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青春才是最大的懸疑,因為沒有人會知道答案!

2020-12-14 騰訊網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狗十三》是曹保平的第三部電影,塵封五年後於2018年播出,在他一堆涉及犯罪、懸疑的作品中,當《狗十三》要播出時似乎顯得有些「小清新」,但是卻沒有人覺得它在片名中就透露著一股狠勁。

這是一部我經常被人安利的電影,沒看之前真的認為這片名太俗氣了,根本不懂,看過之後就覺得這是一部實實在在的文藝片,這部電影已經過去了兩年的時間了,但是倘若在看到片名,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很多人覺得這是一部2018年最好的電影,看完之後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非常不舒服,因為它真的太過真實,會讓人覺得喘不過氣。

看完《狗十三》,我突然想起賈樟柯點評《風櫃來的人》的一句話:「電影拍的是一群臺灣青年,但總覺得是在講我山西老家的那群朋友。」並且他從第一個鏡頭就擊中了我,素養的張雪迎滿額頭的粉刺出鏡,這扎眼的皮膚也在告訴著我們,沒有刻意去掩飾。

「每個人的成長都是一場兇殺案」

這是印在《狗十三》海報上的一句話,與別的影片不同的是,不是人與人再給我們講道理,而是「人與狗」,從這個意義上講,《狗十三》還有另一個名字《女孩與狗》,片中的狗,就是女孩的另一個分身。

女主李玩與堂堂與高放相比,她有著遠超同齡人的成熟,影片中的李玩痴迷於物理學,卻在父親脅迫下改報了英語小組。為此,父女倆鬧得很不愉快,於是父親送給他一條狗作為補償,李玩給狗起名「愛因斯坦」,以此重申自己對物理的熱愛程度。

相信許多和我一樣有著一樣的感覺,大人們好像總拿我們是一個沒有思想不會獨立的小孩子,但是實際上孩子的成熟遠遠要超過大人們的想像,其實我們什麼都懂,只是大人們選擇視而不見!

李玩在經歷過找狗之後,漸漸絕望,但是她作為一個孩子卻並沒有瞎鬧,還用書中看來的道理安慰自己。

相信每個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糟糕的青春,還有一對中國式父母,狗一樣的青春遭人嫌棄,早戀、與父母對抗、叛逆、甚至我們小的時候大概都有想養個小動物的念頭,影片中的女孩也學會了妥協,但是有的時候妥協並非是退縮,也很有可能是一種反抗。

要說起影片最打動我的地方,大概就是在女主注視弟弟的時候,在我看來這也是電影最重要的轉換,她的眼神可以是溫柔的、兇狠的、也可以是各種各樣的,但是他的落腳點卻是輕柔的,片中的弟弟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沒人會知道,因為青春才是最大的懸疑沒人提前預知自己這一生會發生什麼,自己即將走什麼樣的道路遇到什麼人。

但在我看來這好像也是青春最有神秘的地方,正是因為自己不知道才會想要去做,去經歷。

這部影片並不是瘋狂地,也沒有讓你有很激動很開心的片段,有的只是雖然看似像是白水一般,卻清澈的讓你難受又感動。相信很多人與我一樣,雖然看到片名覺得有些無釐頭,但是當你真真切切理解了之後就會覺得很貼切。

每個人都經歷過父母對自己強加,一句「為了你好」不知道曾多少次傷害了我們,他們從來都不會問我們想要什麼,只是一味地給我們他們認為好的東西,把我們推上他們希望我們走的路,這也是中國式家庭教育的通病!

雖然影片中的李玩沒有得到過父母的愛,但是她卻一直都非常懂事,在大人眼中讓李玩不懂事的是一條狗,愛因斯坦的出現給李玩帶來了很多的樂趣,奈何後來它卻被爺爺弄丟了,狗子一丟,李玩也變得不懂事了,沒有狗狗的日子,李玩就像是丟了魂一樣,大人不理解的是,丟一條狗至於嗎?

後來李玩因為一條狗,被爺爺訓斥被爸爸打,她很委屈但是也不明白,為什麼是大人錯了他們卻不道歉,在這一場戰爭中,李玩輸了,那麼就要承受代價,就是要她懂事,懂得大人們賺錢的辛苦,懂得爺爺奶奶為了讓自己開心年紀那麼大還要去找狗。

李玩或許是自己想通了,又變回了之前的模樣,懂事的模樣。

其實這部片很適合那種不會教育孩子的家長,很多家長其實並不會教育孩子,並且還總是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屏幕前的你,真的想要駕馭好孩子,不想扼殺住孩子的一部分,那麼我認為這部片值得一看!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了,我們明天再見吧,如果各位小夥伴喜歡我的話,可以點個關注再走,我每天都會更新的哦!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狗十三 點擊閱讀原文在線觀看
    因為性別不受家裡人重視,所以名字也起得十分隨意。青春期的她,會偷偷照鏡子看自己的胸部發育情況。成長就是這麼殘酷。某種程度上,它代表的是國產青春片的一個分支,一個後來儘管有《黑處有什麼》、《少女哪吒》、《嘉年華》,但因為其「另類於」青春片一直被忽視的分支。雖然《狗十三》長達五年沒能在內地上映,但對於這部電影的追捧從來沒有停止。不少人將這部電影定義為「曹保平最佳」,也認為這部電影是這個時代最好的青春片。
  • 《狗十三》一場關於青春的失物招領,一部被雪藏了五年的青春佳作
    導語:許多網友認為《狗十三》被禁的原因是太過於真實慘遭被禁,而這部電影也由18年取得了公映,而我在19年的時候在網絡上找它的資源,將這部電影看了一遍。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最大的感想就是當能失去的都失去了,你也就差不多長大了。我們被迫在大人的方式下長大了。
  • 《狗十三》成長的痛,失去的不僅僅是愛寵,還有青春和天真
    電影《狗十三》則講述了青春少女李玩,在生活學業當中,所遇到的點點滴滴,以及成長的痛苦經歷。今天,我們就一同來看一下,這部電影劇情方面有哪些獨特。電影中李玩最大的興趣就是物理,但是父親卻因為老師說了一句「上英語興趣小組有保送高中的名額」,便強迫本來有自己愛好的女兒,換成了英語小組,這次李玩哭著反抗父親的做法,結果父親卻認為,是孩子不懂事,明明自己都是為她好。
  • 影評|《狗十三》
    我不禁擔心起來,作為中國最根正苗紅的第六代導演,曹保平的電影以劇情波折、光怪陸離見長,善於鋪墊與衝突,如果單純地拍一個女孩的成長故事,會不會使單位時間的敘事強度過於弱化,或使影片過於單薄呢?幸好,曹保平運用大量的人物埋伏和映襯,以及對社會現實狀態的把握運用,讓《狗十三》所蘊藏的東西更豐富和複雜。
  • 《狗十三》一段關於成長的回憶
    狗十三,一個奇特的文字組合,不說它是一部電影的名字,倒是會讓人以為這是一句罵人的髒話,究竟有什麼特別的意思,對於我來說,也沒甚興趣去查找,不抱期待,不想參與。描述青春的電影很多,與懵懂深刻的校園愛情片相比,《狗十三》就顯得清新脫俗多了,恰如廣告宣傳那樣,不是所有的青春都是悽美婉轉的愛情與激情放肆的衝動。
  • 密封五年,依然是國產最佳青春片——《狗十三》
    這個行業的電影人,要靜下心來工作,不跪求情,不哭泣,用品質徵服觀眾,維護電影藝術和電影人的尊嚴今天和想要介紹的是,不久,12月7日上映的狗十,12月日本電影電影載著光榮的使命這是過於「真實」的不足稍微知道有點害怕的觀眾們,這部電影因為特殊的原因
  • 影評《狗十三》
    《狗十三》是導演曹保平的一部關於青春題材的作品。同影片中的少女李玩的坎坷經歷一樣,這部電影在被禁了五年後才在2018年正式上映。該片講述了13歲的少女李玩,由於父母離異,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正處於青春期的她渴望得到家人的了解、陪伴和愛。在「要聽話」的中國式教育裡,李玩在掙扎與妥協的過程中也完成了屬於她的「成人禮」。
  • 《狗十三》:13歲的少女和一條狗,組成了這一部被塵封5年的經典
    《狗十三》,一部關於青春,關於成長的真實故事。影片拍攝於2011年,製作完成於2013年,卻因為太過真實而被塵封5年之久,直到2018年12月7日才在國內公映。影片的導演曹保平說,上映的版本和五年前相比,目前並沒有任何刪減,然而看得見的卻是2013年電影海報上的名字《狗13》變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狗十三》。
  • 密封五年的青春片《狗十三》,我們終將成為聽話的大人
    電影《狗十三》的魅力在於,你一看到它,就想起自己的青春。你總覺得自己就是少女李玩,以至於看到某個情節,一拍大腿說當初我爸也是這麼對我的。影片圍繞13歲少女李玩,講述了她的疼痛青春。父母離異,李玩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她孤獨,敏感,有自己的小脾氣。同時渴望理解、陪伴和愛。
  • 5年才過審的電影《狗十三》講述:最真實的青春少女成長故事!
    看到這個影片名字,很多人都會好奇,為什麼叫狗十三?女主人公,李玩,13歲,影片中有狗狗出演,所以叫狗十三?很多看過的人還給出一種解釋,就是狗十三裡的13和字母B很形象,連起來是一種戲虐性的片名。也許這樣的片名更能體現出此電影的內涵和諷刺韻味。
  • 《狗十三》為什麼叫這個名字你們看懂了嗎?
    《狗十三》李玩就在其中,父親送給了她一隻狗,她起初是拒絕的,我想一方面是因為強加的禮物,另一方面則是孤獨慣了產生了排斥。終究是孩子心性,沒過多久她究接受了這個新夥伴,起名為「愛因斯坦」畢竟她喜歡物理天文學。
  • 那年《學校2015》,金所炫傷痛的青春,沒有人是無辜的
    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大家都體驗了一番「史上最長的寒假」。有很多學生都開始懷念起曾經嫌棄的校園生活。雖然在學校裡作業有很多,學業也很繁忙,但是在其中收穫的純真友情和懵懵懂懂的愛情,卻會為我們的青春塗上一抹豔麗的色彩。為了懷念我們還不能回去的學校,今天毛毛我就給大家推薦一部校園劇吧。
  • 國產青春電影《十三棵泡桐》,誰的青春不像一把彎刀,明亮又鋒利
    作者:舞春風最近看起了青春片,其中包括這部國產片《十三棵泡桐》。一部劇情直白但卻能揭開或許至今想來也有些疼痛的青春傷疤。呂樂導演的作品,改編自何大草的小說《刀子和刀子》。因為校方判定包京生違反校紀,將其通報開除,這個穿著橘黃色T恤的胖男孩,站在整齊劃一的校服隊伍裡,如此突兀。頓時覺得他處於一種孤立無援的前途無望的狀態,如同被擱置在一座荒島,沒有人發現他,島上也沒有食物供給,他仿佛被完完全全地世界拋棄了,走投無路。他開始由受到欺騙開始感到不可遏制的憤怒,繼而轉化為對同學的報復。
  • 《狗十三》:在這個家活了12年,你以為我要的,就是一條狗嗎?
    曾保平導演的青春電影《狗十三》,用少女李玩的慘劇,揭示了現實中一代代家庭「聽話」「懂事」管教下青少年心靈成長的隱痛。電影曾因其「過於現實」被封殺多年,一經上映,便奪下豆瓣8.2的評分,榮登第五屆豆瓣電影年度榜單華語電影榜首。
  • 《狗十三》青春期的3種親子衝突,處理不好就是以愛之名的傷害
    在現代社會中,有很多家庭還是會因為各種原因而產生較為嚴重的親子問題,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隔閡猶如城牆般堅不可摧。這種狀態到底應該如何打破呢?面對不夠親近的家庭關係,身為父母的我們能做些什麼來改善呢?2018年上映的青春教育類型電影《狗十三》就刻畫了一個充滿矛盾、親子關係疏離的家庭。
  • 《狗十三》,十三歲那年丟失的狗找到了嗎
    在她糾結的同時,她爸爸正在產房外等待另一個孩子的出生——一個李玩並不知道的弟弟。第二天,老師找來了家長。經過老師的一番利弊分析,沒有給李玩說話選擇的機會,爸爸二話不說,把李玩的選擇改成了英語小組。爺爺出門買菜順便遛狗,一時沒注意,狗走丟了。全家人想的是如何說服李玩接受狗丟了這件事,沒有人真的在意真的認真去找過走丟了的愛因斯坦。李玩滿大街地貼尋狗啟事,一條街一條街地呼喊愛因斯坦的名字,因為愛因斯坦茶飯不思。在家人看來這樣的行為不可理解,因為在他們眼裡,愛因斯坦只是一條狗而已。
  • ...大連市婦聯家庭家教家風影視教育線上第四期:銀河補習班、狗十三
    直播觀影 | 大連市婦聯家庭家教家風影視教育線上第四期:銀河補習班、狗十三 2020-04-16 19: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看電影《狗十三》,青春期叛逆女孩最艱難的蛻變
    《狗十三》是由曹保平執導,張雪迎和果靜霖主演的反映青春成長的電影。曹保平作為知名導演,執導過多部獲獎影片,其中比較有名的是周迅、鄧超主演的《李米的傳說》、《追兇者》《烈日灼心》等,其中在《烈日灼心》裡把鄧超、段奕宏、郭濤推上了影帝的寶座。
  • 《狗十三》:電影的鏡頭語言
    在影片《狗十三》中,當李玩得知狗丟失後出門尋找的一場戲,就是運用手持攝影+長鏡頭的拍攝方式,此時的手持攝影所帶來的晃動感與李玩焦急、無措的心境相符合,同時也給觀眾帶來了一絲緊張的氣氛,且由手持、肩扛鏡頭帶來的呼吸感也大大增加了影片的真實性。這種極具風格化的攝影方式,能夠擺脫三腳架、雲臺等輔助工具的束縛,大大提高了拍攝的靈活性。
  • 梅花十三告訴你,沒有人會被傷害一次又一次之後還停留在原地
    看似高冷強大的梅花十三也有一段辛酸的過往,沒有人一開始就是那麼冷漠的,只是因為她們被傷得太重,才會選擇用冷漠來偽裝自己,將自己隱藏在厚厚的面具下面,不敢輕易地向外面探出雙手,也不願意打開自己堅硬的外殼讓別人將她拉出深淵,她將自己關在自己的小世界裡。梅花十三是梅花大俠的女兒,梅花大俠何許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