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已故親人咋上香
□淨心無塵
政府對環境保護的重視,許多地方已嚴令對上墳禁燒了,尤其是公墓,那咋辦?對已故親人不燒個紙送個銀錢,心裡總是過不去。送鮮花?對已故的年輕人還行,對自己已故的長輩們那就有點不得勁了,本來我們的民族講孝道,有自己五千年文化傳統,送鮮花雖然文明,那畢竟是西方文化的色彩,並非適宜民族情感。那就上個香、擺個供吧,與親人說說心裡話會好受些,多擺些雞鴨魚肉、水果糕點、飲料菸酒,讓親人吃個夠喝個夠,也算是做兒女的孝心和安慰。
祭祀,不僅是對親人的懷念,也是中華民族育人生存的基本教義,《禮記.祭統》曰: 「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 除了每年裡的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春節必須上墳外,還有對逝者的殯葬、周年以及其它要事也要墳祭或家祭的。祭祀的首要步驟是上香,依次是叩拜、祭酒、送銀等。祭祀上香也是有講究的,自古就有「神三鬼四」之說,給神(佛)上香一柱(三根)三拜,給鬼上香一柱(四根)四拜,至於成把兒香(36、48、72、108根)能不能上?能!但主要是求、問、看所用。啥?鬼神?又是迷信!哈哈,別那麼認真嘛,你講究不講究無所謂,起碼得叫在天堂的長輩們滿意唄,祭祀也是孝道呀。
說起鬼神,也是華夏民族源遠流長的宗教觀念的主要組成部分,早在二萬五千年至五萬年前的山頂洞人時代,也就有了「人死靈魂在」的觀念,在儒家經典中稱為「鬼魂」。《禮記.祭義》中曰: 「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 也就是說人活著是人,死了是鬼,除了人鬼外,便是神的世界,比如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山水土石、江河湖海、花木蟲獸、路房門灶等等天地萬物皆有神靈所在。既「神」來之於萬物靈性,而「鬼」則來自於單一的人故之靈。
那麼,為啥給神上香是三根、給鬼上香是四根呢?這裡也有說頭,即神是天地所生、人所賜,三根香分別代表天、地、人;鬼生前是人,從生到死是要度年復一年的光陰,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一生有童、青、中、老年四個年段,終身願望福祿壽喜齊全,臨終盼 「得計」 於四世同堂,即這一切全部來於「四」,所以給鬼上四根香分別代表時、生、貴、終,四根香的寓意是完美的。內行人明白,在鬼神的學說裡,神大於鬼,有的神被人間供奉於寺廟或家宅裡享受香火,有的神卻沒有這種待遇,假如你在祭祀中非要上三根香,會被那些神霸佔去,你的已故親人不但沒有享受到你所奉送的香食,反而還會受些窩囊氣……
唉!現在許多許多人並不理會,在意識形態中斷層且拋棄了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沒有了準繩約束,失去了道德底線。所以,對這些傳統祭祀文化也不在話下了。現在的民間紅白喜事也不太講究了,其實不是主家不將就,而是主家和託用的總管不懂這些,比如在喪葬、三周年、墳祭等一些事兒上,祭奠時都是上一柱三根香,幸運的是還知道磕四個頭。記得前年我在一朋友家當總管,我交代奠時靈前上四根香,其家女婿見狀責問為啥上四根?並且鼓動其姐弟們前來阻止,無奈,只好順其自然,我相信那是天數,事後我在飯桌上講了上四根香的緣由,他們才恍然大悟,後悔莫及,結果那個女婿又挨了其老嶽母的痛罵,又求我想法子挽救。
20天前,習民兄給我送來了自己收藏的兩張木版畫,我覺得特有開封朱仙鎮版畫的風格,其中一幅是地道的家族祠堂版畫,也屬年畫的一種,用於春節供奉先人或其它祭祀所用,版畫中央香爐內的四根香十分耀眼。朱仙鎮木版年畫是我國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藝術,是華夏民族文化社會的縮影,更體現了中原地區傳統文化的厚重,充分證實了「神三鬼四」的這一民俗傳統。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歷史在前進,社會在變革。至於這些舊風舊俗,沒了也罷。
來源: 衛輝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