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江蘇如皋:一個「國字號」明星村的小康密碼

2021-01-09 騰訊網

【本文來源:交匯點 如皋市城北街道;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說起城北街道平園池村,在如皋市可是遠近聞名,這裡擁有眾多「網紅打卡地」。它在2019年入選「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後,又於近日相繼獲得「全國文明村」「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等稱號,可謂榮譽不斷。

鄉村旅遊的快速發展,有力地推動了鄉村振興。6年前,平園池村還只是一個純農業村,大部分村民依靠種稻、養藕為生。如今,這裡四季有景,村民都吃上了「旅遊飯」。平園池村的創新實踐,也為如何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提供了示範和啟示。偏僻小村如何能獲得「國」字頭榮譽?近日,記者來到如皋,探尋這個明星村的小康密碼。

冬日,江蘇如皋平園池村水竹園的菊花嬌豔綻放。或枝頭報香,或亭亭玉立,百畝菊花競相開放,400多個品種的菊花交織成燦爛的花海。作為如皋首個大型菊花觀賞點,水竹園吸引了無數遊人的目光。

舉目平園池,馬路延伸至鄉村深處,一路串起荷花池、牡丹園、水竹園、採摘園、菌菇園、菊花園、農耕博物館等旅遊景點。紮根平園池村6年,村黨總支書記劉煒建與村民一起見證了這裡的小康蝶變,他告訴記者,平園池村是由太平井、藕池、水竹園三個自然村合併而成的。水竹園於2020年10月開園,已成為村裡第2個大景點。高峰時,一天遊客量可達2萬多人。

據介紹,平園池有種植菊花的傳統,在此基礎上,村裡著力發展菊花產業,與南京農業大學等單位開展合作,把菊種植基地做成了旅遊景觀。

要說平園池村的旅遊發展,首先得提到位於藕池村的「千畝荷塘」景區,該景區於2017年建成開園,已經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最高峰日遊客量達5萬多人,有力拉動該村旅遊產業發展。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2014年,當劉煒建來到平園池村時,這裡還只是一個偏僻落後的純農業村,村集體年收入只有20多萬元,整個村沒有一條硬質道路,許多年輕人背井離鄉外出打工。此情此景,劉煒建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藉助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東風,劉煒建帶領平園池村深挖歷史資源、整合財政扶持項目,第一年投入700多萬元,用於農田改造、修渠造路、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村容村貌有了質的提升,也給村莊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我們農村別的沒有,只能從土地、從產業入手。我們想到了藕池,以前有斬蓮藕、搞荷包這些產業,都是傳統的手藝。我們就發動村民搞土地流轉,作為發展的第一根『引線』,獲得了很大的收益。」

農耕博物館

就這樣,平園池村的村民們開始吃上了「旅遊飯」。千畝荷塘的打造、生態農場的建設……一步步科學規劃,讓平園池村煥然一新。為了讓遊客一年四季都有花可賞,目前該村正著手打造梅花園、牡丹園、月季園和溫泉旅遊項目。此外,該村還在太平井村建立農耕博物館,並用當地特產做成菊花茶、荷葉茶,進行展示,形成旅遊和相關產業的深度融合。

在劉煒建心中,始終堅定著這樣一份責任:一定要讓村民們都過上好日子。通過6年的努力,他也為鄉親們交上了一份民生「答卷」。2014年,該村村民人均收入約1.4萬元,到去年已超兩倍,該村村集體收入也從2014年的20多萬元提高到2020年的近240萬元。現在,不光全村的富餘勞動力都有活幹,還吸引周邊村民來此打工。

「我們要繼續抓住鄉村振興的大好時機,把我們平園池村建成一個城裡人嚮往的地方,一個讓在外的人能回來、願回來的地方。」對於未來,劉煒建充滿信心。

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從「地老鼠」到「老頑家」,江蘇如皋百歲...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從「地老鼠」到「老頑家」,江蘇如皋百歲老人跨越世紀的小康 2020-09-20 09:15:53 來源: 如城發布 一根「龍頭」拐, 一把「砍柴」刀, 手起刀落間,一根根枝條被 「等分」成數段......正在幹活的老爺子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解鎖幸福的密碼——「先行者」蘇州探路小康紀事
    新華社南京7月6日電題:解鎖幸福的密碼——「先行者」蘇州探路小康紀事20世紀80年代初,向小康奔跑的目標悄然和蘇州這座千年古城結緣。江蘇省蘇州市區一景(2017年10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歷經40多年改革開放,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先行者」蘇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提出的「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殷切期望,經濟逆勢飄紅、城鄉日新月異、百姓安居樂業,奮力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漫步姑蘇大地,幸福更有保障、惠及群體更廣,小康偉業起筆處描繪著人間新天堂。
  • 聽·見小康(64)丨為國記帳!1400多冊小本本裡,竟隱藏著這些「密碼」
    細細查看,儘管這些「農戶調查表」內的紙張早已泛黃,但字跡依舊清晰完整:元月7日,魚5.7元、理髮0.3元……原來,這是1400多冊家庭帳本,詳細記錄著江安鎮鎮中社區內40戶人家在35年裡的生活變遷。   小小帳本,流淌著歲月,也記載著尋常百姓家的「小康故事」。村民們為何要幾十年如一日地記帳?這些帳本裡又有著怎樣的「增收」密碼?
  • 王永利:總臺《走村直播看脫貧》直擊「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火熱圖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7月25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主辦的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從江蘇徐州出發,兩輛攜帶5G新媒體移動雲制播系統的大篷車,走進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脫貧村,挖掘鮮活脫貧故事,直擊村容村貌巨變,展現村民如何突破生存發展困境、走向致富之路的歷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黃牛哞哞叫,農民奔小康
    「你眼中的小康生活什麼樣?」面對這個問題,王俊想了半天,他說他的「小康生活」就是腳踏實地去創造財富,吃飯香、睡覺香,生活有奔頭,給家人以安寧幸福!村裡養牛,都是綠色餵養不打激素,大家早就有這個共識;在我們村買牛,你定好了,牛留下我們再養7天,你看看喝水吃草的情況,真心覺得錯不了了,再拉走……」提起「牛經」,耿大軍能和你談三天三夜不睡覺!「那丹伯黃牛交易市場」遠近聞名,耿大軍是鎮上知名的黃牛經紀人。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做好山水大文章 走穩生態小康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做好山水大文章 走穩生態小康路金羊網  作者:趙映光、王漫琪、張送稔  2020-07-23 揭西縣是如何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帶領全縣人民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行穩致遠的呢?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詩意白沙」,實現更高質量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詩意白沙」,實現更高質量小康 2020-09-13 1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美麗宜居新南京 讓全面小康有顏值有品質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聚焦南京,看看這裡如何以繡花功夫雕琢城市、用綠色堅守呵護城市,夯實生態宜居之本,築牢幸福生活之基,把一個囊括「自然山水韻、古都文化魂、國際現代貌」的美麗古都留給未來。  【留住鄉愁 不負青山不負人】   距離主城區30公裡的江寧區錢家渡村,也通過治水換回江南水鄉。錢家渡村通過水系梳理、雨汙分流與日常水域保潔,有效地改善了當地水環境。
  • 光影見證小康:文昌閣和四望亭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光影記憶。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她最美|峽口鎮普濟寺村李和秀夫妻的勤勞致富...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她最美|峽口鎮普濟寺村李和秀夫妻的勤勞致富新生活 2020-09-10 09: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王海青:田野上的追夢人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王海青:田野上的追夢人 2020-12-03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丨(10)推進鎮域經濟發展 打造魅力塔源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丨(10)推進鎮域經濟發展 打造魅力塔源 2020-12-06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感受小康進程「中國風」
    「小康」以及「大同」,是先輩們憧憬的社會理想,是典型的中國表達。筆者近日跟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採訪團一路走來,途經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穿林海,過草原,進農村,真切感受到農業在強起來,農民在富起來,農村在美起來,感受到奔小康進程中的「中國風」「中國範」。  小康實踐更注重鄉情。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產業興旺,老鄉的日子也越過越旺!
    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題採訪中,記者所到之處隨處可見蓬勃發展的鄉村特色產業,依託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各具特色的文化底蘊,老百姓在家門口找到了脫貧致富的路子,日子越過越紅火,對未來的美好生活充滿信心。  湖南湘西十八洞村  「以前的十八洞窮得讓人心痛,現在的十八洞幸福得讓人心動。」
  • 「我眼中的全面小康」聚焦「中國江村」 記者們點讚「志在富民」正...
    在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的家鄉吳江,在被稱為「中國江村」的開弦弓村,來自部分國家級媒體以及江蘇全省各地黨報都市報攝影記者們,共同參加「我眼中的全面小康——走進七都●聚焦江村」大型全媒體視覺採風活動啟動儀式。航拍江蘇吳江開弦弓村鄉村振興時代樣本,彎彎的小清河穿村而過,如箭在弦。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七)
    在物質豐盈的同時,他們正享用著精神大餐:成立了文化大院,唱二人轉、扭大秧歌、跳廣場舞,參加公益活動……村風民俗向上向善,村民日子過得多姿多彩。黃昏時分,一天的採訪結束,記者將踏上歸程。熱情的劉大姐拉出跳廣場舞用的音響設備,放起了耳熟能詳的《好日子》,「陽光的油彩塗紅了今天的日子喲,生活的花朵是我們的笑容……」歡快的樂曲輕柔地流淌在廣袤的梨樹黑土地上。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走向幸福生活
    我們在房間裡見到了大學畢業正在複習考研的高俊祥,他說:「2005年,我們家和其他村民從臨夏州東鄉縣偏遠山區整體搬遷到這裡,如今已整整15年了。如果沒有移民搬遷,我們不可能過上今天的幸福生活。」&nbsp&nbsp&nbsp&nbsp伴著「決戰決勝全面小康」的嘹亮號角,全市各級各部門始終把全面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和增加貧困群眾收入作為重中之重,營造出齊抓共管、條塊聯動、合力攻堅的良好工作局面,譜寫出一幅氣壯山河的宏偉篇章。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峽口鎮普濟寺村:種高原夏菜 走致富快道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峽口鎮普濟寺村:種高原夏菜 走致富快道 2020-08-06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裡口山:村民樂享「家門口」經濟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裡口山:村民樂享「家門口」經濟 2020-07-26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任鳳蓮:誠心傳承 讓非遺空心掛麵手藝不落...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任鳳蓮:誠心傳承 讓非遺空心掛麵手藝不落「空」 2020-09-16 2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