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淘汰雞」,在農村還真是常有的事兒,也經常能見到,只不過我們老家不叫「淘汰雞」,而且叫的「蛋雞」,一說蛋雞,大家也都知道是養雞場淘汰下來的產蛋雞。
在農村的朋友都見過吧,每逢集市的時候,都會有三輪車或者小汽車拉一車雞來售賣,它們不按斤賣,是按只賣,而且價格也很便宜,一般到集市不一會兒就會被大家搶購一空,可以說是很暢銷的產品,那這種雞就是雞場淘汰下來的產蛋雞。它們沒有啥毛病,就是過了產蛋高峰期而給養殖場帶來的效益低了,它們才不得不被淘汰。
要說為什麼農村有的家庭喜歡買幾隻「淘汰雞」,再用菜葉,麥麩子餵養幾個月甚至一年呢?
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個就是它便宜,實惠,第二就是省事兒省力。接下來分別說說:
第一:便宜,實惠
大家都知道,現在農村純正的土雞,都是按斤來算的,那價格可不便宜,就像我們老家附近的,一般都在十五六塊到十七八塊左右,而且還沒有多少,好多農戶養十幾隻,幾隻,都是自己家吃,關係不好的人,人家都不願賣給你,足以見得純正土雞有多香了。
一隻純正土雞在農村能賣100多塊錢到兩百塊錢,而這種淘汰的蛋雞,100塊錢可以買好幾隻,我最多的時候買過5隻,一隻才20塊錢,可以說是一斤的價格換一隻雞,那這對於收入來源有限的農民來說,是非常便宜實惠的。
農民種地,有的是糧食,蔬菜,買回來蛋雞以後,用糧食,菜葉,麥麩等散養著,既可以產蛋,養一段時間,也可以吃肉,這可以說是一舉兩得的事兒。
第二:省事兒省力
不知道大家養沒養過雞崽,那真的是不好養,幾乎和孩子一樣金貴,生活環境溫度要恆定,飲水溫度要恆定,不能給冷水,不然稍不注意,就會生病而去,關鍵還不是一隻兩隻,而是你買回來的一群,有多少算多少,速度特別快,以至於好多人都不願意養小雞仔了,太操心還成活率不高。
記得以前小時候,母親每年在家裡都會養十幾隻雞仔,而且剛買回來的雞仔,它還不能被凍著,母親就在一個框裡養,而且是在我的炕上和我一起睡,真的是比我還照顧的周到,就這樣,等到長大的時候,也就只能剩一半兒多了。
以前養雞場少,大家都是這樣養雞,現在養雞場多了,淘汰的蛋雞也就多了,好多人也就自己不養了,等著有機會,就直接買淘汰的蛋雞,這種雞都是成年雞,不用太操心,也不用擔心會生病,買回來直接餵糧食,菜葉就可以,甚至有些人家都是放開讓它自己跑,自己去採食的。
這樣養了以後,既可以每天有雞蛋吃,還不用太操心,不用擔心成活率,養殖一段時間想吃肉了,直接捉來做著吃,也是非常好的。
總結
農村人買淘汰雞,並不是買不起好的,而是他們更注重生活的節約,實惠,而且農村人自己買回來養殖,既可以提高雞肉的品質,又可以給自己節省開支,同時也是對雞肉的安全和放心,您說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