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春日,山裡林間
還藏著遲來的美味
今日的「國博珍藏雲欣賞」
就讓昔耶居士——清代書畫家金農先生
帶我們開啟美味之旅
金農筆下的春筍
清代·金農,《花卉蔬果冊》之新筍,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曾於「瑞彩平安——2020新春展」中展出。
「夜打春雷第一聲,滿山新筍玉稜稜。
買來配煮花豬肉,不問廚娘問老僧。
昔耶居士」
啊哈
金農先生筆下這一把筍新鮮
應春雷破土而出
昔耶居士即清代書畫家金農(1687—1763)。
金農,字壽門、司農、吉金,號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以布衣終老。早年讀書於學者何焯,中年遊歷,晚寓揚州,鬻書畫自給。工詩文書法,創扁筆「漆書」,兼有楷、隸體勢。五十三歲後始工畫,其畫造型奇古,拙樸古雅。
這幅新筍圖源自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金農繪《花卉蔬果冊》。
《花卉蔬果冊》繪於金農七十五歲時,分作新筍、菖蒲、蘭竹、茄子、葫蘆、蒼松、水仙等各式花卉蔬果。每幀均墨色清新,筆墨蒼潤,配以金農特有之「漆書」長題,書畫相契,更顯醇古質樸。
金農學養深厚,文學修養深邃,其詩文曾得學者毛奇齡、朱彝尊等人盛譽。此冊所題詩文均為金氏自作,反映了其詩、書、畫三絕的造詣,亦是文人畫詩、書、畫完美結合的體現。
品賞了金農先生的畫作
是不是意猶未盡
賞之不足
食之
此味常不足——食筍
唐代詩人白居易
寫過一首食筍詩
與大家分享
食筍
唐·白居易
此州乃竹鄉,春筍滿山谷。
山夫折盈抱,抱來早市鬻。
物以多為賤,雙錢易一束。
置之炊甑中,與飯同時熟。
紫籜坼故錦,素肌擘新玉。
每日遂加餐,經時不思肉。
久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
且食勿踟躕,南風吹作竹。
末了
與大家分享
食筍菜譜——【油燜筍】
【油燜筍】
家常做法
鍋中放油,一定要多放些,否則,就不是油燜筍了;
放少許糖(以個人口感為準),用小火炒糖,待糖全部融化後,放入筍並轉大火炒(將近5分鐘左右);
放醬油(顏色、口感自由掌握)、加水,蓋上鍋蓋用中小火燜;
約8分鐘後,開蓋用大火收汁。
出鍋、開吃。
特別注意:
第一,千萬別用蔥姜蒜熗鍋,除了油、醬油(生抽)、少許糖,啥都別放。
第二,先用菜刀把筍拍拍(類似拍黃瓜),然後切成斷,撕成款條。
把筍拍拍,像這樣
第三,多放油,少許糖。
(這裡要特別感謝@張健萍 女士分享菜譜,歡迎大家各自試試身手。另,本文所配美食照片均來自國博君粉絲鼎力相助,一併表示感謝。)
然而
精彩還未結束
【國博珍藏雲欣賞】
金農繪《花卉蔬果冊》
來源:國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