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照常升起》:姜文最難懂的電影,原來有這麼多隱喻

2021-01-09 碟影蟲蟲

昨日武漢風雪交加,今天竟晴空萬裡,一如我剛看完的姜文的這部影片名《太陽照常升起》。

此片被公認為姜文最難懂的作品。我曾經好幾次點開過這部片子,但很久都看不進去,只得放棄。

前面周韻演的瘋媽的部分,太天馬行空,太荒誕,只看到她不停地跑,不停地爬樹,不停地喊,而房祖名演的兒子則不停地找,不停地追,不停地問。

如果能耐心看完片子,才會看懂這些情節,瘋媽的瘋自有原因。瘋,是逃避極致痛苦的出口。

電影一共演了四個故事,都跟情慾有關。娶了妻子卻和別的女人偷情的唐叔,被丈夫冷落而出軌小自己一半的村長的唐嬸,一邊和別人偷情一邊又瘋狂愛著另外一個男人的林大夫,強要了女學生卻和好幾個蘇聯女人有染的瘋媽的丈夫,摘掉了流氓帽子證明了清白卻上吊自殺的梁老師……影片中所有人都不正常,或許可視為特殊年代下人性被壓抑至變態?

姜文的電影,除了滿屏的荷爾蒙味道,還有眾多的隱喻讓影迷們樂此不疲地去解讀。我不善於此道,只好在網上搜。

有不少人將此片與當時的政治掛鈎,比如瘋媽象徵新中國,瘋媽的丈夫象徵蘇聯,瘋媽用白色鵝卵石砌的房子象徵白宮,唐叔說的天鵝絨象徵德國……對照細節,還真的很有道理。

瘋媽在屋頂上一直用溫州話重複念的那首詩,是崔顥的《黃鶴樓》。

影片的名字來自於海明威的長篇小說。有空我想讀讀這部書。

為電影配樂的是久石讓。大師就是大師,為電影增色不少。

演員的表演,陳衝最好,姜文次之,周韻和孔維再次之,黃秋生一般,房祖名有點嫩。

還有個彩蛋,崔健居然也在其中打了回醬油。

The End

相關焦點

  • 鬼才姜文自己最滿意的作品為何是《太陽照常升起》
    但是在我看來,《陽光燦爛的日子》裡的姜文雖然才華橫溢,但是略顯稚嫩,反而是他的另一部作品《太陽照常升起》更能展現姜文的實力。人的本能,人的欲望,本就是亙古不變的,縱使政治上的保守,封閉,也擋不住熱情與激情,也關不閉浪漫這扇人心中最美好的門,昨晚即使狂風暴雨,可今早太陽照常升起。 有這麼一類電影,就是你只看一遍自然會一頭霧水,但它會有魔力吸引你去二刷三刷直至N刷,在反覆多次觀看以後依然能回味無窮。《太陽照常升起》在我看來就是如此,「不明覺厲」是我最直接的觀感。
  • 刷10遍也看不懂的姜文電影《太陽照常升起》,更像部象徵主義作品
    作者|槳小嗯全文2705字,閱讀2分鐘有的電影,看不懂,但又覺得好,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刷。《太陽照常升起》,可能就是這樣的電影。看第一遍,不懂;第二遍,更不懂;第三遍,似乎懂了,又似乎沒懂……無論看多少遍,似乎都看不懂,但又百看不厭。
  • 《太陽照常升起》:偽荒誕浪漫主義,尊重了生活的本質
    文藝電影,重點關注電影的本質——生命、人性、哲學的深層思考。@簡理壹《太陽照常升起》是英皇等三家影視公司聯合出品的文藝片,由姜文自編、自導、自演,周韻、陳衝、黃秋生、房祖名等演員主演,2007年9月上映的電影,大約17萬人參與豆瓣評分還高達8.2分。
  • 「太陽照常升起」:不論悲喜,人間值得
    ︱食人間煙火,寫紅塵故事 ︱「一代人來, 一代人走, 大地永存,太陽升起, 太陽落下, 太陽照常升起。」《舊約· 傳道書》這是一部整片充滿告喻、比喻、暗喻、隱喻、教喻、勉喻和勸喻的電影,可以放在任何時代背景來演繹。1迷好多人說這部電影是爛片,大概就是因為姜文固執地不再好好講故事。
  • 電影《太陽照常升起》你看懂了嗎?
    因此,不許公映,剝奪五年拍片資格,姜文遭遇了電影生涯的最大挫折。重出江湖時,他放棄了直言不諱,轉而和觀眾,也和審查者玩起了猜謎遊戲。這在《太陽照常升起》中發揮到極致。電影中遍布著難於索解的意象,比如瘋媽世界裡的鳥、樹、可能來自《百年孤獨》的史前巨蛋;比如李不空留下的一桌遺物。它們充滿誘惑又充滿歧義。在如此紛繁多彩的符號面前,不解是正常的。
  • 從《太陽照常升起》三種愛情模式,探討電影背後的隱喻和現實意義
    右上角關注我的百家號,卷姐電影。挖掘冷門佳作,吐槽超級爛片。人生路上有電影,不孤單。文/卷姐電影姜文,作為中國電影史上一位極有個人特色的作者導演,一直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姜文電影擅長堆砌大量的影像符號,黑色幽默的表現手法,營造魔幻現實主義的風格。
  • 資訊《太陽照常升起》剪輯師張一凡:如何用剪輯給予電影二次生命
    《太陽照常升起》《一步之遙》《找到你》《鬼子來了》《尋槍》《瘋狂的賽車》剪輯師張一凡7月29日課程登陸【燈塔學院】  【課程介紹】  法國新浪潮電影導演戈達爾曾說:剪輯才是電影創作的正式開始在本期胡蘿蔔計劃中,你將了解到藏在故事、演員後面的剪輯指導是怎樣的一個工種,他們是如何與導演、編劇、演員等其他部門配合工作的;你將了解到張一凡老師獨特的「三不」剪輯原則,了解到《太陽照常升起》《一步之遙》《找到你》等電影的幕後故事;你更將了解到一個熱愛電影的幕後大師如何將自己的人生感悟注入到電影當中,運用「剪刀手」串聯起熒幕內外的兩重世界。
  • 姜文「逼哭」久石讓:我要求你比莫扎特再強一點!
    2007年,姜文為《太陽照常升起》配樂找到仰慕已久的久石讓。姜文請久石讓製作姜文在樣片中把需要音樂的地方配上了自己想要的音樂,並在郵件中寫道:「我想要和這些音樂差不多意思的新作品,麻煩您配合情節和鏡頭體會。」
  • 把夢拍成電影的姜文,獲得亞洲卓別林藝術成就大獎
    作為姜文的第一部自導自演的影片,就被之後的《時代周刊》評選為「九五年全世界十大最佳電影之首」,此片的成就和他在導演上的造詣可見一斑,按照王朔對其的評價,所有人對其的討論不管是票房或是看法,有一方面是共同認可的,那就是中國需要有這麼一位導演。就這樣,在此片之後姜文的作品也大多極為優秀。
  • 邊城滿洲裡 太陽照常升起
    王化勇 攝(抗擊新冠肺炎)通訊:邊城滿洲裡 太陽照常升起中新網滿洲裡11月26日電 題:邊城滿洲裡太陽照常升起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26日一早,凜冽的寒風中,太陽照常在中國邊城滿洲裡升起。此前這座城市有過內蒙古自治區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確診,以及境外輸入77例確診病例的「特殊經歷」。11月21日,這座城市確診2例本土新冠肺炎病例。當地多名受訪者表示:「聽到21日的消息後,我們並沒有怕,相比於前兩次,這一次我們更有應對經驗。」圖為邊城滿洲裡的抗擊疫情時刻。
  • 無釐頭影評丨姜文:為什麼《讓子彈飛》後,拍不出這麼好的電影?
    我是無釐頭……(~ ̄▽ ̄)~ 有好多人問:為什麼《讓子彈飛》之後,姜文就再拍不出這麼好的電影了?是否已江郎才盡? 當然不是了!姜文不是不能拍,而是不想拍!很多人認為拍《讓子彈飛》時,姜文是這樣的……
  • 姜文稱《讓子彈飛》令他厭惡,他的心中只有這部作品!
    提到姜文的作品,大家心中第一想到的肯定是《讓子彈飛》,畢竟這部作品得到了廣大觀眾的認可,說作品有很多映射現實的內容,非常有深度,還一度把姜文捧到了聖壇,然而在這部作品上映之前,很多觀眾和導演都聲稱「姜文江郎才盡」,而《讓子彈飛》的票房狠狠地打了他們一巴掌,可姜文卻聲稱自己很討厭自己導演的
  • 姜文將拍《俠隱》 「我的電影一直尋找真相」
    小說《俠隱》被稱為「老北京的哀悼之作」,被認為是民國北平繁華的頂點,據悉,姜文將在影片中重新打造一個老北京,再現昔日北平。早在《太陽照常升起》之後,就傳出姜文執導《俠隱》的消息,影片男主角甚至一度盛傳是金城武。
  • 10億人等著看這個有文化的流氓
    他的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就一鳴驚人,驚人的本子是他腦子自己譁譁倒出來的——「我其實原來並不知道我能寫劇本,我也不是對我寫劇本的能力有了充分自信才開始寫的,僅僅是因為沒有人給我寫這劇本,我就寫了,也沒有想到會寫得這麼順利。
  •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的第五部電影
    有了這麼多利好消息,《一步之遙》在定檔2014年12月18日後就令觀眾望眼欲穿,片方也趁勢提前47天開放預售(2014年11月1日正式網絡預售),每天票房都是數百萬級的增加,短短19天預售就達到1.2億,形勢一片大好。姜文自己也放出豪言:要把同年上映的《變形金剛4》幹趴下(內容來源:《都市快報》報導)。
  • 2002年,姜文被禁止做導演的第二年,他主演了這片,上映技驚四座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姜文是影視圈最霸氣側漏的男人,他飾演的角色陽剛氣十足,他拍的片子荷爾蒙爆棚,他私底下也是個控制欲極強的「電影暴君」。據說當年拍攝《太陽照常升起》時,姜文找到了配樂大師久石讓,給他聽了一段莫扎特的曲子,然後輕描淡寫地說,你寫的曲子只需比這個曲子再好一點就可以。比莫扎特的曲子還要好?久石讓聽了嚇得當場摔門走人,後來硬著頭皮寫出了一首雄渾壯麗的曲子,姜文滿意至極,以至於《讓子彈飛》裡都沿用這支BGM。
  • 預售票房3億,上映前因技術原因首映禮被撤,姜文第五部電影之謎
    為了讓故事更紮實,姜文還找來王朔一起打磨劇本,王朔的小說有個特點「說人話」,這恰好彌補了姜文自嗨的毛病。 有了這麼多利好消息,《一步之遙》在定檔2014年12月18日後就令觀眾望眼欲穿,片方也趁勢提前47天開放預售(2014年11月1日正式網絡預售),每天票房都是數百萬級的增加,短短19天預售就達到1.2億,形勢一片大好。
  • 觀眾對姜文新片評價兩極 「看不懂」系第一反應
    能容納280人的放映廳上座率有60%,「看不懂」依然是觀眾的第一反應,不過也有觀眾大加讚賞,認為「這是一部真正意義的電影」。  姜文說  ——希望觀眾看完很舒服  日前,姜文在做客優酷《聚焦》時對諸多「看不懂」給予了回應:「我希望他們看完很舒服,我不知道怎麼要求觀眾,其實我不能要求。
  • 《鬼子來了》:有多戲虐,就有多諷刺;有多荒誕,就有多沉痛
    初看《鬼子來了》,很容易讓人懷疑自己是不是看了一部假的影片,為嘛畫面才黑白的,為嘛感覺竟然有一種置身日軍封鎖嚴控的解放區的窒息感覺……影片結尾,當那顆彩色人頭鮮紅地滾落,世界一片觸心的腥紅時,才恍然驚覺導演姜文的巧設處理,不得不感慨「姜文真的是牛啊!」
  • 「姜文」只拍了六部電影就躋身中國頂級導演,原則:只為自己高興
    關注大腦門影視,走在娛樂最前沿,推薦分享佳片!說起華語電影,姜文無疑是濃墨重彩的一筆。與李安細膩溫情的結構化不同,姜文的電影處處充滿了荷爾蒙的流露。可以說,他的電影明顯有男性的感覺。1995年,姜文自編自導的電影處女《陽光燦爛的日子》,一上映就震驚了世人,被《時代周刊》評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電影之首,獨攬5000萬,這個記錄整整十年都沒有人打破。同時姜文提名第51屆威尼斯金獅獎,更讓主演夏雨摘得威尼斯影帝,造就了史上最年輕的威尼斯電影節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