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狗十三》:劇情簡單但故事技巧很高級,反諷象徵發出無聲質問

2021-01-11 伏龜影評

《狗十三》,這是個第一眼不吸引人的片名。但若因片名而不想看這個電影,那將會是一件可惜的事情。《狗十三》的故事確實非常優秀,無論是細節反諷還是情感處理,都有其可圈可點之處,並且它可以看作是青春期成長、中國式家庭教育的一個縮影。接下來,咱們就來聊聊《狗十三》。

(一)主線劇情簡單至極,卻又充實無比

如果要跟他人介紹《狗十三》的劇情,似乎一句話就能了事——一個13歲女孩從叛逆到成長的故事。但這個國產電影的篇幅有兩個小時,看完之後卻又會覺得整個故事非常充實,沒有無意義的灌水場景。而且,《狗十三》的青春成長更接近大部分人的青春,沒有狗血的愛情和墮胎,沒有異地戀出國分手,有的只是平靜生活下翻湧的內心和情感。

從取景到劇情、人物,《狗十三》都充滿了生活氣息,也沒有波瀾起伏的情節轉折,主角也沒有好萊塢式的強烈欲望和巨大變化。乍一看似乎電影都是瑣碎生活的拼接,但故事內核卻僅僅抓著主角少女成長的心路歷程。不過,將心路歷程作為故事主線是非常高難度的事情,因為心理變化細膩多變、主觀性強。

如果劇情處理不好,就會顯得情節鬆散或平鋪直敘流水帳;如果加入旁白來解說人物心理變化(如寫信、寫日記),也可能顯得刻板生硬。畢竟,大部分人都說不清自己的心理變化過程,以此為內核來創作故事更是難上加難。甚至,這樣的主線劇情還很難給出富有力度、讓人滿意的高潮和結局。不過,《狗十三》卻採用了多種方法來推進故事,高潮結局也處理得不錯。

(二)象徵升華

說起來,《狗十三》的主角成長幅度與《頭腦特工隊》現實中的女孩相似,抽離出來都是非常簡單的故事,甚至連一波三折都不太明顯。在這麼簡單的核心故事上創作,如何表現故事劇情在推進是個大難題。

羅伯特·麥基的《故事》提到了四種表現故事進展的方法。社會進展是擴大人物動作的橫向影響,個人進展則是立足人物內心的縱向挖掘。這兩個進展方式都不太適合《狗十三》,主角只是個13歲的普通少女,幹不出大事影響周圍,人生閱歷少也使得她並沒有太複雜的人物深度。於是,《狗十三》採用了象徵升華,並且加入了「狗」這一元素。

所謂象徵升華,是將故事意象的象徵負荷從個別發展為普遍,從具體發展為原始模型。在《狗十三》中,「狗」起初是象徵主角少女的內心情感,就如同《冰與火之歌》冰原狼象徵那些孩子的命運一般。而且,「狗」的遭遇也成了少女內心的寫照。

- 少女一開始孤獨,而小狗也是孤獨的,二者似乎成了彼此映照;- 隨後,小狗丟了,象徵少女的迷茫,在迷失的過程中湧現出恐懼、憤怒、激動等情緒;- 家人用一隻新的小狗來替代,並逼認少女把它當成原來的狗。相比之前的狗,這是新的小狗張牙舞爪,用憤怒和尖牙保護恐懼的自己。這象徵著少女愈發叛逆,並且新的自我以雛形的姿態出現在少女人格中。- 少女逐漸接納新的小狗,也象徵著少女逐漸接納新的自我人格。- 當小狗被拋棄,也象徵少女被家人疏離。後媽生的弟弟吸引了家人的關注,少女游離在家的邊緣,內心中那個叛逆的自我人格似乎也漸行漸遠。- 故事結尾,少女吃了狗肉,並且見到之前丟的小狗而不相認,獨自回家路上卻又悄聲痛哭。這也在暗示少女已經不再是過去的自己,她變了,但是她並不喜歡這種變化,她為此難受。這種變化很難堅定的說是成長。

「狗」這一元素,在映照少女內心變化的同時,還進一步升華象徵意義。一方面,「狗」象徵了一種需要關懷的生命,以人對待狗的態度寓意長輩對待晚輩的態度。另一方面,「狗」的來去更換、丟失、死亡,也在象徵著人生不同階段的人格變化。每一次成長,都在「殺死」過去的一些人格,就好像《頭腦特工隊》中死去的幼年幻想。「狗」不再是象徵少女內心的狗,而是一種廣泛意義上的象徵意象。在從個體到普遍的過程中,故事得以推進,表現了進度,可以說是《狗十三》最出色的故事設計結晶,妙不可言。

(三)反諷升華

表現故事進展的第四個方式就是反諷升華,通過反諷的方式轉折故事進展過程。在開篇,少女得到了一隻小狗,但它是少女還在埋怨的父親給的,因此她不想要。少女想擺脫小狗,結果發現那是一份她需要的禮物,於是少女將狗看得越來越重要。這一反諷式的轉折推進了一部分劇情。

隨後,少女渴望家人真正理解她的內心,卻不知不覺的採取了背道而馳的做法。她將狗看得太重要,結果傷害了家人,反而使得家人更加不理解她的內心。這又是一個反諷式的轉折推進。

再後來,少女英語進步得到了父親的認可,父親答應帶少女去她最喜歡的天文展覽。但可惜的是,中途參加晚上的飯局時間太長,少女卻得不到這一獎勵。這一轉折同樣具有微妙的反諷意味。

諸如此類,《狗十三》在象徵升華之餘還多次採用反諷式轉折來推進故事。如此一來,故事就顯得非常充實,原本只是少女心路歷程的簡單劇情就表現出了更豐富的進展過程。因此,看似簡單的劇情,在2小時的觀影中並未感覺到乏味或流水帳,其間所採用的故事技巧是相對高級,創作難度也更大的。事實上,每一個反諷、象徵及其他人物、意象,都值得細細品味。

(四)用矛盾諷刺的故事發出質問

從故事梗概來說,《狗十三》的劇情看起來真的太簡單了。但這種簡單只是表面,要想創作出同等水平的故事其實難度很大。並不是找一堆生活片段拼湊起來就行的,而是需要精心挑選場景,並圍繞故事內核賦予其高於生活的意義,循序漸進的推動故事。愈是細膩的情節處理,難度愈大,更何況《狗十三》這種刻畫少女心路歷程的2小時片長的電影。在細節方面,《狗十三》做得尤為出色。譬如少女從拋棄新狗到接納新狗之間加入了一個自然的銜接場景;少女房間中的轉椅壞了,下一個場景就換上了新的轉椅。諸多細節的注重,讓《狗十三》的完整度更上層樓。

另一個可能讓人吐槽的問題是主角少女。乍一看,《狗十三》的少女為了一隻狗鬧來鬧去,顯得很不成熟,於觀眾而言似乎過於雞毛蒜皮。可能有些人會發問,這麼簡單的小故事有必要講嗎?有必要看嗎?首先,小狗重不重要是對少女而言的,她內心敏感孤獨細膩,小狗對她來說很重要,這就足夠了。

其次,《狗十三》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小故事,通過象徵、反諷等升華,故事由小見大,反映了更加廣泛的普遍意義。它是中國家庭的縮影,它是很多青春期孩子的縮影。主角看起來似乎確實不懂事,但家人確實也只是表面的關愛,未曾試圖走進孩子的內心。從父親到爺爺奶奶,大家都能感受到他們確實是愛著少女的。看起來大家都沒有錯,結果卻造成了不美好的結果。為什麼會這樣?

當少女敞開心懷迎接世界,世界卻給她傷害,於是她將內心深埋,蓋上厚厚的保護層。這一過程未嘗不是在反諷成人長輩,當大人看似成熟堅強的內心也許只是過於封閉內心,要求孩子長大懂事在某種程度上只是在要求孩子變得和自己一樣封閉內心。但這究竟是對是錯?究竟是成長還是妥協?甚至影片終場畫面中,對需要援手的孩子強調「你要靠自己」,究竟是否是好的教育方式?充滿矛盾諷刺的《狗十三》,留給觀眾的是無聲的質問。

相關焦點

  • 《狗十三》:簡單的劇情背後,是中國式教育和孩子叛逆期的縮影
    《狗十三》這部影片的名字並不吸引人,但是如果因為影片名字就不去看這個電影,那一定會非常可惜!這個故事非常優秀,不管是細節反諷還是情感都可圈可點,並且也可以將它看成是青春期成長以及中國家庭教育的縮影。一、主線簡單這一個故事簡單來說就是13歲的女孩從叛逆到成長的故事。但是這一個電影的時長卻有兩個小時,在看完之後會覺得整個故事非常充實,也沒有那些灌水現場,這一則電影更接近大部分人的青春,沒有狗血的愛情,也沒有什麼異地戀,只有平靜生活下的內心和情感。
  • 《狗十三》:簡單的劇情、青春期的成長,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縮影
    主線簡單這部電影主要的劇情簡單概括就是,一個13歲的女孩從叛逆期到成長的故事。這部電影整整有兩個小時的時間,但看完之後會覺得整個故事非常的充實感,沒有一點灌水的場景,而這一部電影青春的成長更接近很多人的青春,沒有狗血的愛情也沒有分手,只是非常平靜的生活下的內心和情感。
  • 影評|《狗十三》
    序言這部塵封五年的《狗十三》帶大家經歷了零零後、九零後的青春時期,在電影的類型上,《狗十三》的劇情稍微傾向於個人化、小眾化的作者電影。但在曹保平手中,《狗十三》又如同姜文導演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和馮小剛導演的《芳華》那般成為反映時代與社會的電影詩。
  • 《狗十三》當初為什麼被禁?電影講述了什麼故事?
    電影《狗十三》將於2018年12月7日正式上映,這部原定2013年上映的影片5年之後才上映。影片所反映的中國式教育讓人深省。劇情介紹電影講述了十三歲的少女李玩因為父母離異,從小一直和爺爺奶奶生活,後來因為父親再婚,家庭中多了弟弟這個角色,讓她的生活充滿了壓抑,在「要聽話」式的中國教育裡,李玩完成了屬於她的成人禮。十三是指少女李玩的年齡,而狗是李玩在劇中養的一條金毛,《狗十三》這樣的表達更具諷刺性。
  • CF如何無聲上箱 上箱技巧詳解
    CF如何無聲上箱 上箱技巧詳解 發布時間:2020-02-28 11:59 來源:掌火 作者:小酒酒
  • 狗十三 點擊閱讀原文在線觀看
    《狗十三》,也是這樣,表面看:狗是愛因斯坦,十三,是李玩的年齡。連著看,片名更加淺顯,狗,十三歲了。但當年的最佳影片卻被《狗十三》拿走了。這部最不像「青春片」的青春片,拿獎後儘管迎來了「被偷走的那五年」,但一直被認為是這個時代最好的青春片。很難想像,如果國產青春片2013年有《狗十三》的烙印,那麼青春片發展是否還會和後來的劇情那樣「離奇」?
  • 《狗十三》為什麼叫這個名字你們看懂了嗎?
    《狗十三》為什麼叫這個名字你們看懂了嗎?感恩於父母給予生命,卻沒辦法感激他們給的經歷。看完這部《狗十三》,原本只想留在心中默默感受,猶豫再三,還是決定寫出來,文字永遠比記憶來得更有效。時間是最苦的良藥,不痛不癢,治癒舊傷。她是李玩,一個十三歲的小姑娘,似乎與電影的名字《狗十三》呼應。父母離異,父親再婚,生了個弟弟,她被寄養於爺爺奶奶家中。這是故事的背景。
  • 影評《狗十三》
    《狗十三》是導演曹保平的一部關於青春題材的作品。同影片中的少女李玩的坎坷經歷一樣,這部電影在被禁了五年後才在2018年正式上映。該片講述了13歲的少女李玩,由於父母離異,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正處於青春期的她渴望得到家人的了解、陪伴和愛。在「要聽話」的中國式教育裡,李玩在掙扎與妥協的過程中也完成了屬於她的「成人禮」。
  • 推個電影|《狗十三》
    《狗十三》是由曹保平執導,張雪迎、果靖霖、智一桐、曹馨月等人主演的一部劇情片。影片講述了一個女孩從童年到成年殘酷變化過程中所發生的故事。影片的主角叫李玩。為了平息李玩的瘋狂,繼母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買了一條新的狗告訴李玩「愛因斯坦」找到了,然而作為與「愛因斯坦」朝夕相處的人,李玩自然認出這並不是「愛因斯坦」。面對李玩大喊這不是「愛因斯坦」,大人們都無法理解,覺得她是在無理取鬧,是不懂事。在大人們的壓力,甚至是堂姐的幫腔之下,李玩慢慢變得沉默,變成了大人想要的樣子。
  • 狗十三:比較不錯的家庭類型電影,題材立意值得思考!
    2020-11-30 10:29:05 來源: 顧晴說娛樂 舉報   《狗十三
  • 《狗十三》比《海王》更好看,為何票房差這麼多,原因是?
    其實,《海王》這部片子拍的是很不錯,但是真的沒有捧得那麼好,中國的觀眾就喜歡看這種特效電影,其實這部片子的劇情真的很簡單,無外乎就是好萊塢英雄電影的經典套路,超級英雄,復仇,大決鬥,超級英雄,漫畫改編。但是電影真的沒有什麼深度,讓人看了就忘,說不出哪裡好,就是看著一個樂呵,反正人家看了都說好,我也跟著就說個好就行了,真的要讓所哪裡好,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 密封五年的青春片《狗十三》,我們終將成為聽話的大人
    電影《狗十三》的魅力在於,你一看到它,就想起自己的青春。你總覺得自己就是少女李玩,以至於看到某個情節,一拍大腿說當初我爸也是這麼對我的。影片圍繞13歲少女李玩,講述了她的疼痛青春。父母離異,李玩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她孤獨,敏感,有自己的小脾氣。同時渴望理解、陪伴和愛。
  • 《狗十三》:電影的鏡頭語言
    在影片《狗十三》中,當李玩得知狗丟失後出門尋找的一場戲,就是運用手持攝影+長鏡頭的拍攝方式,此時的手持攝影所帶來的晃動感與李玩焦急、無措的心境相符合,同時也給觀眾帶來了一絲緊張的氣氛,且由手持、肩扛鏡頭帶來的呼吸感也大大增加了影片的真實性。這種極具風格化的攝影方式,能夠擺脫三腳架、雲臺等輔助工具的束縛,大大提高了拍攝的靈活性。
  • 《狗十三》一段關於成長的回憶
    狗十三,一個奇特的文字組合,不說它是一部電影的名字,倒是會讓人以為這是一句罵人的髒話,究竟有什麼特別的意思,對於我來說,也沒甚興趣去查找,不抱期待,不想參與。描述青春的電影很多,與懵懂深刻的校園愛情片相比,《狗十三》就顯得清新脫俗多了,恰如廣告宣傳那樣,不是所有的青春都是悽美婉轉的愛情與激情放肆的衝動。
  • 馬有失蹄,無聲鈴鹿迎來天皇賞,《賽馬娘》的故事將會如何!
    《賽馬娘》的故事開啟了新的篇章,而這一次比賽則是無聲鈴鹿與天皇賞(秋),經歷了不久前特別周原型馬的逝世,這一次動畫則是另一段悲傷的劇情,關於無聲鈴鹿的負傷...歷史上無聲鈴鹿在天皇賞競賽中途因左前腳粉碎性骨折而拉停,在看動畫之前還很擔心會如何改編呢。
  • 網易雲熱評:小時候家裡養過一隻貓和一隻狗,狗總是被貓欺負,不是狗...
    醫生告訴他,這很簡單,最有名的小丑就在城裡,你去找他吧,他能讓你高興起來。小丑突然哭了起來,「可是醫生,我就是那個小丑啊!」 ——《And The Winner Is》熱評 很少有人衝印照片了。沒幾個人會把心愛姑娘的照片放進錢包裡面了。現在都是行動支付,出門都不用帶錢包了。
  • 《十三機兵防衛圈》IGN 8分:劇情嚴肅 機甲世界給力
    《十三機兵防衛圈》IGN 8分:劇情嚴肅 機甲世界給力
  • DNF劇情向,使徒到底是十二個還是十三個?
    DNF劇情向,使徒到底是十二個還是十三個?遊戲背景故事說,卡洛索被12位神背叛,這十二個神,是之前犧牲的十二個泰拉神,也就是使徒的原型。然後遊戲裡小故事書創世紀裡說,當雙面哭泣的神發出號召時,有12位神站了出來。那麼問題來了,使徒到底是十二個還是十三個。
  • 《我的漢克狗》新手玩法技巧解析
    導 讀 我的漢克狗怎麼玩?有哪些玩法技巧呢?下面就分享我的漢克狗玩法技巧給大家,希望這篇攻略對小夥伴們有所幫助。
  • 評《1/2的魔法》:高潮媲美《玩具總動員4》,但主線劇情過於平淡
    可惜,《1/2的魔法》在處理這部分劇情的時候沒有做得很好,電影將重點落在「如何尋找」。為了講好「如何尋找魔法石」這段劇情,電影設計了不少困難和挫折。它們包括藏寶圖不好得手、汽車沒油、警車阻攔、地牢闖關等。同時,電影也增加了「倒計時」這個小技巧,來增加劇情的緊張程度。儘管做了這麼多努力,《1/2的魔法》這段劇情依舊顯得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