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翼城,樹葉零落,有些蕭條,但是在翼城縣西閻鎮曹公村的偉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裡鏟車轟鳴,機器轉動,工人們熟練地裝袋、擺袋,給這個季節注滿了活力。
侯東升,一個畢業於湖北荊楚理工學院的學子,在香菇的世界裡摸爬滾打了6年,不僅憑一己之力,把香菇產業做大做強,還能帶領著周邊百姓發家致富,共走脫貧致富路,在當地被傳為佳話。
出村、進城,這一條人生軌跡,是出生於1981年的侯東升自大學畢業便開始奮鬥的人生方向。離城、回村,這一條創業的弧線,是他謹慎考慮後的毅然轉向。不管是在城市裡拼搏,還是回到家鄉奮鬥,侯東升覺得都是最好的選擇。
2015年,侯東升選擇回到家鄉——翼城縣西閻鎮曹公村創業,做起了香菇種植。「你為啥不在外面大城市找個工作,回來沒出息!」父親的反對,深深刺痛了侯東升的心。父親的話好理解——種地掙不出房子、車子,更實際的是,如今年輕人如果待在村裡,想找個好對象都難!
性格決定命運。那句刺心的話,卻給倔強的侯東升種下了創業的初心。他喜歡土地、喜歡農村,即便是外出闖蕩也是為了更好地回來。
創業伊始,項目匱乏,並缺少資金、經驗、管理知識,重重問題讓侯東升舉步維艱,但好在收穫喜人,這給了侯東升很大的信心讓他繼續前行。
時至今日,侯東升創立了偉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累計投資500餘萬元,建有香菇大棚80多個,年產量160萬斤,銷售額達800餘萬元。
一路走來,侯東升以誠實守信立足,打開香菇市場、穩定銷售渠道;他創新模式,建立長效機制,憑藉香菇種植,帶領眾鄉親發家致富。
「不管別人怎麼樣,我們要講誠信,要有自己的標準,才能和客商長期合作。」這是侯東升對自己的銷售要求。好的口碑使他贏得越來越多客商的信賴,銷售的路子也從周邊的縣市延伸到河南、河北、廣東、福建等地。每年的6月份到10月份是反季香菇銷售的旺季,許多收購商慕名前來,排隊等候收購他的香菇。
2017年當選為曹公村黨支部副書記的侯東升鄭重承諾。「老百姓相信我,我就應該為村裡發展、為鄉親致富做一些事兒。」截至目前,他共帶動25戶種植香菇,解決當地剩餘勞動力80人,讓大家不出村就有了收入。
2019年,西閻鎮黨委政府依託山耳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了香菇產業黨支部,並任命侯東升為黨支部書記,支部定期舉行香菇種植培訓,推廣食用菌種植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解決菇農和群眾的實際困難和需求。
2020年 「古鎮西閻特色山珍十裡產業走廊」項目一期工程正式啟動,侯東升擔任「古鎮西閻特色山珍十裡產業走廊」項目技術顧問和 「古鎮西閻特色山珍菌種培育中心」負責人。
侯東升在做大做強香菇產業的同時,培育了一批香菇種植能手。他在改變傳統種植,帶領村民致富的路上不斷探索,為群眾就業創業拓寬渠道,給廣大群眾提供了可學習、可借鑑、可參考的模板。
他的努力和付出大家有目共睹,也讓他獲得了眾多榮譽,2018年10月,榮獲臨汾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9年5月,設計的作品在山西省農村幹部雙帶培訓創業設計大賽榮獲第一名;2019年11月,榮獲翼城縣優秀人才光榮稱號……
談到未來,侯東升坦言,他將堅定信心,攻堅克難,帶領鄉親們發展香菇產業,為翼城縣高質量轉型發展貢獻自己的最大力量。
本報通訊員 宋榜娟
(責編:陰小斌、郗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