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康復醫學論壇傳遞訊息 機器骨骼讓殘疾人重新站立

2021-01-09 中國江蘇網

本報訊 玩遊戲也能進行上肢康復訓練、外骨骼機器人或將成為截癱或偏癱患者生活必要部分……12月1日至12月3日,由江蘇省康復醫學會主辦的第六屆金陵康復醫學高層論壇在南京國際博覽會議中心舉行,論壇圍繞「跨界融合、智慧康復」的主題,聚焦康復機器人等領域的行業熱點。

記者在論壇現場看到,由上海傅利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穿戴式外骨骼機器人、上肢力反饋康復機器人,將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與醫療康復理念相結合。國內首款商業化外骨骼機器人,是現場的「明星」產品,主要應用於殘疾患者,通過裝置在各個位置的19個傳感器、11個CPU模塊,識別使用者的走路意圖,同時根據資料庫為患者匹配最適合的基準步態曲線,調整步態軌跡,協助患者進行站立、行走等基本功能的訓練。傅利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顧捷告訴記者,在未來他們希望機器人能如同人的一個器官一樣,成為截癱、偏癱患者,甚至是老年群體生活中必要的延伸部分。

上肢力反饋康復機器人採用遊戲的方式展開訓練,患者握住手柄,依據設備內置的遊戲進行上肢康復訓練。工作人員介紹,通過遊戲來訓練增加了趣味性,讓患者愛上康復訓練。這款機器人基於力反饋等核心技術,可以精確模擬出各種實際生活中的力學場景,為使用者提供多樣的目標導向性訓練,刺激大腦,進而重塑上肢功能。

(沈崢嶸)

相關焦點

  • 傅利葉智能公益助殘 首場品牌開放日邀殘疾人體驗「行走」
    開放日活動現場活動邀請到長期服務殘障人群的相關人士前來交流,上海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徐鳳建,上海市殘疾人康復職業培訓中心康復醫學科主任沈敏,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會理事、上海市浦東新區殘聯肢殘人協會主席傅志軍
  • 科技賦能,公益助殘 讓殘疾人圓「行走」夢
    中國有超過五百萬的脊髓損傷者,康復服務對他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康復治療,能有效預防和減少脊髓功能進一步損害,同時預防併發症的發生。積極的康復訓練將最大限度地利用肢體所有殘存的功能,儘可能地在較短的時間內使脊髓損傷者重新開始自理的生活,幫助他們擺脫生活困境,重拾信心。智能科技改變著世界,如何讓智能產品走進殘障人生活?
  • 2020中國康復機器人論壇精彩報導
    本論壇由中國康復醫學會主辦,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中國康復輔助器具協會和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協辦,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工程與產業促進專委會、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工程與產業促進專委會康復機器人聯盟和上海康復器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承辦。本論壇以「機器人助力康復未來」為主題,是國內康復機器人領域的頂級盛會。
  • 糖尿病運動康復與行為改變高峰論壇在南京舉辦
    來自國內外在糖尿病運動康復領堿從事臨床研究和技能實操的多學科專家及學者,省內外臨床醫護專業、健康管理、體育運動指導等多領域代表200餘人參加了此次論壇。論壇現場當日上午8點,論壇開幕式舉行。頒發名譽理事長證書頒發理事長證書頒發聯盟成員單位銅牌據悉,此次論壇聚焦體醫融合熱點話題,匯集了國內體醫融合領域著名大咖聚首金陵,全面講授和介紹糖尿病運動康復相關進展和臨床經驗,並進行深入學術討論和交流。
  • 「我們站起來了」 外骨骼機器人讓癱瘓殘疾人重拾信心
    關注國際殘疾人日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丹 文/圖  對於廣大因病或意外造成截癱的殘疾人來說,從床上、從輪椅上重新站起來,是他們的渴望。  12月3日,由省殘聯指導,四川肢殘協會和電子科技大學人機智能技術與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辦的「科技改變殘疾人生活——外骨骼機器人」展驗活動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來自省殘聯、四川大學和成都、眉山的20餘名肢體殘疾人及志願者參加體驗活動,藉助外骨骼機器人,部分截癱殘疾人從輪椅上重新站了起來。
  • 康復醫學考試重點
    康復服務的三種方式康復機構的康復、上門康復服務、社區(基)康復康復醫學具有基礎理論、評定方法及治療技術的獨特醫學學科,是醫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是促進病、傷、殘者康復的醫學。它研究有關功能障礙的預防、評定和處理(治療、訓練)等問題。是醫學的第四方面。與保健、預防、臨床共同組成全面醫學。
  • 溫醫大附二院康復醫學中心啟用
    溫醫大附二院康復醫學中心啟用 2020/12/18 00:09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單暉 瀏覽:298
  • 熊貓康復構建康復知識圖譜,對傳統康復醫學思維提出挑戰
    隨著全球老齡化的加速和慢病人口的激增,中國殘疾人口眾多,據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預測,到2020年中國殘疾人數將突破1億大關,而目前只有不到10%的殘疾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康復服務,未來的殘疾人康復市場擁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在未來康復醫學中,由於人類壽命延長和生命質量提高,有賴於醫學科學和技術整體水平之長進,所以人類對高新技術應用則有更多期待。
  • 【同濟•新聞】第十屆上海康復醫學科技獎勵大會心臟康復分論壇...
    【同濟•新聞】第十屆上海康復醫學科技獎勵大會心臟康復分論壇 ​第十四屆上海同濟心臟康復與重症康復高… 2020-09-05 15: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航教授設計的這款外骨骼機器人,竟成為醫療神器!
    小雪節氣過後的第一天,位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海三路139號的陽光大艾肢體殘疾人士康復中心又迎來了一波「訪客」。室外氣溫很低,但室內氣氛熱烈,幾臺外骨骼康復訓練機器人齊上陣,慕名而來的患者們都迫不及待試用這一特別的智能化康復設備,看是否能給自己寸步難行的雙腿帶來久違的康復希望。
  • 國際殘疾人日|我們站起來了!四川殘疾人體驗外骨骼機器人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2月3日是聯合國設立的「國際殘疾人日」,旨在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促進和維護殘疾人的權利和福祉,並提高人們對殘疾人處境的認識,包括政治、社會、經濟和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在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來臨之際,12月3日,由四川省殘聯指導,四川肢殘協會和電子科技大學人機智能技術與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辦的「科技改變殘疾人生活——外骨骼機器人」展驗活動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來自四川省殘聯、四川大學和成都、眉山的20餘名肢體殘疾人及志願者參加體驗活動。
  • 2020年度第二屆A-PKU兒童康復教育發展論壇閉幕 專家學者共論兒童...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吳婷】12月18日,「2020年度第二屆A-PKU兒童康復教育發展論壇」在京圓滿閉幕。中國科學院院士韓濟生;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世界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黃悅勤;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教授、主任醫師段麗萍、北大醫療腦健康總經理王磊等近30位專家、領導出席論壇,與來自全國20餘個省份的20餘所高職院校、100餘家兒童康復機構、30餘家醫院科室負責人,共同探討兒童康復行業未來發展問題。
  • 全國助殘日:康復助殘,向美好的未來出發
    殘疾人康復包括醫療康復、教育康復、職業康復、社會康復和輔助器具配置等多個方面,綜合運用醫學、社會和心理等多重措施提高殘疾人功能水平,使他們重新獲得自理能力並重返社會。康復不僅能夠幫助殘疾人群重獲工作能力,更是助力殘疾貧困人口脫貧的重要路徑。
  • 得到重點扶持,獲得鼎力支持:嵩縣人民醫院康復醫學再上新臺階
    「得到重點扶持,獲得鼎力支持,這不僅是我院康復醫學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更是惠及全縣百姓的一件大好事、大喜事、大實事!」2020年12月31日,在嵩縣人民醫院新區醫院舉辦的康復論壇暨揭牌儀式上,該院黨委書記、院長王春生振奮地說。
  • 世紀公園門診部盛大開業聚焦運動醫學和康復醫學...
    世紀公園門診部位於花木路1717號,秉承曜影醫療「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全科+專科」的診療模式,以「運動醫學和康復醫學」為特色中心,聯動曜影醫療強大的醫療團隊資源,為周邊的國際社區及企業客戶提供全面且有特色的醫療及健康服務。
  • 【部門解讀】《滁州市2019年貧困殘疾人康復實施辦法》政策解讀
    貧困精神殘疾人藥費補助項目實行動態管理。補助對象基礎信息和補助情況應及時錄入《安徽省殘聯民生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統》和《殘疾人精準康復系統》,縣(市、區)殘聯負責基礎信息資料庫的日常管理及有關報送工作。對個別有肇事肇禍傾向或行為、影響社會安定,經醫院鑑定後確係貧困精神障礙患者而本人不願意辦理殘疾人證的,由醫院出具診斷證明、監護人申請、鄉鎮(街道)及以上殘聯審核,應予納入精神殘疾人藥費補助範圍,其相關申請、審批證明等資料應專項收集管理。
  • 馬鞍山:助力貧困殘疾人實現「健康夢」
    每天下午放學後,上小學二年級的康康,都會在媽媽的陪護下來到馬鞍山市殘聯兒童康復中心進行體能訓練。「我家康康能走進學校上學,真得感謝政府。市殘聯免了康康這些年所有的康復費用,每天還有35元的補貼。」12月2日,康康媽媽感慨道,康康是早產兒,3歲多了還不能獨自站立,如果沒有政府的幫助,康康不可能在康復中心堅持體能訓練這麼多年,也不可能走進校園,實現上學夢、「健康夢」。馬鞍山市大力實施「貧困殘疾人康復」民生工程,對各類殘疾兒童實行「應助盡助」、「應救盡救」,全市9家兒童定點康復機構,全部達到定點康復機構準入條件。
  • 第二輪通知 | 第三屆海峽康復產業高峰論壇暨「一帶一路」東部康復...
    第二輪通知 | 第三屆海峽康復產業高峰論壇暨「一帶一路」東部康復醫學論壇 2020-12-11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未來醫療康復領域霸主-外骨骼機器人
    機器與人類的結合是一種通俗的說法,專業術語叫外骨骼機器人,如果你看過好萊塢科幻大片《明日邊緣》,那麼你應該對於外骨骼機器人應該會有一個具體形象的認知,外骨骼被湯姆·克魯斯和士兵穿上後立馬成為超級戰士,戰鬥力爆棚,雖然是科幻大片,但並不是異想天開,因為外骨骼機器人其實已經有了不少應用,尤其醫療康復應用領域,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