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國國內,為什麼很少有「女子高中」?

2021-01-20 網易新聞


【推薦關注公眾號:《每日輕鬆一刻》(ID:qingsong_163)】

在國內,我們經常聽到有人吐槽自己的學校(特別是大學)是「處男校」或者是「女兒國」,說的是那些專業比較偏向工程或者是文科的學校,男女比例差別巨大。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有的學校根本就是乾脆只是只招男生或者只招女生的呢?

這就是我們常常聽說但未必親眼見過(或者只在電影電視劇,特別是某些「動作電影」裡見過)的「男校」、「女校」。



對於新中國以後出生的人來說,單性別學校這種教育模式,應該是挺陌生的。

目前,中國大陸仍存在的絕大多數男校/女校,是私立民辦的「國際學校」居多。

但在近年,也有部分城市開始引進這種在國外流行多年(曾在我國民國時期十分流行)的「因性施教」的方式。


2012年,作為公立中學的上海八中,宣布成立「男子高中班」引發了巨大關注,有人說這可能是公立教育裡單性別教育的初步回歸嘗試。


而相對於男校「從0到1」的回歸,公立女中則相對來說要普遍一些。據資料顯示,中國大陸的公立中學裡,有五家是純女校:北京華夏女中、上海第三女子中學、無錫第一女中、珠海女子中學、鄭州女子高級中學。


在20世紀以前,西方大多數學校由於受教會影響,都是男校和女校分開的,直到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前蘇聯率先宣布規定該國國內的所有學校都必須為男女混校,開創了廢除單性別教育的先河。

之後,隨著平權運動的興起,西方目前佔據主流的教育模式,已經變成了男女混校了。

因此,現在中國大陸地區以男女校為主,也是顯然的「與國際接軌」的一種趨勢。

現在全球,只有幾個地區單性別學校佔所有學校的數量的百分率超過2%。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香港、韓國和新加坡三個地區的單性別學校佔比仍然超過10%。


說到這裡,我相信,很多人都對男校,女校的生活都十分的好奇,有很多很多的疑問。

「在男校裡,真的沒有女廁所嗎?」

「在女校裡,師生戀(和男教師)會不會特別多?」

去年,日本某雜誌就對該國的男校學生進行了一次大型調查,放在網絡上後,得到了很多人轉發,瞬間火起來了。在這個調查裡面,應該能夠找到一些能夠回答我們各種疑問的答案。


1.男校/女校會不會有很多同性戀?

對於這個最最常見的提問,調查的結果顯示,只有13%左右的男校男生曾經愛上過同性。

這個比例跟一個社會裡約有10%左右同性戀者的說法不相上下,可見雖然男校裡只有男生,但同性戀的形成並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簡單。


不過,男校裡男生的相處,顯然要比男女混校的狀況要「奔放」得多,女校同理。


男校體育課後教室的「氣味」,真的會格外的「濃鬱」。

同學之間玩遊戲,也是十分奔放的。。。



一個班級裡總是會有一到兩個男生,「女子力」特別強,有很多同學爭著認他當「老婆」,可是事後證明,這些有點娘的男生往往在畢業後就最早找到女友結婚生子。。。


2.男校/女校出來的學生不會談戀愛!?

單性別學校可以說往往能杜絕99%的早戀現象,家長簡直不用擔心了。

但在另一頭去想,在男校裡的男生會不會不懂跟異性相處,答案是:多少都有點影響。

如果把與人相處比喻為打怪升級,那麼單純只打一種怪,你雖然也能獲取經驗值升級,但當你長大到了社會後,你可能未必對另一類怪有足夠的經驗應對。


話說回來,男校/女校的畢業後同學聚會應該會十分的純潔,至少不會像男女混校的聚會那樣,很容易變成「忘年炮」大會、出軌派對。。。彼此都是真真切切的友情。

從性別平等的角度看,男校/女校分開教育確實不利於兩性之間的包容和理解,彼此之間較容易產生刻板的印象(但也有研究稱男女分校更不會產生性別歧視)。

男校男生大多都會暗戀女老師(沒錯,男校裡是有女教師的,因此男校肯定有女廁所啊!),同學之間彼此分享YY女老師的經歷也真是夠醉了,最可怕是有些「動手能力強」的男生,會去對女老師進行言語上的性騷擾,比如用性話題挑逗,問她有沒有男朋友等等,這都是比較多見的。


據說,也是有部分男校男生會把YY的對象放在了食堂大媽,掃地阿姨上,這也是不奇怪,畢竟真的見到的異性太少了啊!

「讀了十幾年男校,看的『小電影』裡的女人比現實中的女人還多。」——這句話真的太寫實了。


任何擁有漂亮(大胸)妹妹、姐姐、表妹或者其他同輩親戚的男生都可能成為班級裡的焦點人物。


往往男校的班級裡都會有一至兩名「泡妞王」,聲稱自己擁有很多女朋友,或者是一周換一次女友,成為同學當中的偶像。


不過,雖然欠缺與異性相處的經驗,但很多人認為,在男校/女校出來的學生,在戀愛上會更為「純情」和專一,比較少套路,這樣純潔的人在市場上還是挺搶手的!

3.男校/女校的學生會不會更笨,成績更差?

相對於在戀愛方面的弱勢,男校/女校的學生成績都更優異,畢業後都被證實較容易獲得更大的成就。

在男校的男生比在男女混校的男生的文科成績要好,而在女校的女生則比在男女混校的女生的理科成績要好。

這是因為,男女混校的學生,往往需要顧慮異性眼光造成的後果,專家分析認為:

女生不擅長數理、男生不擅長文科與演藝類科目,並不是天生如此的,而是刻板印象迫使他們成為「標準的」男生或女生,

反之如果在男校、女校,就不用顧慮這種事,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自由發展。

同理,在男校或女校畢業出來的人,往往會更容易堅持自己的創意和想法。

那麼,為什麼他們畢業後會事業會更順呢?這主要有兩個方面:

第一,這一點在男校裡是極為明顯的,就是畢業後同學之間的關係會比男女混校的學生更「鐵」得多,更容易在事業人脈上幫到彼此,這一點大家只要想想那些一起當過兵,同為戰友的退伍軍人之間深厚的感情你們就懂了。

而在女生方面,同屆校友都是女生的情況下,會更容易激發女性在事業上的奮鬥欲望。

「大家都是同班的,大家都是女人,為啥你混得比較差?」這種心聲往往成為了激勵向上的動力。

統計表明,女校出來的女生比男女混校出來的收入高10%左右。

只從效率的角度看,單性別教育似乎更容易培養出事業上的人才。

這樣一個結論直接推翻了所謂的「男女搭配,幹活不累」的說法,男女搭配似乎真的更礙事!

現在我更加相信這句話了:如果不是為了性愛,男人永遠會希望跟男人在一起,女人之間同理。

最後補充一句很有趣的數據,日本男校出身的男生都比較短命。。。比較容易在65歲以前就去世。這個數據可能跟男校男生往往更容易染上吸菸,酗酒等習慣有關。

學冷知識,就在《胖編小課堂》!


本文來源:胖編小課堂 責任編輯: 蘇偉麟_NX3987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國內很少有人玩棒球?
    在中國這樣一個國家,舉國體制下每一個能夠得到推廣的體育運動都是有政治原因,桌球因為桌球外交、排球因為有女排精神,籃球有明星效應和聯賽,足球有聯賽和金錢,幾乎每個都有特定因素在內的。同時,排球、足球、籃球歷來都是在舉國體制下用過體校選拔-市隊-省隊-國家隊的套路,但棒球這種機制始終沒有建立起來。美國、日本為什麼發展快,因為他們有職業聯賽,我們也沒有。
  • 為什麼日韓能有那麼多有實力的女團,而國內卻連女團都很少?
    例如韓國,目前已有的女團數量就很多,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韓國出道的女子團體就有40多個。 在中國,音樂專輯已經不如以前好賣了,而且一般人很少有版權意識,又要少賺些,演唱會要真粉絲去,路人粉少有去,再說,在中國演戲來錢最快,有些偶像沒有多少演技就演,女團還要會唱會跳
  • 為什麼國外的廚房大多有中島臺,國內卻很少有這樣的設計
    這些年也做過不少廚房設計,國內、國外都有,發現國外的客戶大多要求設計中島臺,而國內卻很少有做。單純的是因為國內的戶型比較小,不適合做島臺嗎?不完全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部分國人不需要島臺。就算有一個足夠大的廚房,我想大部分人可能想著如何把廚房改小,而不是去考慮在廚房放置一個中島臺,即便島臺的功能十分強大。為啥不需要島臺,因為我們足夠專注。
  • 印度美女很多,為啥很少印度女子嫁到中國?
    我國有與俄羅斯、越南女子通婚的例子,但是印度美女這麼多,為啥沒有印度女性願意嫁到中國呢?分析起來,原因就這些:一 種性因素的影響印度人由於歷史文化原因,是有等級差別的,分為三六九等。它的等級制主要體現在種族制度上,種族制度就把印度人分為三六九等。
  • 為什麼現在全程中文語音的遊戲大作還是很少?
    但是有個情況讓很多國內玩家疑惑:為什麼這些製作優良的遊戲中,很少會配備中文語音?比如,你看看自己和身邊朋友的Steam、WeGame、Uplay、Origin、GOG庫裡有多少遊戲,這些遊戲是幾折的時候買的。再看看網上求盜版的人有多多少。現在遠遠不是大家想像中的良好情況。所以,對國外遊戲公司來說,若是提供全程中文語音,這個帳怎麼算都是要賠本。
  • 新加坡劇曾經在國內風行一時,為什麼現在卻很少看到了?
    現在的影視市場百花齊放,除了本土的電視劇之外,美劇、泰劇、韓劇、日劇等不同類型的作品也是備受觀眾追捧。但這裡面卻唯獨少了新加坡的電視劇,這是為什麼呢?
  • 日本高中足球年年刷屏!中國球迷在關注什麼?
    再過一個月,國內足球圈又會颳起一陣日本高中足球大會的新聞浪潮,這應該是最近幾年年底中國足壇的保留節目。你會在新聞客戶端看到這樣的標題,例如:熱血青春!日本高中足球大會XX你會在很多短視頻平臺,看到日本高中足球大會的視頻評論區:國足,你又給我看科幻片;國足不信謠,不傳謠是的,這就是魔幻的中國足球,一面我們在嫉妒羨慕恨人家的足球環境,一面我們又在無休止的嘲笑我們的足球!不知道這會不會是同一批人!為什麼這些年日本校園足球會在國內足球圈,引起這樣的轟動呢?我也不知道!或許大家缺什麼,就越羨慕人家有的吧!
  • 電動車在國內隨處可見,為什麼在日本卻很少看到,原來這就是差距
    以前旅行基本是步行的,隨著社會的進步,現在基本上是坐交通工作旅行, 方便快捷,現在,移動的交通工具有汽車、汽車、飛機等各種各樣的東西,最常見的是兩輪電動汽車,在大街小巷裡可以看到兩輪電動汽車的身影,國內的電動汽車隨處可見,而去日本的人幾乎看不到兩輪電動汽車的身影,這是為什麼?
  • 青語漫說:日漫為什麼大多以高中為題材,其中緣由為何?
    :為什麼這些主角都是高中生?為什麼作者要這麼設定。可能緣由二、高中是大多數日本人共同回憶在中國,大學生越來越多,很少有不上大學直接從高中跳入社會進行工作的人了,然而在日本從高中直接進入社會工作的人比比皆是。
  • 為什麼肯德基全家桶,國外分量那麼大,國內卻很少?太偷工減料了
    本期蘿媽分享的內容是:為什麼肯德基全家桶,國外分量那麼大,國內卻很少?太偷工減料了! 在所有的吃食中,除了中國精緻的八大菜系,以及媽媽做的家常飯菜,最受歡迎的吃食就是快餐了,中國近些年來經濟發展水平越來越高,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所以,人們的吃飯速度也會變得越來越快,大家不願意把時間消耗在等待精緻的菜品上,費時費心。
  • 中國學生鍾情美國高中
    經過考察,他決定申請伊利諾州的迪爾菲爾德高中。他說:「我了解了很多關於美國私立高中的教學情況,很喜歡這裡的教學方式。這裡的課程設置很靈活,更能發揮我的特長,我想這對我的未來發展更好。」有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選擇了和趙偉博一樣的路——在美國接受高中教育。
  • 從日本傳來的玩具「跳跳杆」,曾風靡一時,為什麼現在很少有人玩
    風靡一時的「跳跳杆」,變成「垃圾玩具」這裡便要介紹一款「從盛到衰」的玩具,這款玩具叫做「跳跳杆」,不僅在日本玩具市場非常火爆,更是火到了咱們國內,可以說是風靡一時。不過,現在很少可以看到孩子玩了!為什麼現在很少有人玩了?跳跳杆也在那段時間,成為了「國民玩具」,可以說是火遍了日本,這股玩具風很快刮到了國內,成為國內國外兒童大人們的新寵!然而,這款玩具的地位,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人們發現,孩子們在玩跳跳杆後,去醫院看病的人數逐漸上升。
  • 【喜報】熱烈祝賀瀘縣二中女子籃球隊在2020-2021耐克中國高中籃球...
    11-24 08:10:18 來源: 瀘縣二中 舉報   熱烈祝賀瀘縣二中女子籃球隊在
  • 英國女子高中院校盤點
    英國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留學聖地,是很多學生夢寐以求的留學國家,特別是一部分家長的喜愛,想讓孩子早早的進入英國能夠提早感受英國的教育文化以及教學氛圍,那麼在申請之前首先要了解的是英國比較好的女子中學有哪些,且絕大部分都是寄宿制的高中。今天就和選校帝了解一下英國女子高中院校盤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為什麼國內導演很少拍科幻片?我們的特效真的比國外差嗎
    為什麼國內導演很少拍科幻片?我們的特效真的比國外的差嗎?事實上事實並非如此,這個問題早就被網友質疑了。這是我個人的看法。1、從早期開始,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真的很難達到科幻電影的製作水平。現在我們已經了解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很多年輕人喜歡看類似的電影,很多電影已經投資了上億美元,為什麼這些作品很少製作?近年來,吳京導演的流浪地球可能是個開始,該片在影迷中反響不錯,也讓吳京成為一線導演之一。他在拍攝這部電影上的困難,從上映到成功,現在都是眾所周知的。
  • 本田在海外明明有「大號」雅閣為什麼遲遲不敢引入國內市場?
    對於車企而言,做C級車的意義其實不亞於莘莘學子高中花魁,C級車在某種程度上是更能代表品牌不斷向上實力的。產品單價高,利潤率也高,而且同為日本汽車品牌前列的豐田、日產都有在中國市場推出中大型車,為什麼本田不這麼做,答案自然不會是因為不喜歡。那麼究竟本田有什麼樣的無奈,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為什麼現在農村很少有人養殖兔子?
    為什麼現在農村很少有人養殖兔子?有個故事叫守株待兔,說春秋時宋國莊稼漢,撿到一匹意外撞死在樹下的兔子,後來放棄了農作,在樹下等待再有兔子撞死於這棵樹下,農活也荒廢了。由於我國是農耕文明,在飲食上以植物為主。
  • 最全丨可在中國申請的日本高中大集合
    每年有100人以上考入東京大學;100人以上考入早稻田大學和慶應義塾大學。(校方嚴正聲明:其他名含「開成」二字的高中與本校毫無關係,學生在擇校時請注意辨別真偽。)大阪地區好文學園女子高中最高偏差值52好文學園女子高中擁有日本一流的漫畫和動漫專業,是日本最好的漫畫高中。學校毗鄰大阪名川道頓堀川,風景宜人。
  • 看完日本女子樂隊的現場,中國搖滾之路還很長遠啊!
    【SCANDAL_女子樂隊】2015 Hello World SCANDAL是2006年8月在大阪成立的由4個高中女生組成的搖滾樂隊,在日本本土全女子樂隊有很多
  • 優秀女拳手,中國不只張偉麗一個!《拳擊航母》淺析中國女子格鬥
    的確,張偉麗取得了中國在UFC賽事的第一條金腰帶,這是有著劃時代意義的。不過,中國的優秀女選手,並不僅僅有張偉麗一人。不過,也就是因為張偉麗衛冕成功,人們開始關注了這樣一個群體---女子格鬥選手。一直以來,體育界的關注度都是被男子吸引,實際上,中國的MMA圈子裡面,巾幗不讓鬚眉,眾多的女選手,也為中國格鬥掙來了很多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