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中影響力極大的5位人物,促進了唐代茶文化發展,值得銘記

2020-12-09 小青話茶

丨本文由小青話茶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青話茶

丨作者:小青

01陸羽

唐代知名茶學家,也是歷史上最知名的茶人,僅編撰了一部《茶經》就享譽古今。

作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的作者,陸羽對茶文化的貢獻功不可沒。早年行走各地,花費十多年時間遍尋各茶,又花費十多年時間編撰《茶經》。

《茶經》中非常系統的總結了唐代及其以前的所有有關茶葉的科學實踐經驗,可以說此書對中國和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偉大貢獻。

陸羽也憑藉此書被後人尊稱為「茶仙」,奉為「茶聖」,祀為「茶神」。

02皎然

皎然何許人也?同為唐代人,皎然被譽為詩僧。既能詩文,又擅烹茶,並且極力推崇飲茶。

皎然與陸羽的交情匪淺,其所作之詩中與陸羽有關的詩有二十首之多。

《飲茶歌送鄭容》中皎然說:「賞君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蕩憂慄」。

《飲茶歌誚崔使君》中皎然描繪了剡溪茶一飲、再飲、三飲的感受。

《顧渚行寄裴方舟》中,皎然甚為關心紫筍茶事。

《對陸迅飲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中,皎然談了品天目山茶的美好感受。

03錢起

錢起也是唐代人,唐代文學家,並且是天寶進士,「大曆十才子」之一。

中國有關茶宴的最早記載,就記載於他的《過長孫宅與朗上人茶會》,可以說錢起是茶會、茶宴的最早文字記錄者。

而《與趙莒茶宴》,也是目前茶宴始於唐代的最早文獻資料。而錢起的眾多茶詩,也讓後人對考證唐代茶文化的發展有了更多的重要參考資料。

04白居易

一個將茶寫進詩中的文壇茶人。同為唐代人,白居易茶酒兼愛,並且自稱「別茶人」。

白居易的一生跌宕起伏,共寫過五十多首與茶相關的茶詩,由此可見愛喝酒又愛喝茶的他,更愛在詩中表達茶。

在《琴茶》一詩中,白居易說道:「琴裡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窮通行止長相件,誰道吾今無往還。」不僅彈琴需要茶,吟詠也需要茶。

更是在其代表作《琵琶行》中「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一句,記錄了今江西景德妥北的浮梁縣已是唐時著名茶葉集散地。

《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想美歡宴》詩,對我國最早的長興顧者貢茶院造貢茶的情景作了詳細描述,為後人傳誦。

05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為唐宗室女,貞觀十五年(641)時嫁給了吐蕃松贊幹布。

文成公主入蕃時,還帶去茶葉等物品,並且因此開創了西藏飲茶之風。文成公主還是西藏酥油茶創始人。在吐蕃四十年,為增進唐蕃友好,以及相互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就請點個讚~原創不易,轉載請註明,歡迎茶友們分享至朋友圈。

關注【小青話茶】帶你了解更多紅茶,綠茶,巖茶相關知識!

我是小青,與你共品佳茗~

往期精彩:

茶杯的力量,足以改變茶湯的風味,這十五種茶杯,你用過幾個

山色空濛出好茶,被尊稱為「茶中之王」的大紅袍,究竟有多好喝

愛喝茶但學茶無門,別擔心,只要熟讀《茶經》,想不懂茶都難

相關焦點

  • 一器成名只為茗:陸羽和《茶經》在我國茶文化中有著怎樣的地位?
    一、陸羽的出現,使得茶文化上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陸羽是唐代著名的茶文化學家,被當時的人們尊稱為「茶聖」。他的一生都嗜茶,愛茶,如痴如狂,因著作世界第一部茶葉文化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他引領了一個茶文化發展的新時代,為世界茶文化發展奠定了基石。在陸羽之前的時代,茶字,是寫做荼,有著藥用價值,可解毒。
  • 茶文化|臺灣的茶藝及其發展
    也就是說,臺灣茶葉從自給自足以後,就發展成以出口為主的外銷貿易。那時期的臺灣茶文化主要就是商業的文化,沒有什麼享受的成分在裡面。我看到一個報導,能夠成為已開發國家的,農業人口應該在 10%以下,臺灣好像還有百分之十幾,所以農業人口一定會萎縮;但是,我們的茶業和一些傳統的產業,是有文化性的,是值得保留的,要保留一定要賦予茶文化的內涵;所以,要把茶產業跟茶文化結合。
  • 亞茶會日本演繹中國茶文化 促進中日茶理論交流
    茶葉中國9月29日訊 2014年9月27日,亞茶會總幹事鄭純輝先生,應邀赴東京「中國文化中心」講授茶文化課程,期間參與東京JATA國際旅遊展,主持中國茶文化演繹。文化中心開設五年來,先後有多位中國大師級人物在這裡舉辦中國文化講座。此次,文化中心邀請茶藝大師鄭純輝演講中國茶文化,正值東京JATA國際旅遊展舉辦,中國國家旅遊局展位上,專門設立茶文化演繹區,邀請鄭純輝主持茶文化展示活動。組委會提前公布演繹茶文化時間表,引起了當地市民和媒體關注。
  • 茶文化最早要從唐代說起
    中國是茶文化的故鄉,人們認識到茶的價值的時間應該很早,據說神農時期,茶就被當做一種草藥而服用,諺語曰:「神農遇毒,得茶而解。」飲茶的習俗雖久遠,但中國茶文化的興起則是在唐代,「茶」這個字也是到了唐代才出現的。
  • 浙江新昌:積極打造茶文化品牌,茶農得到更高收益
    為了繁榮中華茶文化,引領新昌茶產業發展,新昌縣委縣政府已經連續成功舉辦了13屆新昌大佛龍井茶文化節,這些活動有力推動了新昌茶產業的持續發展,促進了茶文化的傳播與交流,大佛龍井茶文化節已經成為浙江乃至全國茶產業和茶文化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品牌活動,這也是新昌最具文化特色的商務和經貿活動之一。八山半水分半田的新昌,茶葉在其農業版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 中榕茗茶:全球同臺切磋茶文化,中國茶沒在怕的!
    近日,中榕茗茶應邀參與第七屆世界華文旅遊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出席首屆茶文化論壇,與「人民藝術家」王蒙等海內外逾百位茶文化研究專家、學者等知名文化名流共同探討茶文化,展示中國茶藝。11月24日至30日,第七屆世界華文旅遊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香港、澳門、深圳等多地舉辦,為期7天,數百位全球華文著名作家、學者圍繞「茶文化之旅」展開討論與交流。
  • 《茶人三部曲》:一部榮獲茅盾文學獎的中國第一部茶文化長篇小說
    導語:2019年12月19日,由中國發起的「國際茶日」提案歷時兩年之後,終獲聯合國大會通過,宣布將每年的5月21日設為「國際茶日」。自此,一個由中國政府首次推動設立的嶄新的國際日就此誕生!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跟茶與茶文化有關的書籍,如唐代陸羽的《茶經》、宋代黃儒的《品茶要錄》和宋徽宗的《大觀茶論》,還有清代陸廷燦撰寫了的《續茶經》等。
  • 何以敢稱為「中國茶文化第一村」,處處有茶,處處茶文化
    尤其是我國的古村落,生動地展現著民族文化的多種多樣,更加能反映出我國的歷史,民族文化的起源和發展。古村落集人文、歷史、建築、民俗等多種文化於一身,具有極高的文化藝術、歷史科學和旅遊價值,成為了所有人了解中國歷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隨著我們國家一些很有歷史的古老村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標誌著古村落,已經成為了全社會和全人類的共享寶貴財富。
  • 「小口啜飲,稍稍停頓」,女性茗茶背後,英國茶文化的轟烈波濤
    文:如果歷史會說話細數茶文化的發展歷史,最早從中國誕生,隨後伴隨著貿易的發展進入到西方各國,以英國為代表,茶文化在英國生根發芽並表現出獨特的風採。英國女性在茶文化的傳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她們的號召之下,英國茶文化完成從貴族到平民的普及。
  • 蒙古族的茶文化
    蒙古族飲用奶茶的方式禮節、象徵寓意,奶茶在待人接物過程中的橋梁作用、與奶茶相關的禁忌習俗,既是蒙古族特色茶文化中的重要內容,也是民族精神文化財富,值得我們保護、弘揚、傳承。蒙古族茶文化中的「茶」多指奶茶。蒙古族飲用奶茶的方法與習俗借鑑於吐蕃王國,即從藏族的酥油茶演變而來。這一觀點被學界廣泛認同。茶在唐朝時傳入吐蕃,《西藏政教籤附錄》記載:「茶葉亦自文成公主入藏土也。」[4]唐代《封氏聞見記》記載:「開元年間,佛教很盛行。學佛參禪要求晚間不眠,由於茶葉具有興奮神經之作用,故佛門弟子都相繼煮濃茶驅睡。」
  • 【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雲南普洱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
    【背景介紹】  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是見證和傳承發展中華優秀農耕文化的重要載體,以微動漫的形式在新媒體平臺進行展示傳播和科普教育,是弘揚優秀農耕文化的創新舉措。農遺微動漫設計了「文小萌」「玩小萌」「吃小萌」和「森小萌」4個性格特點鮮明的兒童卡通形象,靈感來源於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標識中的主體形象要素——手,代表著農耕文化所蘊含的勤勞、智慧、創造等精神價值。
  • 茶文化:清麗脫俗是本質,源遠流長是傳承
    茶文化的誕生隨著飲茶歷史的發展,我國衍生出了獨具特色的中國茶文化,其中包括茶道、茶器、茶藝等多方面的延伸。對於我們很多人而言,茶文化更像是一種精神上的寄託,其在發展中融合了儒道佛墨派的四大家思想精髓,又結合了地域的禮儀及風俗,逐漸沉澱形成了一種源遠流長的傳承。
  • 周江勇:大力傳承弘揚茶文化 努力讓經典產業歷久彌新走向世界
    周江勇強調,要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委、市委全會精神,大力傳承和弘揚茶文化,以西湖龍井茶為主體,全力打造展示中國茶文化的平臺,加快推進茶行業全域提升、全面提質,進一步以茶興業、以茶惠企、以茶為媒,不斷增強杭州「茶都」的國際影響力和美譽度,努力讓經典產業歷久彌新走向世界。戚哮虎、許明、王宏、陳國妹參加。
  • 茶文化:大愛傳承,與時俱進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隨著歷史多年的積累與沉澱,由內而外,由近及遠地不斷傳播於中華大地各個地域。自古,我國就有著儒、道、佛、墨四大文化名家,儒家重禮,道家敬天,佛家講慈悲,墨家講兼愛。而中國茶文化恰恰兼容了四大家的精髓核心,所以說,中國茶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那茶文化到底是怎樣的文化呢?茶文化是茶性人性相互融合的一項文化載體,是大愛之文化。眾所周知,儒釋道墨各自都有著自身明顯的理念和精神,教義更是不盡相同。唯獨在茶文化上,它們有著不止一點的重合。
  • 青秀區「茶文化講壇」主題系列活動啟幕
    精彩的茶藝表演讓觀眾大開眼界 茶香氤氳的會議室,寧靜悠揚的音樂,賞心悅目的茶藝表演……12月11日下午,2020年青秀區「茶文化講壇」主題系列活動拉開帷幕。伴隨著婉轉空靈的音樂,一雙雙巧手在茶席間流連,以高超的茶葉衝泡技藝演示茶藝禮儀的優雅,使學員在茶香四溢的環境氛圍中獲得美的享受。「大家平時都喜歡喝什麼茶呢?」國家一級評茶師、南寧市青秀區茶藝茶文化促進會會長、南寧市天驕職業培訓學校校長趙新榮以提問的方式激發學員了解茶文化的興趣。隨後,趙新榮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為大家講授關於茶的基礎知識。
  • 茶文化非遺都有哪些種類?怎麼判別是否是非遺?現狀怎樣?
    其中,茶文化便是非遺的重點保護對象之一。茶文化非遺的種類歷經四批名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中,茶葉非物質文化遺產共有十六項,包含四十三個擴展的細項,佔非遺名錄的總量的3.2%,分別歸屬傳統音樂、傳統戲劇、傳統舞蹈、傳統技藝和傳統民俗五類。
  • 普洱茶文化與世界茶文化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普洱茶沉澱和積累了豐富的茶文化。普洱茶文化與少數民族風情融為一體,成為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西南文化生態旅遊資源的一部分。這是中國古代關於普洱茶文化的記載,把普洱茶文化與少數民族風情文化互相融合的文化景觀展現得淋漓盡致。
  • 首個「國際茶日」來讀首部茶文化小說《茶人三部曲》
    5月21日是聯合國確定的首個「國際茶日」。國際社會對茶葉價值的認可與重視,對于振興茶產業、弘揚茶文化意義重大。而在此之前,在浙江文藝出版社的《茶人三部曲》和作者王旭烽就已經成為茶文化國際傳播的「使者」。
  • 台州市供銷社開展茶文化公益培訓
    台州自古名茶輩出,有「天台大茗」「蓋竹山茶」「天台茶」等,發展至今,已形成綠茶(黃茶)、紅茶、白茶三大系列,湧現出「臨海羊巖勾青」「天台山雲霧茶」「天台黃茶」等一大批名優特新產品。近幾年來,台州市供銷社積極發展台州茶產業、傳播台州茶文化,全力打造台州農產品公用品牌茶葉子品牌 「江南茶祖」,擴大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助力產銷整合、鄉村振興。參加培訓學員表示,通過培訓,既學到茶葉相關理論知識,又與六大茶類來了一次近距離「初體驗」,受益匪淺。
  • 我國的茶文化最佳旅遊地有哪些
    今天我給大家歸納一下我國的茶文化最佳旅遊地。我國的茶葉產地有很多地方,但開發成為茶文化旅遊地的就相對比較少了,特別是成為茶文化最佳旅遊地的就更少了,但我認為以下幾處地方開發成為旅遊地卻是很不錯的。一、浙江杭州杭州的茶文化可追溯到宋代,作為名茶之鄉的杭州,自古茶肆林立。西湖龍井更是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