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不是改變世界,而是一場三十年賽跑 ——讀菲爾·奈特自傳...

2021-01-09 網易財經

⊙周恆星

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我們這代網際網路大潮下的創業者真比前輩們更優秀更與眾不同嗎?我們真比起過去的人們設計出了更好的產品,創造出了更多價值嗎?我們口口聲聲要改變世界,卻大部分時候僅僅憑藉天馬行空的想像,創造出一些沒有用戶的產品,輕輕鬆鬆融資上千萬。等把鈔票燒成灰燼,輕輕拍拍屁股走人,不帶走一片雲彩。而耐克創始人菲爾·奈特的自傳《鞋狗》,讓我看到了一個全然不同的故事。

相比矽谷那些40多歲就急不可耐出傳記的創始人,78歲的奈特先生是個異類。這位低調的老人除了24歲那年前往史丹福大學讀了一個MBA學位,一生從未離開過家鄉。他出生長大在美國西北海港城市波特蘭,他創立的耐克公司總部就在波特蘭郊外的小鎮上。他長年遠離媒體,公共場合都帶著一副墨鏡,一生都支持他的母校球隊Oregen Duck。直到今年,他才寫了這本自傳,世人得以有機會重新審視這位已深深融入美國文化的運動品牌創始人。

這本自傳,就像一個鄰家老人,在午後的斜陽下,心平氣和回憶往事,你看不到絲毫炫耀。對奈特來說,創業不是改變世界,而是一場長達三十年的賽跑,很少有人會在自傳裡回顧自己的錯誤,而奈特卻能坦然面對。他懺悔,曾在十年內裁員三次,讓1500人失業,這讓他徹夜難眠。他勇敢自嘲自己做過的那些錯誤的判斷。他後悔沒有花更多時間陪伴兒子,以至於長子成年後浪跡海外,最後竟命喪一次潛水事故……

從書中,我找出了熱愛、東方、負債三個關鍵詞,覺得這既是本書的主線,也概括了奈特的一生。

是對體育的熱愛讓奈特走到了今天。奈特創業始於1964年,那年他26歲,還跟父母住在一起,而且就住在童年的臥室裡。「60年代是一個叛逆的時代,但我似乎是唯一一個沒有叛逆的美國人。」但除了一件事——跑步是奈特一生的摯愛。奈特從小夢想成為職業選手。在大學裡他是個不錯的跑手,但卻沒有希望成為全國冠軍參加奧運會,畢業後他先去讀了商學院,成了一名會計。但對跑步的熱愛,讓他痴迷於日本產的Onitsuke Tiger運動鞋,他不顧父母反對開始在家鄉小鎮上販賣Onitsuke Tiger。

他一個人開著小破車,把幾十雙運動鞋放在後備箱裡,到各個運動會場館外叫賣。很快,家裡的客廳和車庫成了倉庫,堆滿了運動鞋。第一年他的小公司銷售額是8000美元;五年後迅速增至30萬,而在1980年上市時銷售額已達800萬。是熱愛讓奈特堅持了下來,半個世紀後,奈特這樣告訴那些年輕人:「不要為了一份工作或者職業而安頓下來。去追尋內心的召喚。即使你不知道那個召喚是什麼,但不要停下腳步。如果你這樣做了,就可以更容易克服日復一日的疲憊,撫平內心的失望,達到你想像不到的高度。」

美國很多偉大企業家都曾從東方文化汲取力量,賈伯斯如此,奈特也是如此。

跟賈伯斯一樣,年輕時代的奈特特別著迷東方文化,他在史丹福大學就喜歡研究日本文化,認為日本擁有製造優雅產品的能力和廉價的勞動力,如把廉價日本產品進口到美國會是個不錯的生意。他開始販賣日本運動鞋後不久,花光積蓄去了趟日本。他希望成為Onitsuke Tiger在美國的經銷商。他敲開了Onitsuke Tiger的辦公室,這樣告訴日本人:「我是藍帶體育的CEO。」藍帶體育是奈特臨時想出來的名字,藍色緞帶是他童年跑步贏得的獎品。他的CEO身份震住了日本人,他因此幸運地見到了Onitsuke Tiger創始人鬼冢喜八郎。鬼冢喜八郎很喜歡這個美國小夥子,說從他身上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鬼冢喜八郎不但正式跟他籤訂了經銷商協定,還跟他述說了自己的使命和願景。「世界上的每一個人時刻都穿著運動鞋走來走去。我知道那一天早晚會到來。」

現在的人們很難理解這句話背後的含義。上世紀60年代在大街上跑步是一件奇怪的事,路過的汽車會向那些跑手吹口哨甚至扔瓶子。一項非主流運動在幾十年後變成一項人人參與的運動,只有最最瘋狂的人才能想到。但奈特相信了。

回到美國以後,奈特立刻註冊了個叫Blue Ribbon的公司,地址就是父母家的車庫。七年後公司改名為耐克——古希臘神話中勝利女神的名字。四十年後,奈特完成了鬼冢喜八郎先生的理想。如今,耐克公司市值接近1000億美元,年銷售額達320億,一年賣出大約1.2億雙鞋,這個星球上,不論身價百億的富翁,還是非洲某個戰亂國家難民營的孩子,腳上穿著的都是耐克球鞋。

毫不誇張地說,耐克最初的20年,一直徘徊在破產邊緣。出身會計的奈特並未養成精打細算的習慣,他把所有的現金投入到更快的發展中,不停找銀行貸款,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好多次幾乎堅持不下去了。

上世紀70年代初,風險投資在北加州的矽谷興起,奈特第一次聽說了這個新興行業。他很快想到這是解決資金困境的好辦法,他想以每股2美元的價格出售30%的股份,以求獲得30萬美元資金。為了吸引矽谷風險投資人的興趣,奈特註冊了個新公司sports-tec,給投資人寫信,將融資文件寄給他們。可是,將近兩個月裡,沒有收到一封回信,沒有接到一次電話。

身處絕境的奈特無奈地向朋友借錢,朋友也都不富裕,紛紛躲著他。在他一籌莫展時,他的好友和第一個僱員Woodell敲開了他的門,說他父母願意借他5000美元,喜出望外的奈特衝到Woodell父母家拿支票,Woodell的父母沒提利息,甚至沒要收據,卻問:「我們還剩3000美元,要一起拿去嗎?」於是奈特厚著臉皮收下了這對老夫婦畢生積蓄8000美元。走之前奈特問:你為什麼要這樣做?老太太只淡淡說了句:「如果我連兒子工作的公司都不信任,那我還能信誰呢?」

十年後,耐克上市,老夫婦的8000美元變成了160萬,整整200倍回報。老太太驚愕之餘不停搖頭:「我還是不明白髮生了什麼。」

這個故事在打風險投資人臉的同時,也讓奈特學到了重要一課:你的員工永遠比你的投資人更重要。而我最喜歡書中的一句話是:人生即是成長,不成長即死亡(Life is growth, you grow or you die)。

本文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生命不是一場賽跑,而是一次旅行!
    生命不是一場賽跑,而是一次旅行! AMILY 生命不是一場賽跑,而是一次旅行。 若不是終點,請微笑一直向前!
  • 一雙跑鞋跑出一個王國,解述耐克創始人菲爾·奈特絕處逢生背後的故事
    即使這樣,我相信別人看的應該也不是鞋,而是你被絲襪掩蓋了腿毛的美腿,也算是繁衍本能的體現吧,而我們的主角就要從鞋開始他的故事。 菲爾·奈特從小就喜歡運動,尤其是長跑,基本沒有其他特別的愛好。而他的大學卻是俄勒岡大學的工商行政管理專業,後來甚至拿到了史丹福大學的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偏偏這個人的最大興趣還是體育,一心想成為運動員,這專業只是為了拿學位而讀的。
  • 耐克創始人菲爾·奈特回憶創業故事,《鞋狗》教你「從0到1」
    編者按:《海外頭條》是創業邦推出的海外欄目,服務於廣大創業人群,為他們提供專業、有啟發性和實用性的海外訊息。欄目通過分享優秀的行業熱點文章,幫助創業者打開新思路,洞悉全球市場動向,掌握大企業背後的秘密。
  • 《富蘭克林自傳》:一個窮小子的創業奮鬥史
    《富蘭克林自傳》是班傑明·富蘭克林的一部代表作,講述他從一位貧困家庭的孩子成為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通才的成長經歷。這本書影響了幾代美國人,被公認為是改變了無數人命運的精神讀本,也是歷經兩百餘年經久不衰的勵志奇書。
  • 2016年,你讀了幾本書?
    那麼,問題來了,2016年,你讀了幾本書?在精讀讀友會,有這樣一群安靜的讀書人,他們在2016年讀的書均在12本或以上,相當於每個月至少讀完一本書。他們都是誰?他們讀了什麼書?他們讀後感寫的都是什麼?長按識別二維碼,一起來認識認識吧!
  • 三十歲了才明白,開始發奮讀書,想改變命運與家庭生活來得及嗎
    那麼,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首先,應該客觀的了解人的生命是一個過程,這個是任何人都要面對與無法逃避的一個現實,可以把人生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去看待此問題,就會解開人生在三十歲後,事業處於低谷與改變家庭經濟收入的一個方案。
  • 《鞋狗》:如何打造一個像Nike一樣的強力品牌|深讀
    深響原創 · 作者|趙子琨2019漸入初秋,但今年大熱的球鞋市場卻遠遠沒有熄火的意思:新款球鞋的一場售賣,依然能夠吸引不少人大排長龍。在風口稀少的2019年,由美國的籃球文化衍生出的球鞋文化正在中國變為一個越來越龐大的市場。
  • 課蟲:人生不是馬拉松,更不是短跑,而是一場接力賽!
    可能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思想轉變過程:在年輕的時候可能會認為人生就是一場短跑,成功要趁早,所以拼盡全力努力的奔跑。 到後來年紀大了,可能就會認為人生其實是一個馬拉松,不在乎是一開始跑的多快,而是在乎誰能堅持到最後。
  • 13世紀,改變世界的一場戰爭,中國敗了卻救了世界
    13世紀,是世界歷史的大轉折,而造成這一改變的,就是宋蒙戰爭。令人悲喜難言的是,改變世界的這一場戰爭,中國敗了卻救了世界。 眾所周知,13世紀中國處於南宋時期,被大眾稱為「弱宋」的屈辱王朝,這樣一個被人瞧不起的王朝,何德何能拯救世界?
  • V字仇殺隊:改變世界的,不是人,而是思想
    從三百萬年前只能忙著和掠食者搏鬥、狩獵覓食的猿人,到如今飛向太空、稱霸大陸的地球霸主,是什麼讓人類有這樣的成就?不是因為工具,不是因為律法秩序,不是因為科學科技,僅僅是因為藏於人類大腦中的思想。因為懂得思考,人類學會了使用工具,捕殺比自己更強壯的動物,打破了原有食物鏈;因為懂得思考,人類學會了對錯之分和道德判斷,懂得限制自己的行為和欲望,打破了野蠻的混沌狀態;因為懂得思考,人類學會觀測日月星辰,開始認識世界萬物的規律,打破了神權迷信;歷史上有許多偉人,亞里斯多德、伽利略、牛頓、法拉第、特斯拉等等,他們不斷在打破前人的立下的定律。
  • 大導演黑澤明自傳《蛤蟆的油》,走進大師內心世界
    《蛤蟆的油》,是他的自傳,沒讀這本書前,會被書名吸引,蛤蟆... ...的... ...油?我倒是知道這種東西,有一次,媽媽生病,有人送她很多,膠質的塊狀,有點像脂肪,說是滋補佳品,媽媽弄了一碗,讓我喝,我撇撇嘴跑了,嫌棄的很!黑澤明用蛤蟆的油做自傳的名字,我不知道是何故。翻開這本《蛤蟆的油》,便知曉了。
  • 李翰祥的《三十年細說從頭》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奇片?
    本文作者:彼得巴甫洛夫斯克今天來說說《三十年細說從頭》。這部戲在豆瓣上被廣大網友吐槽最多的就是四不像。也有人說,這是李大導的專欄的劇場版,李大導確實有個專欄叫《三十年細說從頭》,但是這片子裡無處不在的自黑,顯然告訴大家這也不是自傳。所以大伙兒都懵逼了。影片從李翰祥介紹自己的從影經歷開始,給大家自傳的暗示,然後又說這是從影以來片場流傳的故事,接下來就是各種俗不可耐的片場軼聞,還有「長過李翰祥啦」之類的自黑。
  • 《三十歲,一切剛剛開始》:年底閱讀首選,也許可以改變你的一生
    這個時候不趕緊改變方向,而是開始焦慮,並被情緒所左右,整天渾渾噩噩,又怎麼可能過好接下來的生活呢?《三十歲,一切剛剛開始》能告訴你的就是,及時復盤,調整好自己人生的方向,不怕走的慢,就怕選錯方向,方向錯了怎麼努力都是沒有用的。
  • 路遙的三句話,迷茫的時候拿出來讀一讀
    不管是《平凡的世界》還是《人生》,路遙的這兩部作品都深深地影響了一代人,也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 馬雲就曾說過,是路遙的《人生》改變了我的人生,讓我意識到,只要不放棄,就總會有機會。
  • 我的2020年書單
    年底集中復盤,將截止目前(2020年12月24日),自己的書單分享給大家。 在2020年1月第4周的每周綱領中,曾經給自己定下這樣一條: 更加兇猛地讀書,更加積極地做事,更加主動地與人深入連接。
  • 人物故事 | 激蕩三十年 看十大民營企業家的創業悲喜劇
    ~  本期內容將給大家帶來《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十大民營企業家盤點》的名人剪影一覽  #馮侖#  任何時候創業都是年輕的事兒    ——王石的創業故事  #柳傳志#  駭浪35年,三退兩  1984年,40歲的中科院計算所工程師10位同事一起,在曾經作為計算所傳達室的一間不足20平方米的小平房裡,開始了「下海」創業之路,後來的「全球PC之王」「世界500強」聯想的故事也緣起於此。
  • 16部改變世界的經典作品對歷史、文化的影響,讀《文字的力量》
    《源氏物語》比西方第一部小說《堂吉訶德》早500年厚一倍,卻直到1853年後,日本被迫開放才為世界其它地區所了解。第六章,阿拉伯人的《一千零一夜》,作者山魯佐德,也是以書中的人物稱呼的作者,因為這是一部故事集,創作者不是一個人,而且阿拉伯的這本故事集很可能是在波斯的故事集《一千個故事》翻譯過來後的再創作。
  • 東鵬飲料林木勤:創業老兵,醒拼飲料三十年
    創業家&i黑馬訊(竇悅怡) 11月22日消息,由創業黑馬主辦的「第十二屆創業家年會」今日在北京舉辦。東鵬飲料集團董事長林木勤榮獲「2019年度創業家」獎項,並發表主題為《創業老兵,醒拼飲料30年》的演講。獲獎理由:他是能量飲料行業老兵。