫前的「水龍頭」。在河長帶動下,村民每天把河邊收拾得乾乾淨淨,確保淨水入庫。

從2017年起,北京已經全面建立四級河(湖)長制,全市共有近6000名河長,與基層護河員、民間志願者共同巡河護河,持續改善河湖面貌和水生態環境,力爭讓每條河湖都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如今,在石城鎮,河通湖闊、水清岸綠,河道旁建起觀景棧道、騎行步道,既保護了水源,又為促進民宿旅遊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來源:北京晚報

本報記者 葉曉彥 文並攝

流程編輯:邰紹峰

相關焦點

  • 堅持三水共治 確保淨水進京 ​——我省推進密雲水庫上遊潮白河...
    為實現清水下燕山、淨水入密雲,我省堅持「三水共治」,系統推進潮白河流域水汙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不斷健全機制,強化管理,實施聯防聯治,持續推進潮白河流域生態環境改善提升,為保障密雲水庫水源安全提供了堅強保障。
  • 陝西旬陽縣雙河鎮「娘子軍」義務巡河 守護清水門前過
    「自家門前的垃圾,還讓人家來拾掇,俺自己都臊得慌。」村頭李大姐架不住這陣勢,也加入了護河隊。慢慢地,周邊村莊的男女老少齊上陣,雙河鎮19個村莊如今有義務護河隊員2000多人。  「80歲的老人,十幾歲的後生,群眾力量無窮大。愛水、護水,村民的善行義舉讓人感動!」給各村護河隊授旗時,雙河鎮黨委書記胡廣濤給大伙兒鞠了一躬。  這一躬,發自肺腑。
  • 守護清水門前過 陝西旬陽縣雙河鎮「娘子軍」義務巡河
    「自家門前的垃圾,還讓人家來拾掇,俺自己都臊得慌。」村頭李大姐架不住這陣勢,也加入了護河隊。慢慢地,周邊村莊的男女老少齊上陣,雙河鎮19個村莊如今有義務護河隊員2000多人。「80歲的老人,十幾歲的後生,群眾力量無窮大。愛水、護水,村民的善行義舉讓人感動!」給各村護河隊授旗時,雙河鎮黨委書記胡廣濤給大伙兒鞠了一躬。
  • 北京密雲區涵養生態、促進增收 守護一池清水 做好兩篇文章
    關停區內僅剩的5家礦山企業;庫區155米高程以下涉及的10.4萬畝耕地退耕;庫區原本屬村集體所有的94個庫中島停止一切生產經營活動;庫濱858家養殖場清退,庫區內實施生態修復,劃定867平方公裡的禁養區,佔全區面積的40%;除了清潔庫區環境,水務部門還對123條水庫上遊的小流域進行生態治理,從源頭消除汙染物,確保清水下山、淨水入庫。
  • 守護一池清水 鋪展興水富民壯美畫卷
    北京市水務系統廣大幹部職工表示,一定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進一步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實現清水下山、淨水入庫。(相關報導見04版)    2020年是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作為北京最大的地表水源地,密雲水庫蓄水量對保障北京城市供水安全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京城「大水缸」之稱。
  • 【下山脫貧3.0版進行時】十八個村達成整村搬遷意向
    【下山脫貧3.0版進行時】十八個村達成整村搬遷意向 2020-12-16 2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吉林省撫松縣:「村民下山,遊客上山」 冰雪冷資源熱起來
    來源標題:吉林省撫松縣:「村民下山,遊客上山」 冰雪冷資源熱起來 冬日的飄雪沒有將吉林省撫松縣「冰封」,反而讓這裡孕育出更多生機。
  • 民間故事:猴群下山糟蹋莊稼被抓,靈猴為救族人向村民獻寶
    每家每戶都精心的打理著自家田地裡的莊稼,盼望老天爺開眼,讓他們有個好收成。村民們看了地裡的腳印,都猜得到是山上那群潑猴又下來糟蹋莊稼了。大王莊背靠大山,野生動物資源比較豐富。這山一座連著一座看不到盡頭,有時候也會有野豬跑到地裡面來吃莊稼。不過村民們對野豬倒是沒有很反感。
  • 武陽鎮:自製稻穀烘乾機 助力農戶稻穀收倉入庫
    、綏寧新聞網訊 為讓廣大農戶搶收的稻穀能及時烘乾脫水、入庫存儲,武陽鎮黨委決定在全鎮自製16臺稻穀烘乾機幫助農戶烘乾稻穀,解農戶燃眉之急。在大幹村稻穀烘乾現場,1臺自製的烘乾機正在作業,多名群眾正拿著編織袋不斷給剛烘乾的稻穀裝袋。據村民介紹,這些稻穀都是剛運過來的,6個小時一輪,一天24小時不斷地幫助農戶烘乾,現在這一批稻穀已經達到入庫標準。大幹村村民陳厲平說:「今年我們這雨水特別多,老百姓很多穀子在田裡也發了芽,我們村裡自己做了一臺烘乾機,為大家解決了很多問題,當天收回來,當天就可以烘乾。」
  • 《犬鳴村》:清水崇最新恐怖片,如一本怪談故事集,刺激而震撼
    此外,《犬鳴村》的重心並非人類接觸靈體的恐怖體驗,而是以靈異事件為線索,指引主角探索真相的旅程。現實中存在的設施「犬鳴隧道」變成連接過去與現代的通道,讓有陰陽眼的女主角在守護靈的協助下,前往犬鳴村拯救瀕臨斷絕的血脈,使《犬鳴村》仿佛成了清水崇版的《寂靜嶺》。
  • 安利一部日本驚悚電影《犬鳴村》,清水崇繼2012年《怨靈》後神作
    現實中存在的設施「犬鳴隧道」變成連接過去與現代的通道,讓有陰陽眼的女主角在守護靈的協助下,前往犬鳴村拯救瀕臨斷絕的血脈,使《犬鳴村》仿佛成了清水崇版的《沉默之丘》(Silent Hill) 。《犬鳴村》如一本怪談故事集清水崇的風格轉變,也反映在片中的恐怖鏡頭上。
  • 【犬鳴村】三吉彩花主演,清水崇恐怖新作,改編日本最邪都市傳說
    日本經典恐怖電影《咒怨》導演清水崇新作《犬鳴村》,電影早前公開了全新預告。雖然預告只有短短60秒,但成功俘虜影迷的心。不少網民留言:「儘管預告非常可怕,但一定要支持」,甚至有網民表示:「一路驚悚一路看」。可見大家都非常期待導演的全新恐怖作品。
  • 【網絡公益】北戴河區這個村人人學雷鋒,村民還當起了「義務警察」!
    【網絡公益】北戴河區這個村人人學雷鋒,村民還當起了「義務警察」! 據了解,2019年8月,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學雷鋒基金管委會將丁莊村確定為第一個農村「學雷鋒活動基地」,以此為契機,為了培樹文明新風,丁莊村將學雷鋒活動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相結合,成立了「丁莊村雷鋒志願服務隊」,在服務村民、民宿管理、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了良好作用。
  • 福安過洋村這個小小民富便利店,服務村民零距離
    原標題: 福安過洋村這個小小民富便利店,服務村民零距離 村內的一家小店門口,幾位老人圍坐著聊家常,年輕的女店主吳麗珍正在電腦前,忙著為前來辦理業務的村民操作流程。    「現在我們在家門口就能繳費取現,可方便了。」村民老雷手裡攥著繳費票據高興地說,自從村裡有了「民富中心」,村民再也不用為領取養老金、交電費等費用而東奔西跑了。
  • 一個「仙桃」鋪就一條山貨「下山路」 ——重慶市涪陵區大木鄉的...
    初夏來臨,重慶市涪陵區大木鄉宣王村處處瀰漫著濃濃的桃香,村內紅河谷水果採摘園裡的桃枝上掛滿碩果,綠裡透紅的鷹嘴桃長勢喜人,再隔幾日,村民們又將迎來「仙桃」收穫的好時節。
  • 日本電影《犬鳴村》全球首映 導演清水崇談恐怖片意義
    【解說】10月12日,曾執導過電影《咒怨》的日本導演清水崇在山西平遙電影宮舉行「我們被什麼驚嚇?——全球視野下的恐怖片」大師班活動。  此前一天,日本導演清水崇攜其最新電影《犬鳴村》在第三屆平遙國際電影展舉行全球首映,眾多影迷紛紛被電影「嚇到」。  【同期】影迷 劉健,  有幾個點就是人類有應激反應,會嚇著你。
  • 納汙吐淨 讓清水繞村
    蘇北第一農村設施覆蓋率達67.6%初冬時節,走進泗陽縣李口鎮八堡村,乾淨整潔的通村道路、清新美麗的農家小院,樹木環抱、碧波清如許的農家自然風光,讓人流連忘返。天氣晴好,74歲村民房章明拿上小板凳、帶上漁具,準點到村口的河塘邊釣起了魚。
  • 搬遷前羅家寨村兩千村民冒雨回村公祭故人
    昨日羅家寨村的父老鄉親舉行莊嚴的公祭儀式 記者 張宇明 王健攝  昨天是清明節,未央區羅家寨村2000餘村民冒雨參加全村首次公祭大會。  據介紹,羅家寨村始建於明朝,由於當時駐紮此地的軍寨叫「羅家寨」,故得此名。  因為羅家寨村地處漢長安遺址核心區,為了漢長安城遺址保護特區建設,該村被整村拆遷。「目前,村民的拆遷協議籤署完畢,90%以上的村民已經搬家,4月5日房屋拆除工作將開始啟動。
  • 下山20年!這顆文明的種子已開花結果!
    婺城區琅琊鎮水竹蓬村是一個異地搬遷下山脫貧的村,原居住在婺城區沙畈鄉境內,海拔高度1175米的竹蓬尖旁 「我們村是婺城區第一批實行異地搬遷下山脫貧的行政村,村裡沒有通公路,村民要買一擔米,就要早上出山,直到晚上才能回來
  • 好安逸 這個地方的村民家家戶戶打理四小園
    「我女兒從小就喜歡擺弄花花草草,做些小手工,本來家裡的自行車報廢后都打算拿去扔了,她執意要留下來放院子裡裝花,還說要在院牆這搭一面花架……」村民吳群英介紹道,廢舊輪胎、廢棄自行車、破損的衣架都被她女兒王麗芬的一雙巧手利用起來,做成花盆,搭起花架,把一盆盆精心培育的花卉綠植裝點其中,放置於庭院中央、院牆邊、專門打造的陽光房內,整個庭院花團錦簇、色彩斑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