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美術 希望說- 教育|藝術|生活|少兒
Wassily Kandinsky
瓦西裡·康定斯基
俄羅斯畫家 (1866-1944)
出生於俄羅斯的法國畫家和美術理論家。康定斯基與彼埃·蒙德裡安和馬列維奇一起,被認為是抽象藝術的先驅,但毫無疑問,康定斯基是最著名的。他還與其他人共同成立了一個為時不長但很有影響力的藝術團體——「藍騎士」。康定斯基的繪畫售價曾近一千五百萬美元。索羅門·古根海姆美術館是康定斯基作品的最大藏家之一。
瓦西裡·康定斯基是現代藝術的偉大人物之一,同時也是現代抽象藝術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奠基人。他在1911年所寫的《論藝術的精神》、1912年的《關於形式問題》、1923年的《點、線到面》、1938年的《論具體藝術》等論文,都是抽象藝術的經典著作,是現代抽象藝術的啟示錄。
康定斯基出生於莫斯科,早年學習了鋼琴和大提琴,這對於他後來嘗試將音樂展現在畫布有絕對的影響。他在近三十歲時,受到莫奈﹝Claude Monet﹞的啟發,毅然決定從當法律教師的工作改當畫家。
二十世紀初,康定斯基到慕尼黑學習印象派繪畫,和當時新興的畫風。在 1900 年到 1910 年這段期間,他四處旅遊,先後去了威尼斯、突尼西亞、荷蘭、法國和俄國,一路吸收印象主義和未來主義的繪畫風格,從此對純粹顏色的力量有了自己的概念。康定斯基強調純色的心理效果,強調鮮紅顏色怎樣像號聲一樣使人動心,他相信通過這種觀念創作,進行心靈與心靈之間交流是可能而且必要的。
1911 年之後,康定斯基陸續結識馬蒂斯和克利等人一起創立表現主義團體「藍騎士」﹝Blue Rider﹞,並且共同辦畫展,也因為有他們的推動,表現主義得以盡情的發展。
到了 20 年代,康定斯基的作品有很大的改變,由早期的浪漫式幻想轉為幾何圖形的構圖。1922 年,他到包浩斯﹝Bauhaus﹞設計學院當教員時,正是他藝術創作的高潮時期。康定斯基對於包浩斯設計學院基礎課程的貢獻有兩個方面,包括分析繪畫和對色彩與形體的理論研究。他要求學生設計色彩與形體的單體,然後把這些單體進行不同的組合,從中研究形體與色彩的結構方式和產生的藝術效果。他的教學是從完全抽象的色彩形體理論開始,然後逐步把這些抽象的內容與具體的設計聯繫起來。
康定斯基在他後期的創作中,融合了自己早期直覺式的畫風和後來的幾何圖形風格,這些無疑為他的作品增添了一種新的理念。他是一位能將色彩與音樂等同起來的畫家,讓人們能夠「聆聽」繪畫,「描繪」音樂。
其作品運用點、線、面來形成音樂般的形式感,表達畫家內心世界,使抽象畫派在各種繪畫風格中佔了一席之地。他還是理論家,提出了抽象繪畫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把繪畫內容歸納為形式和色彩。作為被人們忽視的教育活動家,他開辦學校,建立繪畫團體,創立抽象畫派,並任教於包浩斯學院。
《黃·紅·藍》被認為是康定斯基藝術理論的最好詮釋。它試圖把抒情和幾何抽象有機地結合起來。結合的辦法就是在幾何結構與造型中配上明亮的光與柔和的色彩,使抽象繪畫富於激情和想像。抽象藝術本來就是捉摸不定的意念圖案,所以,面對《黃·紅·藍》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放棄無謂的猜測、揣摩與思考,在色彩、線條的舞動中,盡情體會藝術的純粹與美麗。也許有人並不習慣這種沒來由的表現,然而美麗卻是不可置疑的,震撼更是不可抗拒的力量,因為它的美擁有與心靈節拍相吻合的節奏,或混亂,或激蕩,或野蠻,或明快……不用在畫面中費盡心力尋找什麼,僅僅在視覺的純粹享受中,你就已經感受到了。
《幾個圓圈》已完全脫離了自然形態,特定的主題和視覺的聯想都消失了,只通過新的、光邊的、有規律的圓形、色彩、空間和運動來傳達藝術家的感情意識。畫上紅、黃、藍、紫的圓形分立著、交融著,觀者仍能找到畫家形象思維中的某些痕跡,散發出輕鬆而又迷人的抒情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