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房愛卿:鼓勵金融機構支持出口轉內銷,四方面推動內外貿銜接
12月9日,商務部原副部長房愛卿發表演講表示,對於推動內外貿一體化,要深化體制改革,破除妨礙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的體制、機制障礙;同時要加強政策引導,做好融資服務和支持,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對出口轉內銷產業提供金融支持,發展柔性貿易。
房愛卿在新浪財經年會上表示,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在於實現經濟循環流轉和產業關聯暢通。國內貿易和對外貿易都屬於流通範疇,要充分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作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當前國內貿易與對外貿易相互轉換仍有很多痛點和堵點,要打破地方保護和行業壁壘,尤其要清除隱性制度壁壘。」房愛卿強調。
房愛卿特別表示,推動內外貿一體化不是同一化,而是「著重推進同線、同標、同質,在法規體系、管理體系、技術體系、市場體系等方面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實行有效的銜接」。
對於內外貿的有效銜接,房愛卿從四方面進行了闡述。
一是法規體系的銜接。我國經過多年的發展,外貿法律法規體系基本上已經與國際接軌,但房愛卿表示,在新形勢下,應梳理在銜接方面存在的法律障礙,以建設高標準的市場體系為目標,減少對內外貿市場主體的人為割裂,鼓勵市場主體根據自身優勢,在全球範圍內更加便利地進行國內貿易和對外貿易自主轉換。
例如,海關總署今年7月就發布公告稱,進一步放寬內銷徵稅時限。對符合條件按月辦理內銷申報納稅手續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外加工貿易企業,在不超過手冊有效期或帳冊核銷截止日期的前提下,由每月15日前申報調整為最遲可在季度結束後15天內完成申報納稅手續。
二是管理體系的銜接。從管理對象看,除了特殊商品和服務外,應儘量納入同一監管體系。在外貿領域,我國對玉米、大米、煤炭、原油等部分貨物的進出口實行了國營貿易管理;在內貿領域,在二手車拍賣、典當、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商業特許經營等行業以及糧油煙藥鹽等重要商品仍然實行特殊管理制度,這些管理符合國際規則。
房愛卿認為,除上述商品之外,應儘量納入同一管理體系,不能納入的也應進行有效的銜接,以便於市場主體在內外貿之間自主轉換,辦理相互轉換的業務手續要便利,不要程序太多、手續太繁雜、時間太長。
三是技術體系的銜接。重點是支持企業發展同線、同標、同質產品,即在同一生產線上,按照相同的標準、相同的質量要求生產出既能出口又能內銷的產品,這是內外貿一體化的重點和核心,房愛卿強調,在這一點上,「內外貿一體化」等於「等同化」,不能內外有別。
房愛卿認為,要加快統一國內貿易和對外貿易的標準制修訂工作,在技術和質量方面要高標準、嚴要求,要與國際高標準對接。出口轉內銷產品涉及強制性產品認證的,應當依法獲得強制性的產品認證書。同時,要繼續深化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的改革,簡化出口轉銷產品認證程序,縮短辦理時間,推進第三方檢驗檢疫、認證認可。
四是市場體系的銜接。房愛卿表示,無論是國內貿易轉為對外貿易,還是對外貿易轉為國內貿易,形式都有很多,例如以日本綜合商社為代表的市場重組,再比如戰略合作、平臺對接等。房愛卿稱,今年國辦文件明確鼓勵外貿企業對接電商平臺,依託各類網上購物節設置外貿產品專區,在各類展會設置專區,發揮有效投資的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