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作業系統下這款3D建模軟體,可以滿足我們中小公司或工作室很多需要,比如在製作動畫特效方面,Blender很是擅長。而在繁多的動畫特效中,植物生長動畫又是很常見的一種。那麼我們在國產作業系統下如何用開源軟體Blender製作植物(或延伸成其他)生長動畫呢?
一種常見的方法就是用Blender強大的內置修改器來實現。首先我們需要對植物建模,如果是簡單模型,修改器比較簡單,如果是複雜點的模型,要實現模擬自然生長的效果,那就複雜多了,我們這裡僅提供簡單的示例。
其實就是Blender裡的縮裹修改器。按照官方的解釋,縮裹修改器允許一個物體 "收縮" 到另一個物體的表面上。它移動物體的每個頂點到所給網格的最近的表面(使用三種可用的方法之一)。也就是說,我們做的植物生長動畫,其實是一個建好的模型從另一個模型表面伸展(也就是把收縮反過來)出來的動畫。
所以縮裹修改器需要有兩個作用模型對象。比如我們想要讓植物枝條從地上鑽出來生長,那麼就是為枝條添加修改器,讓它收縮到地面上。而樹葉生長呢,一人客同理可證,樹葉的生長也是收縮——把樹葉這個模型縮裹到植物枝條上。注意用這個修改器主要的還是細節的調節。
那麼我們就好處理了,首先建一個地面模型,平面立方體基本任何實體模型都可以。然後建模一個樹枝枝條,再然後就是在枝條上建模幾片樹葉,讓樹葉掛在樹枝枝條上,注意方向問題。接下來就是修改器的添加了。
點選樹枝枝條,然後在修改器屬性裡添加縮裹修改器。然後需要指定目標,而這個目標就是地面。此時樹枝模型就消失了。我們需要應用為形態,這樣才能進行下一步的生長動畫。而應用為形態後,樹枝模型就又重新出現了。
然後我們就可以打開樹枝這個模型的物體數據屬性了。由於上面我們應用為形態,那麼在這一步的形態建裡就能找到新生成的形態建。而Shrinkwrap的值就是我們調節植物生長動畫的初始值。
我們可以看到形態建的值(初始值)是0.000而樹枝是完全顯示的。而當我們調節值的時候就會看到樹枝在一點點收縮到地面模型裡去。所以我們這次介紹的Blender的植物生長模型,其實就是通過添加縮裹修改器,來調節形態建的值。而你要再讓樹葉從樹枝上自然生長出來,自然就是把樹葉添加縮裹修改器,再調節樹葉的形態建的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