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戈清平報導
6月16日,據媒體報導,騰訊計劃商討成為愛奇藝的最大股東。消息傳出當日,騰訊、百度、愛奇藝的股價齊聲應漲,其中愛奇藝的股價更是漲了25%,資本市場一片「皆大歡喜」。
針對上述消息,記者向愛奇藝求證,對方表示不予置評。而愛奇藝的大股東百度,其公關負責人郭鋒則通過百度APP否認了百度將出售愛奇藝的傳言:「大家別亂猜了,愛奇藝是百度內容生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百度會一如既往地支持愛奇藝的發展。」
不過,網際網路江湖早已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即公關的表態僅供參考或者其在否認傳言時,結果往往都證明了傳言的真實性。
那麼,如果騰訊視頻和愛奇藝真的合併,其各自的目的是什麼?視頻領域的格局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傳言四起
6月16日,據媒體報導,兩位知情人士表示,騰訊計劃成為愛奇藝的最大股東,以降低成本,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行業中對抗競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騰訊已與百度接洽,後者擁有愛奇藝56.2%的股權。該知情人士還表示,該計劃仍處於早期階段,隨時可能更改。
另一知情人士表示,合作將提高騰訊和愛奇藝在製作和購買內容時的議價能力,並降低營銷成本,否則這些成本將用於從對方手中搶奪用戶。
消息一出,資本市場立刻反應強烈。當日,騰訊、百度、愛奇藝的股價齊聲應漲。雖然郭鋒極力否認此事,但這一傳言並非空穴來風。
實際上,去年就有傳言百度將出售持有的愛奇藝股權,接觸對象除了騰訊外,還有阿里巴巴、今日頭條、小米集團等公司。
不過,就目前來看,阿里巴巴對大文娛戰略處於「搖擺不定」中,特別是此次疫情讓事情變得越來越複雜了。而今日頭條目前與百度已是「水火不容」,靜下心來談判的可能性非常低。小米集團本身就是愛奇藝的股東,持有愛奇藝股權比例約為6.67%。目前小米的重心在AIoT上,成為愛奇藝的最大股東似乎對小米的未來戰略意義不大。
騰訊收購愛奇藝並非平地驚雷,2019年就有多家影視公司高管提及此事。
DCCI網際網路研究院院長劉興亮表示:「看股價情況的變化,應該是真的,以後可以起名叫騰愛了」。
不過,對於兩家公司的合併,仍有不少人不看好。資深網際網路觀察家、原速途研究院院長丁道師表示,雙方肯定有過密切接觸,但最終能不能達成合併或者股權層面的交易,困難很大。「第一,是否會引發反壟斷相關的嫌疑和爭議,甚至監管層面是否許可等都存在很多不確定性;第二,兩者合併後,是獨立成一個App,還是各自為戰,都需要有戰略上的考量,這都是棘手的問題。」
知名IT時評人張書樂認為,騰訊併購愛奇藝全無必要。「併購帶來的震蕩和整合過程中雙方架構的調整,都比騰訊視頻少一個競爭對手和降低影視競價風險來的更大。」在張書樂看來,騰訊視頻單純對影視版權的依賴性正在降低,而其自製網劇正在勃發,基於降低成本來併購的理由並不充分。而且當前網絡視頻正在從播放既有影視向多元化專業生產轉變。「一個超級平臺也有自己的屬性,如果處處都發展和爭第一,反而會失去自己的屬性。」張書樂認為,合作、戰略投資以及戰略遏制都是選擇,但前提是不能犧牲自身特色和主營業務。
提高議價能力
減少長視頻內耗
雖然目前在長視頻領域,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已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不過,三者在當前經濟下行和以抖音、快手為主的短視頻衝擊下,日子並不好過。
當前,版權意識日益濃厚,版權爭奪日益激烈,燒錢拿內容已是不二選擇,哪怕三大平臺紛紛走上自製道路,燒錢的步伐也沒有停止。
另一方面,在巨大的投入下,視頻行業仍處於巨大的虧損狀態下。
愛奇藝2019年財報顯示,其全年內容成本為222億元,運營虧損高達93億元;騰訊2019年財報顯示,其視頻業務虧損也近30億元。
「不斷的投入,還是不斷的虧損。」這是當前視頻領域的真實寫照,不論是早期的優酷、土豆,還是現在的愛奇藝、騰訊視頻都未能實現盈利。
同時,在議價方面,視頻平臺也一直落下風。「如果騰訊視頻和愛奇藝合體將打破長視頻領域三足鼎立的局面。抱團取暖是彌補虧損的一條好路,同時可以一石三鳥:提高議價能力;合力對付優酷;聯手對付字節跳動、B站等『新勢力』」。劉興亮表示,這將是皆大歡喜的事情,對於百度而言可以專心「All In AI」;對於優酷而言,一夜之間就從行業第三變成了第二;對於用戶而言,以後可以只買一張VIP就夠了。
正是因為視頻領域前途迷茫,百度才有了「卸載」愛奇藝的計劃。而出售愛奇藝之後,百度的業績數據將會更好看;另一方面,騰訊的娛樂基因也需要視頻這個行業。合併完成後,騰訊視頻和愛奇藝有望在版權資源方面實現共享,同時還會減少爭搶廣告客戶,提高議價能力。
視頻未來向哪?
實際上,目前視頻領域,最大的不穩定因素不是長視頻領域的騰訊視頻、愛奇藝和優酷,而是「新勢力」抖音、快手、西瓜視頻和B站等短視頻玩家,因為這些玩家的打法與長視頻截然不同。
從長視頻來看,其內容都是以PGC為主,而短視頻則以UGC為主。此前,短視頻玩家西瓜視頻就通過高價收購徐崢的賀歲片《囧媽》進行免費播放,希望進入長視頻領域,打破其「護城河」。而此次如果騰訊和愛奇藝合併,肯定會加大資本投入,強化議價能力,進一步鞏固「護城河」。
業內一致認為,騰訊合併愛奇藝的主要目的是針對短視頻這些「新勢力」,因為他們正在觸及長視頻領域的「底線」,二者合併可能增加優酷的競爭壓力,但卻斷絕了短視頻進軍長視頻的未來。
不過也有人認為,騰訊合併愛奇藝也挽救不了長視頻的未來。在他們看來,在長視頻平臺目前的營收結構中,雖然會員收入增長不少,但主要還是廣告收入,而目前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廣告增長勢頭不大而且越來越難。同時,在長視頻中,監管越來越趨嚴。
不過,只要是內容就離不開監管,短視頻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至於未來視頻領域會怎樣發展?一切都不好說。
(責任編輯: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