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種流行的育兒方式,看似很有道理,實際上最坑孩子

2020-12-06 育兒趣學園

現在都講究科學育兒,不少寶媽都會在網上看一些關於育兒的文章,其中有些文章看起來挺有道理,有些父母還會按照文章的觀點去教育孩子。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流行的育兒方式都是對的,有些看似很有道理的育兒方式,實際上最坑孩子,那麼下面貓爸就分享三種這樣的育兒方式。

1、快樂教育

這些年那些孩子因為上過多興趣班而出事的文章特別流行,這一類文章大家都願意看,畢竟作業多孩子辛苦、父母也辛苦,可事實上,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

當然一些人還舉一些國外的例子,說人家的孩子都是早早放學,也沒有那麼多的作業,人家一樣很發達,所以這樣的教育方式才更科學。

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類似的文章貓爸看過太多太多,幾乎都是假消息。雖然我不建議給孩子報太多的興趣班,強迫孩子上一些他們不喜歡的興趣班,但是那種認為上興趣班沒用,孩子放學回家看電視也一樣的觀點,貓爸是絕對不同意的。

舉我自己的例子,我給女兒報了三個興趣班:舞蹈、畫畫、英語,除了英語有時候不願意學之外,其它的興趣班女兒都是非常喜歡上的。這些興趣班對女兒是非常有幫助,舞蹈讓女兒代表學校參加了很多文藝表演,這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畫畫和英語興趣班讓孩子在學校上同類課時表現優異,還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女兒因此也越來越喜歡上這兩門課了,這難道不是每位家長希望看到的嗎?

其實在國外,孩子們放學的時間是很早,一般父母就讓孩子玩兒去了,有心的父母都會讓孩子上各種興趣班的,畢竟在國外想上好的大學,這些都是要必備的素質,而孩子們也從此走上不同的人生,所以父母們千萬別讓這種育兒方式毀了孩子。

2、釋放孩子天性

現在很多父母都覺得放養孩子的教育方式非常好,理由就是釋放孩子的天性,他們以為這樣是愛孩子,其實這樣的教育方式最毀孩子。

事實上,每個孩子的心中都藏著一個惡魔,如果父母在孩子小時候不去約束與管教,那麼孩子就會缺乏起碼的敬畏之心,現在這樣的例子真的太多太多了,很多10幾歲的甚至幾歲孩子做的壞事,讓大人們都無法理解。

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如果你養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享不盡它給你帶來的利息,如果你養成了壞的習慣,一輩子都在償還無盡的債務。」

好習慣不是天生就擁有的,而是要父母慢慢幫孩子訓練才能實現的。而放養只會讓孩子喪失最基本的控制力,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是沒有任何競爭力的。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一定要給孩子立規矩,告訴孩子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堅決不可以做,這才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

3、讀書無用

跟朋友聊天的時候,我經常聽到這樣的觀點,現在大學生都在給初中生打工,所以讀書其實沒什麼用,將來還是要出來給人家打工。

每每聽到這樣的觀點,貓爸都嗤之以鼻,懶得辯解。大家想想,100個大學生有幾個有出息的,100個初中畢業生有幾個有出息的。作為父母,你會用這種小概率的事情拿自己的孩子冒險嗎?

事實上,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上大學才是成功的捷徑,那條初中畢業就能當老闆的路,比上大學這條路難的太多太多,也遠比我們想的要荊棘和兇險的多。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清醒,千萬不要被一些錯誤的育兒方式誤導,聽之信之,否則只會坑了孩子!

相關焦點

  • 李玫瑾談育兒:這三種孩子看似聰明,實則長大後很難有出息
    面對這兩頁各寫了一個字的作業紙,家人不僅沒有糾正俊俊的錯誤,反而驕傲地誇他聰明。 俊俊的家人還經常鼓勵他在客人面前「表演」他的小聰明。 這一天俊俊6歲生日,我帶著他最喜歡的巧克力去慶祝。俊俊立刻叫著要吃。 姥姥就打開一盒,對著俊俊說:「俊俊知道怎麼做。」
  • 孩子習慣摔玩具怎麼辦?霍思燕育兒方式獲贊:比講道理管用!
    給孩子講道理,是最無效的教育講道理是最常見的一種教育方式,管不管用暫且不談,但是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使用率超高。甚至有的時候,孩子還會摔玩具來發洩對媽媽的情緒。表姐說到這嘆了口氣說,我都不知道該怎麼管孩子了,嘴皮子都磨平了但是孩子好像就是聽不進去。我說既然你已經發現對她講道理沒有用,說明這件事情上講道理這個解決方式是不對的,所以應該立即停止,表姐說那應該怎麼做呢?
  • 被「睡眠訓練」害死的孩子:那些偷懶的育兒方式還要坑多少娃?
    育兒這件事,從來沒有捷徑可走,好多家長又怕娃落後,又想省事偷懶,才給了這些毒課程可趁之機,想要養好孩子,首先是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以及終身成長的心態,認真的去觀察,系統的去學習,才能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 愛講道理的勤快媽媽,難養出優秀娃,可這三種懶媽,娃不優秀才怪
    就像高爾基所說,怎麼教育孩子已經成為無數父母最關心也是最頭疼的問題,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影響到孩子的一生。在這無數的父母中,中國的父母不敢說教育的最好,但無疑是最勤奮和最用心的那一類。
  • 老祖宗智慧:這三種人看似有福,實則無福,不是沒有道理
    老祖宗認為有這三種人看似有福,實際上卻是無福。 不過中國古人講先吃苦後享福,也不是沒有道理的。貪圖安逸,只知道享受舒適的生活,短期上看似是滿足了自己一時的欲望,使身心得到了滿足,其實是已經在走下坡路了。 有句話說得好:「你怎麼過一天,就怎麼過一生。」你每天渾渾噩噩,放縱自己的欲望,你的人生必將是黯淡無光的。
  • 穿開襠褲,睡扁頭,老人的這些錯誤育兒法,父母順從坑的就是娃
    所以今天,我就來告訴大家老人的這些錯誤育兒法會有什麼影響,父母如果繼續順從的話,日後坑的可是娃哦!穿開襠褲根據傳統的觀念,在夏季穿開襠褲比較涼爽,而對於剛剛會走路的孩子,如果想尿尿,直接蹲下即可。但實際上這對於寶寶來說並不是很健康,男寶因為個人的問題,突出的部位很容易就會夾傷,而且男寶也比較活潑好動,更容易會有意外。女寶寶的尿道比較短,如果隨意的坐在地面上,很容易就會形成交叉感染。
  • 「彈跳式」育兒不可行,試試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成長更安心
    育兒方式有很多種,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聽過一些,比如「專制式育兒」「彈跳式育兒」。所謂的「圈養式育兒」就是父母對孩子的行為行動和想法都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進行,是圈養式的形態。當孩子對數學感興趣時,父母卻讓他去學語文。這就是「圈養式」的育兒方式。然後在父母心情大好時,突然覺得孩子的數學學得不錯,又拿了一顆糖去獎勵孩子。然後工作群發來了糟心的消息時,又把負面情緒發洩在孩子的身上,覺得孩子的語文更需要加把勁,又對孩子一頭亂碼。這就是「彈跳式」的育兒方式。而這兩種方式往往都是並肩而行的,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
  • 「我越來越像我媽了」,育兒方式的代際傳遞,對孩子是個坑
    後來我想到,這就是育兒方面的「代際傳遞」。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被我們不知不覺的用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而對孩子來說,這種不自覺的重複,可能就是一個坑,在無意中會傷害到孩子。有的孩子,小時候經常被父母打,就想,自己做父母,一定不會打孩子,可是真的有了孩子,卻成了打孩子的父母。我觀察身邊的人,也是這樣。嘟嘟爸爸的育兒方式。嘟嘟爸有句口頭禪,就是「打你吧?」
  • 用「狐狸法則」育兒,教出來的孩子何有優點?父母要狠下心
    而其實每一種教育理念它所適用的情況都是不同的,所以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靈活的改變,而有的育兒方法用,因為對於孩子的要求過於嚴苛,所以父母很難忍下心來去嘗試去對孩子運用。其實有很多的育兒方法,它雖然看似嚴苛,但是孩子的成長卻是十分有利的。
  • 李玫瑾:孩子睡覺有這三種反應,長大後智商會很高,有科學依據
    孩子睡覺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智商的高低常常表現在睡覺時的三種反應中。李玫瑾老師解釋說,孩子睡覺時的反應其實在暗示著他的睡眠狀況,不同睡眠狀況下的孩子,大腦的開發程度,智力發育水平都是不同的。李玫瑾坦言:孩子睡覺時有這三種反應,長大後多半會有高智商1)睡覺笑有些寶寶在睡覺的時候,常常會面帶微笑,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出現這種表情可能是做到了美夢,實際上這是寶寶大腦發育的結果。
  • 孩子有這三種表現,暗示智商高,尤其是第一種!
    孩子的智商到底如何,我們其實也拿不準。但如果你家孩子有這三種表現,往往智商高於同齡人,一起來看看吧!大多數家長可能覺得小孩子是頑劣,卻沒有想到這是高智商的表現!表面上孩子是調皮搗蛋,但實際上他們是在對外界保有著好奇心和新鮮感,從而進行探索。只要不涉及原則問題,就讓他們盡情去探索吧!還有助於放飛孩子的想像力呢!
  • 如何讓孩子從小把學習當回事?道理我都懂,行動還是差個「實際」
    其中最現實的問題就是:道理我都懂,但是一讓孩子看書不是口渴就是要上廁所,甚至連眯著眼馬上要睡著的戲精都上身了,看著孩子實在是困得不行、渴的不行、憋著不行時,家長們還有繼續逼迫下去的狠勁嗎?大多數家長都免不了一番糾結,最後不是妥協就是拎起來一頓教訓,但不管是哪一種方式所帶來的影響也都是負面的。
  • 小心避開這些育兒坑
    你會發現她一直試圖跟女兒講道理,只不過用的是跟成人之間溝通的方式。難道這不是現實生活中很多年輕媽媽的真實寫照嗎?溝通還是要講究方法的。吃飯直接鋪個毯子坐在地上吃......不得不說這的確是給了孩子一個很大的成長空間,孩子們可以在家裡自由奔跑,避免了絕大多數的磕磕碰碰。孩子稍微靠近門之類的,都能聽到馬雅舒尖聲說:「不要!不行!雖然消除了很多安全隱患,但這些做法可能矯枉過正,對正常生活帶來了影響。孩子早晚會離開父母的羽翼,不可能一輩子都在父母的庇護下生活。
  • 4個孩子4個博士,最成功的母親講述育兒經:小學的基礎至關重要
    本文原創丨乖媽 當代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或許是因為自己吃過了沒文化的苦,也或許是將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也可能是單純地希望孩子生活得更加幸福。總之,在育兒這件事上,當代父母應該是最盡職的一代家長了。
  • 有著三種吃飯習慣的孩子,根本不會有光明的前途,育兒必讀
    此為杏媽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未經許可請勿抄襲。帶著一群孩子去飯店點餐,不出半個小時,這十幾個孩子的未來統統猜個八九不離十,如果他們的父母還不當回事,不幫助孩子趕緊改正,那麼有幾個孩子的前途真的渺茫。
  • 「無性別育兒」流行好萊塢,讓男孩穿裙子,這9位明星怎麼想的?
    越來越多的明星利用一種新的方式去養育孩子,對性別角色沒有固定限制,生理和心理性別無需匹配,讓孩子自由選擇如何認知自我,也就是說做男孩還是女孩,星二代們自己說了算。這種拋開性別固有刻板印象的方式被稱為無性別育兒。
  • 「小豬佩奇」才是高級育兒書,豬媽媽的三個育兒妙招,你看懂了嗎
    「小豬佩奇」才是高級育兒書,豬媽媽的三個育兒妙招我們總是吐槽熊孩子難帶,尤其是當孩子看過動畫片以後,反覆去模仿動畫中的「沙雕」行為,讓爸媽們忍不住「捂臉哭」。其中最讓人哭笑不得的,就是《小豬佩奇》,不少孩子看完之後愛上了「跳水坑」,還有的娃成天「學豬叫」,爸媽們也是操碎了一顆心。
  • 全職獵人:誓約與制約看似bug,實際上最公平?小傑是最好的證明
    全職獵人:誓約與制約看似bug,實際上最公平?小傑是最好的證明嗨,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歐尼醬又和大家見面了,大家多多關注支持歐尼醬,每天歐尼醬都會給大家帶來不同的動漫資訊,我在家一起討論喜歡的動漫,你們的支持就是歐尼醬前進的動力!
  • 孩子發脾氣,大喊大叫時,這3種管教方式,可能會起到反效果
    平時跟他講道理他聽不進去,朝他發脾氣,卻依然沒有效果。思想家盧梭說過,在教育方式中,最沒用的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和刻意感動」,偏偏這三種最常見的教育方式,是家長平時的「慣用伎倆」。不少父母將它作為「看家本領」,遇到任何事都會選擇這樣的方式來訓斥孩子。但在孩子發脾氣時,這三種方法非但起不了效果,反而有很多壞處。
  • 這3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多半沒出息,父母別忙著瞎高興
    前不久回老家看望母親,說起兒時的事情,母親提起對門鄰居家的孩子小軍,當初一群孩子就數他最聰明,是個「孩子王」,現在天天在家啃老,混吃混喝也不知道找個正事幹,主要是精過頭了,老婆都回娘家鬧離婚了。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小時候看似特別聰明有靈性的孩子,長大後不一定有出息,就像鄰居家孩子太精明,兒時都誇獎有腦子,父母也為孩子感到驕傲。可是過於精明,聰明沒有用到正地方,反而成了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