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狗十三》

2021-01-09 張良說娛樂

《狗十三》是導演曹保平的一部關於青春題材的作品。同影片中的少女李玩的坎坷經歷一樣,這部電影在被禁了五年後才在2018年正式上映。

該片講述了13歲的少女李玩,由於父母離異,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正處於青春期的她渴望得到家人的了解、陪伴和愛。在「要聽話」的中國式教育裡,李玩在掙扎與妥協的過程中也完成了屬於她的「成人禮」。

電影中,父親希望通過一條寵物小狗完成與女兒的和解與溝通,李玩為狗取名「愛因斯坦」,暗潮湧動的青春因「愛因斯坦」意外走失,開啟了它洶湧又無奈的成長之路。白話般的敘事擁有一股平靜的力量,直擊我們內心深處。

《狗十三》中最明顯的故事線索就是狗與人,人與人之間的事。

-李玩與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是父親為了討好李玩而送給她的禮物。起初,李玩是排斥它的,後來隨著愛因斯坦對李玩的依賴,李玩逐漸接受並喜歡上了它。

可就在這時,愛因斯坦不小心走丟了,李玩傷心不已,四處尋找。後媽買了一個一模一樣的狗來騙李玩說這就是愛因斯坦,可所有人都知道它不是,他們只是想讓它代替原來的愛因斯來儘快結束這件事。而李玩卻十分排斥新愛因斯坦,同時與家人的矛盾到達極點。但是在父親的逼迫下,她被迫接受了新愛因斯坦。

可就在李玩主動接受新愛因斯坦時,它又因為咬傷李玩同父異母的弟弟而被送走,李玩再次陷入到了尋找的無盡黑洞中。

在影片結尾,李玩和李堂碰到了之前走丟的愛因斯坦,李玩的漠然與李堂的激動截然相反。李玩矢口否認它就是愛因斯坦,但到了最後當李玩看見尋狗啟事時卻又掩面而泣,她其實認出了它。

也許這個女孩對生活妥協了,她明白愛因斯坦在自己的家庭中已經不那麼重要了,它們在自己家裡的結局不過是被弄丟或者死去。

影片中,愛因斯坦與李玩的關係從起初的排斥,到接受、喜愛,直到狗走失後李玩因狗而與家人的矛盾衝突,再到被迫接受新愛因斯坦,最後新愛因斯坦再次走失。李玩的感情隨著愛因斯坦兩起兩落,也通過這條敘事線索細膩地訴說著李玩從單純的女孩成長為社會動物的過程。

-李玩與父親-

李玩與父親首次出現在同一畫面是在學校關於報興趣小組的事。

起初她報了自己喜歡的物理小組。然而她的父親在聽說報英語有機會直升高中後親手粗暴地、不容商量地把李玩的志願改掉了,也揭示出了父女倆不平等的關係。

同時,因為愛因斯坦的事父女倆的矛盾達到了極點。奶奶因為擔心李玩而出去找她導致自己迷路,父親看到拿酒瓶的李玩回家生氣地對李玩對手打了她。

後來父親又因為後悔、自責而向她道歉,並希望通過陪李玩去天文展而得到原諒。

後來李玩在物理競賽得了獎獲得保送高中的機會,父親帶她去參加酒局,滿意地說「你是爸的驕傲。」

這種父親與子女關係的縮影正是中國家庭正常的表現,一切都如此真實。不能說父親不愛著李玩,他已經很大程度地對她好,考慮著她的感受,只是他的方式讓十三歲的李玩不能理解罷了。

而李玩需要的卻是家長們的態度。在愛因斯坦走丟後,爺爺和父親甚至連找都沒找過。在他們眼裡那只是一條狗 而在李玩看來那是陪伴她的一個玩伴,這也是他們衝突的地方。

孩子在埋怨家長拿一雙旱冰鞋了事的敷衍,家長也在責怪孩子任性找狗的不懂事。誰又有錯呢,可是這種相處模式只會讓雙方都陷入痛苦。

最後,十三歲的孩子不得不偽裝自己、向生活妥協,做了個偽善的人,融入到成人世界……

相關焦點

  • 影評|《狗十三》
    序言這部塵封五年的《狗十三》帶大家經歷了零零後、九零後的青春時期,在電影的類型上,《狗十三》的劇情稍微傾向於個人化、小眾化的作者電影。但在曹保平手中,《狗十三》又如同姜文導演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和馮小剛導演的《芳華》那般成為反映時代與社會的電影詩。
  • 影評:狗十三 不為人知的秘密
    爸爸給她買了一隻狗,她很喜歡它,結果爺爺遛狗時候,它走丟了。這下李玩又哭又鬧。爺爺也在尋找過程中腳受傷了。她在和爺爺爭執過程中還推到了爺爺。李玩卻自己出去喝酒解悶。對家人為她的付出她似乎看不到..直到奶奶也因為這件事走丟了。她的任性叛逆和令人反感達到了極點。爸爸狠狠教訓她一頓。一向被爺爺奶奶寵愛的她,這次才明白了自己的任性給家人帶來了什麼。
  • 《狗十三》:電影的鏡頭語言
    在影片《狗十三》中,當李玩得知狗丟失後出門尋找的一場戲,就是運用手持攝影+長鏡頭的拍攝方式,此時的手持攝影所帶來的晃動感與李玩焦急、無措的心境相符合,同時也給觀眾帶來了一絲緊張的氣氛,且由手持、肩扛鏡頭帶來的呼吸感也大大增加了影片的真實性。這種極具風格化的攝影方式,能夠擺脫三腳架、雲臺等輔助工具的束縛,大大提高了拍攝的靈活性。
  • 狗十三 點擊閱讀原文在線觀看
    《狗十三》,也是這樣,表面看:狗是愛因斯坦,十三,是李玩的年齡。連著看,片名更加淺顯,狗,十三歲了。但當年的最佳影片卻被《狗十三》拿走了。這部最不像「青春片」的青春片,拿獎後儘管迎來了「被偷走的那五年」,但一直被認為是這個時代最好的青春片。很難想像,如果國產青春片2013年有《狗十三》的烙印,那麼青春片發展是否還會和後來的劇情那樣「離奇」?
  • 《狗十三》為什麼叫這個名字你們看懂了嗎?
    《狗十三》為什麼叫這個名字你們看懂了嗎?感恩於父母給予生命,卻沒辦法感激他們給的經歷。看完這部《狗十三》,原本只想留在心中默默感受,猶豫再三,還是決定寫出來,文字永遠比記憶來得更有效。時間是最苦的良藥,不痛不癢,治癒舊傷。她是李玩,一個十三歲的小姑娘,似乎與電影的名字《狗十三》呼應。父母離異,父親再婚,生了個弟弟,她被寄養於爺爺奶奶家中。這是故事的背景。
  • 電影《狗十三》:孩子成長中的這些教育問題不容忽視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愛追劇,愛看電影的凝子汐吶~在2018年裡,電影院上映了一檔以教育成長為題材的電影《狗十三》,這部電影由張雪迎主演,據說電影早在五年前就已製作完成,但是時隔五年才在電影院上映,這其中緣由我們不得而知。
  • 《狗十三》當初為什麼被禁?電影講述了什麼故事?
    電影《狗十三》將於2018年12月7日正式上映,這部原定2013年上映的影片5年之後才上映。影片所反映的中國式教育讓人深省。劇情介紹電影講述了十三歲的少女李玩因為父母離異,從小一直和爺爺奶奶生活,後來因為父親再婚,家庭中多了弟弟這個角色,讓她的生活充滿了壓抑,在「要聽話」式的中國教育裡,李玩完成了屬於她的成人禮。十三是指少女李玩的年齡,而狗是李玩在劇中養的一條金毛,《狗十三》這樣的表達更具諷刺性。
  • 微光女王9:《狗十三》只有陝西人才知道「13歲」對李玩的意義
    ——《狗十三》李玩「百部影視·微光女王」影評人魚金子分享9號微光女王:被剪掉翅膀的13歲 李玩在陝西有這樣一個風俗,從孩子出生每年過年,舅舅家都會送燈籠給自己的外甥,等到元宵節的時候天真的孩子們就會打著燈籠在村裡面玩耍
  • 《狗十三》一段關於成長的回憶
    狗十三,一個奇特的文字組合,不說它是一部電影的名字,倒是會讓人以為這是一句罵人的髒話,究竟有什麼特別的意思,對於我來說,也沒甚興趣去查找,不抱期待,不想參與。描述青春的電影很多,與懵懂深刻的校園愛情片相比,《狗十三》就顯得清新脫俗多了,恰如廣告宣傳那樣,不是所有的青春都是悽美婉轉的愛情與激情放肆的衝動。
  • 評《狗十三》:劇情簡單但故事技巧很高級,反諷象徵發出無聲質問
    《狗十三》,這是個第一眼不吸引人的片名。但若因片名而不想看這個電影,那將會是一件可惜的事情。《狗十三》的故事確實非常優秀,無論是細節反諷還是情感處理,都有其可圈可點之處,並且它可以看作是青春期成長、中國式家庭教育的一個縮影。接下來,咱們就來聊聊《狗十三》。
  • 推個電影|《狗十三》
    《狗十三》是由曹保平執導,張雪迎、果靖霖、智一桐、曹馨月等人主演的一部劇情片。影片講述了一個女孩從童年到成年殘酷變化過程中所發生的故事。影片的主角叫李玩。為了平息李玩的瘋狂,繼母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買了一條新的狗告訴李玩「愛因斯坦」找到了,然而作為與「愛因斯坦」朝夕相處的人,李玩自然認出這並不是「愛因斯坦」。面對李玩大喊這不是「愛因斯坦」,大人們都無法理解,覺得她是在無理取鬧,是不懂事。在大人們的壓力,甚至是堂姐的幫腔之下,李玩慢慢變得沉默,變成了大人想要的樣子。
  • 《狗十三》:青春才是最大的懸疑,因為沒有人會知道答案!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狗十三》是曹保平的第三部電影,塵封五年後於2018年播出,在他一堆涉及犯罪、懸疑的作品中,當《狗十三》要播出時似乎顯得有些「小清新」,但是卻沒有人覺得它在片名中就透露著一股狠勁。
  • 因劇名痛罵該劇被禁5年,但豆瓣評分卻高達8.4分——《狗十三》
    今天然然羽給大家講一部被禁5年,但豆瓣評分卻高達8.4分的網絡神劇——《狗十三》大家聽名字,肯定覺得為什麼要叫狗十三,怎麼聽都像罵人似的,你猜對了,就是在罵人......片名改了好幾次,本來想叫狗B,過導演怕不了審,硬生生了拆成了13。
  • 《忠犬八公》《狗十三》這5部關於狗的電影,你看過幾部?
    國慶假期無聊,看了一些關於狗的片子,太好哭了!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來盤點一下,關於狗的片子!1,忠犬八公愛狗人士必看的一部電影,這部劇改編自1925年,日本的一個真實故事,該片在2009年8月8日上映。有時候狗是你身邊最忠誠的伴侶,它永遠不會背叛你,直到生命的最後一課,它的生命裡依然只有你。這部片子也是我看過的狗片裡,最令人感動的一部。2,一條狗的使命系列目前該片總共播出了兩部。看完了虐心的狗片《忠犬八公》,可以看看這一系列的狗片,我覺得這一系列片子屬於狗片裡非常治癒的一類了!
  • 《狗十三》比《海王》更好看,為何票房差這麼多,原因是?
    電影《海王》和《狗十三》,口碑都不錯,為什麼我要選擇看後者?好萊塢科幻大片《海王》於12月7日登陸中國電影院,該片首映當天就破億,兩天破四億,八天破十億,這個速度也是驚人了,在它沒有上映之前,《無名之輩》一直是處在電影票房榜首的位置,但是它上映一個月了,票房累計才只有7.7億,估計最終票房很難破八億了。
  • 《狗十三》,十三歲那年丟失的狗找到了嗎
    李玩因為爸爸的強硬態度而生氣,爸爸為了討好李玩,送來一隻小狗,從一開始的抗拒到一點點地互相靠近,這隻狗成了李玩最好的玩伴,並給它取名叫愛因斯坦。以興趣小組體現的家長權威對孩子成長的幹涉為基調,圍繞著愛因斯坦走失又「找到」的事件,這部電影講述了李玩如何在「為了你好」的氛圍中告別青春期的「叛逆」,變成爸爸口中長大了的孩子。
  • 密封五年的青春片《狗十三》,我們終將成為聽話的大人
    電影《狗十三》的魅力在於,你一看到它,就想起自己的青春。你總覺得自己就是少女李玩,以至於看到某個情節,一拍大腿說當初我爸也是這麼對我的。影片圍繞13歲少女李玩,講述了她的疼痛青春。父母離異,李玩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她孤獨,敏感,有自己的小脾氣。同時渴望理解、陪伴和愛。
  • ...大連市婦聯家庭家教家風影視教育線上第四期:銀河補習班、狗十三
    直播觀影 | 大連市婦聯家庭家教家風影視教育線上第四期:銀河補習班、狗十三 2020-04-16 19: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狗十三》一場關於青春的失物招領,一部被雪藏了五年的青春佳作
    導語:許多網友認為《狗十三》被禁的原因是太過於真實慘遭被禁,而這部電影也由18年取得了公映,而我在19年的時候在網絡上找它的資源,將這部電影看了一遍。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最大的感想就是當能失去的都失去了,你也就差不多長大了。我們被迫在大人的方式下長大了。
  • 《狗十三》—孤獨,堅強,知識,成長中的一堂課
    關於影評的寫作,我看到了很多人的方法,應用了大量的資料,而真正的缺乏了自我感受,但是對於我來說,每看完一部電影,我將身臨其境,如果換做是我是否可以接受?其實這是我對一部電影的真正的自我解讀,我喜歡導演是什麼樣的風格和作為,我要身臨其境的去感受可能會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